
天津首座英租界公园_维多利亚花园.pdf
4页2010 (05 )天津首座英租界公园———维多利亚花园 The First British Concession Garden of Tianjin-Victoria Garden张亦弛Zhang Yi-chi (深圳市益田集团北京分公司, 北京 100088 )(Shenzhen Yitian Group Beijing branch, Beijing 100088 )摘 要: 维多利亚花园 (今解放北园 ) 位于天津市维多利亚道 (今解放北路 ) , 始建于 1860 年, 是天津首座英租界公园全园采用规则式布局, 在建筑、 植物造型等方面具有典型的折衷主义特征园内曾有戈登堂、 火警钟、 欧战纪念碑等物, 皆为天津一时地标该园作为天津首座租界公园, 在规划设计、 风格样式、 植物配置及公园管理等方面对后世园林都有较大影响关键词: 风景园林; 天津; 租界公园; 维多利亚花园Abstract: Victoria Garden (Jiefangbei Garden), located at the Victoria Road (Jiefangbei Road), established in 1860, was the firstBritish Concession Garden of Tianjin. The garden is a regular layout;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 plant design are typically eclectic.Gordon Hall, Fire Alarm and Monument of Victory have been the landmarks of Tianjin. The garden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later landscape of Tianjin in layout plan, style design, plant allocation and park management.Key words: Landscape; Tianjin; Concession Garden; Victoria Garden1 历史沿革1860 年 10 月, 清廷与英法两国签订 《北京条约》 , 设天津为通商口岸, 划天津部分区域为英租界。
1945 年, 国民政府颁布《接受租界及北平使馆界办法》 收回英、 法、 意三租界, 此 85 年间, 天津历有英、 法、 美、 日、 德、 俄、 奥、 意、 比等九国租界, 是我国租界最多的城市租界内,“街道宽平, 洋房整齐, 路旁树木、 葱郁成林行人蚁集蜂屯, 货物如山堆垒, 车驴轿马, 辄夜不休” 其中, 计有公共园林 10 座, 分别为英租界维多利亚花园、 义路金公园、 久不利花园、 皇后花园; 德租界德国花园; 俄租界俄国公园; 法租界海大道花园、 法国花园; 日租界大和公园; 意租界意国公园等英租界的维多利亚花园 (今解放北园) , 规划于 1860 年, 是天津英租界最早的园林维多利亚花园位于英租界维多利亚道 (Victoria Road, 亦称中街, 今解放北路) 北邻宝顺道 (Pao Shun Road, 今太原道 ) , 南邻咪哆士道 (Meadow Road, 今泰安道) , 东邻维多利亚道 (Victoria Road,今解放北路) ,西邻海大道 (ConsularRoad, 今大沽路 ) , 计 1. 23 公顷周围遍布英租界主要建筑, 如利顺德大饭店、 天津俱乐部等, 可谓 “英租界之行政中心和休闲、 集会、 娱乐中心区” 。
该地块原为臭水坑, 建设之初仅做了些平整场地和简单绿化的工作, 并没有完备的设置 公园管理也较为粗疏, 垃圾成堆现象时有出现, 只在有人打板球时, 方才清扫1887 年, 恰值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即位五十周年大庆 , 英租界工部局遂投资对该园进行修整,并于 1887 年 6 月 21 日, 即英女王即位五十周年纪念日, 正式开放开园时, 曾举办运动园林景观评论 Landscape Criticism!輨輲2010 (05 )12345678图 1 维多利亚花园复原平面图图 2 维多利亚花园鸟瞰图图 3 中央景亭图 4 1924 年维多利亚花园及戈登堂 (山本照相馆摄 )图 5 火警钟图 6 大中银行所发行之贰角纸币图 7 欧战纪念碑图 8 孺子牛雕塑会, 燃放焰火和德璀琳先生 和璧利南 先生演讲等活动因该园地处维多利亚道, 且有纪念日含义, 故定名 “维多利亚花园” ,又称 “英国花园” 1942 年, 英租界咪哆士道更名为 “南楼街” , 该园更名为 “南楼公园” 1945 年, 维多利亚道更名 “中正路” , 该园更名为 “中正公园” 1949 年, 维多利亚道更名为 “解放北路” , 遂定名 “解放北园” , 并沿用至今。
2 造园特色2. 1 总体布局维多利亚花园总布局呈方形,全园以绿地草坪为主景, 无地形起伏 园中心设中式六角凉亭一座, 通过四条园路, 与公园四角相连 路上设有花架, 上附绿植 中央凉亭东侧设小型六角凉亭一座, 形制与大亭相类园西侧设温室花窖, 呈半地下式,顶部堆土成台, 植有花草, 西南角初设圆亭一座, 后改为假山,东南部原设兽栏, 又先后改为火警钟、 欧战纪念碑及雕塑等物,北侧原为马术训练场, 后改建戈登堂2. 2 花园建筑2. 2. 1 中央景亭中央景亭为中式的六角攒尖亭, 原亭檐口设一仙人及三走兽 , 为全园主景 现亭基座及柱础为混凝土结构, 上铺石材, 柱由混凝土制成, 朱红色, 亭顶为灰色筒瓦 枋内外以山水、 花卉、虫鱼为题, 间有红楼人物故事, 绘有苏式彩画亭内设有吊顶,中为西番莲花纹样, 由中心向四周成白至蓝逐层褪晕亭南侧甬道口处现设汉白玉石狮一对公狮戏球, 母狮抚子, 幼狮含璎, 栩栩如生, 毛发、 璎珞、 饰花等皆精雕细琢2. 2. 2 东侧小亭中央景亭东侧有一小型凉亭, 其构造与大亭类似, 枋上以花鸟、 人物为题绘有苏式彩画 现檐口设有走兽 3 个, 依次为狮子、 龙、 凤, 无仙人, 与古法不符。
2. 2. 3 马场变迁维多利亚花园建成之初, 北侧一角曾为马术训练场1890 年 5 月, 英工部局在该地建工部局大楼一座, 因纪念戈登将军 定名为戈登堂该建筑由建筑师昌布尔设计,费银32000 两修筑, 采用英国中古时期的城堡风格抗战胜利后, 戈登堂遂作为天津市政府使用, 并沿用至建国1976 年因唐山大地震损毁严重而拆除并于 1981 在原址建新市政府大楼一座, 沿用至今, 且与该园有一围墙分隔2. 2. 4 东南变迁建园之初, 园之东南角设兽栏一处, 内有动物展出1900 年, 工部局移大钟一口于东南角, 做火警钟, 于大火灾或军阀进攻时有敲响钟为铜制, 悬于两八字形腿支撑之钢梁下, 钟绳直悬于地钟座为圆形砖石结构, 内中空, 四面各设一门, 门口有砖红色发圈, 各门间设一装饰圆窗, 外有发圈环绕钟座顶部, 外饰层三处上枋式檐口发圈、 圆窗、 檐口处皆有繁复雕花文饰据传该钟为海光寺遗钟, 日军占领海光寺后, 将其赠予英局据史料记载, 海光寺之大钟, 重 13000 斤, 系光绪四年 (1878年 ) 德人所铸, 于 1881 年, 作礼物送于清廷, 李鸿章将其安放于海光寺(海光寺乃康乾两帝临幸之所 ) ,又派机务局技师 7 人在其上刻足本 《金刚经》 。
该钟在当时颇为著名, 大中银行所发行之贰角纸币上即以该钟为图案1919 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英国战胜, 在此东南角修建纪念碑一座, 又恰逢南开大学八里台新址落成, 遂将该钟送至南开大学, 为该校校钟1937 年, 日军占领天津, 该钟与一批图书仪器设备为日军所掠, 自此下落不明欧战纪念碑基座呈方形, 高约 5 米, 碑之南面浮雕有一十字架,内刻一执剑人像,架两侧各有石雕花瓶一只,架下有“THE CLORIOUS DEAD” 铭文纪念碑有基座四层, 层层内退该纪念碑于解放后被拆除90 年代初,园之东南角设有大型壁画雕塑和圆形喷水池壁画雕塑为环行, 中为汉白玉所制, 上浮雕太阳、 帆船、 神像等海河文化意向 雕塑两侧设有水泥花架, 上攀紫藤等植物 雕塑輨輳2010 (05 )前设有碎拼花池, 点太湖石若干现圆形喷水池改为铜制雕塑一尊, 上雕女子两名, 一女吹萧, 一女抚琴, 下书 “和谐” 二字2. 2. 5 西南变迁园西有一座单面立窗式花窖, 半地下式, 上覆白灰焦渣, 顶部堆土成台地, 植花草, 可上人该花窖因唐山大地震而震毁,1979 年拆除园西南角, 原有圆攒亭一座, 后拆除。
1981 年在园西南角堆栈太湖石假山一座, 并于 2000 年拆除, 现为青石假山, 假山下设公共卫生间2. 2. 6 围墙小品围墙原为砖石立柱, 铁艺栏杆该围墙于日伪统治初期拆除 1918 年因道路拓宽, 园界沿维多利亚道方向内退, 于东南角处, 形成一内凹式广场, 并在此广场处开小门一座 门为铁艺制成, 有铁艺曼佗罗门框装饰, 门口悬小牌一块, 上以中英文书写“不准携犬入园” 现围墙石材立柱, 间以铁艺围墙 园门立柱上设有小型花钵园内设长椅数支, 为铁艺所制, 形制精美, 产地为英格兰现为条形坐凳, 沿园路设置现园内有一牛型花岗岩雕塑,为 1990 年制成,名“孺子牛” 园内原设路灯, 灯杆采用曼佗罗式铁艺装饰, 颇为精致 现园内无高杆灯2. 3 植物造景该园采用英国风景园林疏林草地之形式, 东侧草坪平坦开阔, 仅在边缘沿道路种植稀疏的树木, 西侧种植较密 现园内南侧草坪改为活动场所, 设有乒乓球、 羽毛球、 儿童游乐器械等,每日游人不断而园内繁茂之树木, 多为解放后所植2. 3. 1 花坛花架中央景亭四周设有 6 块小型花池, 原植有地被花卉现为草坪, 上植桧柏数棵, 皆已成型。
沿道路处设有水泥花钵数个,高约一米, 外为混凝土饰面, 内植鲜花 该亭旁现存石制花台一座, 设仰覆莲须弥座, 雕刻精细原欧战纪念碑雕塑四周有一圆形花池, 植有绿篱, 外围另有数块放射状花池, 植绿篱或地被花卉, 纪念碑北面花池则植有桧柏数棵, 并有水泥混凝土花钵数支园东南侧近围墙处设有一排长方形花坛和花坑, 内植草花灌木20 世纪 20 年代曾在园主要道路两侧布有两排圆形花盆,并在其中植以小乔, 做行道装饰该园主要道路处均架有木制花架, 上攀紫藤等植物1927年, 又增建造花架 1 座, 造型简单, 二平一拱, 半圆拱居其中, 象征皇冠, 表盛世与征服意该架于 1976 年唐山大地震中震毁现花架立柱为青砖镂空迭涩而成, 有坐凳相连, 上架钢筋混凝土横梁, 攀有紫藤等植物2. 3. 2 植物种类该园所选植物多为乡土树种, 少有引进主要有桧柏、 雪松、 油松、 云杉、 侧柏、 龙柏、 河南桧、 蜀桧、毛白杨、 龙爪槐、 蝴蝶槐、 柳树、 洋槐、 国槐、 臭椿、 江南槐榆树等乔木; 连翘、 木槿、 紫荆、 黄刺梅、 金银木、 西府海棠、 石榴、 木芙蓉、 皂角、 红果树、 碧桃、 冬青、 女贞、 黄杨榆叶梅、 珍珠梅、 沙地柏、 紫藤等花灌木, 另有月季、 玫瑰、 鸢尾、 芍药、 丁香、 地锦等地被。
2. 4 公园管理维多利亚花园公园管理制度较为完善,“共有管理章程十条” 内有 “摘花、 折树, 草地上推行儿车, 皆所不许” 之条例据《租界生活———一个英国人在天津的童年》 记载, 该园有一专司花园的巡捕,每隔一小时,全园巡视一次其手下另有苦力 3名, 负责驱赶花园周围道路树木上筑巢的乌鸦另该园设有明确之开闭时间,《天津租界及特区》 即有 “夏日游园中止时间为中夜, 冬日为晚九时 的记载该园对于开放人员有明确规定,花园门口曾立有游园须知, 上书 “中国人不准入园” 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