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工艺千古情.ppt

15页
  • 卖家[上传人]:ths****59
  • 文档编号:54621811
  • 上传时间:2018-09-1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48M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工艺千古情,杭州丝绸文化,杭州自古就有“丝绸之府”的美誉,生活于此的人们会变着花样地穿用丝绸产品,从丝绸女装、丝绸围巾到真丝被面,从西湖绸伞到织锦……杭州丝绸这朵“东方艺术之花”犹如灿烂的朝霞红透人间天堂的一片天丝绸的存在和广泛运用,影响着杭州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以其优良的品质影响着杭州人的审美意识说到丝绸, 其柔软舒适似乎已触手可及;听到丝绸,其优美光泽仿佛已在眼前它被尊称为“纤维皇后”杭州人讲求生活品质, 而丝绸的飘逸轻柔、透气保湿、防霉护肤是其他纤维无法媲美的,这也使其成为杭州人提升生活品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都锦生丝织,丝绸之府,我国著名的民族实业家都锦生于 1922 年在杭州西湖茅家埠创立都锦生丝绸厂,最初只是一个仅一台手拉织机和两 位工人的家庭作坊他制作的丝绸织锦,获得 1926 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金奖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公司被省市政府定为杭州市重点对外开放单位,专门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如今,茅家埠还保留着都锦生故居,由祖屋、作纪念陈列室等组成,展示都锦生的锦绣人生和织锦艺术其织锦艺术既继承了蜀锦的质朴、宋锦的儒雅、云锦的艳丽,又有着自己独特的创造,其产品富丽堂皇,雍容华贵,被国际友人誉为“东方艺术之花”。

      现已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入了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时也列入了杭州市传统工艺美术重点保护品种和技艺名录新时代的杭州已经拥有越来越多知名的丝绸品牌,如达利、金富春、喜得宝、万事利、凯喜雅等等2012 年 3 月,“杭州丝绸”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西方人关于中国人的最初认识都与丝绸有关,古代西方人称中国为“赛尔斯”(Seres),意为“丝国”,它是西方世界赋予中国的一个符号古荡蚕桑雕像,“世界丝绸看中国,中国丝绸看杭州据行业统计, 目前世界丝绸总贸易量有 80% 来自中国,而中国丝绸贸易量有 40% 来自浙江,浙江的 60%—70% 来自杭州近十年来,世界丝绸贸易中超过 25% 的真丝绸商品来自杭州但 2000年以后,杭州有 20 多家国有丝绸厂关门大吉虽然我国在世界丝绸市场仍具垄断地位,但只是数量优势,还没有转化成为品牌优势和效益优势有评论称,当今国际丝绸市场是“中国的丝绸原料,意大利的商标,国际市场的价格”意大利拥有一批世界级的丝绸名牌,如“华伦 天奴”、“娇娇”等,正是这些品牌树立了意大利丝绸高档、 优质的整体形象这些知名品牌的原料大多从我国进口,但是成品价格远高于我国同类产品的 5——10 倍。

      在世界丝绸知名品牌中,我国的丝绸品牌“榜上无名” 如何重振杭州的丝织业,继承并发展杭州丝绸文化,在全球化时代勇敢应对经济和文化上的竞争与挑战,已刻不容缓新华路丝绸特色街铜雕,丝绸城,北京APEC领导人“全家福”合影亮相后,“新中装”一词迅速在网络蹿红与此同时,新中装真丝面料供应商达利丝绸和另一家宋锦面料供应商也跟着火了一把APEC虽已结束,但我们民族的服装,甚至服装背后的民族文化还需要像楚艳这样的有识之士来继续宣传和推广对于楚艳,已经准备了很久,蓄势待发许多年前,她就在自己的服装品牌中进行了探索谁承想,一切都在今天得到了回报楚艳说:“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礼仪之邦’的美誉,所以,今天的中式服装设计师的历史使命感很重如果借这次会议能让人们开始了解、喜欢新中式服装,就是我最开心的事APEC服装设计师——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楚艳,工艺千古情,杭州——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2012 年 5 月 5 日,杭州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一把扇子、 一把绸伞、一把剪刀等,这些小东西极能代表杭州的历史文化杭州的民间艺术不仅种类繁多、技艺精湛,而且贯通古今、誉满天下杭州目前拥有 20 多家工艺与民间艺术的专业博物馆,占博物馆的一半以上。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是中国杭州工艺美术博 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及手工艺活态展示馆的总称这些博物馆融合 了古运河、旧厂房和杭州工艺美术文化的同时,共同构成了以运河景观、历史建筑、工艺美术为特色, 集展示、收藏、研究、培训和交流于一体,集中展示了杭州工艺美术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并为广大 游客和学生提供了可供体验的互动空间杭州物宝天华, 历代文风鼎盛,人才辈出从距今七八千年的萧山跨湖桥薄如蛋皮的精美黑陶,到 四五千年前余杭良渚造型优美、神秘莫测的玉雕,自史前起始,杭州先民就以宏大的格局,浓墨重彩地谱写了中国工艺美术无比辉煌的序曲自宋朝开始,特别是南宋建都杭州,经济文化空前繁荣, 工艺美术更得到全面繁荣发展:官窑瓷器、丝绸织锦、玉器、 漆器、金银饰器及镜艺、灯艺、金银绣、竹艺、木雕、石雕 等工艺盛极一时,品种之多、技艺之精,令人赞叹不已 自隋唐至明清,杭州和当时苏州、扬州并为中国手工艺的制作中心遗留至今的杭州扇子巷、打铜巷、伞坛巷、孩儿巷、珠冠巷、皮市巷、竹竿巷等古巷,这些千百年来向为手工艺人聚居的街巷便是最有力的佐证王星记创始于清朝光绪元年(1875)创始人王星斋, 出身三代扇业工匠之家。

      其妻陈英是远近闻名的黑纸扇贴花洒金高手,夫妻俩坚信“精工出细活,料好夺天工”,以高超的技艺独树一帜,在杭州扇子巷办起了家庭制扇作坊 1893 年前后,王星斋在上海城隍庙开了一家季节性的小 扇子店,以展示自己的产品,用高质量的扇子叩开市场之门随着业务的扩大,从一个小小的家庭制扇作坊已成为中型的制扇工场,终于创立了“王星记”品牌,与丝绸、龙井茶并称为“杭州三绝”黑纸扇,檀香扇,西湖绸伞以竹作骨,以绸张面,轻巧悦目,式样美观, 携带方便,素有“西湖之花”的美称伞在我国历史非常悠久, 据说 4000 多年前的黄帝时代就已出现古代的伞又称为“盖” 它和扇一样,最初是用鸟的羽毛制成,随着丝织品的出现, 才逐渐采用罗绢作伞 20 世纪 30 年代初,都锦生丝织厂用杭州所产的淡竹和 丝绸为材料制成第一把西湖绸伞,其创始人叫竹振斐西湖绸伞选料考究,制作精细,制成的伞只有 250 克左右重,圆 形伞面采用特制的伞面绸,再经印染、喷绘、刺绣等工艺, 描绘出西湖风景、花鸟、人物等图案,可谓锦上添花,美不 胜收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湖绸伞年产十余个 60 余万把, 其中出口约占三分之二薄如蝉翼美如花——西湖绸伞,西湖绸伞传承人宋志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杭州油纸伞达到鼎盛时期,年产量在500万把左右,占华东油纸伞产量的二分之一左右。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市场上出现钢制骨架的晴雨两用伞,这种油纸伞逐渐被淘汰,杭州油纸伞技艺亦濒临失传直至2006年12月5日,《城乡导报》于12月7日头版头条报道《寻找制伞师傅恢复“余杭纸伞”》,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关注余杭区文广新局把油纸伞作为民间手工技艺项目进行重点保护,浙江省文化厅也把杭州油纸伞列入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杭州西湖绸伞与泸州市油纸伞技艺一道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之“传统技艺·伞制作技艺”范畴《雨巷》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