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经济学教学ppt课件-第10章工业化与城市化.ppt
68页第九章第九章 工业化与城市化工业化与城市化 第一节第一节 工业化与经济发展工业化与经济发展 第二节第二节 城市化城市化 第三节第三节 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1第一节 工业化与经济发展 一、工业化的含义及其模式一、工业化的含义及其模式 二、工业化与经济发展二、工业化与经济发展 三、发展中国家的工业三、发展中国家的工业2 一、工业化的含义及其模式 1.1.什么是工业化什么是工业化 2.2.工业化模式工业化模式3 一、工业化的含义及其模式 1.1.什么是工业化什么是工业化 工业化的定义有许多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业化的定义有许多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较窄的定义,认为工业化是指工业较窄的定义,认为工业化是指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撰写的辞条撰写的辞条“工业化工业化”就采用了类似的定义:就采用了类似的定义:“工业化是一种过程下面是一工业化是一种过程下面是一种明确的工业化过程的一些基本特征首先,一般说来,种明确的工业化过程的一些基本特征首先,一般说来,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或地区收入或地区收入)中制造业活动和第二产业所占比例中制造业活动和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提高了,或许因经济周期造成的中断除外。
其次,在制造提高了,或许因经济周期造成的中断除外其次,在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的比例一般也有增加的趋势业和第二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的比例一般也有增加的趋势在这两种比例增加的同时,除了暂时的中断以外,整个人在这两种比例增加的同时,除了暂时的中断以外,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增加了口的人均收入增加了4 一、工业化的含义及其模式 1.1.什么是工业化什么是工业化 另一类定义较为宽泛,中国经济学家张培刚即另一类定义较为宽泛,中国经济学家张培刚即持此种观点张培刚把持此种观点张培刚把“工业化工业化”定义为定义为“国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或变革变革)的过程的过程”5 一、工业化的含义及其模式 1.1.什么是工业化什么是工业化广义工业化的基本特征:广义工业化的基本特征:第一,工业化首要的和最本质的特征是机械化过程,是一第一,工业化首要的和最本质的特征是机械化过程,是一场生产技术的革命;同时,它还包含着生产组织和国民经场生产技术的革命;同时,它还包含着生产组织和国民经济结构多层次的相应调整和变动。
济结构多层次的相应调整和变动第二,它包含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进步和发展第二,它包含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进步和发展第三,工业化必然促成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和农业生产量第三,工业化必然促成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和农业生产量的增多,但一般说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相对比重的增多,但一般说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相对比重有逐渐降低的趋势有逐渐降低的趋势6 一、工业化的含义及其模式 2.2.工业化模式工业化模式历史上的工业化模式:历史上的工业化模式:所谓所谓“历史上的工业化模式历史上的工业化模式”是指欧美发达国是指欧美发达国家历史上经历过的工业化模式这些国家的工业化家历史上经历过的工业化模式这些国家的工业化模式的共同特征是:模式的共同特征是:第一,这些国家的工业化都以建立在城市的大第一,这些国家的工业化都以建立在城市的大规模工业企业为载体规模工业企业为载体第二,在这些国家中,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化是第二,在这些国家中,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化是民间发动的民间发动的第三,这些国家的工业化大多是消费品导向的第三,这些国家的工业化大多是消费品导向的7 一、工业化的含义及其模式 2.2.工业化模式工业化模式历史上的工业化模式:历史上的工业化模式:概括地说,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模式是追随市场的模概括地说,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模式是追随市场的模式,表现为自发的进化过程,政府干预造成的扭曲式,表现为自发的进化过程,政府干预造成的扭曲较少,资源配置较为合理,但这一过程往往十分漫较少,资源配置较为合理,但这一过程往往十分漫长。
长8 一、工业化的含义及其模式 2.2.工业化模式工业化模式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模式: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模式: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模式更为多样化,除了模仿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模式更为多样化,除了模仿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模式外,还出现了其他一些模式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模式外,还出现了其他一些模式例如,政府发动的工业化或民间与政府共同发动的例如,政府发动的工业化或民间与政府共同发动的工业化再如,投资品导向的工业化,如前苏联、工业化再如,投资品导向的工业化,如前苏联、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印度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印度9 二、工业化与经济发展 1.1.工业化与经济增长工业化与经济增长2.2.工业化与经济结构的变化工业化与经济结构的变化10 二、工业化与经济发展 1.1.工业化与经济增长工业化与经济增长 一般来说,工业化是推动整个国家或者地区从一般来说,工业化是推动整个国家或者地区从经济不发达到发达这样一个过程的最重要的动力经济不发达到发达这样一个过程的最重要的动力工业化推动经济增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工业化推动经济增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工业化过程提供了现代生产方法,使生产率首先,工业化过程提供了现代生产方法,使生产率 大大提高,创造了比传统社会多得多的财富,大大提高,创造了比传统社会多得多的财富,从而使人均国民收入成倍增长。
从而使人均国民收入成倍增长其次,工业化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其次,工业化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最后,工业化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最后,工业化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11 二、工业化与经济发展 2.2.工业化与经济结构的变化工业化与经济结构的变化 在工业化过程中,经济结构的变化表在工业化过程中,经济结构的变化表现为两个方面: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工业内现为两个方面: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工业内 部结构的变化部结构的变化所谓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部门之间、各产业所谓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部门之间、各产业部门内部、各行业及企业间的构成及相互制约的联部门内部、各行业及企业间的构成及相互制约的联结关系产业结构实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实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12 二、工业化与经济发展 2.2.工业化与经济结构的变化工业化与经济结构的变化 配第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为:第三产业移动。
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为: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将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将 增加13配第克拉克定理:n17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其著作政治算术中指出:“制造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制造业多得多克拉克利用三次产业分类法,对配第这一思想做了进一步阐释,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将增加,这就是所谓“配第克拉克定理”14 二、工业化与经济发展 2.2.工业化与经济结构的变化工业化与经济结构的变化 库兹涅茨库兹涅茨收集和整理了收集和整理了20几个国家的数据,从几个国家的数据,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这两个方面,研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这两个方面,研 究了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他认为,随着经济发展,究了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他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在全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在全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中的比重(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都趋于下降;工业部都趋于下降;工业部门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致是上升的,但劳动力的门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致是上升的,但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变动不大;服务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是相对比重变动不大;服务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是 上升趋势,但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变动不大。
上升趋势,但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变动不大15 二、工业化与经济发展 2.2.工业化与经济结构的变化工业化与经济结构的变化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1931年出版了年出版了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一书,根据近一书,根据近2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制造业中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制造业中消费品工业和资本品工业的比例关系消消费品工业和资本品工业的比例关系消费品工业净产值和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之比费品工业净产值和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之比即所谓即所谓“霍夫曼系数霍夫曼系数”霍夫曼的结论是:霍夫曼的结论是:在工业化过程中,霍夫曼系数是不断下降在工业化过程中,霍夫曼系数是不断下降 的16霍夫曼系数:n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1931年出版了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一书,根据近2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制造业中消费品工业和资本品工业的比例关系消费品工业净产值和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之比即所谓“霍夫曼系数”霍夫曼的结论是:在工业化过程中,霍夫曼系数是不断下降的根据霍夫曼系数的数值范围,工业化过程可以分成几个阶段:第一阶段,霍夫曼系数为5(1),表明消费品工业占优势;第二阶段,霍夫曼系数为25(1),说明资本品工业继续迅速发展,消费品工业优势地位渐趋下降;第三阶段,霍夫曼系数为1(05),消费品工业与资本平工业达到平衡;当霍夫曼系数下降到1以下时,工业化就进入了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占主要地位。
17按霍夫曼的分类:n在20世纪20年代,处于第一阶段的国家有巴西、智利、印度、新西兰等,处于第二阶段的有日本、荷兰、丹麦、加拿大、匈牙利、南非、澳大利亚等,处于第三阶段的有英国、瑞士、美国、法国、德国、比利时、瑞典,处于第四阶段的国家在当时还没有出现18 二、工业化与经济发展 2.2.工业化与经济结构的变化工业化与经济结构的变化 根据霍夫曼系数的数值范围,工业化过程可以根据霍夫曼系数的数值范围,工业化过程可以分成几个阶段:第一阶段,霍夫曼系数为分成几个阶段:第一阶段,霍夫曼系数为5(5(1)1),表明消费品工业占优势;第二阶段,霍夫曼系数为表明消费品工业占优势;第二阶段,霍夫曼系数为2 25(5(1)1),说明资本品工业继续迅速发展,消费品,说明资本品工业继续迅速发展,消费品工业优势地位渐趋下降;第三阶段,霍夫曼系数为工业优势地位渐趋下降;第三阶段,霍夫曼系数为1(1(0 05)5),消费品工业与资本品工业达到平衡;当,消费品工业与资本品工业达到平衡;当霍夫曼系数下降到霍夫曼系数下降到1 1以下时,工业化就进入了第四阶以下时,工业化就进入了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占主要地位按霍夫曼的分类,在段,资本品工业占主要地位。
按霍夫曼的分类,在2020世纪世纪2020年代,处于第一阶段的国家有巴西、智利、年代,处于第一阶段的国家有巴西、智利、印度、新西兰等,处于第二阶段的有日本、荷兰、印度、新西兰等,处于第二阶段的有日本、荷兰、丹麦、加拿大、匈牙利、南非、澳大利亚等,处于丹麦、加拿大、匈牙利、南非、澳大利亚等,处于第三阶段的有英国、瑞士、美国、法国、德国、比第三阶段的有英国、瑞士、美国、法国、德国、比利时、瑞典,处于第四阶段的国家在当时还没有出利时、瑞典,处于第四阶段的国家在当时还没有出现19 三、发展中国家的工业 1.1.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水平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水平 2.2.地区性差地区性差异异 3.3.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生产的结构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生产的结构20 三、发展中国家的工业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