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读晚练】第18天-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新高考)(解析版).docx
7页第18天晨读一、高考必背篇目默写过关(《伶官传序》)情境默写(1)《五代史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 “( ),( ),岂独伶人也哉?” (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以史实作依据,阐释了王朝的兴衰更替与“人事”有关,当其兴盛之时,“举天下豪杰,( )”,而当其衰败之时,则“数十伶人困之,( )”3)《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当庄宗灭掉梁“函梁君臣之首”还告先王之时,“( ),可谓壮哉”,然而,其亡也忽焉,最后却是“( ),为天下笑”的结局 (4)《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连用两个反问句“ ( )?( )?”否定了天下的得失是因为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而是都由人事决定5)《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在文章开头用兼带感叹语气的反诘句提出了此文的中心论点:“盛衰之理,( ),( )!”令人鲜明,催人谨醒6)《五代史伶官传序》引用“满招损,谦得益”(《尚书》)作为论据,再结合庄宗的实例,欧阳修得出结论:( ),( )。
7)《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感慨盛衰之理“可以知之矣”的依据是:( ) (8)庄宗李存勖取得天下后,骄奢淫逸,重用伶官,荒废朝政,最后众叛亲离、士卒离散,仅有的些许忠臣还被庄宗逼着以发代首,发誓效忠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用“( ),( )”一句再现了当时君臣相泣的情景,何其衰败啊二、识记常见的成语1、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不表示旧貌换新颜〖错例〗我的家乡植被被严重破坏,以往曾多次受到沙尘暴的侵袭,在人民群众的积极治理下,只不过几年,家乡就改头换面,山清水绿,牛肥羊多2、改弦易辙——乐器换掉弦,车子改换道路比喻变更方向、计划或做法〖错例〗虽然这个店的招牌几易其名,改弦易辙,但因其服务质量差,顾客仍然门可罗雀3、改弦更张——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变更方针、计划或办法〖错例〗教学秩序整顿以后,以前那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也应该改弦更张了4、感同身受——心里很感激,就像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注意使用的语境是专用于代替别人表示感谢,不要理解为亲身感受到〖错例〗语文教师的作用正是要设法把学生带入作品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5、肝脑涂地——表示竭尽忠诚,不惜任何牺牲〖错例〗西山村伏击战中,日寇被八路军打得横尸阡陌,肝脑涂地6、拐弯抹角——形容行路曲折很多,也比喻讲话不爽直〖错例〗他看问题总是拐弯抹角,以至于卷进生活的旋涡,不能超脱7、耿耿于怀——耿耿:心情不安宁,不踏实老梗在心里,不能忘掉8、甘之如饴——甘:甜,引申为甘愿,乐意饴:yí,饴糖,麦芽糖认为她甜得像糖一样多比喻甘心情愿去做某种艰苦的事或勇于承受最大的牺牲〖错例〗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他精神愉快,这种甘之如饴的生活让他感到满足9、干云蔽日——形容树木高大,枝繁叶茂〖错例〗摩天大楼,干云蔽日,气势不凡10、工力悉敌——双方用的功夫和力量不分高低常用来形容两个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不分上下11、功败垂成——事情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错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领袖,本可以把革命进行到底,但结果却半途而废,功败垂成,真令人惋惜与“半途而废”矛盾)12、官样文章——本指堂皇典雅的进呈文字后多比喻徒具形式的例行公事或措施〖错例〗应用文,比如合同、调查报告、总结等官样文章,一般不使用文学语言13、狗尾续貂——原指官爵太滥古代皇帝的侍从官员用貂尾作帽子上的装饰,官封得太滥,貂尾不够只好用狗尾来代替。
后来比喻拿不好的东西续在好东西的后面,前后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错例〗文章这两段之原先衔接得很顺当,修改者却在中间硬加了两个所谓“过渡句”,反而给人以狗尾续貂之感14、过犹不及——犹:如,同事情做过了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对的15、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说刮目相待正例】进入高三以来,一向成绩平平的陈立真特别刻苦,进步很大,真叫人刮目相看三、识记常见的文言文实词1、疾积劳成疾: 疾:疾病因长期过度劳累而得病讳疾忌医: 疾:疾病意思是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不认错疾恶如仇: 疾:憎恨;恶:指坏人坏事憎恨坏人坏事就像憎恨仇人一样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疾风知劲草: 疾:迅速,猛烈;劲:有力量,坚韧指在猛烈的大风中,可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比喻节操坚定,经得起考验2、及过犹不及: 过:过分;犹:像,如同,犹如;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望尘莫及: 莫:不;及:赶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作谓语,含贬义无所不及:及:达到没有地方不能达到四、识记易混淆的古代文化常识1、朔、望、晦朔:农历每月初一。
望:农历每月十五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2、阡陌阡:田间南北小路陌:田间东西小路五、文言文短篇断句翻译王安石伤方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钙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予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晚练六、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统称进士B.微行,专指帝王和诸侯为了避人耳目,隐匿自己身份,改换常服,便装出行或私访C.谢表,臣下感谢君主的奏章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臣子给皇帝的书信、奏章D.编管,宋代官吏获罪,谪放远方州郡,编入该地户籍,由地方官吏管束,谓之“编管”七、语言文字的运用专题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小题受历史延袭、观念思维、资源条件等因素影响, ① 比如基础条件较为薄弱,公园的绿地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均达不到基本要求;公园绿地规划、建设和管理上没有前瞻性,缺乏科学性,要么千园一面,要么品质较低,等等。
完善城市绿地公园建设有两个途径: ② ,比如按照“生活服务圈”的扩展半径,新建或者改造一批公园绿地;二靠内部挖潜,在实施大型和综合性公园建设的同时,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和见缝插针建设一批“口袋公园”口袋公园,也称袖珍公园,是一种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常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可以提供美化环境、公共交往、休闲娱乐、文化展示等功能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口袋公园的建设不仅要实现数量的增长, ③ 通过口袋公园,能让当地人对城市的发展脉络有更深刻的记忆,让乡愁真正有处寄放和抒发,也能让外地人从中了解城市的精神与气质1、下列选项中的“口袋”与“口袋公园”中的“口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他现在日子过好了,口袋里很有几个钱B.这款口袋相机虽然小,但拍摄效果很好C.这两条口袋是我今天下午用来装水果的D.部队埋伏在十里坡,张开口袋等敌军来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八、热点话题优秀作文欣赏(话题:传承与借鉴)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一档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上,一歌手一开嗓子就是用中文夹杂着英文演唱评委老师对其英文演唱提出质疑:你是中国人,对于这种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艺节目,你应该唱中国纯正的传统音乐,为何要夹杂着英语?歌手反驳道:“听众不仅有中国人,还有外国人要求: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守传统文化 展民族本色文化传承节目,法语演绎传统;名家歌手对峙,此事何去何从?以我之见,既为传承文化,盍不弘扬传统?既是华夏儿女,当展民族本色!守传统文化,不忘初心,方可诠释节目本色黎巴嫩作家纪伯伦有言:“我们已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诚哉斯言雷人歌手”一曲法语大唱中华名段,与节目初衷可谓南辕北辙本为文化传承节目,而传统文化却已面目全非,空余一番喧嚣,何其悲哉,又何其痛哉!试想,若标榜传承文化的《中华好诗词》《汉字听写大会》皆“改头换面”,妄改传统,谈何正确舆论导向,又怎可弘扬精粹?媒体作为传媒中坚力量,理应坚守精神家园,展民族本色,斯世当以重任视之,方不失初心守传统文化,展我本色,方能继任“往圣绝学”忘记是对历史最大的背叛德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如此告诫而我要说:“妄改是对文化最大的亵渎。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渔鼓道情” 传唱的是千载历史的黄钟大吕,吟诵的是中华民族的风度气韵,彰显的是文明古国的恢宏诗篇凡”文化遗产”,实质乃长期历史积淀下的精神结晶,如民族之琥珀,似传统之化石对于此等瑰宝,吾辈后人理当珍之,重之,习之,传之;一味妄自改之,篡之,变之,动之,则令“遗产”难“遗”,精神难驻,岂不悲乎?守传统文化,成我特色,乃可屹立民族之林阿尔伯特·哈巴德有言:“当你选择了向他人看齐,便是默许了同化与平庸警言之语,卓然不谬歌手张口以法语唱中国音乐,美其名日“音乐无国界,听众遍全球”,实质却是戴他人之面具,忘真我之本色照顾国外听众,体现全球视野,其本质无可厚非;然一味取悦他人,灭民族之风骨,堪为大祸!文化交流与激荡的时代,唯高扬民族之声,方可于汤汤洪流中屹立不倒莫等闲,失了民族本色,空悲切!诚然,世界走向融合业成趋势,关注全球不应过度指摘;但融合绝不等同于同化,创新绝不意味着忘根!在传统文化面前,保有一份敬重;在文化发展中,坚守一种本色,方可成大事文化工作者及中华儿女当在交融中不失本色,方为发展之正道!巍巍文化丰碑,守传统成其华美;浩浩民族本色,铸本心绽其辉煌!答案解析情境默写(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2)莫能与之争 而身死国灭(3)其意气之盛 而身死国灭(4)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5)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7)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五、文言文短篇断句翻译王安石伤方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钙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予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译文】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