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福州重点中学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
28页福建省福州重点中学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语文试卷(含解析)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一中八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10分)补写古诗文名句. (1)刘禹锡《陋室铭》开头四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用类比引出“ , ”的文章主旨 (2)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情抒景,.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 (4)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爱莲说》) (6)在《游山西村》中,陆游行走于山间水畔悟道于心的句子是 , 2.(4分)字词拼音 ①tān___________塌 ②废xū ___________ ③哺 乳 ④滑稽 3.(3分)请修改病句。
由于老师带领我们认真地复习,使我们班的成绩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4.(3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赤子之心是助人实现理想的正能量 ①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即有大成就的人都有一颗婴儿般的心 ②他们选择职业时,仅看到行业的光鲜和收入的可观,却看不到背后的辛苦和压力 ③这样的人一旦遇到困难就会灰心丧气,停步不前,何谈实现理想? ④但是,许多年轻人是从功利的角度确立目标的 A.④②③① B.①④②③ C.②④①③ D.④②①③ 5.(5分)班级开展名著阅读分享活动,请你从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位,结合故事情节,参与交流 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 ——俞敏洪 备选人物:祥子 尼摩船长 唐僧 二、阅读65分) 6.(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3分)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标题中的“贾生”即贾谊,西汉初期著名政论家,主张加强中央集权,曾任太中大夫,后被迁为长沙王太傅。
B.一、二句叙述贾谊被迁后,过了几年汉文帝又把他召回长安,在宣室里接见了他这两句,层层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谊才能的推服器重 C.第三句“夜半前席",把汉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 D.第四句说明了文帝郑重求贤,虚心垂询的原因,侧面烘托出贾谊学富五车、青年才俊、华彩照人的精神风貌 (2)(3分)赏析“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7.(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照要求做题 钱氏①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②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③,六幕④相联如胠箧⑤,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梵天寺木塔》) (注)①钱氏:指五代割据江浙的吴国的吴越王及其子孙②喻皓:五代末、北宋初著名建筑工匠,浙江杭州一带人③弥束:全部紧束④六幕:文中指立方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⑤胠箧qū qiè:箱子。
(1)(2分)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未布/瓦上轻/做如此 B.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C.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D.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2)(3分)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 加点词 方法提示 词义 但逐层布板讫 联系课文解释词义:用讫再火令药熔《活板》) ①讫: 人履其板 根据词典推断词义:履:鞋《古代汉语词典》) ②履: 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查阅词典选择义项:①暗中 ③密: (3)(6分)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②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肤箧 (6分)木塔求“稳”,喻皓认为木塔不稳的原因是① ,采用② 的方法解决了木塔不稳定的问题联系我们学过的《活板》,从毕昇的发明和喻皓的方法中你可以感受到③ ___ 8.(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晨曦里的莫高窟 李宝堂 记得第一次到莫高窟,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我在甘肃师范大学学习的时候。
从那以后,几十年间不分春夏秋冬,数十次到访或参观洞窟,或现场写生,或学术交流 在莫高窟,我瞻仰过雄伟壮观的弥勒大佛,临摹过美丽善良的九色鹿、慈眉善目的菩萨和神采飞扬的飞天,欣赏过张议潮统军出行收复河西的雄强之气……正是在这“东方民族之文艺渊海",我寻到了中国美术的古老渊源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几代人的精心保护和整理,我们有责任用画笔表达对于敦煌艺术的崇敬与理解 我们阅读了有关史料与书籍,领略了敦煌艺术的伟大与神奇,深为常书鸿、段文杰、奘锦诗先生的艺术人生和“夜夜敦煌入梦来”“一画入眼中,我们确定创作一幅以莫高窟为主体形象的绝版套色木刻版画为增强现场体验,在动笔之前,感受金秋时节莫高日出的壮美 大约清晨七点钟,我在朋友的陪同下来到莫高窟,登上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 站在山顶,微风吹拂,山色朦胧俯瞰群山,荠莽苍苍,一派雄风而鸣沙山和莫高窟则静静地沉浸在黎明的晨曦里 很快,天边泛起了红色,群山渐渐亮了起来我知道太阳就要出来了,在当年常书鸿先生写生过的地方,等待莫高日出的动人时刻,太阳出来了,最先沐浴到阳光的是鸣沙山主峰高峻厚重的山体,自然流畅的流沙线条,温暖厚重的赭红色彩和涌动着的大漠气息,就像一块大幕缓缓拉开,阳光渐渐下移,只见宏伟的九层楼渐次变得清晰,高耸的攒尖宝顶、错落的彩绘窟檐、挺拔的红色立柱和高深莫测的红门,亮丽夺目,陡峭的崖壁和一个个洞窟也瞬间显现,光影斑驳,如梦如幻。
很快,阳光倾泻于莫高窟前繁茂蓊郁的树丛上,亮黄色的树叶在明媚的晨光里如金子般闪耀,天地一片辉煌,呈现出史诗般壮丽的图景 看着眼前的美景,我激动地挥动画笔,记录下这醉人的绝美瞬间 回到兰州,带着激情,我和朋友投入了创作我们商量后决定这样描绘:一位画家伫立在莫高窟前,画布尚是空白,他在起笔之际深情凝望九层楼,一切尽待挥洒 画面上的人物形象不是很大,但姿态优美,非常醒目和煦的阳光把九层楼、石窟、崖壁和秋树染得绚丽灿烂,形成优美的情调和意境 经过半年多紧张创作,作品终于完成了展出后画界朋友评论,主题鲜明,色彩强烈,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而对于我来说,这不仅仅是完成了一幅画作,更是把英高窟的秋天、把敦煌之美 (略有改动) (1)(2分)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文章第1段交代“我"与莫高窟的结缘时间和到访次数,旨在表现对莫高窟相见恨晚之情 B.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先生的艺术人生与对敦煌的炽热情怀,反映出艺术的伟大神奇 C.作者和朋友对这次创作的构思,表现了人与环境的自然融合,突出了莫高窟的雄伟壮丽。
D.本文以具有文化地位的景物来展现它们的历史积淀和精神内涵 (2)(3分)结合作者的游踪与见闻,完成下面的表格 立足点 视角 所见 ① 俯瞰 群山 鸣沙山和莫高窟 宕泉河畔 ② 鸣沙山主峰 ③ 崖壁、洞窟 树丛 (3)(3分)联系上下文,按照要求赏析 ①俯瞰群山,逶迤连绵,莽莽苍苍,一派雄风赏析加点词) ②高峻厚重的山体,连绵起伏的沙丘,自然流畅的流沙线条,在明亮的晨光里呈现出勃勃生机赏析句子) (4)(4分)文章第2段能否删去?请阐述理由 (5)(6分)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9.(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地球之水天外来? ①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上有生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球上有大量的水水存在于辽阔无边的海洋,存在于纵横交错的江河,也存在于地下…… ②那么,地球上的水是哪里来的? ③对这个问题,科学家仍一直在探索一种普遍流行的观点是:地球上的水是在地球形成时,从那些宇宙物质中分离出来的,从地球内部不断析出水分聚集在地表。
这由今天的火山活动可以得到证实从地下分离出水的规模现在还很大一次火山爆发,它喷出的水蒸气就可达几百万公斤可以想见,在漫长的地球历史发展过程中,这样产生的水是很多的此外,它能把水吸引住;地球上的温度也有利于水的存在,水就会被汽化跑到太空去了,如果温度太低 ④近来,科学家又有一个重要发现:地球上的水源靠天外来客不断得到补充 ⑤据美国科学家最近在美国地质物理协会的一次会议上宣布,卫星观测表明每天有成千上万个小型冰球撞击地球大气层,它们带来的水分进入了地球大气和海洋 ⑥美国依阿华大学的物理学家路易斯 弗兰克于1986年首先发现了这一现象,1996年2月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的极地探测卫星又发现,每隔5至30分钟,每天撞击地球大气层的冰球总数最高达4.3万个 ⑦科学家解释说,这些冰球由冰和宇宙尘埃组成,实际上也就是小彗星当距离地球660公里到2.4万公里时,就地迅速汽化,成为厚达48公里左右的云层,每隔一万到两万年,来自太空的冰球可以使地球海平面升高2.54厘米 ⑧天文学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认为陨冰(如余杭陨冰)可能就是这些未汽化的冰球 (1)(3分)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第③段中划线句运用数字“几百万公斤”,突出了火山喷出的水蒸气之多。
B.“地球的重力较大"和“地球上的温度适中”有利于地球上水的存在 C.小型冰球撞击地球大气层是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的极地探测卫星首先发现的 D.第⑧段中加点词“可能"表示猜测,意思是“大概”,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3分)根据第⑦段的介绍,把冰球撞击地球大气层,给地球带来水分的形态变化过程填写完整 冰球→ → → 被风吹散或形成降水 (3)(6分)请根据本文内容,简要分析行文思路 文章先从“ "说起,引出“ ”这个问题接着分别从“地球上的水是在地球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