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题复习.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05991432
  • 上传时间:2022-09-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4.01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 专题复习战争篇:《唐雎不辱使命》《公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曹刿论战》上述几篇九年级的文章都是与战争有关的,《唐雎不辱使命》讲的是秦国与安陵国之间一触即发的战争,《公输》讲的是楚国将要对宋国发动的战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战争为例进行议论,《曹刿论战》讲的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长勺之战虽然都与战争有关,但侧重点各有不同:《唐雎不辱使命》侧重表现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公输》通过记叙墨子劝阻楚国进攻宋国的故事表现墨子机智勇敢的特点,反对非正义战争的主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则是以战争为例论证“人和”的重要性《曹刿论战》主要记叙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了取信于民和正确地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文体上,《唐雎不辱使命》《公输》《曹刿论战》是记叙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议论文三篇记叙文主要是以记言为主,通过人物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主张但写作特色还是各不一样:《唐雎不辱使命》作者把这两个人物放在一场尖锐的矛盾冲突当中,除了通过对话,鲜明地表现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外,还用多种形式的对比和衬托来刻画人物。

      《公输》则是通过曲折生动的故事,围绕矛盾冲突来阐明道理,突现人物的作者还善于运用比喻,进行层层推理《曹刿论战》虽是记叙了长勺之战的史实,但由于题目是“论战”,故而文章着重在“论”上下笔墨,对战争的经过叙述相当简单,材料安排详略得当,巧妙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使人物形象鲜明以议论为主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则善于运用排比,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具有说服力,而且手法多样,论证严密一)[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 “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节选自《曹刿论战》)[乙]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日:“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日:“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固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日:“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节选自《公输》)12.词语理解6分)(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①遂逐齐师      ②公问其故③望其旗靡      ④公输盘诎(2)请选出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意思相同的成语①例句:既克,公问其故( )A 克己奉公 B 克敌制胜②例句:以牒为械( )A 为民请命 B 下不为例13.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夫大国,难测也2)虽杀臣,不能绝也14.以上两个文段都涉及到战争,从文段的两个事件结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请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看法4分)解析:这三道题比较全面地考查了文言文阅读能力,全部为主观题,还设计了开放性题第1题第①小题考查课文注释的重点实词,第② 小题也是考查词语的含义,但是从另一角度灵活考查学生,将课内外联系起来,既考了课内,又考了学生对常用成语的掌握第2题翻译两个不同句式的句子,第3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又考查学生对同一主题文章的分析比较能力,注意拓展延伸,让读者就文章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是课内外结合的好题,具有开放性答案如下:126 (1)①于是 ②原故(原因)   ③倒下 ④“诎”通“屈” (2)①B“克敌制胜”的“克”与例句“克”相同。

         ②“下不为例”的“为”与例句“为”相同135(1)大国,是难以测度的   . (2)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保卫宋国的人)14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只要观点正确,叙述恰当,即可得分 基本要求:观点必须从文段事件的结局中得来,2分;叙述恰当,2分 举例:从《公输》的结局看,面对人国的不义之战,不但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这样才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这个道理,不仅在历史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今大也不无借鉴意义 (二)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回答问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9.结合文意,找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A.肉食者鄙(卑鄙) B.牺牲玉帛(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C.小大之狱(案件) D.齐师败绩(大败) 10.翻译下面句子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11.请用“/”划出下面句子的节奏 ⑴域 民 不 以 封 疆 之 界 ⑵得 道 者 多 助,失 道 者 寡 助 12.简要回答问题 ⑴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⑵有人说,“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劳你的看法呢? 13.对甲乙两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的思想观点、写作方法以及写作目的是一致的 B.甲乙两文的思想观点有相同之处、都着眼于“民” C.甲文认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乙文认为“人和”是取胜的重要条件。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不同的是甲文用对比突出曹刿的谋略,乙文用对比证明“得道”的重要 解析:题目比较全面的考查了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考查形式有客观题,由主观题第一题考查课文的实词,着重考查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积累第二题检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第三题考查学生对句读的处理第四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归纳能力,第二问是开放性的题目,学生考虑的空间较大一些第四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答案:9.A 10.(这只是)小信用,未能(受到神灵充分)信任,神灵不会保佑你的福:解释为赐福也可 11.⑴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⑵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2.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⑵本题是开放题,可从“有功”“无能”或“兼而有之”三个角度来答题,能自圆其说即可从“有功”方面答:鲁庄公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听取曹刿的意见,作为决策者,有一定的功劳也可从“无能”方面答: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作为统治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军事上的无能,完全依靠曹刿的才能才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也可以把“有功”“无能”结合起来答。

      13.A (三)《唐雎不辱使命》与《公输》练习【甲】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节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子墨子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吾请无攻宋矣节选自《墨子·公输》,有删改)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布衣: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故称布衣。

      B.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九:九种(攻城的方法)C.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D.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寇:入侵2.下面各项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挺剑而起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B.虽杀臣,不能绝也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C.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子墨子九距之D.仓鹰击于殿上 子墨之闻,起于鲁3.下列各项是对两则文言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表现的都是面对强敌,要避免战争除了理直气壮、义正辞严、不畏强暴外,更重要的是艰苦的实践精神,只有把道义与实力结合,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B.【甲】文“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根本原因是“伏尸二人,流血五步”C.【乙】文楚王“吾请无攻宋矣”是因为“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D.【甲】【乙】两文从写作方法看都用了对比手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读后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4.把下面课内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 好读书不求甚解 ②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 参考答案:1.B 2.A 3.B4.①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②不因为外物的好坏或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应把“甚”、“以”,译为“过分”、“因为”四)《唐雎不辱使命》与《墨子·公输》选段【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辨别真假水果》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Part A spell 教学课件.pptx 苏少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六单元《第1课 我的好朋友》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Part A talk 教学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Listen and say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单词讲解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第一课时教学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Listen point and repeat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Fun time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Lesson 3教参课件.pptx 辽海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2 涂涂画画》精品课件.pptx 辽海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1 美好的事物》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课时 1 A talk 教学课件.pptx 苏少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七单元《第2课 我跟别人不一样》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Lesson 1 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5 Lesson 4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Lesson 4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Lesson 1教参课件.pptx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2.感官的本领》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Listen point and repeat教参课件.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