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鸡兔同笼说课稿(共3页).doc
3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鸡 兔 同 笼》说课稿 教师:姜佑青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中—《鸡兔同笼》教学内容下面,我运用新课标理念,从以下几个方面: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预测、板书设计进行说课一、说教材分析:(一)教材的编排特点“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教材在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安排“鸡兔同笼”的教学内容,其教学方法与常规课不同数学广角重在向学生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因此,在教学此内容时,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2)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尝试不同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并能运用画册图法、列举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鸡兔同笼”问题的探究与解答过程,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假设、有序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我国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思路2、 说学情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难于理解,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虽然具备了应用逐一尝试法、列表法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他们已初步接触多种解题策略,会一些基本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归纳、猜想能力,但是在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方面需要进一步培养3、 说教法、学法: 教法:利用班班通,ppt课件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小组合作交流、画图分析、归纳推理等方法,进行尝试、探究、自主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 学法:运用“4+2合作互助”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发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进行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手、动脑老师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创造一个轻松,高效的学习氛围。
4、 说教学过程 本课时我共设计了”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提升-知识运用-总结反馈”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利用ppt课件,从《孙子算经》中的一道古代数学趣题入手,从而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目的是为了给数学课堂带来了浓厚的数学文化气息,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环节:自主控究:利用ppt课件出示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从这个题目中你了解到什么信息?学生独立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交流第三环节;合作交流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合作交流,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例1中的问题,在这里我只要求学生说出解决的思路即可我让学生大胆的进行猜测、尝试,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第四环节:展示提升在上一个环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解决例1问题的画图法,列举法和假设法并引导学生找出画图法、列举法和假设法的优劣所在,并重点介绍取假设法帮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假设法的策略,并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第五环节:知识运用: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并让学感受到《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第六环节:总结反馈: 通过提问的方式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五、说教学效果预测:数学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计算、解决实际的问题等,还要通过如“鸡兔同笼”问题的学习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我估计,在“鸡兔同笼”整节课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在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效果应该不错吧! 六、说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鸡的只数8765432……兔的只数0123456……共有足数16182022242628……画图法:略列表法:假设法:假设8只都是鸡,那么兔有:(26-8×2)÷(4-2)=5(只) 鸡有:8-5=3(只)我觉得这样简单、整齐的板书,对帮助学生的理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专心---专注---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