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妈妈慢慢来(家教早教书).doc
88页1好妈妈,慢慢来作者:申宜真我为什么要写 这样一本书什么样 的人一定要阅读本书?第一章 明智的父母们要慢速培养自己的孩子第 01篇 将 来只有这样的 孩子才能成功第 02篇 培 养孩子成材不能操之过急第 03篇 早期教 育中的慢速培 养含义第二章 我在抚养两个孩子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第 04篇 没有不可能的梦第 05篇 为了孩子作一个精明的妈妈第 06篇 母亲需 要经常和 孩子在一起第 07篇 孩子在好妈妈 心中处的位置第三章 慢速培养孩子的七条建议第 08篇 父母要善于 调节自己的感情第 09篇 父母要善 于和 孩子进行协商2第 10篇 父母言行是孩子学习的样本第 11篇 父母要学会做孩子的平行线第四章 遇到下列问题时怎么办第 12篇 为了孩子鼓起勇气把酒戒掉第 13篇 是谁把孩子变成了“电视迷”第 14篇 何时开始教孩子写字比较好第 15篇 应如何对待孩子 对性 的关心我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曾经有这样一个富裕家庭的孩子,他的父母全都是名牌大学毕业,对自己独子的教育格外重视根据母亲的安排,这个孩子从四岁时起就开始在专门的英文幼儿园上学然而他的英语学习还没开始多久,就出现了不少问题。
他动不动就无缘无3故地殴打和他一块儿学习的孩子,还躺在幼儿园的门口不起来,撒泼耍赖焦急的母亲跑到附近的儿童问题咨询所,给他做了智商测试,结果孩子的智商只有 80. 当这位吃惊不小的母亲跑来找我的时候,她的孩子连说话都要比别的孩子慢,可是她本人竟然不知道!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无误,我再次对孩子的智商做了检查,结果和上次大同小异在对这个孩子进行了仔细认真的观察之后,我发现他的实际智力并不像智商测试结果显示的那么低孩子的智商检测结果之所以低,并不是因为他不会回答测试问题,而是因为他对智商测试本身就拒绝合作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呢?这个孩子非常讨厌上专门的英语幼儿园虽然根据妈妈和老师们的要求,不得不背那些枯燥无味的英语单词,可是他本人并不喜欢结果英语学习的负担和压力使孩子丧失了对生活的自信心这种心理通过殴打幼儿园的其他孩子或拒绝上学这样的行为表现了出来随着对学习的反感和排斥,在潜意识中他对智商检查这样简单的测试也产生了排斥心理,最终导致他对整个检测拒绝合作我在给这个孩子进行治疗的时候感到非常地痛心,这个孩子本来不应该有任何问题,可是却因为母亲过高的期待和强迫患上了心理上的疾病如果一个孩子仅仅是身体不适,或染上了什么生理上的疾病,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一般是可以被治愈的。
可是,一旦他们的心灵受到了创伤的话,那么要想治愈就非常不易了令人痛心的是:随着我国早期教育热的愈演愈烈,这样的患儿也在激增尽管如此,我国的早期教育热仍然没有丝毫减退的迹象,相反还从单纯的早期教育热发展到了4早期的出国留学热当然,我并非不了解母亲们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心情母亲们总是在担心:人家都在这么做,如果惟独我们家的孩子落于人后,那该怎么办?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是啊,为什么不能理解呢?因为在我做儿科心理医生的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我大儿子上幼儿园之前,我也像其他母亲一样尝试过各种各样据说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有益的方法我常常拉住对学习根本没有兴趣的孩子,诱导他:“景慕,你看看这是什么?”孩子皱着眉头说:“不知道即便如此,我仍然耐心地哄着他说:“不要这样,仔细看好了然后想出各种方法试图教他学习一些东西有时我也会产生疑问:这么做好吗?然而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心里又会感到十分不安每当我们邻居孩子的母亲向我们夸耀说:自己的孩子在短期内已经学会了所有的母语字母,英文字母也已背的滚瓜烂熟,如此等等,我就想:是不是我家的孩子有什么问题呢?因此不安感就更强了无论是谁都有拒绝使用的权利,也有拒绝上网的权利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拒绝使用这些技术的人在我们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孤立无援了。
因此,如果有谁想要拒绝使用新技术的话,他就需要有克服孤独的勇气对一般的人来说,想要具备这种勇气并非一件易事,所以就只好随大流现在的早期教育热难道不正是这样吗?尽管本来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选择,可是因为别人都在那样做,所以我也不能落后在这本书里,我较为详细地讲述了我为什么相信孩子们应该慢慢地培养,以及为了慢慢地培养孩子,母亲们应该如何去做作为一个儿童心理医生和两个孩子的5母亲,通过接触到的大量实例和多次挫折,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这本书里都有所反映现在,我已下定决心冒着被人辱骂的危险刊行此书我要以这本书向盲目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的母亲、向助长这种风潮的各种理论以及教育机关宣战我并不害怕,因为我只是在做一件早就应该做的事情而已世界上所有的父母最盼望的也许只有一件事:这就是使自己的孩子健康、幸福地成长,并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成功我对我自己的孩子也抱有同样的期望我就是以这样一种心境写作本书的,我没有感到丝毫的后悔最后,我真诚地希望,本书能够为整天因望子成龙而焦急不安的父母们提供哪怕是一点点的帮助返回6什么样的人一定要阅读本书?初级妈妈看育儿指南,超级妈妈学做孩子的平行线——申宜真什么样的人一定要阅读本书?——对孩子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早期教育法,可是没有收到什么效果的母亲们——听到邻居家的孩子已经在高声朗读,为是不是也要开始教自家的孩子认字而苦恼的母亲们——和自己的丈夫或婆婆就如何养育孩子的问题发生过争吵的母亲们——担心如果让自己的孩子顺其自然地发展的话,会不会落在其他孩子后面的父母们——因为孩子不听话,整天痛苦和烦恼的母亲们——认为自己的妻子实在是不懂得如何抚养孩子的丈夫们——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没有感到幸福的父母们7返 回8将来只有这样的孩子才能成功因为职业上的关系,每天我都要接待二十多名孩子和他们的母亲。
整天都要面对这些抱怨患有精神上疲劳和痛苦症状的人,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虽然,给予他们各种帮助、使他们重新恢复健康,会使我感到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但是,说真的,有时候我也会感到十分厌倦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我还要找其他的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咨询然而,每当我看到孩子天真烂漫的笑容时,仿佛在一瞬间,所有的疲劳和痛苦就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只要和他们在一起,那久已失去的笑容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重新浮上我的脸颊每当这时,我就特别感激孩子们大概每个做母亲的都会有同样的感受吧有时,我因为有聚会等原因回家回得很晚,一脱鞋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孩子在长时间地注视着他们的时候,我会突然冒出这样的想法:这些孩子长大以后会成为怎样的一个人呢?接着便又出现了这样的苦恼: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把他们培养成才?延世大学社会学系的韩惠清教授预测:未来,我们的社会将变成一个复杂的、充满不确定性的高风险社会因此,“只要成绩好就可以进好大学,从而就可以成为被社会承认的杰出人士”这种近代思维模式将会彻底消失各种变化已经在我们身边悄然出现像网络管理员、游戏编程员等这些在几年前都没有听说过的职业,现在每天都在出现勇敢地投身于其中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9我非常同意韩教授的看法同被血缘、地缘、学缘等传统关系所束缚的老一代相比,我们的孩子们将要投身于其中的社会,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固定的精英模式和成功标准你能否有所成就,完全取决于你个人的主观价值判断和付出的努力这将是一个多么有趣的社会啊但是,我也不能不担心:个人行使自由意志的范围越大,“存在的不确定性”也将越大人类社会之所以有宗教、婚姻和家庭制度,就是因为他们一直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从而想找一个可以依托的地方从自身内部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过去的人们总试图从外部寻找或许有人会说,这些制度是抹杀人类的自由意志、是对生活进行限制的镣铐但是,不可否认,正因为存在的不确定性,人们才具有主动要求被限制的特性如果人类自由行动的能力总在不断增强的话,那么不确定性也会不断增大这时,人们不仅会感到对每一件事都要负责是一种沉重负担,而且在遭遇到不能承受的空前自由时还会感到巨大的不安因为在这时,所有的事情都要靠你自律地加以解决那么,在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我们的孩子到底最需要什么东西呢?社会越是变的不确定,发现人类自由意志的机会也就越多随着个人选择的多元化,孩子们最需要的东西就是“自我认同”。
所谓自我认同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即将自身内在的感觉、自我意识以及外部10评价等加以综合,从而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达到自我认同的人,在与他人或外部环境进行接触时就不会出现动摇或自我分裂的现象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即使是独处,也不会感到孤独和寂寞他们在和别人交往时会尊重对方的隐私,强化自己的精神支柱自我认同强的人能够比较客观地审视自我这就意味着,他有很强的寻找自己喜欢从事的事业的能力这是在未来社会中获得成功的捷径因此,我希望我的孩子们能成为一个有明确的自我认同的人然而,这种自我认同在本质上是不可能在一瞬间、以一种急躁的心态得到的,更不是通过对孩子进行强迫性教育注入的;而是从他出生的那天起,通过开始认识妈妈,再通过妈妈认识社会,然后在社会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以后,非常艰难地、在一个非常晚的时期才能得到的孩子的自我认同,是通过对从前失败记忆的反馈获得的自我意识”是通过“啊,这样不行那样做才是正确的”这种自我觉悟过程逐渐形成的简单地说,摔倒的次数越多,孩子的自我认同感就越强可是,我们的妈妈们却不给孩子们随心所欲经历失败的机会,只是催促他们走别人都在走的所谓“万无一失”的路那么,其结果又怎样呢?当孩子们按照父母、学校的命令和训诫,以决死的努力进入大学以后,才开始为自我存在和自我认同这样的问题苦恼。
在这之前,他们所有自我的东西都被压制了,只能被动地活着在进入大学以后,他们突然要寻找11自我了,结果只能是彷徨以演唱《一个人的爱》等歌曲受到广大歌迷欢迎的著名歌手金贤定在接受一次采访时曾经这样说:“学校制度本身就很成问题我们的学校教育本来应该尽可能地把每个人的特长都开发出来,可是现在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学校不仅不是去开发个人的特长,而是在处处抹杀这种特长,使大家变得千篇一律,毫无生气在我的一些朋友中,有一些人在学校表现的非常好,但这个‘好’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学习成绩特别突出,而是因为他们特别听老师的话他们自己决定事情的速度特别慢,社会适应能力也比较差当我和他们在一起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只要一遇到什么问题,他们马上就会打退堂鼓这样的情况实在是太多了”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金贤定在他的求学期间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但他仍然执着地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他不顾父母的反对,独自投身到了音乐的世界在经历了无数次的痛苦和挫折之后,他终于获得了成功他说他获得成功的最大经验就是:走自己的路,对自己负责只要能正确地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那么孩子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不过,我们需要时刻牢记:要做到这一点(“正确”地找到适合自己走的路),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和无数次的反复、曲折。
在这件事上,谁都不能代替孩子去做(包括父母)父母们,请你们千万不要着急,更不要因此而去强迫孩子相反,对那些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特别听话的孩子,做父母的反而倒要12格外地留意因为就像金贤定所说的那样,非常听话的孩子决定事情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可能会非常差也就是说,这些孩子的自我意识、自我认同感不强在将来,只有那些自我意识、自我认同非常强的孩子才能获得成功现在父母们的当务之急就是抽出一定的时间、坚持不懈地、认真仔细地去观察:在你的孩子树立自我意识的过程中,是不是有什么东西阻碍或推迟了它的形成;孩子们真正希望得到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返回13培养孩子成材不能操之过急当一个一向听话的孩子突然很粗暴地殴打自己弟弟的时候;当孩子到了晚上不好好睡觉,经常哼哼叽叽,情况越来越严重的时候;当孩子毫无缘由地撕扯自己玩具的时候,你会对孩子怎么想呢?我们的母亲,大概十个人中会有九个这样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