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土壤侵蚀原理研究历史与现状培训课件.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万****
  • 文档编号:212350060
  • 上传时间:2021-11-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土壤侵蚀原理研究历史与现状培训课件一、国际上研究历史与现状1. 前苏联前苏联土壤侵蚀学科始于18世纪中叶,进入19世纪,开展了土壤侵蚀调查,编绘了部分区域面蚀和沟蚀分布图1917年10月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在奥尔诺夫斯克州成立了世界第一个土壤保持试验站——诺沃西里试验站(1923)1967年以后,全国有200多个科研单位从事土壤侵蚀及其综合治理的研究这期间在侵蚀研究方法上有很大改进,制订了评定土壤侵蚀危险性的方法、侵蚀土壤制图方法、水土保持措施效益评价方法,使土壤侵蚀研究逐步趋向规范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均有长足发展,出版了几十部专著,主要有《土壤保持措施体系区划》(1972)等苏共中央及苏联部长会议发布决议后的15年间,全苏召开了4次土壤保持会议,并发表了许多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科学文献2. 欧洲欧洲防治山洪、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最早从阿尔卑斯山区各国开始,然后推向全欧洲1884年,奥地利制定了世界第一部有关防止土壤侵蚀的《荒溪治理法》,总结出一套综合防治土壤侵蚀的森林—工程措施体系195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欧洲林业委员会(COFO)为了加强山地土壤侵蚀防治与国际协作,成立了山区流域管理工作组(Working Party on Mountain Watershed Management)。

      这个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防治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方面组织欧洲各国进行合作欧洲山区流域治理工作组自1978年第11次会议以来与国际林业科学研究组织联盟(IUFRO)关系日益密切,二者建立了永久性的合作关系并定期出版山区流域治理方面的论文集欧洲各国山地森林覆盖率较高,土地利用主要为牧业用地,土壤面蚀作用较轻微,而山洪、泥石流、滑坡侵蚀作用强烈、危害大他们已建立起生物措施、工作措施、土地利用调整、法律措施等综合治理体系3. 美国美国从19世纪50年代后期逐渐兴起土壤侵蚀的防治工作,农民使用工程措施防治耕地的土壤侵蚀,1915年美国林务局在犹他州布设了第一个定量的土壤侵蚀观测小区后,米勒(M. F. Miller)于1917年在密苏里农业试验站布设了径流观测小区,不久第一次出版了野外小区土壤侵蚀量观测成果19世纪30年代在美国土壤保持局第一任局长贝内特博士(H. H. Bennett)的积极支持下,美国设立19个保土试验站,研究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季节分配和土壤可蚀性的关系,地面坡度、作物覆盖及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的相互关系等近年来美国在应用基础方面的主要研究内容为研制评估、预测和监测土地生产能力和土地资源变化的新技术,提供为改良、保护和恢复农业用地生产能力的技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先进管理制度及用水技术,优化土地资源管理所需要的综合利用土、水、气资源技术。

      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主要有雨滴溅蚀和水流剥蚀及输移原理,水流中泥沙沉积机理,研究土壤侵蚀预报的新方法和评估水保措施效益的新方法;新的侵蚀控制概念评价和野外试验,土壤侵蚀对土地生产力和对土地利用影响的经济后果等4. 日本17世纪后期,学者河村瑞贤提出荒山恢复的建议,要把造林与工程措施相结合,被政府采纳此后设置砂防机构,发展砂防工程1897年为防治山区灾害,制定了《森林法》,后经修订延续至今日本的自然灾害防治事业中,治山(土壤侵蚀防治)事业占据主要地位,1953年日本全国大水灾以后公布了治山治水基本对策纲要,1959年日本伊势湾遭受强台风危害,又公布了治山治水紧急措施法,并制定了10年计划在日本政府的林业机构中,治山是一项主要任务国家治山预算占其林业预算中的一半左右,近年来治山预算每年约为3520亿日元尽管日本防止土壤侵蚀的工程措施、工程施工方法较为先进,但其理论研究相对来说较为滞后5. 国内研究历史与现状早在公元前10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有“平治水土”之说,《诗经》中记述了朴素的土壤侵蚀防治原理及合理土地利用的重要性1940年旧黄河水利委员会的一些科技人员针对治黄工作,提出了防治泥沙问题,并成立了林垦设计委员会,开展水土保持造林工作。

      以森林防治土壤侵蚀、保护农田、涵养水源、改善水力条件等本世纪20年代末,受西方科技发展影响,我国开始了系统的土壤侵蚀研究,先后在四川内江、甘肃天水、陕西长安、福建河田等地建立了土壤侵蚀研究试验区,积累了一些研究资料和研究经验这些水土保持机构曾引进国内外优良水土保持树种及草种,并对土壤侵蚀规律、土壤侵蚀防治措施及其效益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1945年有少数农林院校开设土壤侵蚀防治方面的课程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极其重视水土保持工作,1952年政务院发出《关于发动群众继续开展防旱、抗旱运动并大力推行水土保持工作的指示》,1956年成立了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1957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暂行纲要》,1964年国务院制定了《关于黄河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决定》,1982年6月30日国务院批准发布了《水土保持工作条例》,1991年6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20次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至此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逐步走向了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道路同时各地区各部门的土壤侵蚀试验研究蓬勃发展,开始了我国土壤侵蚀研究的新时代,取得了丰硕成果:如雨滴击溅侵蚀、坡面耕地冲刷机理、沟道冲刷及重力侵蚀机理和分布特征、风蚀机理、治理措施拦水减沙效益分析、全国土壤侵蚀分类及地域性分异规律等,为土壤侵蚀的防治方针、防治措施和防治标准等提出了理论依据。

      在土壤侵蚀防治和水土保持教研方面,50年代初期在原北京林学院林业专业首先设置了“森林改良土壤学”课程,讲授土壤侵蚀规律及土壤侵蚀防治措施等方面的内容1958年根据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及全国第二次水土保持会议的精神,在原北京林学院成立了水土保持专业从此在我国高等教育部门专业目录中有了培养水土保持高级技术人才的专业1980年根据我国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北京林业大学成立了水土保持系,并于1992年在北京林业大学成立了水土保持学院,除了培养大学本科生以外,还培养硕士研究生,1985年开始培养博士研究生其后西北林学院、山西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和华北水电学院等高等院校相继成立了水土保持专业或开设了水土保持课程1985年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成立近年来随着遥感及“3S”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应用,同时在土壤侵蚀机理研究和防治理论研究方面引入了现代系统科学计算科学,如系统论、控制论、运筹学、生态经济理论、景观生态学原理等,大大加快了土壤侵蚀研究步伐,扩大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取得了丰硕成果,某些理论研究成果已步入世界前沿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