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4文言文二则两课时教案.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水***
  • 文档编号:358432745
  • 上传时间:2023-08-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4.50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4 文言文二则本课安排了《学弈》《两小儿辩日》两篇文言文,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阐明某个道理,深入浅出,引人深思《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上》全文短小精悍,仅有五句话,虽不足百字,却把两个人学弈的过程写得清楚明白:一个人专心致志地听讲,另一个人表面虽然在听,实际上却神游八荒之外了虽然两个人一起学下棋,但学习效果差异巨大,对比鲜明,令人忍不住探究背后的原因最后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总结全文,通过否定智力因素,让读者意识到是因为不专心致志,所以才会落后全文通过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于事中见理,告诉人们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全文共分七个自然段,篇幅短小,故事简单,构思却颇具匠心开头以无名小儿与圣人孔子对举,其地位和学童的对比本应高下立现,但作者通过一个“辩”字为后文制造了悬念文章随后以人物对话的方式,讲述了两小儿各自的观点和依据,紧扣“辩”字,既有观点,也有事实依据,增强了论辩性文中出现了八个“日”字,反复强调所辩的对象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事物和现象随着两小儿对话的结束,孔子“不能决”,将开篇的悬念一笔击破,结尾余味无尽课文配有一幅插图,画的是弈秋在教两个人下棋,两个学习下棋的人神情截然不同:右边的人托着腮,看着棋盘认真思考;左边的人手里拿着棋子,头却抬起来看着天空,等待鸟来。

      这幅插图形象地表现了《学弈》的故事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认读、观察比较、自主练习等方式学会书写“援、俱”等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3.通过结合旁批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通过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了解两个小故事的内容4.懂得《学弈》中蕴含的道理,知道《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5.通过学习,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导学生明白求知路上应该专心致志,需要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2.初步疏通并理解文意,把握两则故事的内容教学难点1.懂得《学弈》中蕴含的“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的道理2.知道《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懂得“遇事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道理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不多,但都容易写错,教学时要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生字,认清字形,在反复练写中加强识记教师应重视指导文中的多音字和通假字,在预习和自读课文时,提出识字要求:借助字典和拼音,读准字音,在文中画出生字词,并用结合注释、查阅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式来理解字词的意思。

      2.朗读教学本课文言词汇丰富,朗读时不易上口,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朗读教学,让“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韵味,在读中感悟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在读中获得思想启迪,在读中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在读中背诵积累首先,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读课文,教师根据情况进行示范朗读学生读不准的字音,可以提示学生联系注释和上下文来理解字义,从而确定读音其次,要提示学生把握节奏和停顿,力求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教师还可以创设弈秋诲二人弈、两小儿辩日的情境,指导学生开火车读或分角色朗读最后,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层次结构进行记忆、背诵3.阅读教学本课可以按照“朗读课文——理解内容——领悟道理”的教学思路展开首先,指导学生朗读文言文;然后结合注释,理解文言词句;最后引导学生试着讲述故事,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多种方法来疏通文意如,“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的“善”字,“孔子不能决也”的“决”字,都可以借助现代汉语的字义来推测对于句子的意思,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理解,如,“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这两个句子,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联想早晨和正午时太阳的大小差别和冷热对比,从而理解两小儿各自的论据。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两则故事的内容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讲述,一个学生讲,其他同学补充,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是否理解了重点字词,并及时进行指导、纠正教师可引导学生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故事,提示学生注意人物的语言和神态;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根据课文内容展开适当想象,体会人物的心理和作者的情感态度4.理解运用引导学生理解两则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学弈》于事中见理,理解难度不大《两小儿辩日》则需明确两小儿各自的观点和理由,难度相对较大,教学时可以联系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引导学生梳理两小儿用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说明观点的过程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在小组内分角色读一读两小儿的对话,说说对话的内容,再找出各自的观点和相应理由;也可以利用表格,帮助学生整理从文中提取的相关信息,从而梳理出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观点的在理清两小儿的观点和理由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引导学生进一步展开思考,启发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试着说说自己的理解课前准备1.了解作家作品,搜集与孟子、孔子、《列子》有关的文字资料、图片等2.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学弈》一文。

      会认“援、俱、弗”等字,巩固识字、写字的能力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字词含义,疏通文意,了解故事内容4.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教学过程板块一 故事导入,解读课题1.教师结合课件,讲述“孟母三迁”的故事:古时候,有个孩子名叫孟轲他小时候很贪玩,还喜欢模仿他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所以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孟轲的母亲认为儿子这样很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可是孟轲又模仿做生意的人夸口叫卖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于是把家搬到学堂旁边从此,调皮的小孟轲就跟着学生们学习起了礼节和知识孟母心里很高兴,认为这里才是适合儿子居住的地方,就不再搬家了2.教师提问,由故事中的人物引出作者:故事中的孟轲长大后,学问满满,成为了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同学们知道他被后世尊称为什么吗?(学生答:孟子)3.了解孟子学生自由交流预习所得后,出示课件教师可根据情况,指名学生对孟子进行简要介绍,其他学生作补充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国(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后被尊为“亚圣”,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他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性本善,将道德规范概括为仁、义、礼、智,并将伦理与政治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政治的根本《孟子》一书集中反映了孟子的基本思想4.过渡: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还常常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孟子》中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学生齐读)5.解释课题1)提问启思:“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弈”作名词时,指围棋;作动词时,指下棋学弈”指学习下围棋2)课件出示古人下棋的图片,引导学生直观感受,理解文题6.引导质疑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梳理问题并归纳板书:谁学下棋?跟谁学下棋?学的结果怎么样?)板块二 学认字句,熟读课文1.学生试读课文,提出问题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注出朗读时出现困难的地方2)指名读,发现容易读错的词句2.教师范读课文,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2)学习本课易读错的字,着重指导多音字“缴”“为”和通假字“与”①“援”是前鼻音,读yuán,不要读成shòu弗”读fú,不要读成fó②“缴”是多音字,在“弓缴”一词中读zhuó,其他情况下都读jiǎo。

      ③“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中的“为”,当“认为”讲,应读wéi;“为是其智弗若与”中的“为”,当“因为”讲,应读wèi④“为是其智弗若与”中的“与”是通假字,同“欤”,读yú,不要读成yǔ3.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注意书写要点指导学生书写,强调书写的规范、正确援”要写得左窄右宽;注意右边是“爰”,不要写成“爱”或“受”;右边第六笔横要比第五笔横略长俱”也要写得左窄右宽;注意左边是单人旁,不要写成双人旁;右边的“具”内部是三横,不要少写或多写一横弗”是独体字;书写时注意笔顺,第三笔为竖折折钩,第四笔为竖撇(不要写成竖),第五笔竖要比第四笔撇略长4.教师提示学生注意语气词和重点句子,适当进行教读,提示学生读出恰当的语气1)“弗若之矣”中的“矣”,“非然也”中的“也”,可用重读的方法读出陈述、判断语气;“为是其智弗若与”中的“与”,可用提高声调或重读的方法读出反问语气  (2)理解作者对二人的不同态度,在此基础上分别读出肯定和否定态度如,“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要重读“专心致志”和“惟”再如,“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前一句语调上扬,读出反问语气;后一句读出重音,强调“非”字。

      5.课件出示全文朗读节奏、重音,全班齐读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6.教师指导归纳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7.反复练读,熟读课文1)让学生反复朗读,读通读顺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错误3)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趣味朗读,如指名读、赛读、小组轮读等板块三 理解词义,把握文意1.对照注释,理解词句学生对照文旁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弈秋:“秋”是人名,因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善:擅长,善于诲:教导,指导专心致志:一心一意,精神集中致,极,尽志,志向,志趣通国:全国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诲鸿鹄:指天鹅、大雁一类的鸟将至:将要飞来援:引,拉缴:系在箭上的丝绳,文中指带有丝绳的箭,射出后可以将箭收回弗若:不如与:同“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然:这样2.疏通句子,概括大意1)学生结合注释读懂句子的意思,再将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2)小组合作交流,说说故事的内容3)指名概括课文大意,教师适时点拨课件出示)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让弈秋指导两个人下棋,一个人专心致志,一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却一心以为有天鹅、大雁将要飞来,想拿弓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与别人一起学棋,但是棋艺比不上人家这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人家吗?当然不是这样的板块四 阅读思考,领悟道理1.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解答之前就课题提出的问题,理解文意1)谁学下棋?谁是老师?①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句段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②明确:有两个人学下棋,老师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弈秋③指导学生理解句意:“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指出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由此引出下文,为下文写两个人跟他学下棋做铺垫2)这两个人是怎么学下棋的?①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句段2: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②明确: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感官兄弟》每节课精品教案汇编(含三个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第3课时 A spell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how and say.教参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第1课时 A talk教学设计.docx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辨别真假水果》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第2课时 A learn教学设计.docx 辽海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2 涂涂画画》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第2课时 A learn分层作业.docx 辽海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寻找身边的美》每节课精品教案汇编(含三个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第1课时 A talk分层作业.docx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3.水果分享会》精品教案.doc 辽海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1 美好的事物》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Healthy habits单元解读讲义.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Listen and say教参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Listen point and repeat教参教学设计.docx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2.感官的本领》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Lesson 3教学设计.docx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体验单元 画蚂蚁》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Lesson 2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每课时教参教学设计汇编(含四个教学设计).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