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3.水果分享会》精品教案.doc
5页3 水果分享会课题水果分享会单元第一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一年级教材分析本课是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了分感官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描述物体特征,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本课以班级组织水果联欢会为情境,提出让学生描述自己所带水果的任务,然后让学生展开观察和描述活动为了增加观察、描述活动的趣味性,同时训练学生提问的能力,还设计了“猜水果”的游戏,即让学生向水果的主人提出一些有关水果特征信息的问题,再根据这些信息猜出是哪一种水果这个活动将提问、观察及描述物体特征综合在一起,进一步训练了学生观察物体和描述物体各项特征的能力,并从另一个角度引导学生初步体验到在判断一个物体是什么时需要从多个方面了解这个物体的特征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知道苹果、香蕉等水果有颜色、形状、气味、味道等特征,初步建立 “水果具有多样可观察特征”的认知2.科学思维:能对比单一感官和多种感官观察水果的差异,发现多种感官能更全面了解特征,初步培养对比分析思维3.探究实践:用眼睛看、手摸、鼻子闻等多种感官观察水果,参与“猜水果”游戏和水果拼盘制作,提升观察、表达与合作能力4.态度责任:乐于分享自己的水果,感受合作制作拼盘的乐趣,知道要保护眼、耳等感官,养成“认真观察、友好分享”的习惯。
重点用眼睛、手、鼻子等多种感官观察水果,能说出水果的 2-3 个特征难点理解“多种感官观察比单一感官更全面”,如只用眼睛看不到水果的软硬,用手摸才能知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1.同学们带来哪些水果?拿出来展示一下吧2. 大家带来的水果真多啊!一定很好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大家探讨?学生活动1学生课前至少准备一个水果怎样介绍自己的水果?活动意图说明:门见山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科学兴趣,激发急切求知欲望讲授新课环节一、问题与猜想1.视频欣赏:“小朋友们,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好多水果都成熟啦!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美味的水果吧!”(播放秋天丰收水果视频,学生观看时,教师轻声提问:“视频里有你认识的水果吗?”)2.水果展示:“刚才大家看到了苹果、梨,今天你们也带来了水果,快把自己的水果拿出来,和同桌小声说说‘你带的是什么水果’!”(学生互相展示 1 分钟,教师巡视,提醒“轻轻拿,别摔了”)3.导入问题:“大家带的水果真多!可是怎么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水果呢?比如‘我带的香蕉是什么样子的?闻起来怎么样?’今天我们就通过《水果分享会》,学会观察和介绍水果!”(板书课题:水果分享会)。
环节二、探究与结论1.单一感官观察示范(以香蕉为例)师:“老师这里有一串香蕉(举起香蕉),如果只用一种感官观察,比如眼睛,我们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说:“香蕉是黄色的、弯弯的、像小船”)师:“现在老师给大家一个句式:‘我会选择______(器官),发现香蕉___________’,谁能试着说?”(邀请2名学生回答,如“我会选择眼睛,发现香蕉是黄色的”“我会选择眼睛,发现香蕉弯弯的”)师:“如果只用眼睛,能知道香蕉是软的还是硬的吗?”(学生答“不能”)“对啦!只用一种感官,不能全面了解香蕉,我们需要用多种感官!”2. 多种感官观察自己的水果明确要求:师:“现在请大家戴上一次性手套,用眼睛看(颜色、形状)、手摸(软 / 硬、光滑 / 粗糙)、鼻子闻(有没有香味)观察自己的水果,把发现填在‘感官观察记录表’上(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或画图),5 分钟后分享!”(教师示范摸香蕉:“轻轻捏一捏,感觉软软的”;闻苹果:“靠近鼻子,轻轻闻,别把水果贴在鼻子上”)学生观察: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帮助:观察不细致的学生:“你的橙子摸起来是光滑的吗?和同桌的苹果比一比”记录有困难的学生:“你看到草莓是红色的,就在眼睛图标下面画个红色的草莓”3.描述水果特征师:“谁愿意用多种感官介绍自己的水果?比如‘我带的是苹果,用眼睛看是红色、圆形,用手摸是光滑的,用鼻子闻香香的’!”(邀请 3-4 名学生分享,教师及时表扬:“你用到了眼睛、手、鼻子,观察得真全面!”)4.游戏:猜水果师:“现在我们玩‘猜水果’游戏!我们分两组同学,一组同学描述特征,另一组猜是什么水果?”师:“刚才大家很快猜对了水果,这就是多种感官的好处!”。
环节三、反思与评价1.涂色任务:“我们观察到水果有颜色、形状、气味等特征,现在请大家在‘感官观察葡萄记录表’的空白处,给你观察的水果涂上颜色3分钟完成!”2.评价交流:师:“涂完的小朋友和同桌比一比,看看你们涂得对不对?”(教师巡视,对画得准确的学生贴“观察小能手”贴纸)环节四、应用与迁移1.分组分工:“现在我们分组制作‘水果拼盘’!每组 4 人,选 1 名‘清洗员’(用湿纸巾擦水果)、1 名‘摆放员’(把水果摆成好看的形状)、2 名‘装饰员’(用彩笔在餐盘边缘画小图案),老师会把水果切成小块(教师提前切好苹果块、香蕉段、橙子瓣,避免学生用刀)!”2.制作拼盘:教师分发切好的水果和餐盘,巡视指导:水果椰子树的制作方法:①剥好的两个香蕉分别去掉头和尾,摆放在盘子中央,切成一块一块的②香蕉底部放上橘子瓣,顶部放上切好的瓜瓣3.分享体验:师:“每组把拼盘举起来展示!大家合作做的拼盘真漂亮!虽然我们带的水果不一样,但一起合作,就能做出更美的作品,这就是分享的快乐!”(每组派 1 名代表,给其他组送 1 小块水果,体验分享)环节五、阅读与新知1.出示图文卡片:“今天我们用眼睛看、手摸、鼻子闻观察水果,这些感官能帮我们了解世界,我们要保护它们!大家看卡片(出示“不揉脏眼睛”“不塞耳朵”卡片):脏手不能揉眼睛,会把细菌带进去;不能把小珠子塞耳朵,会受伤!”2.互动承诺:“我们一起说:‘爱护眼睛、爱护耳朵,保护感官我能行!’”(学生齐声说,教师贴“保护感官”卡片在黑板上)。
3.作业布置: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家里的另一种水果(如梨、葡萄),用多种感官(看、摸、闻、尝)发现它的特征,让爸爸妈妈帮忙记录在纸条上,下次科学课分享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板书《水果分享会》观察水果的感官:眼、鼻、舌、皮肤水果的特征:保护感官:不揉脏眼睛、不塞耳朵、不抠鼻子教学反思成功之处:以香蕉为示范,用“我会选择______,发现______”句式引导,降低表达难度;让学生用自己带的水果观察,熟悉且有兴趣,多数学生能主动用眼睛、手、鼻子参与,观察效果好猜水果”游戏激发学生兴趣,上台学生描述特征、台下学生猜,调动全员参与;水果拼盘制作让学生分工合作,既巩固观察到的水果特征,又体验分享快乐,符合“做中学”理念存在不足:部分小组在摆放拼盘时,因追求“好看”反复调整,导致分享水果的时间缩短,仅 2 组完成跨组分享,其他组只能在组内分享,体验不够充分改进方向:下次教学时,提前将水果切成统一大小的小块,减少摆放难度;设定 “10分钟制作+ 5分钟分享”,并培训“拼盘小助手”(提前教简单造型:小花、太阳),引导小组快速完成,确保分享环节充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