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苏教版高一上学期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doc
4页《劝 学》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1、輮以为轮 輮:通 “煣”, 以火烘木,使其弯曲2、虽有槁暴 有: 通 “又” 暴:通 曝,晒干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 通 “智”, 智慧4、君子生非异也 生: 通 “性”, 天赋,资质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活用情况并释义: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使动用法,以火烘木,使…弯曲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向上;下,向下;名词作状语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名词作动词,游泳5、积善成德 善:形容词作名词,善行6、非利足也 利:形容词作动词,走得快7、用心一也 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三、指出下列特殊句式并翻译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也不再能再挺直,(这是由于)煣的工艺使它变成这样的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的天资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罢了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4、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在上面吃泥土,在下面饮地下的泉水,这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介词结构后置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成的,但比水更冷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师 说》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1、传道受业解惑 同 授,传授2、句读之不知 同逗,停顿3、或师焉,或不焉 同 否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活用情况并释义:1、惑而不从师2、吾从而师之 以……为师,名词意动用法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低于,名词作动词5、 而耻学于师 以------为耻,形容词意动用法6、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 愚人 形容词作名词7、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8、孔子师郯子三、指出下列特殊句式并翻译判断句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授予业务知识、解释疑难问题的人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被动句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六艺经传都普遍的学习,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
宾语前置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不知道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从师学习,有的不从师学习介词结构后置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以他为师6、而耻学于师7、师不必贤于弟子《赤壁赋》一、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1、 凭虚御风2、 山川相缭,郁乎苍苍3、 举匏樽以相属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活用情况并释义:1、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使动)2、正襟危坐.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名作状) 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名作动)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7、不知东方之既白三、指出下列特殊句式并翻译特殊句式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任凭小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3、 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译: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 5、 何为其然也? 译: 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6、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译:他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7、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译:如果从没有变化的一方面去看,那么事物和我们都是无穷无尽的,还羡慕什么呢? 8、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译: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9、渺渺兮予怀《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1、 自余为僇人 戮:(受)刑辱2、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趋: 往、赴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活用情况并释义:1、日与其徒上高山2、入深林,穷回溪Adj—V穷 走到……的尽头3、卧而梦4、望西山,始指异之Adj—意V异 以……为异,认为……奇特5、箕踞而遨箕:像簸箕一样6、萦青缭白青,白: 青山、白水7、四望如一8、苍然暮色,自远而至 远:远处9、故为之文以志 文:写作文章三、指出下列特殊句式并翻译1、是岁,元和四年也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六国论》 苏洵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1、暴秦之欲无厌 餍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倘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活用情况并释义:1、形容词用作动词:盖失强援,不能独完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3、名词作动词:以地事秦4、义不赂秦 5、始速祸焉6、动词的使动用法:李牧连却之7、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8、日削月割9、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三、指出下列特殊句式并翻译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2、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3、夫六国与秦皆诸侯4、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5、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6、洎牧以谗诛7、举以予人8、赵尝五战于秦9、其势弱于秦10、苟以天下之大《阿房宫赋》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活用情况并释义:1、数词用作动词: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2、名词用作状语:骊山北构而西折(向北;向西) 3、廊腰缦回(像人腰)4、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5、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乘坐辇车) 6、朝歌夜弦(奏乐)7、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8、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把金当做;把珠当做)9、楚人一炬,可怜焦土10、族秦者秦也1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二、指出下列特殊句式并翻译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4、 戍卒叫,函谷举5、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6、秦人不暇自哀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4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