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健身操、抗阻运动和混合运动对防治肥胖效果的影响.pdf
31页武汉体育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团体健身操、抗阻运动和混合运动对防治肥胖效果的影响 姓名:丁凡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运动人体科学 指导教师:金丽 20100301 摘 要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运动防治肥胖已经成为提高身体素质、保证生活质量 的时尚活动,本文通过不同运动方式对防治肥胖效果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待满足不 同目的的、有效的运动方案,使防治肥胖运动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和合理化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本实验在武汉市中体倍力健身俱乐部体育馆店进行, 男女不限, 随机选取 20-29,, 30-39,40-49,,50-59 岁健身会员各 30 名为实验个体,各个年龄段分三组进行训练: 组一参加团体健身操等为主要练习手段(AE 组) ,组二以器械练习为主的抗阻练习 (RE 组) ,组三是以团体健身操和抗阻练习,普拉提混合练习为练习手段(CE 组) 每位会员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训练,实验前后对各项指标数据进行详细的采集记录,然 后进行 SPSS17.0 统计软件分析 研究结果 运动前后,混合运动组对 BMI 的减小影响最大(P=0.0030.05 三个样本的同 质性检验为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在加入协变量(运动前=33.94)的效果估计统计值(平 均值±标准误)三个组 AE、RE、CE 分别为 32.07±0.76,31.41±0.95 和 28.72±1.02同时 AE 与 CE 有显著性的差异,而 AE 与 RE、RE 与 CE 有显著性的差 异故得出结论不同运动方式在对降低腰部处脂肪厚度的影响中,AE 和 RE 对腰部 部脂肪影响大且 AE 与 RE 效果相当,CE 次之. 不同方式对腹部脂肪厚度的影响 由表 4.18 统计得出, Levene 的变异指数的相伴概率P=0.2710.05 三个样本的同 质性检验为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在加入协变量(运动前=31.62)的效果估计统计值(平 均值±标准误)三个组 AE、RE、CE 分别为 29.22±0.49,29.47±0.58 和 28.95±0.63三者相互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故得出结论不同运动方式在对降低腹 部脂肪厚度的影响中,三者效果相当 不同方式对大腿脂肪厚度的影响 由表 4.18 统计得出,Levene 的变异指数的相伴概率P=0.000.86, 都会加大某些疾病的风险, 而和我们地缘更近的 澳大利亚健康部提出,男性 WHR1 或女性 WHR0.85 则为高腰臀围比。
目前,我国 男性 WHR≥0.95、女性 WHR≥0.8 即为异常WHR 是描述脂肪类型的指标,高者多为 向心性脂肪分布,低者多为全身性脂肪分布 在屈辉 [16]等对韶山市德盛健身俱乐部会员进行的研究中, 有氧健身操对于脂肪的 厚度和身体的围度中有积极的影响 在本实验中, 有氧健身操可以非常显著影响背部、 肱三头肌、腰部、腹部的脂肪厚度;可以显著影响大腿部脂肪厚度有氧健身操可以 非常显著影响手臂、腰部及大腿部的围度;可以显著影响胸围、及小腿围度这是由 于有氧健身操属于全身性、低强度、大肌肉群有氧运动,能够达到燃烧全身脂肪的效 果,背部、肱三头肌、腰部、腹部脂肪厚度的显著降低,以及胸围、臂围和腰围的降 低, 也充分说明 3 个月的有氧健身操对全身脂肪的分布有改善作用, 有利于形体塑形, 发展理想形体 健身操不能显著的影响臀围及腰臀比,这与以往的文献有些矛盾,对于解释本实 验中有氧健身操对腰臀比的影响的原因如下: 本实验中虽然有氧健身操对于 WHR 的 减少未达到显著性的差异,这可能与所选研究对象臀围基数比较大有关,这可以从本 实验受试者的 BMI 和运动前的 WHR 看出,即大部分的受试者处于肥胖标准以下, 这对减少 WHR 有一定的困难; 也可能是由于 3 个月的训练, 加强了臀部肌肉的锻炼, 骨骼肌体积的增大,使臀部在减少脂肪的前提下,促进瘦体重的发展;同时,也可能 17 由于本实验持续的时间并不长,还不能够使 WHR 明显下降,但是从数据上可以看出 WHR 有下降的趋势,如果继续进行运动,WHR 也许会下降显著的。
这些可能性需 要在今后的试验中继续探讨 5.1.2 有氧健身操对基本运动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运动能力是指人参加运动和训练所具备的能力,是人的身体形态、素质、机 能、技能和心理能力等因素的综合表现从生物化学的观点分析,运动能力高低 主要取决于运动过程中能量的供给、转移和利用的能力在本实验中,仰卧起坐 和俯卧撑的测试主要是通过腹部耐力和胸部手臂肌肉耐力的测试, 来评定全身肌 肉耐力情况体前屈的测试主要是来评定身体的柔韧性单脚闭眼实验的测试主 要是用来评定机体的平衡能力台阶实验的测试主要是用来评定机体的心肺功 能 在黄晓丽 [53] 等于中南林学院、株洲工学院等学校选出肥胖女大学生进行的研究 中,有氧健身操对运动能力有积极的影响本实验中,有氧健身操可以非常显著影响 俯卧撑、仰卧起坐、体前屈、单脚闭眼以及台阶试验的运动能力这几种运动测试综 合的反映了,上肢力量、腰腹力量、背部柔韧性、前庭感受平衡能力以及心肺功能 因为在有氧健身操的编排中,有较多的上下台阶,跳跃以及手臂屈伸动作动作,也有 较多的转体、平衡等有助于改善前庭器官机能的练习,同时有氧健身操对提高本体感 觉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也有重要作用故,可认为有氧健身操可以显著的提高,上肢 力量、腰腹力量、背部柔韧性、前庭感受平衡能力以及心肺功能。
5.2 抗阻运动对减肥效果的影响 5.2.1 抗阻运动对 BMI,体成分和身体围度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抗阻运动是肌肉在克服外来阻力时进行的主动运动 阻力的大小根据会员肌力而 定,以经过用力后能克服阻力完成运动为度抗阻运动被广泛应用于各年龄层人群, 用于减肥以及控制体重的运动处方抗阻运动包括自由器械运动如杠铃、哑铃,也包 及其他机器运动如跑步机、功率自行车等由于认识到体重的长期控制依赖于对代谢 旺盛组织的能量维持,因此抗阻运动应当属于个人运动处方的范畴在 Shigeki Tsuzuku 的研究中显示,抗阻运动对于整体体重和 BMI 和整体体成分的影响不大 而在本实验中,运用抗阻运动作为干预手段的前后,BMI 指数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其 相伴概率 P=0.4030.05,这与以往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本文的实验结果显示,抗阻运动作为干预手段,对于人体运动前后的体成分的影 响如下:抗阻运动可以显著降低细胞外液、脂肪体重、瘦体重以及体脂比但抗阻运 动对蛋白质、肌肉重、骨质重没有明显影响说明瘦体重的降低时由于细胞外液丢失 所致,对细胞内液的影响不明显,一般来讲,中度脱水会导致机体细胞内液的丢失, 影响细胞正常的代谢状态,因此,抗阻运动对体细胞的生存状态没有不利的影响。
虽然抗阻运动对于机体的整体体重减小影响不大, 但抗阻运动对局部脂肪分布影 响较为显著有 Treuth et al 对健康老年女性进行了为期 16 周的中等强度运动机器 的抗阻训练,以观测抗阻训练对于减肥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抗阻运动能有效减少 内脏脂肪、大腿脂肪并且增加肌肉的厚度 在本实验中,以抗阻运动作为干预手段,对于人体运动前后身体各部分脂肪厚度 的影响如下: 抗阻运动非常显著影响腹部脂肪厚度并且能显著影响腰部及大腿部脂肪 厚度,但不能显著影响背部、肱三头肌部的脂肪厚度并且,抗阻运动对于腰围臀围 的影响也有非常显著作用,对手臂及大腿围度有显著影响,但对胸部小腿围度影响不 18 显著,且不能影响腰臀比这可能是由于本次试验选择的抗阻运动方式不同所致同 时,本次试验中的个人对于进行抗阻运动部位的偏好不同,导致了各部分的围度和脂 肪厚度有所差异同时说明抗阻运动可能选择性的加快了身体局部的脂肪燃烧锻炼 者可以根据自己对体形体态的需求,有针对性的选择锻炼的部位例如,通过平板练 习可以让男性的胸部肩部手臂的肌肉更加饱满,从而使男性看上去更加健美;通过健 身球卷腹练习可以让受试者腹部脂肪、腰部脂肪和围度明显减少,由此可见,抗阻运 动对减少体重的效果不明显,但是由于抗阻运动方式的多样性以及针对性强的特点, 能够有效的影响脂肪的分布,并且不引起细胞内液的大量丢失,保证细胞内正常的生 理功能,对塑形、健美有突出功用,极大程度的满足了现在爱美人士的需求。
5.2.2 抗阻运动对基本运动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抗阻运动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身体的方式, 在普通的身体活动项目中加入力量训练 会帮助减少慢性病的危险,同时增强生活质量和功能然而,抗阻运动的处方的制定 不如有氧运动那样简便,抗阻运动包括很多种变量:肌肉的运动形式(向心和离心) , 身体锻炼的结构 (整体, 上肢, 下肢) , 负荷量包括轻度 (20—30RM) , 中等 (10—15RM) , 和重度 (3—5 RM) ,运动量(组数和每组次数)休息间歇时间,重复抗阻的速度(慢, 适中,快)以及训练的频率(每星期 1~5 天) 在进行抗阻运动减肥中,各个变量都 对总的减肥效应有所贡献例如,手持哑铃或是抬举杠铃时肌肉的向心运动和离心运 动都有所参与,因此不需要进行不同形式的抗阻运动的比较 曾有研究以 32 名不经常参加锻炼的老年男子作为研究对象 [68],分力量训练组、 有氧训练组和对照组这三组共进行为期 16 周,每周 3 次的抗阻运动作为运动手段, 对于人体运动前后人体的运动能力的影响如下:抗阻运动可以非常显著影响俯卧撑、 仰卧起坐、体前屈、单脚闭眼及台阶实验的运动能力本文试验结果显示,抗阻运动 手段可以显著的提高,上肢力量、腰腹力量、背部柔韧性、前庭感受平衡能力以及心 肺功能。
这和以往的研究一致本实验中运用的箭步二头弯举动作作为干预手段,有 效提高了了受试者的腿部力量和上臂力量, 由于运动过程中必须收紧腹部和核心部位 保持躯体稳定,所以该动作也有效的减少腰腹部脂肪和提高了身体平衡能力所以通 过各个组合动作的抗阻运动练习可以提高腰腹力量,上臂力量,这对俯卧撑、仰卧起 坐的改善是必要的而抗阻运动也可能改善了主动肌和拮抗肌的使用比例,使力量的 分配更加合理,同时,主动肌力量的加大必然会使拮抗肌的柔韧性提高至于前庭感 受平衡的能力,在抗阻运动中,起身,俯身,转体,团身的动作贯穿于运动的始终, 对于前庭器官的锻炼较多 关于抗阻运动对于心肺的提高的结果在以往的文献中有较 多的争议,而在本文中,试验结果表明抗阻运动对于心肺功能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 虽然,抗阻运动多以无氧ATP-CP供能系统,这貌似对心肺的刺激不大但是持续的抗 阻运动也同时加大了有氧恢复能力,即ATP-CP的再合成能力ATP-CP再合成是需氧的 过程故对心肺的刺激也是有一定作用的比如在对受试者腿部肌肉和臀部肌肉进行 锻炼的后蹬跑练习中,受试者的心率瞬间可以达到 160 左右,心肺得到极大的刺激, 长期的训练提高了心肺功能。
5.3 混合运动对防治肥胖的影响 5.3.1 混合运动对 BMI,体成分和身体围度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混合运动就是采用全身大肌肉群的器械训练为主,训练间歇穿插跳绳、慢跑、原地 高抬腿等类似健身操的训练方式,训练之后通过普拉提的训练进行拉伸在本次试验 中对于减肥的效果的影响出现两种运动的叠加效果 混合运动既克服了有氧健身操的 缺点——减少瘦体重, 也克服了抗阻运动的缺点——对 BMI 影响不大 同时可以看出, 19 混合运动几乎对于每一围度都有显著性的影响,对于体成分的改善,对于脂肪厚度和 身体围度都有较大影响,但仍然对于腰臀比的影响不大但是我们仍可以看到 WHR 有改善的趋势,如果延长运动健身的周期,WHR 会有较好的改善的同时对于运动能 力都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这表明混合运动是一种较为理想型的运动 下面进行机制的探讨:混合运动能够对体重和体成分产生较好的影响的原因是混 合运动的有氧运动部分的强度为中等强度运动,中等强度运动时候,脂肪氧化代能速 率达到最大,并为运动提供总需能量的 40-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