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分类某一海洋生物类群(目、科),论述其特征和亲缘关系,鲭鲨。.doc
2页鲭鲨目的分类及特征概述鲭鲨目的分类及特征概述姓名 杨从戎 专业 渔业 学号 1111091036摘要:摘要:鲭鲨目鱼类广布于各大洋的暖水性水域,有时可降入深海性情凶猛,游泳迅速 以鱼类和头足类为食,肉可食,皮能制革,肝为提取鱼肝油的优良原料 鲭鲨目下共有 5 科,包括锥齿鲨科、剑吻鲨科、鲭鲨科、姥鲨科和长尾鲨科本文对鲭鲨目下的这 5 个科 的分类特征进行了详尽描述 关键词:关键词:鲭鲨目鱼类;系统分类;分类特征描述鲭鲨目(鼠鲨目)Isuriformes 属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软骨鱼纲 Chondrichthyes 板腮亚 纲 Elasmobranchii 侧孔总目 Pleurotremata,共有 5 科,包括锥齿鲨科 Carchariidae、剑吻 鲨科 Scapanorhynchidae、鲭鲨科 Isuridae(鼠鲨科 Lamnidae) 、姥鲨科 Cetorhinidae 和长尾 鲨科 Alopiidae我国有 4 科 6 属 8 种鳃孔 5 对背鳍 2 个,无棘;具臀鳍眼无瞬膜或 瞬褶椎体具辐射状钙化区,4 个不钙化区无钙化辐条侵入颌舌接型,上颌仅以韧带连 于头骨[1] 。
1 锥齿鲨科锥齿鲨科 Carhcariidae 仅 1 属约 6 种体长一般 2~3 米,大者 6 米,体上部灰褐色,腹部较浅分 布于西大西洋、北大西洋、地中海、西南大西洋和印度洋我国产 2 种性凶猛、贪婪, 但一般迟钝牙细长而尖,掠食鱼类及无脊椎动物大西洋锥齿鲨 Odontaspis taurus(Carcharias taurus)和澳大利亚的沙锥齿鲨 Odontaspis arenarius 被认为具危险性 大西洋锥齿鲨(沙虎鲨)Odontaspis taurus 具有其它鲨鱼所没有的两大特点 :首先, 绝大多数的鲨鱼因缺乏硬骨鱼类的鳃盖,必须不断移动,以增加鳃的含氧量但沙虎鲨例 外,它可以经常保持在几乎静止不动的状态,而不会发生窒息的情况[2]它们还独具其他 鲨鱼没有的能力:能自海面吸入空气、达到中性浮力的状态其次,沙虎鲨是科学上所知 子宫内同类相残的极少数实例,在母沙虎鲨的两个子宫中具有优势的胚胎在发育成 10 公分 长时就已经有了牙齿,它会在孵化成 1 米长的幼鲨前,吃掉手足最后,最强壮的小鲨鱼 来到了地球与其他鲨鱼相比,沙虎鲨有与生俱来的捕食本领,似乎得益于它们在母体内 的丰富经验。
2 剑吻鲨科剑吻鲨科 Scapanorhynchidae 包括 45 种眼小,吻向前突起,形成一尖突,以此感觉猎物,两颌前移形成鸟喙状, 可以突然伸出攫取猎物背鳍比腹鳍和臀鳍都要小很多,尾鳍和其他鲨鱼一样,上半叶比 下半叶长,皮肤是半透明的,所以显露出血液使身体呈粉红色最长者可达 3.85 米分布 在世界各地的温带和热带海洋中,一般生活在 30 米以下到 1200 米深的海底,以章鱼、蟹 和底栖鱼为生[3] 3 鲭鲨科鲭鲨科 Isuridae(鼠鲨科(鼠鲨科 Lamnidae)) 包括 3 属 5 种体纺锤形,吻尖,尾叉型大型或中型背鳍 2 个,无硬棘;第二背 鳍和臀鳍都很小,呈退化现象尾椎轴上翘,尾鳍叉形尾柄每侧具一显著侧突;尾基上、 下方各具 1 凹洼眼圆形,无瞬膜鼻孔狭小口大,深弧形,唇褶发达牙侧扁尖锐,前 部牙细长,锥形,后部宽扁三角形,基底无侧齿头鳃孔 5 个,宽大,位于胸鳍基前方生 活于表层,性凶猛,追逐鲐鱼和鲱鱼等鱼,部分种类对人类有一定危害噬人鲨属 Carchrocles 仅 1 种,即噬人鲨(食人鲨、大白鲨)Carcharodon carcharias,广泛分布于热 带、亚热带和温带海洋,我国在南海和黄海曾有捕获。
鼠鲨属 Lamna 有 2 种,广布于寒带 和温带海区,我国尚无记录,太平洋鼠鲨(鲑鲨)Lamna ditropis 分布于北太平洋,主要以 鲑鱼、银鳕等为食;大西洋鼠鲨 Lamna nasus 数量较为稀少鲭鲨属有 2 种,分布于南海、太平洋和印度洋,我国仅灰鲭鲨 Isurus oxyrinchus1 种[4] ,见于南海、东海和台湾海峡;尖 吻鲭鲨 Isurus paucus 分布于北大西洋、太平洋 4 姥鲨科姥鲨科 Cetorhinidae[5] 仅 1 种,即姥鲨 Cetorhinus maximus,以浮游生物为食分布于全世界的温带海洋,最 大身长达 12.5 米,体重达 6 吨,是仅次于鲸鲨的第二大鱼类在非交配季节,一般雌雄分 开成群活动,每群 3~4 头,但也有报导见到多达成百只的群体游动缓慢,口大,长满只 有 5~6 毫米粗的须牙,鳃裂相当长,上到背部,下到腹部,张嘴吞入海水,过滤出浮游生 物咽下,一小时可过滤 500 立方米的海水卵胎生,幼鱼刚出生就有 1 米多长,6~13 年 成熟,怀孕期约 2 年,雌鱼一般游到浅海生产肝相当大,约占体重的 25%,因此成为猎 取制鱼肝油的最好目标,目前已濒临绝种,受到许多国家的保护。
5 长尾鲨科长尾鲨科 Alopiidae[6] 仅 1 属 3 种:细尾长尾鲨 Alopias vulpinus、大眼长尾鲨 Alopias superciliosus、远海长 尾鲨 Alopias pelagicus,广布于热带和温带各海区,我国均有分布大洋表层鱼,很少到 500 米以下的水中,群居性,以表层鱼类为食头小,吻短,胸鳍大,尾鳍上半叶很长,几 乎达到身体其他部分总和的长度,尾鳍是其猎食工具,常群集以尾击水,将鱼赶集中然后 猎食,经常追随鱼群洄游,有时也到近海来,对人没有危害,但经常被人捕猎,主要是内 脏可制鱼肝油,鱼皮可制鱼皮胶,鱼翅是高级食品成熟晚,一般需要 7~14 年才能成熟, 卵胎生,一胎只能产 2~4 尾急需保护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菲利普·克拉克.动物知识翻翻书:凶猛的鲨鱼[M].晨光出版社,2007. [2] 彬彬.鲨鱼的七个秘密[J].今日科苑,2011(6):147-147. [3] 戴小杰,许柳雄.大西洋中上层鲨鱼资源状况的初步探讨[J].水产学报,2003,27(4):328- 333. [4] 张清榕,杨圣云.中国软骨鱼类种类地理分布及资源[J].厦门大学学报,2005,6(44):207- 211. [5] 张壮丽.东海区鲨鱼渔业资源状况[J].福建水产,2005,8(3):10-13. [6] 楚杰.神秘的海洋杀手—鲨鱼[J].野生动物,2002(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