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化学(解析版).docx
17页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高二通榆县高中联合考试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 灼热的炭与反应 B. 高温煅烧石灰石的反应C. 与反应 D. 镁与稀硫酸反应【答案】A【解析】【详解】A.灼热的炭与反应生成CO,该反应吸热,碳元素化合价有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A; B.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元素化合价不变,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B;C.与反应生成氯化钡、氨气、水,元素化合价不变,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C;D.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反应放热,故不选D;选A2. 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一定增大的是A. 反应后容器内总压强 B. 反应的活化分子百分数C. 化学平衡常数 D. 某物质的平衡转化率【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对于没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升高温度后反应后容器内总压强不变;对于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逆反应方向移动,导致气体总压强减小;对于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反应后容器内总压强增大,可见:升高温度反应后容器内总压强不一定增大,A错误;B.升高温度,物质的内能增加,许多普通分子变为活化分子,由于分子总数不变,所以反应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大增加,B正确;C.对于正反应是放热的可逆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会减小;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因此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不一定增大,C错误;D.对于正反应是放热的可逆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导致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会降低;对于正反应是吸热的可逆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会增大。
故升高温度,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不一定会增大,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3. 下列关于金属冶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解熔融氯化钡制钡 B. 电解熔融氯化铝制铝C. 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制钠 D. 工业上电解熔融氧化镁制镁【答案】A【解析】【详解】A. 钡是较活泼金属,用电解熔融氯化钡制钡,A项正确;B. 氯化铝属于共价化合物,电解熔融氯化铝得不到铝,B项错误;C.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NaOH、、,工业上常电解熔融NaCl制备Na,C项错误;D.工业上常电解熔融制镁,D项错误;故选A4. 室温下,在pH=12的强碱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为A. 1.0×10-7 mol•L-1 B. 1.0×10-6 mol•L-1C. 1.0×10-2 mol•L-1 D. 1.0×10-12 mol•L-1【答案】D【解析】【详解】酸或碱就是抑制水的电离pH=12的强碱溶液中,氢离子是水电离出的,其浓度是1.0×10-12 mol•L-1根据水的电离方程式H2OH++OH-可知,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和OH-一定是相等的,所以由水电离出的c(OH-)也为1.0×10-12 mol•L-1答案选D5. 时,在某恒容密闭烧瓶中存在如下平衡:。
若把烧瓶置于的水中,则烧瓶内气体属性不会改变的是A. 颜色 B.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C. 压强 D. 密度【答案】D【解析】【分析】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把烧瓶置于100℃的水中,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NO2的浓度增大,烧瓶内气体的颜色加深,A不符合题意;B.把烧瓶置于100℃的水中,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增大,但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B不符合题意;C.把烧瓶置于100℃的水中,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增大,根据PV=nRT,烧瓶内气体的压强增大,C不符合题意;D.把烧瓶置于100℃的水中,温度升高,虽然平衡逆向移动,但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恒容烧瓶中体积不变,根据ρ=,则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符合题意;答案选D6. 某盐桥式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将锌、铜电极互换也能形成原电池 B. 电子由锌电极经导线流向铜电极C. U形管中的向铜电极移动 D. 铜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答案】A【解析】【详解】A.若将两电极互换,Zn能直接和溶液发生反应,不能构成原电池,A错误;B.锌作负极,失去电子,电子由锌电极经导线流向铜电极,B正确;C.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往正极移动,盐桥中的向铜电极移动,C正确;D.铜电极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D正确;故选A。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的溶液中,一定存在B. 稀醋酸中加入少量醋酸钠能增大醋酸的电离程度C. 常温下,的溶液的D. 分别向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和盐酸中加入足量锌粉,产生等量的【答案】D【解析】【详解】A. 的溶液中,不一定溶液呈酸性,要看具体什么温度,所以不一定,A错误;B. 稀醋酸中加入少量醋酸钠,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醋酸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醋酸的电离程度减小,B错误;C. 是二元弱酸,所以常温下,的溶液中c(H+)<0.01mol/L,所以pH≠2,C错误;D. 向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和盐酸中加入足量锌粉,由于最终能与锌粉反应的H+的物质的量一样多,所以产生的H2的量相等,D正确; 综上所述,选D8.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所得现象及结论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A将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得到的白色固体为MgOB室温下,用pH试纸测的溶液的pH约为5说明的水解大于电离C取溶液于试管中并加入几滴酚酞试剂,再给试管加热溶液颜色变深,说明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D向体积均为20mL的冷水和沸水中分别滴入3滴饱和溶液前者为黄色,后者为红褐色,说明温度升高,的水解程度增大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详解】A.水解生成和盐酸,加热,盐酸挥发,蒸干得到固体,灼烧得到白色固体MgO,A项正确;B.电离导致溶液呈酸性,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室温下测得的溶液的pH约为5,说明的电离大于其水解,B项错误;C.溶液颜色变深,说明水解程度增大,可说明存在水解平衡,升高温度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C项正确;D.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在沸水中,水解生成胶体,溶液为红褐色,D项正确;故选B。
9. 用惰性电极电解足量的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B. 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 恰好电解完时,加入一定量的可恢复到原浓度D. 若有6.4g金属Cu析出,放出的为0.05mol【答案】C【解析】【详解】A.阴极上,Cu2+得到电子,生成Cu,发生的电极反应为,,故A正确; B.阳极上,OH-失去电子,生成O2和水,发生的电极反应为,故B正确;C.电解Cu(NO3)2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2Cu(NO3)2+2H2O2Cu+O2↑+4HNO3,恰好电解完时应加入一定量的CuO可恢复到原来的浓度,故C错误;D.若有6.4g Cu(即0.1mol)析出,转移电子是0.2mol,放出的为0.05mol,故D正确;故选C10. 水的电离平衡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升高温度,可能引起水的电离平衡由g向f移动C. 在温度下,稀释溶液可引起水的电离平衡由d向c或g移动D. 在温度下,的盐酸中由水电离出的【答案】D【解析】【详解】A.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则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根据图片知,Kw中b>f,则T1<T2,A错误;B.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由g向f移动是温度不变时的变化,B错误;C.图象分析可知c点、g点、d点温度不同,在T2温度下,稀释溶液温度不变Kw不变,不可引起水的电离平衡由d向c或g移动,C错误;D.在T2温度下,b点计算得到Kw=10-14,据此计算pH=4的盐酸中由水电离出的c(H+)=c(OH-)=10-10mol/L,pH=4的盐酸中由水电离出的c(H+)•c(OH-)=1×10-20,D正确;故答案为:D。
11. 利用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处理工业尾气中的硫化氢可实现硫元素的回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电池工作时电子由电极甲经负载向电极乙移动B.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理论上消耗和的体积相等C. 当有参与反应,则有由负极区进入正极区D. 电极甲上的电极反应为【答案】B【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电池工作时,甲为负极,电子经电路从甲流向乙,A正确;B.该电池总反应为2H2S+O2=S2+2H2O,理论上消耗O2和H2S的体积比为1∶2,B错误;C.电子在导线上流动,离子在溶液中移动,从而形成闭合回路;负极的电极方程式为:2H2S-4e-=S2+4H+,当有1molH2S参与反应,转移2mol电子,则电解质溶液中有2molH+由负极区进入正极区,C正确;D.电解质为质子固体电解质环境,环境是酸性环境,没有OH-离子,故电极甲上的电极反应式应为,D正确; 故选B12. 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和一定量的混合加热可得下列平衡,已知平衡后物质的量为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O的平衡转化率为 B. 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C. 反应前物质的量浓度为 D. 升高温度,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10mol CO开始反应,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则CO的平衡转化率为,A错误;B.通入CO后,随着反应进行,CO浓度减小,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B错误;C.设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x,容器体积为V:恒容密闭容器中,且反应为分子数不变反应,,x=7mol,但由于没有给密闭容器的体积,无法算出反应前H2S的浓度,C错误;D.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说明平衡逆向移动,表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D正确;故选D。
13. 某二元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常温下的溶液的小于1B. 溶液一定显酸性C. 的溶液中D. 溶液中存在【答案】A【解析】【分析】二元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说明第一步全部电离,第二步部分电离详解】A.常温下的溶液第一步电离出氢离子浓度为,第二步还会电离出氢离子,因此氢离子浓度大于,则溶液的小于1,故A正确;B.溶液中只电离,因此溶液一定显酸性,故B正确;C.的溶液中不存在,根据物料守恒得到,故C错误;D.溶液中,根据质子守恒得到,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14. 常温下,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的NaOH溶液时,溶液的pH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挥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d点溶液中:B c点溶液中:C. b点溶液中:D. a点溶液中:,【答案】A【解析】【详解】A.d点溶液中,氯化铵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存在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溶液显碱性,所以,A正确;B.c点溶液中,由物料守恒可知,,B错误;C.b点溶液呈中性,此时所加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不到氯化铵的一半,所以,C错误;D.a点溶液是溶液,由质子守恒得,D错误;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15. 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