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瓷器 种类大全PPT课件.ppt

59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76670972
  • 上传时间:2024-08-2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0.23MB
  • / 5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瓷器瓷器交流/交易166210449042021/3/251 目录一、概念 ...............................................3二、组成 ...............................................4三、与陶的区别 ...............................................5四、器型辨别 ...............................................6五、名窑传奇 ...............................................58六、瓷器命名 ...............................................1272021/3/252 一、概念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组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1200℃以上)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

      烧结的瓷器胎一般仅含3%不到的铁元素,且不透水,因其较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广为世界各地的民众所使用,是汉文明展示的瑰宝龙窑2021/3/253 二、组成瓷器的组成:胎土、釉、料2021/3/254 瓷器与陶器的区别:三、与陶的区别2021/3/255 ●罐盖罐:有盖的罐的总称,也称“阖罐”四、器型辨别2021/3/256 将军罐: 器型盖子颇似将军的头盔,故而得名明代将军罐器型较矮拙,清代腹部开始渐收,多为平底无釉,器型高大2021/3/257 冬瓜罐: 因器身形似冬瓜而名清道光朝新创器型,收口丰肩,器身呈高筒形2021/3/258 鼓型罐: 因像鼓而得名敛口无盖,上下部以环凸对称的鼓钉装饰2021/3/259 壮罐: 明清时期的罐式,草帽式圆盖钮,广口,口径与底径相当,短直颈,腹呈高形圆筒状,圈足2021/3/2510 五联罐: 东汉时期最常见的陪葬品,由中心的大罐和其肩部附堆的四个小罐组成,腹间互不相通,还带有动物及昆虫装饰2021/3/2511 谷仓罐: 又称堆塑罐、楼阁罐,由五联罐发展而来,三国、两晋时期罐体矮胖粗大,堆塑复杂,东晋以后变得修长。

      2021/3/2512 ●壶唾壶: 卫生用具之一三国两晋时期大口,圆球腹,高圈足,器型有点像尊以后逐渐演变为盘口,扁圆腹,平底宋代器型上部为盘型,浅圈足2021/3/2513 鸡首壶: 三国末年至两晋时期创烧的产品,唐代以后鸡首壶逐渐消失2021/3/2514 盘口壶: 器型由盘口、直颈、腹、系组成,口部折成盘状而得名三国至隋代比较流行2021/3/2515 贲巴壶: 仿藏族金属器型,盘口,细颈,曲流,口、流均有盖圆鼓腹,下承覆钵形托,圈足,足底沿外撇2021/3/2516 多穆壶: 原为拌、盛酥油茶的器皿(多为木质及金属材质),后来演变成为法器,出现瓷器制品2021/3/2517 扁壶: 古代较为常见的器型,两侧有双耳或四耳,以便穿绳提拿携带,其造型是从游牧民族盛水的皮囊演变而来明清时期,成为观赏器,制作精美注意与卧壶和抱月瓶的区别)2021/3/2518 卧壶: 受西亚伊斯兰风格影响,壶腹部正反两面各有一圈足,背面起放置作用,正面起美观和加固胎体的作用2021/3/2519 僧帽壶: 多为圆颈、鼓腹、圈足,形状很像僧帽,带盖,青白釉、甜白、红釉制品僧帽壶十分名贵。

      2021/3/2520 梨壶: 元代创烧,圆口,短颈,颀腹,弯流,曲把,形状像鸭梨而得名明清继续烧制2021/3/2521 葫芦形壶: 因器型呈葫芦形而得名2021/3/2522 提梁壶: 因器型肩部有高耸的提梁而得名2021/3/2523 ●碗花瓣碗: 腹部以不同弧度曲线构成花形装饰的碗,整个器型像绽放的花朵2021/3/2524 斗笠碗: 因碗身像斗笠而得名,宋代景德镇的斗笠碗斜壁小底,比五代斜壁碗更为挺拔秀气2021/3/2525 花口碗: 口部如同开放的花朵,有荷叶、海棠、葵花、莲花灯不同样式2021/3/2526 高足碗: 古籍说五代开始有高足碗,但是未见实物,元代瓷器中常见高足碗2021/3/2527 折腰碗: 腹部圆弧间出现明显折角,始见于唐代,明清仍有创作,规格较高2021/3/2528 鸡心碗: 明代永宣时期流行的碗式,因碗心有鸡心样突起而得名2021/3/2529 墩式碗: 明代开始流行,下腹丰满,器壁墩厚,重心偏下,稳重大方而得名2021/3/2530 盖碗: 碗有盖2021/3/2531 卧足碗: 明代永乐年开始流行的碗式。

      卧足:底足向内凹陷,向碗心鼓起,像一口倒扣的锅,又名“釜底碗”2021/3/2532 ●瓶双联瓶: 两个瓶体合在一起,共用一个内膛,又叫“合欢瓶”流行于乾隆年间2021/3/2533 琮式瓶: 始见于南宋,是仿玉琮而烧制的造型2021/3/2534 蒜头瓶: 仿青铜蒜头壶而烧造,口部似蒜头,长颈,鼓腹,圈足,为宋代瓶式之一2021/3/2535 壁瓶: 又称“挂瓶”或“轿瓶”,悬挂于壁上或者挂于轿中而设计的一种瓶式,流行与明清时期乾隆皇帝偏好壁瓶2021/3/2536 梅瓶: 小口外卷,短颈,宽肩,圆身,胫收细,平底,足微撇,因瓶口小仅能插入梅花枝而叫“梅瓶”2021/3/2537 旋纹瓶: 宋代瓶式,瓶体上有数周凸起的线纹,盘口直颈,腹圆鼓,圈足清代仿品腹部扁阔,圈足外撇,颈至肩有凸起的三组弦纹2021/3/2538 四方倭角瓶: 明宣德年间首创的一种瓶式,仅有青花器唇口,直颈,双兽耳,方腹折角呈八棱锤状,深圈足外撇清代雍正官窑此类器型尺寸较大,制作精细2021/3/2539 宝月瓶: 亦称“抱月瓶”,小口,直颈,颈侧双耳,以瓶腹似圆月,故名。

      明代永乐、宣德景德镇窑常见器物之一,清代雍正、乾隆有仿制,多为青花2021/3/2540 葫芦瓶: 南宋龙泉窑创烧瓶式,瓶体似葫芦,故名2021/3/2541 棒槌瓶: 清代康熙民窑所创瓶式,因瓶体似木棒槌,故名2021/3/2542 橄榄瓶: 撇口,短颈,腹部微丰,肩、颈部内收,口、底大小相若,形如橄榄,故名2021/3/2543 玉壶春瓶: 因诗句“玉壶先春”而得名,基本造型由左右对称的“S”形构成,撇口,细颈,削肩,硕腹,圈足,线条柔美北宋时期为装酒实用器,后演变成赏器2021/3/2544 象腿瓶: 多为广口外撇,短颈,肩部宽与口相若,身如直筒,平底,器型像粗大的象腿清初又叫“一统瓶”,有大清“天下一统”的寓意2021/3/2545 油锤瓶: 为康熙朝景德镇创烧的创新瓶式小口,直颈,口径相连呈管状,腹部顶圆,因整体造型像轧油用的员锤,故名以青花和单色釉的制品居多,矾红彩云龙油锤瓶是稀少的作品2021/3/2546 赏瓶: 又称“玉堂春”瓶,清雍正景德镇创新瓶式,撇口,细颈,附弦纹圆腹,圈足,颈部绘青花蕉叶纹,腹部绘缠枝莲纹,取其“清廉”之义。

      传世品极少,乾隆朝后各朝均有制作,传世较多2021/3/2547 转心瓶: 清乾隆督陶官唐英创烧,专供宫廷使用,数量极少转心瓶腹部两面洞见开光,腹内装有一个可以转动的小平,又名“镂空转心瓶”其内瓶是以外瓶底心上的鸡心钮与内瓶底心上的鸡心槽相合而转动的2021/3/2548 胆瓶: 胆瓶多为口颈相连,颈较长,肩一下渐硕,腹下部丰满,因瓶体之形似垂胆而得名,主要用于插画宋代始流行,明清仍大量制作,多为单色釉2021/3/2549 凤尾瓶: 清代康熙朝景德镇窑创新瓶式器型侈口外撇,长颈,鼓腹,腹下内收,至胫部始向外散开,丰底因瓶体略如凤尾,故名2021/3/2550 天球瓶: 受西亚文化影响出现的瓷器造型,创烧于永乐、宣德年间的景德镇窑小口,直颈,丰肩,假圈足圆球腹硕大,状如天球,故名明代时期胎骨厚重,敛口短颈,上阔下敛;清代时期颈稍长、腹较圆,出了传统青花品种外,出现五彩、粉彩、斗彩等彩绘品种2021/3/2551 萝卜瓶: 清康熙朝创烧瓶式,细颈微撇、丰肩以下渐内收,瓶形如白萝卜,故名,也称“莱菔瓶”2021/3/2552 灯笼瓶: 清代乾隆年间流行的瓶式,短颈、圆筒式腹,因瓶形似灯笼而得名。

      传世品以景德镇窑制品较多,大小均有2021/3/2553 贯耳瓶: 仿汉代投壶样式所制,颈较长,腹部变化较多,有八方、鼓腹、扁腹几种,圈足,颈部两侧装饰着管状贯耳,为其代表性标志宋代便已经出现,明清时期仍然流行2021/3/2554 多管瓶: 因器身肩部塑有向上直立的管,故名,以无管、六管居多直口、莲花口,圆腹,部分有花形钮盖宋代南北瓷窑均有烧造,肩部小管有的与器腹相通,不通者多为明器2021/3/2555 多联瓶: 清代乾隆年间流行的瓶式,有三联、四联、五联、六联甚至九联瓶体各自独立,只有肩和腹部连接在一起2021/3/2556 观音瓶: 清代康熙年间流行的瓶式之一,器呈侈口,颈部较短,溜肩,肩下弧线内收,浅圈足,瓶体纤长,线条流畅2021/3/2557 Finish特别鸣谢,收藏快乐2021/3/2558 Thank you!2021/3/2559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