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单元(知识清单+单元检测)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docx
28页部编版一下第七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第七单元基础知识梳理一、易读错的字文具(jù)一次(cì)哪(nǎ)里所(suǒ)以钟(zhōng)点迟(chí)到叹(tàn)气决(jué)心舌(shé)头一遍(biàn)鬼(guǐ)神准(zhǔn)确掰(bāi)开扛(káng)着扔(rēng)掉摘(zhāi)下追(zhuī)赶吵(chǎo)闹岁(suì)月甘(gān)甜“具”的韵母是“ü”,见到“j”应把两点去掉形近字“那”和“哪”的读音不同,字义也不同熊、检”都是三拼音节,容易丢掉介母二、难写字笔顺盘点找:已:要:连:还:非:进:甘:三、部首偏旁盘点新→斤字旁(斤) 物→牛字旁(牛) 刚→立刀(刂) 钟→金字旁(钅)经→绞丝旁(纟) 迟→走之旁(辶)洗→三点水(氵) 熊→四点底(灬)意→心字底(心) 物→牛字旁(牛)四、难写的字办:先中间后两边可的“力”写得瘦长一些文:在书写时要注意先撇后捺包:半包围结构,在书写时先外后内,末笔竖弯钧写舒展元:上部是“二”,下部是“儿”,不要把下面的撇写出头,写成“无”已:最后一笔要出头,不要写成“己”钟:左窄右宽,金字旁的三横虽然长短不一,但距离匀称。
坐:上部两个“人”的捺都要改写成点还:中“不”的位置稍靠右,第三笔竖靠近竖中线点:上收下放,“口”略扁,四点底宽又扁连:半包围结构,先写“车”,再写“辶”瓜:第一笔是平撇,第三笔是竖提,要与“爪”字区分开常:小字头要收紧,秃宝盖要舒展,“口”小而扁,“巾”略宽于“口”五、生字组词具(jù):文具 工具 家具 新(xīn):新年 新手 清新每(měi):每次 每天 每人 平(píng):和平 平时 平常些(xiē):这些 一些 哪些 检(jiǎn):检查 体检 检举查(chá):检查 查找 查阅 所(suǒ):所有 住所 场所文(wén):文化 作文 文字 次(cì):次要 首次 主次让(ràng):出让 想让 退让 元(yuán):元首 单元 公元洗(xǐ):洗衣 洗澡 干洗 经(jīng):已经 经过 经过刚(gāng):刚才 刚刚 刚好 定(dìng):决定 一定 定点物(wù):动物 生物 人物 通(tōng):通知 通过 交通遍(biàn):遍布 遍地 普遍 要(yào):主要 首要 要么连(lián):连长 连声 连忙 百(bǎi):百科 百姓 百万舌(shé):舌头 舌尖 口舌 猴(hóu):猴子 猴戏 猴头追(zhuī):追问 追踪 追赶 满(mǎn):满意 满足 满分摘(zhāi):摘要 摘抄 采摘 结(jié):结实 开花结果块(kuài):土块 石块 方块 往(wǎng) 来往 以往 过往进(jìn):进去 进行 进入 空(kōng):天空 空心 空气六、多音字转zhuàn(转动)zhuǎn(旋转) 背bēi(背篓)bèi(背诵) 还hái(还有)huán(还给) 看kàn(看见)kān(看家)七、形近字。
丢(丢失) 次(每次) 办(办法) 具(文具)去(回去) 吹(吹风) 力(力气) 真(真实)坐(坐下) 人(人们) 午(中午) 已(已经)座(座位) 入(出入) 牛(水牛) 己(自己)八、重点词语文具 一次 办法 书包 闹钟 已经舌头 地点 一块 非常 西瓜 连忙 空着手 一百遍 公共汽车 蹦蹦跳跳 平平安安九、近义词知道—了解 仔细—认真 检查—检验 迟到—晚到眼看—马上 决定—确定 已经—已然 非常—特别 后悔—懊悔 通知—告诉 连忙—急忙 清楚—明白注意—留心 参加—出席 准时—按时 高兴—开心满地—遍地 可爱—乖巧 只好—只能 平平安安—平安无事十、反义词闹—静 快—慢 早—晚 亮—暗 低—高 前—后 扔—捡 知道—不懂 仔细—马虎 通知—隐瞒 参加—退出注意—忽视 清楚—糊涂 准时—迟到 高兴—伤心十一、词语归类①量词:一双大眼睛 一个家类似的词语:一块玉米地 一棵桃树 一片瓜地 一个西瓜 一只小兔子②动词:仔细检查 打哈欠类似的词语:翻身 伸舌头 做鬼脸 摘桃子 掰玉米 追小兔子 抱大西瓜③修饰词:所有的小伙伴 很快地洗脸 满树的桃子 满地的西瓜 ④“又×又×”式的词语:又大又多 又大又红 又大又圆类似的词语:又高又瘦 又细又长 又白又胖⑤动词。
手部动作:掰 抗 扔 摘 捧 抱 捉 招 提 挑 拔脚部动作:追 蹦 跑 走 跳 踏 跺十二、佳句积累1.拟人句从此,每天放学的时候,贝贝都要仔细检查,铅笔呀,橡皮呀,转笔刀哇,所有的小伙伴是不是都回家了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文具都当成人来写,增强了文章的亲和力2.描写动作的句子他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看”“扔”“摘”这几个动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小猴子的顽皮与不专一3.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元元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睡一分钟,不会迟到的心理活动是指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心里产生的一些想法运用心理活动描写可以让文章更生动,有新意,并且能写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让文章内容更充实十三、课文内容回顾《文具的家》本文主要写了贝贝经常弄丢文具,在妈妈的教导下,懂得了文具也有自己的家——文具盒,从此养成了爱护、整理文具的好习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丢三落四,要养成爱护文具的好习惯《一分钟》本文讲述了小学生元元“贪睡一分钟 ,迟到二十分钟”的故事,告诉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管理好时间的道理。
《动物王国开大会》本文主要讲了动物王国要开大会,老虎让狗熊通知大家,狗熊在狐狸、大灰狼和梅花鹿的提醒下,一次又一次才把通知说清楚这告诉我们:在发布通知时要把重要的内容说清楚、说完整《小猴子下山》本文讲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来,先掰了一个玉米,然后看见桃子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看见西瓜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看见兔子就扔了西瓜去追兔子,最后,跑进树林不见了,小猴子一无所获从小猴子的行为中,我们明白了做事情要有明确的目标,要始终如一十四、“通知”的写法:要说清楚:时间、地点、参加人和事情例文:十五、素养与能力1.《文具的家》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2.《一分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每一分钟时间3.《动物王国开大会》了解发布通知时要把时间、地点、参加人、事情等几个要素说清楚4.《小猴子下山》通过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到小猴的可爱;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形式和想象能力4.《口语交际》邀请别人和你一起做游戏教别人跟你学做游戏时,要边做动作,边讲解5.《语文园地》掌握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方法学会写半包围的字背诵积累理解名言,和大人一起读儿歌。
单元课文知识梳理 第14课:《文具的家》1.课题解读课文以通过贝贝找不到铅笔、橡皮时妈妈与他的对话以及后来他的改变,渗透着对于孩子们要爱护文具的主题思想的教育2.课文重点理解(1)铅笔,只用了一次,不知丢到哪里去了橡皮,只擦了一回,再想擦,就找不着了理解:“只”“一次”“一回”说明贝贝没有养成爱惜文具,收拾整理文具的习惯,突出了她的马虎2)贝贝一回到家,就向妈妈要新的铅笔、新的橡皮理解:“一……就”是马上,立刻的意思,写出了贝贝的着急,同时也说明贝贝依赖妈妈3)妈妈说:“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呢?”理解:“天天”说明贝贝丢东西的次数频繁这句话是对妈妈的语言描写,疑问句表现了妈妈的惊讶和责备4)贝贝眨着一双大眼睛,对妈妈说:“我也不知道理解:这句话写出了贝贝的天真可爱,不明事理5)妈妈说:“贝贝,你有一个家,每天放学后,你都平平安安地回家你要想想办法,让你的铅笔、橡皮和转笔刀,也有自己的家呀理解:妈妈耐心地拿贝贝每天都平平安安回家作例子,让贝贝想办法,让铅笔、橡皮、转笔刀像她一样,每天都能平平安安地回家从“平平安安”我们可以体会到妈妈对贝贝的疼爱6)贝贝想起来了,她书包里的文具盒,就是这些文具的家。
理解:在妈妈的引导下,贝贝恍然大悟,她明白了文具的家在哪里,她懂得了要养成爱护文具的好习惯7)从此,每天放学的时候,贝贝都要仔细检查,铅笔呀,橡皮呀,转笔刀哇,所有的小伙伴是不是都回家了理解:“每天”“都”“仔细检查”可以看出贝贝已经养成了收拾、整理、爱惜文具的习惯,她像妈妈疼爱自己一样,爱护这些小伙伴——文具3.问题探究(1)“文具的家”在文中指的是什么?文具盒2)贝贝为什么每天都弄丢文具?从哪里看出来?因为贝贝不爱惜文具,不会保管自己的文具从课文一二自然段可以看出来3)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贝贝从此爱护文具了?从“每天、都要仔细检查、所有的”可以看出贝贝爱护文具4)为什么从此,贝贝每天放学都会检查这些文具?因为贝贝给这些文具找了一个家,她也要让这些文具每天回家说明贝贝养因为贝贝给这些文具找了一个家,她也要让这些文具每天回家说明贝贝养5)你平时是怎样爱护文具的?我会包书皮、每天给橡皮洗澡、写完作业清点学习用品、整理书包4.课后拓展(1)作者介绍圣野:1945年就读于浙江大学1947年参加《中国儿童时报》的编辑工作1949年3月离开浙大参加浙东游击队金萧支队40年代末出版过诗集《啄木鸟》《列车》和《小灯笼》。
建国后曾在部队做文教宣传工作1957年复员转至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同年起主编《小朋友》杂志,此后长期从事编辑工作,业余创作了大量儿童诗和其他样式的儿童文学作品出版有《欢迎小雨点》《和太阳比一比》《奶奶故事多》《春娃娃》《神奇的窗子》《竹林奇遇》等四十多本儿童诗集一些诗作曾多次译成外文介绍至国外作品多次获全国奖2)文具文具包括学生文具以及办公文具、礼品文具等 一般指办公室内常用的一些现代文具:签字笔、水笔、钢笔、铅笔、圆珠笔等;以及笔筒等配套用品其他办公用品还包括:直尺 笔记本、文件袋、文件封套、计算器等3)爱护文具三字经:三字经:爱护文具小文具,要爱惜小书包,装整齐不撕书,不咬笔好孩子,能自理三字经:使用铅笔小铅笔,自己削讲卫生,不能叼学写字,三指捏身坐正,头不斜第15课:《一分钟》1.课题解读本文又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内容较为通俗主人公元元因为早上多睡了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