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底层高层跃廊疏散距离比较.doc
6页跃廊式住宅的安全疏散距离;高规与建规的计算是不一样的:为了方便说明,加几个代号如下1.跃廊式住宅的疏散距离:用L表示2.入户门至小楼梯的距离:用A表示3.小楼梯的水平投影长度:用B表示4.户内小楼梯梯段上端到楼上的房间门的距离:用C表示5.户内房间内任一点到房间门的距离:用D表示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6.1.6 跃廊式住宅的安全疏散距离,应从户门算起,小楼梯的一段距离按其1.50倍水平投影计算高层:L=A+1.5B+C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5.3.13 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3 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计算:住宅应为最远房间内任一点到户门的距离,跃层式住宅内的户内楼梯的距离可按其梯段总长度的水平投影尺寸计算建规:L=A+B+C+D楼上的高层:L=A+1.5B+C,L≤20,这个20米是高规6.1.5条的安全疏散距离表吧那个表指的是住宅户门到外部出口或楼梯的距离,与户内距离没有关系我们这里审查经常按6.1.7条执行:L=A+1.5B+C,L≤15米依据如下:根据高规:6.1.7 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和阅览室等,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m;其它房间内最远一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15m。
个人认为:L=A+1.5B+C+D,L≤20米参照新建规以下条文的来理解:5.3.13 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4 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表5.3.13 中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计算:住宅应为最远房间内任一点到户门的距离,跃层式住宅内的户内楼梯的距离可按其梯段总长度的水平投影尺寸计算只是高规对于户内楼梯的距离计算按6.1.6 条:小楼梯的一段距离按其1.50倍水平投影计算本条中的“其它房间”,是指面积较小的一般房间,由房内最远一点到房间门或户门的距离,是参照《建规》第5.3.1条的有关规定制定的,目的在限制房间内最远点的疏散距离相应地对房间面积也有一定的限制,以利于火灾时的疏散安全2001的第5.3.1条 公共建筑和通廊式居住建筑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要求的可设一个:一、一个房间的面积不超过60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时,可设一个门;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托儿所、幼儿园除外)内由最远一点到房门口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4m,且人数不超过80人时,也可设一个向外开启的门,但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40m。
显然高规是参照2001的建规但是建规是指60平方左右可是跃层一般大于这个数我可以理解 房间门到外部出口的距离是20米那么这里的外部出口是否等于户门呢??这是个关键!!高规要是能像新建规那么明确就好了建规:L=A+B+C+D, L≤22这个没有疑义高层1:L=A+1.5B+C,L≤15高层2:L=A+1.5B+C+D,L≤20米个人认为高层2比较正确毕竟高层疏散难度比多层要困难的多根据高规第6.1.7条规定,其它房间内最远一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15米,那么实际上前面我们定义的D就应该是15米这样的话1.跃廊式住宅的疏散距离:用L表示2.入户门至小楼梯的距离:用A表示3.小楼梯的水平投影长度:用B表示4.户内小楼梯梯段上端到楼上的房间门的距离:用C表示5.户内房间内任一点到房间门的距离:用D表示高层1:L=A+1.5B+C,L≤15高层2:L=A+1.5B+C+D,L≤20米就有问题了消防逃生的基本流线为:非安全区域(一般为房间等)通过疏散出口--》半安全区域(一般为走道)通过安全出口--》安全区域疏散出口与安全出口一般条件下是不同的,但住宅中,2者有时会重合--比如高层住宅中,当户门为乙级防火门时,可以取消楼梯间或前室处的防火门(户门设甲级防火门的情况,原理与此相同)--这其实是消防对大量建造的住宅的一种妥协。
注意看规范的区别:房间内最远点到疏散出口(住宅时为户门)的距离是直线距离(因此小楼梯B)--主要为了控制房间的大小、比例,类似于控制消防分区面积的原理;同时兼顾逃生距离--因此高层规定15M(留有一定余量);户门(疏散出口)到楼梯间安全出口的距离是行走距离(因此小楼梯1.5B)--主要为了保证逃生路线的距离,这个是一般意义上的安全疏散距离--此时参照袋形走道的疏散要求控制(高层20M、多层22M)从原理上住宅逃生分2种情况:1.户门是防火门--则此时户门既是疏散出口,又是安全出口,应同时满足直线距离和行走距离的要求(2者并不冲突!)--从住宅内逃到户门就视为安全疏散路线,即已从非安全区域逃至安全区域;2.户门不是防火门--则此时户门仅是疏散出口--逃生尚未开始,同志仍需努力--计算距离分为2部分--室内最远点至户门为直线距离控制;户门至安全出口为行走距离控制公建也类似,比如底层扩大封闭楼梯间:1.走道处设防火门,则底层的房间门为疏散出口--室内最远点至房门为直线距离控制;2.走道处不设防火门,则底层的房间门应设防火门,既是疏散出口,又是安全出口--室内最远点至房门应同时满足直线距离和行走距离的要求。
建规:L=A+B+C+D, L≤22这个没有疑义不过针对的是跃层式住宅(常说的复式)的户内最远一点到户门的距离对于高层6.1.6指的是跃廊式住宅户门到安全出口的距离并非是户内到户门的距离那么高层跃层式住宅的户内最远一点到户门的距离如何理解?按照6.1.7提及的15m控制吗?这条我认为不如建规好执行强烈建议明确其计算方式可以参照建规来制定现在就连高层户内小楼梯的计算方式都不明确了高规防火规范图示,对于高规下面两条的理解很有帮助请看预览图或者买书看更清楚6.1.6 跃廊式住宅的安全疏散距离,应从户门算起,小楼梯的一段距离按其1.50倍水平投影计算6.1.7 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和阅览室等,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m;其它房间内最远一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15m这个问题规范上的确是语焉不明!我们当地的图纸审查机构对于跃层住宅一般是根据高层1:L=A+1.5B+C,L≤15这一条来考虑如果房间过大,可以加设隔墙和房间门来满足这一疏散距离建规已经明确我们这里高规部分也是这么审查的,其实这样也给设计人员一些变通的地方,加设隔墙和房间门来满足其距离就大挺多,从理论上讲,可以比建规的距离更长点如上图所示,我们假设:1.跃廊式住宅的的户门到疏散楼梯或安全出口的距离:用K表示。
2.房间内最远点到户门的距离:用L标示3.户门至套内楼梯的距离:用A表示4.套内楼梯的水平投影长度:用B表示5.套内楼梯梯段上端到楼上的房间门的距离:用C表示6.房间内任一点到房间门的距离:用D表示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6.1.6 跃廊式住宅的安全疏散距离,应从户门算起,小楼梯的一段距离按其1.50倍水平投影计算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5.3.13 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3 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计算:住宅应为最远房间内任一点到户门的距离,跃层式住宅内的户内楼梯的距离可按其梯段总长度的水平投影尺寸计算所以:高层:K<=20米;L=A+1.5B+C+D,K<=15米建规:K<=22米;L=A+B+C+D,K<=22米P.S.本内容我已经另发一帖感谢时代新人,我修正了帖子的错误按楼上的假设建规是对的高规L里面的D项去掉就差不多了即高规:L=A+1.5B+C,L≤15米突然发现你的图示与最后的假设及公式表达都不符合,K与L混淆了楼上的说法我比较赞同,,建规强调的是户内的疏散距离,而高规强调的是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两个不一样应区别开。
另跃层和跃廊含义也不同,跃层一户占两层,有户内楼梯且独用,出户门即可通过廊道进入安全出口;跃廊一户占一层,各户内没有楼梯两户或多户共用外楼梯进入跃廊,此时疏散需下半跑楼梯才到外廊并进入安全出口高规的图释很清楚若单算高层跃层式户内的疏散距离就应《15M这是小弟的凿见以下是依据:1王宗存--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消防规范研究室--(新防火规范的编制人之一) 2009年10月21日 讲课提问: 商业服务网点的疏散距离回答: 商业服务网点的安全疏散距离应按规范第5.3.13条表5.3.13中“其他民用建筑”有关“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的规定执行上海市消防局关于《小型商业用房防火设计技术规定》3.1 商业服务网点不应设置在地下室3.2设置在首层的商业服务网点应符合下列要求:3.2.1 建筑面积不超过200m2,可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3.2.2 建筑面积超过200 m2,应设两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两个安全出口的间距不应小于5m3.2.3 商业服务网点内最远点至安全出口的最远距离不应大于22m,当设置喷淋保护时,疏散距离可增加3m3.3 设置为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商业服务网点应符合下列要求:3.3.1可设一部楼梯间。
3.3.2当楼梯为敞开楼梯间时,室内从最远点算起(室内楼梯的一段距离按其水平投影长度的1.5倍计算),到底层的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超过22m当设置了喷淋保护时,疏散距离可增加3m3.3.3 当疏散距离超过上条规定时,楼梯应设置成封闭楼梯间或设置房间门与楼梯分隔开,且房间内最远点至房间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5m3.3.4 商业服务网点的建筑面积超过200 m2的,底层应设置两个安全出口楼梯间在底层距离直接对外出口不应超过15m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8.3.2 设置在一层的商业服务网点和商业并联店其安全疏散应符合下列要求:1、 当建筑面积≤200M2时,可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2、 当建筑面积>200M2时,应设两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其相邻二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m3、 室内最远点至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22.0m8.3.3 设置在二层的商业服务网点当二层设有一个疏散楼梯,底层设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时,其安全疏散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楼梯为敞开楼梯时,其二层商铺内最远一点(室内楼梯的一段距离按其水平投影长度计算)到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距离不应大于22.0m。
2.当楼梯为敞开楼梯间时,其二层商铺内最远一点到敞开楼梯间的最大距离不应大于20.0m疏散距离超过上述规定的营业区域应设置隔墙和门与敞开楼梯间分隔开,且房间内最远点至房间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房间门到敞开楼梯间的距离不应大于13.0mA 由于近年来小型商业网点火灾时有发生,各地都出台了许多相应细则,拿上海为例,早在2003年就专门出台了《小型商业用房防火设计技术规定》(大中型商场、租赁式公寓等亦有相关细则),一般说来,商业网点建筑面积超过200平米就必须设两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且两个安全出口的间距不应小于5m;商业服务网点室内最远点至安全出口的最远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