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天佑爱国事迹八百字精选.doc
5页詹天佑爱国事迹八百字精选 詹天佑爱国事迹优秀范文1 在修建京张铁路的过程中,为了铁路能够顺利竣工,詹天佑从开工的第 一天起,便开始了紧张的勘测、选线工作,他经常带着自己的学生和工人,背 着标杆和经纬仪器,日夜奔波在崎岖的山道之上一日傍晚,詹天佑在测量 八达岭一带的地形时,突然刮起了猛烈的西北风,风势猛恶,让人睁不开眼 睛在这种恶劣的天气下,测量出来的数字并不是十分准确,詹天佑为了获 得最精准的数据,他亲自背负仪器,登山越岭,认认真真的勘测了数据,当他 从山上下来时,嘴唇都已经被风吹得发青了 开凿八达岭四个大型隧道是整个京张铁路修建过程中,最为艰难的一 段为了施工的进行,詹天佑完全没有总工程师的架子,在开凿隧道时,他亲 自到工地上与工人们一起劳作,常常弄得自己一身的污泥、满脸的泥汗在 詹天佑的鼓舞下,工人们干劲十足,一锹锹的挖石、开山为了缩短工期,詹 天佑想出了“竖井开凿法”为了便于火车上山爬坡,詹天佑又创造性地发明 出“人”字行线路这些方法为铁路地修建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修建铁路中,有一件事让詹天佑感到气愤,修建铁路中的障碍不 是施工过程中的艰难,也不是帝国主义对这条铁路的觊觎,而是因为修建铁 路破坏了某些大户人家的“风水”!当时,在清河一带,有一个名为广宅的人, 他是大清朝实力派人物,曾任前朝道台,跟皇室有亲戚关系,后台很强硬。
詹 天佑设计的修建京张铁路的路线,必须要从他家祖父的坟上穿过在封建社 会,大户人家对祖坟很看重,因此,广宅便聚众闹事,还以重金贿赂朝廷官 员,要求让铁路改道修建詹天佑考虑到绕道不光耗费时间,还要多花费大 量的经费,因此坚决不同意改道后来,广宅家族失去朝堂内的大靠山,同意 铁路从他家祖坟穿行过去 1909年8月11日,铁路修成之后,詹天佑和全体施工人员举行了盛大 的通车典礼,京张铁路全线通车修建这条铁路所用的时间,比外国工程师 预计的时间要少上两年,费用也只用了预计的五分之一,为财政拮据的清政 府节省了二十八万两白银铁路提前完工,证明了中国人自己有了修建铁路 的能力和实力,它是中国人民胜利的标志,更是中国全体爱国工程师、知识分子的自豪! 詹天佑爱国事迹优秀范文2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在帝国主义的嘲笑的讥讽下,毅然接受了长200千米京张铁路的修筑任务,被任命为总工程师 每当读到:有一个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事呢的时候,我心里的气,一大股涌到喉咙里,想一拳头把帝国主义打扁詹天佑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不断勉励着工作人员,“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强烈不让工程人员提起。
詹天佑不怕地理环境的恶劣,也不怕生命危险,到悬崖峭壁上,定点测绘当遇到居庸关的八达岭这两条隧道开凿的困难时,詹天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法和中部凿井法并设计了“人”字形铁路詹天佑让工人从两端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詹天佑不满四年就完工了从1905年到1909年中,詹天佑坚持,努力着,修筑了第一条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铁路——京张铁路 像詹天佑这种不怕困难的人,值得我们学习如果人人都能像詹天佑一样,世上还有什么事是我们人类做不到的呢? 詹天佑爱国事迹优秀范文3 清朝末年,我国派出了第一批出国留学生他们都是些少年有个才12岁的少年叫詹天佑,十分聪明好学,又立志为国效力后来他学习工程技术毕业,回到了国内可清朝政府对本国人才不信任,像修铁路,就都让外国人主持詹天佑尽管有才干,也只能当助手 1905年,修建北京到张家口铁路的消息传开了英国和俄国都争着要修,因为他们知道这条铁路在中国的战略要地,掌握了它就能控制中国,双方争执不下,最后达成“协议”,说中国如果不让他们修,他们就什么也不提供他们以为中国人离开他们肯定修不成这条铁路 清朝政府这才让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有人对他不放心,说他自不量力,说他胆大包天,劝他不要承担这项难度非常大的工程。
詹天佑说:“京张铁路如果失败,不但是我的不幸,也会给中国带来很大损失外国人说中国工程师不行,我则坚持由自己来办!”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和工人们一起吃住在工地,细心勘探,大胆试验,经过4年艰苦的劳动,终于成功地修筑了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志气詹天佑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原来那些瞧不起中国工程师的英国人也表示对他由衷敬佩 詹天佑爱国事迹优秀范文4 詹天佑接受任务后,立即仔细研究了滦河河床的地质构造和其他方面的资料,并且穿着工作服,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和测量他发现,在这里打桩,确实难度极大,怪不得英、日、德三国工程师都失败了经过反复比较,他选准了合适的筑桥地点,并决定用压气沉箱法进行桥墩施工这种方法,在中国从未使用过,是否能成功没有把握因此,詹天佑加倍小心,仔细计算当潜水员潜入水底施工时,他常常站在现场的岸上,随时研究和解决出现的问题终于,这个新方法试验成功了桥基工程顺利完成后不久,滦河大铁桥的工程也全部按期完成这一成功,解决了唐津铁路的关键问题,詹天佑也因这次成功而名声大振那些富有经验的外国工程师,不得不佩服这位初露才华的中国工程师。
1905年5月,詹天佑接受清政府的一项任命,担任由北京到张家口的京张铁路总办兼总工程师以前,中国的铁路的建筑都是由外国人承包的,京张铁路则是中国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重要干线因此,詹天佑肩上的担子不轻京张铁路全长200公里,并不算长但是它要经过内外长城间的燕山山脉,沿途要穿越许多险峻的山岭其中尤以南口到岔道城的“关沟段”最为险峻,工程十分艰难詹天佑负责修建这条铁路的消息传开后,国内外许多人都认为,这条路不可能修成接着,他便全力投入了筑路工程当时中国非常贫穷,要花费大量的资本投入这条铁路,那是不可能的因此詹天佑在筑路时,提出了三项修筑要求: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施工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找一条最合理的工程路线詹天佑搜寻了大量的文字资料,还亲自访问沿线的居民他冒着塞外的寒冷和风沙,骑着一头小毛驴,带着助手们在崎岖的山路上奔波白天翻山越岭,测绘地形,晚上在油灯下核对资料,绘图计算他几乎走遍了整个京张路工程地区,取得了全部有关资料和数据,制定出三条线路方案,最后选择了最理想的一个线路大多在崇山峻岭中穿行,这给工程造成了无数困难为了克服这些困难,詹天佑把总工程师办公处搬到工地上,与工程人员一起工作,及时解决难题。
八达岭是个天险,铁路经过这里,只能挖掘隧道隧道深长难挖,詹天佑经过仔细考虑,决定采用分段施工和中距离凿进的方法分段施工,就是分别从计划的隧道的两端向中间同时凿进;中距离凿进法,则是在计划的隧道中段上面开一口大井,直达隧道的深度,然后再向洞的两端开凿采用这种方法,时间快,但是必须做到十分精确,为了保证精确无误,詹天佑总是亲自定线、定位,甚至检查每个炮眼的直径、距离和位置过八达岭,全用隧道是不可能的隧道只能有一定的长度,还需要设法使火车安全地爬上八达岭,这就需要解决坡度大的难题;尤其是青龙桥地段,山多坡陡,火车爬上来既困难又危险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詹天佑做出了一项创造:他运用“折反线”的原理,设计出了一段“人”字形的线路,使火车沿着斜的陡坡上山;经过一段距离后再折返,朝另一方向斜着爬坡这样就降低了坡度,不用挖隧道,由两台机车一拉一推,就可以使列车安全上坡经过詹天佑和全体技术人员、工人4年的辛勤劳动,京张铁路终于在1900年8月全线竣工,比计划提前了两年,还剩余了28万余两白银这条200公里长的铁路,共有4条隧道,总长1700多米,架桥125座,涵洞200多个,动土石2亿立方,工程是十分浩大的,当时有人称赞它是“祖龙望而夺气”,意思是说,造万里长城的秦始皇看到这条铁路,也要被吓倒的。
詹天佑出生在广东,前来参观的广东代表兴奋地向他祝贺说:“詹总办独运匠心,不借助外国人一分一毫的力量,造好了这条铁路,为中国人扬眉吐气詹天佑听了这些赞扬的话,谦虚地回答:“这是造铁路的一万多员工的力量,不是我个人的力量 1919年4月24日,詹天佑因病去世,年仅58岁他在世上的时间不算长,但在中国铁路做出的贡献,却是十分巨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