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课收藏版.docx
20页20__幸福课收藏版幸福课篇一: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笔记(1-15讲)第一讲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哈佛1504号心理学课程: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在象牙塔及群众间构建桥梁伏尔泰:常识并不平常积极心理学的背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物和衍生心理学的三大派系:第一权力是行为主义,认为人是一个行为集合第二权力是精神____学,通过潜认识____,决定如何改善生活第三权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该理论认为不能只靠行为观察来改善人生,人是有精神、有灵魂的人本主义缺乏学术严谨性,但引入了特别多精彩的理念,比方对幸福感的研究,乐观主义,仁慈,道德,美德,爱,两性关系,巅峰体验,自我实现,移情等如何解读信息比关注信息更重要成功与特别成功的区别:后者更自信(自我实现),且有好奇心(明白得找出咨询题,而不是找出答案)欢乐是由我们的精神状态决定的,而不是取决于社会地位和银行存款感恩的重要性,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花时间运营爱情,休息,以及简化做减法比做加法让灵魂成长得更快罗丹心中的大卫凿去多余的东西,凿掉束缚,摆脱限制与阻碍视频演示:喜剧演员宋飞的栋笃笑(stand-up edy)小孩们总是在说wait up,stay up,而成年人总是在说calm down,put it down,sit down1:10 帅哥助教sean出镜,他将教你们如何变身幽默达人。
第二讲 为什么要学习积极心理学咨询题缔造现实:你的关注点妨碍你的认知心理学这一学科关于消极方面的研究,远比关于积极方面的研究成功,它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短处,他的缺点,他的过失,但特别少谈到他的潜能,他的长处,他的实际愿望或精神高度,好象心理学自愿固步自封,让本人仅限于研究黑暗低劣的一半21:1《积极心理学手册》序文说:积极心理学的目的是促成一种变化让心理学从只关注补救生活中最糟糕的事,到同时建立生活中最美妙的事通过专注于研究有效的东西培养积极心态成功小孩的特质:习惯力、意义感、自信、乐观 举例:____rva Collins(推荐书目:____rva Collins way)培养健康的长期关系:种子说种子是有潜力的,它会发芽开花结果,但必须有阳光的照耀,有水的灌溉,除去杂草和虫害,悉心照料没有人会来:没有人会穿着闪亮铠甲把你到幸福家园,学生说,教师,但是你来了教师说,我来,是为了告诉你,没有人会来第三讲 幸福是一种随机现象吗?梭罗认为大多数人都活在沉默的压抑中中,而平克.弗洛伊德认为“人们在温馨地麻痹”积极心理学本质上确实是健康模型对应疾病模型对疾病模型而言,最优水平是零,摆脱抑郁,免受损害就好。
而健康模型,是要超越那种程度,兴奋起来,欢乐起来,由于理想状态并不只是放松,而是制造性的紧张状态,其中还伴随着个人成长疾病形式的理念:你到不适,你病了,把病治好,你就会变得健康健康形式的理念:你病了,由于你不够健康,你没有去追求那些让你健康的东西,没做到自我实现,减弱了本身力量-Abraham ____slow博士称之为“个人成长的失败”健康模型倡导培养才能,加强本身长处,建立强大的心理防备系统,增加心理免疫才能,让生活质量到达正值,并螺旋上升摆脱焦虑和忧郁并不意味着就能获得欢乐,要培养积极性和个人优点,培育____(热情所在),而非单纯的预防或躲避专注于本人的优点远比注重克服本人的缺点重要不再咨询“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堕落?”,而是要咨询,“那些人是怎么样获得成功的,即便成长环境恶劣?”积极心理学运动提示我们,这个领域已与过去不同,心理学不仅是对疾病,弱点和损害进展研究,它也研究优点和美德,治疗不只是修复错误,同时也要塑造正确的东西第四讲 积极的环境能改变人蝴蝶效应和六度分隔理论:六度分隔理论:你和任何一个生疏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确实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生疏人。
这确实是六度分割理论,也叫小世界理论蝴蝶效应: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宏大的连锁反响这是一种混沌现象蝴蝶在热带悄悄扇动一下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指数函数的本质:笑是能够传染的Tal博士第二次提到电影《让爱传出去》)根底幸福水平:除了一些极端情况,超出本质需要后的一切对我们幸福水平的妨碍微乎其微我们所要做的是通过正确的方法,提高本人的根底幸福水平没有过高的或过低的期望,只有正确的和错误的期望不能奢望通过提高或降低期望值来得到欢乐或幸福正确的期望是相信内在的改变,改变认知心境,而不是外界信息和外界成功世界上只有两种人能够保持水平如一的欢乐:精神病人和死人★准许为人:准许自已为人,无条件接受本人情绪是无法改变的,重要的是要对现实认同痛苦的情绪和美妙情绪一样都是人性的组成,一如物理世界的万有引力,是一个现实存在,我们越早接受越好,学习幸福课之后并不是说你就不会再感遭到痛苦的情绪,只是你的心理免疫系统会变得更强 极其欢乐的人和极其不欢乐的人的区别不是在于一个会伤心、难过、焦虑或抑郁,而另一个不会两类人都会,区别在于他们能够多么迅速,多么快速地从痛苦情绪中恢复过来。
宣言:“主啊!请赐我以勇气,去改变我能够改变的事情;请赐我以宁静,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事情;请赐我以智慧,去认识这两者的差异课程最后10分钟:冥想练习第五讲 环境的力量幸福是人生追求的最终目的 五个前提:1.消极情绪令我们的认识和情感变得狭窄,积极心理能拓展我们的思维、视野,使我们有更多的制造力恶性循环和良性循环)2.no pains no gains是错误的3.协助别人确实是协助本人4.幸福的最正确方式是传播本人的幸福5.信念是自我实现预言甘地: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人们会跟随你的做法,而不是你的说法梦想英里的故事:打破精神束缚的堡垒皮格马利翁效应:心理暗示的力量与期待效应从众心理和米尔格拉姆实验(权力服从研究):情景与权力的力量情境的妨碍力:角色沉醉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Ellen Langer 于1959年做所“逆时针”研究报告相关介绍:依照兰格博士原型拍摄的电影《news/s本周任务:多做5件好事Counter Clockwise》篇二:哈佛幸福课---积极心理学哈佛幸福课——积极心理学目 录第一章 积极心理学初探............................................... 1一.积极心理学诞生的背景........................................ 1二、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内容........................................ 2三.消极研究与积极研究.......................................... 5四、积极心理学课程的目的........................................ 7第二章 积极心理学的五个根本前提.................................... 8一、搭建学术界与社会之间的桥梁 .................................. 8二、改变是可能的 ................................................ 8三、内在要素和外在要素 ......................................... 10四、顺从人类本性 ............................................... 12五、同意本人追求欢乐 ........................................... 15第三章 信念即自我实现预言......................................... 18一、信念挑战极限 ............................................... 18二、皮革马利翁效应(Pyg____lion Effect) ......................... 19三、情境的重要性 ............................................... 20四、制造积极的情境——精神的力量 ............................... 23五、精神力量的作用机制 ......................................... 25六、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同一事件不同解读 ..................... 27七、高期望导致低自尊?NO! ...................................... 29八、三个方法让本人更乐观 ....................................... 31第四章 专注........................................................ 34一、积极者与消极者 ............................................. 34二、为什么不是人人都是乐观主义者 ............................... 37三、感谢 ....................................................... 38第五章 改变........................................................ 48一、改变不易但非不可能 ......................................... 48二、神经可塑性 ................................................. 49三、我确实想要改变吗? ......................................... 51四、ABC与两种变化.............................................. 53五、日记的奇妙作用 ............................................. 73六、小结 ....................................................... 78第六章 设定目的................................................... 81一、目的设定的理论及实践 ....................................... 81二、处理压力 ................................................... 97第七章 完满主义.................................................. 106一、完满主义之我的个人经历 .................................... 106二、错误与失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