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华西村型王伟.pdf

4页
  • 卖家[上传人]:xy****7
  • 文档编号:47439003
  • 上传时间:2018-07-0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48.08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 1 页 共 4 页 工人日报/2014 年/5 月/11 日/第 001 版 三十年前,从农业转型升级发展工业的华西村,完成了第一次蜕变,如今, 从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服务业,华西村正在经历第二次华丽变身 华西村转型华西村转型 本报记者 王伟 编者按 1961 年,江苏江阴华西大队成立时,全部家当为集体资产 1764 元,欠债 1.5 万元,外加一 台 30 马力的柴油机 1978 年,村支书吴仁宝再次清点了家底,固定资产 100 万元,银行存款 100 万元,但是人均 纯收入只有 210 元此时,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华西村也不例外,从农业到工业,从第 一产业升级至第二产业,华西村完成了第一次转型,并让华西模式成为一面旗帜,华西村亦成为 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缩影 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多重原因使得东南沿海地区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正在丧失传统 的竞争优势,曾经以纺织和冶金两大工业为主业发展并富裕起来的华西村,也开始了自身的第二 次转型之路转型的不只有产业,还有村民和村庄本身 30 年前,华西模式是中国乡镇经济的一个标杆,30 年后,从单一工业到服务业,从第二产 业升级到第三产业,华西村的务实转型路,对正在进行产业升级的东南沿海地区,依然具有示范 意义。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有超过 5 万名游客来到了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来自安徽黄山市 的退休职工胡阿姨夫妇告诉记者,他们是慕名而来, “华西真漂亮,真富裕,有看头! ” 漂亮富裕的华西村背后,是两代支书,两次转型升级的故事全国劳动模范、老支书吴仁宝, 以及华西村从农业转型到工业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并成为了教科书中的典范而事实上,当下 的华西村,正在经历着第二次转型 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告诉记者,华西村 50 多年的建村发展史,其实就是一条“在转型中 发展,在发展中转型”的奋进史而这样的奋进史,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买飞机,盖高楼,办活动 华西村负责宣传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孙海燕告诉记者,这些年,像胡阿姨那样的游客,越来越 多了去年到村里参观旅游的人数超过了 200 万人 利用品牌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业,这些年,华西村买飞机,盖高楼,办活动,不断丰富旅游景 点、增强旅游内涵、挖掘旅游潜力,推出更多的品牌旅游路线华西特色旅游包括乘飞机看华西, 参观农民别墅、金塔、塔群、博物馆、中西特色建筑群等,80 多个景点,节假日旅游高峰,最多 的一天接待游客达 10 万人 除了景点观光,华西村安排的系列活动也很聚人气。

      村艺术团在龙凤广场、龙希广场的演出, 万人餐厅举办的美食节,让游客乐享其中吴仁宝老书记生前经常作报告的民族宫,现在虽改由 其他村干部作《社会主义富华西》专题报告会,依然场场爆满 高 328 米,列世界第 15 位的“增地空中新农村大楼” ,成了华西的地标,并由此开辟了“空 中看华西”的特色线路72 层观光大厅,360 度玻璃幕全景观光平台,亚洲最大旋转餐厅,空中 花鸟园、游泳池,名人大师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大型玉雕“三山五岳” ,以及重量各达一吨的 金牛、银牛、铜牛、铁牛、锡牛,无不吸引眼球 孙海燕告诉记者,大楼的落成,不仅提升了华西旅游的档次,而且解决了各种消费人群的需第 2 页 共 4 页 求在旅游旺季,以及重要节假日,大楼天天爆满忙的时候,看金牛都排着长队这座大楼的 功能,也不仅局限在住宿,还包括观光、餐饮、会议、婚庆等,是一座综合性大楼春节期间, 在大楼预定的餐位每天都要达到 200 多桌,忙的时候连部门经理都要去端盘子同时,酒店也吸 引了许多大型会议来此举办仅今年一季度,就有 51 场会议活动在大楼举办预定婚宴,最晚 的已订到 2015 年 5 月 前来华西的客人中,还有一种特殊的“游客” ,是各种培训班的学员。

      2006 年至今,华西已 为全国各地培训村官超 30 万人次仅贵州一个省举办的培训班就有 54 期,人数达 10859 人现 在正在进行的培训班有无锡全市 1200 名村、社区两委干部培训班,农业部大学生村官培训班, 还有甘肃、浙江省以及第二期少数民族村官挂职培训等;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团队,每天少则十 多批,多则数十批 转型不是“丢掉这块发展那块” 事实上,当年从农业一产转而发展工业,早先以传统的冶金和纺织两大主业逐步壮大的华西 村,借助明星村的社会影响力发展旅游业,只是华西村不断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 现任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告诉记者,从吴仁宝老书记带领老一辈创业伊始,华西的产业就 一直不停在“转” ,从农业转到工业,由工业再转到三产服务业特别是最近十年,不仅保持了 “锦上添花”的产业态势,而且架构了“产业转型、人的转型、村庄转型”的新格局因为未雨 绸缪,始终坚持转型发展的思路,传统产业的式微,并没有影响华西的发展 按照“体力转脑力、数量转质量”的转型思路,华西人拓展旅游服务、金融投资、仓储物流、 远洋海工、农产品批发市场及矿产资源等一大批新兴产业,如今的华西, “走过了起步期,迎来 了收获季” 。

      发展仓储物流,华西将自己的产品远销欧美及东南亚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实施“北上、 南下、东扩、西进”战略,增储量、扩销量、提运力,走出江浙沪,抢占大市场一方面,打通 新疆到重庆,再沿江顺流而下至江、浙、沪的物流通道;另一方面,拓展华西至上海、宁波、杭 州等地的物流市场,从而以华西为中心,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目前,华西交易所已经开展了现 货交易和化工码头、物流仓储等业务,成为面向全国的大宗资源商品的交易中心、结算中心与物 流管理中心 响应国家走向海洋战略,华西成立了江苏华西村海洋工程服务有限公司去年海运完成 868 万吨总运量,今年还要再交 4 条新船,预计总运量超千万吨海工装备规模已名列业内前三,去 年参与了多个国家重点海洋石油建设项目公司自主研发的海底挖沟装备通过专家评审,认定为 国家先进水平今年将继续研发高新装备,开拓海外市场 吴协恩转型发展的步子早就悄悄涉足金融领域了,一开始,连老书记都被“瞒着” ,直至小 有成绩才知晓这些年,华西突破地域和产业发展的局限,积极发展金融机构,加大投资参股步 伐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见效快、前景广,拥有典当公司、担保公司、投资公司、小额贷款公 司、财务公司、咨询公司等,并参与了多家银行、证券、期货公司的股权投资,基本形成了一个 金融控股集团的框架。

      目前,华西已在沪宁线上稳健布点,并以无锡、重庆、上海为中心,向全 国布局,实行区域化管理和运营,逐步形成了“连锁经营”模式仅这一领域,至今连续 3 年实 现利润均超过 5 亿元 与此同时,华西还进军互联网娱乐、物联网应用、移动数字阅读等行业,开发的易博士电子 书,仅用半年时间就超过了日本索尼,位居国内电子书的前三强,使华西的网络文化从虚拟走向 了现实,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在吴协恩看来,产业转型不是简单地“丢掉这一块,发展那一块,而是巩固提升这一块,创 新拓展那一块” 他认为,把传统产业有效提升好了,也是一种成功的转型近几年,华西已陆 续关停了 8 家能耗高、效率低的企业2013 年,华西电厂在脱硝改造、节能降耗上的设备投入就 达 2.2 亿元,华西钢厂对热能回收、余热发电设备的技改也达 1.5 亿元今年,钢厂和棉纺厂还第 3 页 共 4 页 将分别投入 1 亿元技改,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 “做什么都可能有风险,但不转型即意味着走下坡路,坐吃山空 ”孙海燕提供给了一组数 据,证明转型的初步成效2013 年,华西实现营业收入 500 多亿元,可用资金 26 亿元,比上年 增长了 4.03%;截至去年底,传统产业与三产服务业的利润贡献率实现了“四六开” ;今年 1~3 月份,华西集团公司完成的可用资金比任务数增 0.28%。

      人与村庄的共同转型 长期以来, 华西似乎留给人们一个悬念: 经济发展了, 老百姓富裕了, 但幸福感从哪里来呢? 今年年初,吴协恩提出,转型不是单一的,而是全方位的,不仅是产业转型,还有人的转型,村 庄转型 吴协恩说,要通过转型升级,提升华西人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达到“精神”比“物质” 更丰富, “脑袋”比“口袋”更富有吴协恩用他独特的语言,提出了“更富有”的 8 条标准: 环境营造生态化,社会管理和谐化,文化娱乐健康化,教育引导长效化,行为约束制度化,修养 提升素质化,诚信打造品牌化,价值认同包容化 华西所谓人和村庄的转型,主要是讲村民素质提升和城乡一体化的生活环境改造就是要在 育人、用人、管人环节上,通过教育引导、制度规范,提升干部和村民素质;通过不断完善、改 造环境和条件,兼有城乡的特点,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增强村民的幸福感 即使已经具有了极高的个人威信,华西村依然坚持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服务民众的宗旨 通过“党员联户活动” ,他们把全村 970 户新老村民按区域分成 100 个组,由 100 名骨干党员担 任联系人,每周入户学习,传达中央对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要求,并听取群众需求,以上下联动 的方式,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保持密切的沟通交流,争取最大程度的群众满意。

      华西有张报纸,叫《华西月刊》 ,专门开辟一个栏目,叫“我为华西进一言” ,让村民提建议, 讲意见,广开言路,共建华西 村里原先有个大餐厅,是旧厂房改造的,能容纳一万人同时就餐但陪同记者参观的工作人 员说,再过不多久,这里将改作他用了原来,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华西发动全体村民讨论:富 裕了,健康了(早就建有体检中心) ,村民需要什么?大家反映,要建个文体娱乐中心,丰富精 神生活于是,吃大餐的地方就改建文体娱乐中心华西村决定,投资 2.5 亿元,筹建一个面积 2.6 万平方米的文体娱乐中心,里面设有阅览室、影视室、篮球馆、羽毛球馆、太极拳馆、老年 活动室等健身场所,还建一个可容纳 2500 人的大会堂 在吴协恩的管理哲学中,最核心的内容是“以人为本,制度管人” 依靠权威管理不是办法, 关键是要建立制度保障,规范所有言行以前的用人文化是“来到华西村,就是华西人” ,现在 则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明确“服务华西村,就是华西人” 吴协恩有个“新三车原则” ,即合 适的人要请上车,到站的人要开心下车,坐错的人要换辆车为了教育培养人才,村里还选派了 26 名 35 岁以下的年轻人,到贵州农村结对帮扶,与那里的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让多数人监督 少数人,去年,华西发动 4000 多名职工骨干,对将近 200 名企业领导干部进行民主测评,结果, 平均考核分数超过 91 分 数据显示,几年来,华西村为农民支付粮食补贴、各项福利、老年人保养金、老房拆迁补贴 超过 11 亿元同时,村里还直接解决了 4000 多人的就业35 平方公里的“大华西”实现了“基 本生活包,老残有依靠,优教不忘小,生活环境好,三守促勤劳,小康步步高” 那座高耸如云 的大楼建成后,华西村一边服务外地游客,同时也让村民享受股金的红利,作为消费额度,让 老百姓能够享受到酒店公寓式的生活而对老人和曾经患病的特殊群体,则免费安排他们入住 陈旧的建筑,简单的设施,上个厕所还要走一段路……尽管多次到华西采访,但没想到,华 西村的领导们居然在如此简陋的办公楼里上班 “这栋楼已经用了 40 年了,以前是所学校 ”面 对惊讶的记者,孙海燕安之若素,微笑作答 “要变的是方式和方法,不能变的是道路和信仰;要变的是能力和创新,不能变的是根基和第 4 页 共 4 页 底线;更不能忘记责任和使命 ”吴协恩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