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电工基础》教学的点滴体会论文.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28426095
  • 上传时间:2021-12-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根底》教学的点滴体会论文   【摘 要】《电工根底》在我们学校是作为电气维修、铁道供电、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等专业的一门专业根底课程,也是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根底的一门很重要的课程,本人在从事这门课的几年教学中,总结一些教学细节问题和教学技巧,这些在教学中发挥的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电工根底 框架教学 技巧 联系实际   《电工根底》是一门根底学科,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及教学次序对于教师和学生都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本人在几年教学过程中主要把握框架式的教学理念,把《电工根底》这门课主要分为直流局部和交流局部直流局部含电阻、线圈和电容器在直流电路中的性质,串并联混联电路的分析及电容器在电路中的暂态过程;交流局部含电阻、线圈和电容器在交流电路中的性质,串并联电路的分析,磁场和电磁感应现象及线圈在电路中的暂态过程,变压器和异步电动机书本知识被划清楚确后,按照两条主线以树形结构的方式进行内容填充,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丰富“树干”,自己和学生都感觉到学习知识不再是囫囵吞枣,而是循序渐进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自己总结一套《电工根底》的学习框架,再与老师的进行比照,很多学生都反映这种方式比按部就班的那种学习方式更有效果,效率更高,概念更加清晰,做题时很少犯概念性的错误。

        在《电工根底》的教学中,除了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外,还应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充分强调对实际的指导意义,思考分析理论在实际的具体应用例如,在分析串联电路的应用时,学生对它的实际指导意义理解不深,我就补充举了个例子:   [例题]一个灯泡的额定电压是12V,额定功率为3W,把它接在220V的电路中,应该串联多大的电阻?A.500Ω;B.700Ω;C.1000Ω;D.1200Ω解:根据电压电流及功率的关系计算出电流为0.25A,电阻为48Ω,再根据串联电路的性质计算出分压电阻的阻值为832Ω   但实际没有可选的那么832Ω,在接近这个电阻的700欧姆、1000欧姆两个中应该选取哪一个呢?能否选取最接近832欧姆的700欧姆呢?答案是否认的因为如果选了700欧姆的电阻,串联后流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29A,超过了它的额定电流,这是不允许的在这个问题中前面算出的额定电流在实际应用时隐含的条件是只能小于等于它,而不能大于它选取1000欧姆的电阻串联后,虽然电流下降到0.21A,小灯泡的亮度有所下降,但却能保证电路设备平安在这些简单题目设置的陷阱中主要来考查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在《电工根底》的教学中善于引导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讲到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时时,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在闭合电路中,外电路由两个电阻串联组成,其中一个电阻特别大,大到了无穷大,也就是断开了,那么在断口处的电压是多少?有的学生感到茫然,有的学生说那就没有电压了其实这个问题可用动态抽象的电路去想象——在那个逐渐变大的电阻两端接上电压表一直观察,那么电压表读数必然会越来越大,最终电压表的读数必然与电源电压相同   在研究两点间电压的计算时,很多学生认为如果一个原来闭合的电路中有某处断开,那么断开的两点间的电压为零这时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电线断线后如果有人碰到就会触电学生很快理解了我的意思,明白断开的两点间的电压并不为零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挖掘学生的想象力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而且同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感到学的东西有用   《电工根底》的教学内容中有些概念十分相似,很容易混淆如果打破章节顺序,把类似的概念放在一起相互比较,集中讲解那么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电磁与电磁感应”教学时,左、右手定那么和右手螺旋定那么均不在同一节,而且这几个定那么都是在介绍其他概念时配合应用的,比较分散,提法又很相近,致使很多学生经常混淆这三个定那么的用法。

      如果采用类比区别、集中教学的方法,就能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把这三个定那么同时列出,并区分它们的适用场合,即右手螺旋定那么用于判断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左手定那么用于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而右手定那么用于判断导线切割磁力线后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其次,再针对不同的使用场合具体地分析大拇指所指的方向代表什么,食指的方向代表什么,手心手背又有什么作用等等这样,学生对三个定那么的概念和运用场合印象就非常深刻了   在《电工根底》课程中有些概念不容易理解,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对这些内容往往兴趣不浓,往往要在教学中突出概念的理解性,采用比较法是一种让学生能理解掌握知识的好方法例如,在分析电压与电位的区别时,学生对参考点的含义不理解,因而将电压、电位经常混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电位比较为高度,把电位差(既电压)比较为高度差因为学生对高度和高度差有深刻的感性认识电位的特点是电路中某点相对于参考点的电压它是相对值,其大小随着参考点的改变而不同在教学中可以把讲台的桌面高比较为电路中某点的电位,这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参考点来看讲台的桌面高度,选择的参考点不同,讲台的桌面高度就会出现不同的值,这些值既可以是正值(以地面为参考点),也可以是负值(以屋顶为参考点),也可以为零(以讲台的桌面为参考点)。

      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电位是相对值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记忆电位差的特点是电路中某两点间的电压,它是绝对值,不随参考点的改变而改变在教学中可以把讲台的高度比较为电路中某两点间的电位差,此时无论我们选择的参考点怎样改变,讲桌的高度也不会发生变化通过比较,加深学生对电位是相对值、电位差是绝对值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直观   《电工根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扭转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以往学生上实验课,都是由实验教师讲解后,按照给出的电路图接线,规定的实验步骤操作,画好的表格填写数据这样一种老是依样画葫芦的方法进行,束服了学生的手脚,所以,在讲解一些实验的共性问题时,比方针对实验内容怎样画好电路图、怎样选择仪表、如何操作、如何处理数据、如何书写实验报告之类问题进行介绍,并且举例示范在以后的实验课中,要求学生在课下根据实验题目自己拟定实验方法、实验步骤以及所需使用的仪器设备在上实验课操作之前,教师先进行检查,如发现问题和学生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然后学生进行独立操作,测出实验数据,最后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电工根底》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有趣和耐人寻味的细节问题,只要我们多观察、多思考、多联想、多实践就能使这门专业课生动、富有吸引力,使更多的学生喜欢它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