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养殖技术.docx
16页海参养殖技术海参的日常管理养殖技术海参原名叫沙沥,由丁它浑身长满肉刺,样子颇像黄瓜,乂被人们形象的 称为“海黄瓜”其营养价值极高作为一种延年益寿的名贵滋补品,被人们誉为海中人参,因此得 名海参据专家分析,海参主要是由大量的黏蛋白及多种氨基酸组成,具有抗肿瘤、抗凝血、防衰老 作用1、 池塘条件海参一般栖息在3m-15m的浅海中,喜欢生活在水流平■静、海藻茂盛的岩礁海底或大叶藻丛生、较硬的泥沙海底它不耐低盐,最适宜的盐度是 28-38,因此池塘应建在海域宽阔、水质活澈、饵料丰富、远离河口及没有污染的海域,这种环境下海参生长较快海参喜欢附着在坚硬的附着物上,养殖海参就要特意给它创造这样的环境,通过在池塘底部投放 石头、瓦片、水泥砖等进行人工造礁由丁石头的表面积比较大,生长基础饵 料也比较多,可以给海 参供食,因此用石头造礁的效果最好池塘建好后,放养参苗苗种选择要讲究早、大、壮,即第一批产的卵比较健壮一些,所以要选 择早苗;如果苗种比较充裕,要尽量选择大苗;在同批大苗当中,如果都很大,要选择壮苗需要注 意的是,放养密度要合理,过大的放养密度会引起病害2、 苗种选择选择规格为3cm-10cm无伤病的苗种,每1/15公顷放养2000头-6000头,放养密度太 大可能引发病害甚至出现长不大的情况,造成商品率太低。
3、养殖管理海参的日常管理简单一是换水,采用自由纳潮式养殖,要保证每天纳水两遍换水量少容易出 现病害海参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很强,在0 C-20C的水温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但是当温度超 过28 C 时,需要采取遮阳、换水等措施降温平时的饲养管理则较为简单,海参主要是以浮游生物、底栖硅 藻、有机碎屑为食,海水中的饵料生物基本能满足它们的生长需求,在浮游生物少的季节里,可投喂 适量的饲料海参的敌害较少,主要有日本®】和皱鱼等,一经发现就要及时捞出海参烂边病症状及防治技术烂边病该病多在每年6 7月份耳状幼体阶段发生,死亡率一般较高200砰2004年度在山东 省蓬莱、 长岛、皎南等地的海参育苗场广泛流行,死亡率可达 90%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在显微镜下耳状幼体边缘突起处组织增生,颜色加深变黑,边缘变得模 糊不活,逐步溃烂,最后整个幼体解体消失经苏木一伊红染色发现细胞核固缩深染,组织细胞坏 死存活个体的发育迟缓、变态率低,即使幼体能变态附板 1周左右也大多“化板”消失研究分析表明弧菌(Vibrio lentus)是烂边病的致病原之一通过病原菌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检 测,只有吠喃类抗菌素对该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预防时可采取 3+3的形式,即用药3d停药3d的方式进行药物全池泼洒,用药剂量为3 X 1Q6:而治疗时,剂量升高到5 X 1 Q6,每日施 药1次,直至痊愈海参池塘养殖技术随着我国海参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北方池塘海参养殖巳取得了不少成功之例,为提高海参养殖技术水 平■和经济效益,特将海参池塘养殖高产技术推荐给大家,以供参考建造养参池在中潮带或低潮带利用地理优势,最好是岩礁底质,用混凝土和石块围城形状,大小不等的池塘,风大的海区围墙要加厚加固小潮时要保证蓄水不低丁 1.5米,且不渗漏所选海区不得有污染,尤其是油类污染,养殖池各留一进、排水闸门,该池海水的更换最好依靠自然纳 潮,每天换水量不底丁白分之三十左右,池内平均水深 1.5米以上放人工海参礁建造人工海参礁的目的,是为海参提供隐蔽场所,并繁殖大量的海藻、水草供刺参栖息、摄食和 夏眠人工海参礁的材料可以是瓦片、砖头、废弃的扇贝笼,甚至稍大、形状不等的石块也是很好的 参礁参礁的摆放以尽可能的增大海参的隐蔽空间为原则,可以摆 放成歹0状或堆状,参礁投放的数 量根据实际条件越多越好参苗的运输通常采用湿法和干法两种方法运输参苗所谓湿法运输,是在运输参苗时,把参苗放在帆布桶里,每桶装参苗300头左右,加水0・2立方水体左右。
所谓干法运输,是将参苗放丁塑料周转箱中,箱的底部铺放2cm厚的脱脂棉,上面铺放两层纱布,用海水湿透,将参苗均匀平 放,外围用塑料布挡风天气干热时路途中还需适当喷淋海水参苗的投放参苗的投放密度可根据参苗的规格不同而合理控制,按大苗少投放,小苗多投放的原则来调节,通常300-500头/斤大小的苗种投放密度可控制在10-30头/平■方米,最终成活率 可达 35%左右参苗的投放密度除与水温水质有关外,还与投喂管理有关,合理的投喂质量较好的海参配 合饲料能有效的提高成活率,缩短养殖周期饵料投喂将海参配合饲料用水浸泡10-15分钟,然后均匀泼洒在参礁上及其附近,投喂量按池内海参 总重的白分之3-5天可,一般每天早晚各投一次,也可隔天投喂,注意每天投喂时不要向外排水, 以免饲料流失造成浪费,7-9月份一般不投喂注意事项海参体重一般达到250克以上时即可收获,收获时间可根据市场价格和养殖周期灵活掌握,一 般深秋初冬收获较多,收获方法主要以潜水捕获为主,有条件的可以排干池水进行挑拣刺参养殖技术分参届棘皮动物门,海参纲,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河北等地近几年刺参的价格居高不下,吸 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参池开发建设如火如荼。
但养海参从近几年来看,品质在褪化,病害在加重,加上海参养殖技术的落后,养刺参的风险越来越大为了降低风险,使养参者 更好的掌握海参养殖技术,特编写本材料,供大家参考海参的生态习性如何?自然海区,海参多栖息丁水深3-20米的浅海,生活在水质活澄,饵料丰富,无淡水流入,海藻 茂盛的岩礁底或泥沙底,盐度28%-32%, PH7・8~8・4,水温不高丁 30C,冬季不 结冰的区域海参饵 料以单胞藻,底栖硅藻,有机碎屑、混在泥沙里的有机质和小型动物尸体为食,捕食时利用触手连泥 沙一并吞入刺参对水温的要求如何?刺参是一种寒温带种类,生存的水温-1.5~30C,水温低丁 3C时摄食量减少,处丁半 休眠状态; 水温10~15C时摄食量最大;17~19C时摄取食量乂大大下降;超过20C时进入夏眠因此说,刺参的适 温范围3~20C,水温低丁 2C或大丁 23C时则停止生长受水温 的影响,刺参在1年中有2个生长季 节,一是春季的3月中旬一 5月底,另一个是秋季的9月一 11月刺参对盐度的适应性如何?刺参届狭盐生物,对盐度的较适范围26%~34%,盐度低丁 20%时便有大量的个体死 亡、波烂水 温20C以下时,水温越高刺参对低盐的耐受力越强。
刺参的生长规律怎样?刺参有2个快速生长期,一是水温10左右至夏眠前,此时参的体长增加明显,且体壁薄,届体 长增长期;二是夏眠后水温降到 10C左右时,此期体重增加量大,体壁明显增厚因此,在这两个时期多投饵,多换水,特别在秋季要加大饵料蛋白质的含量,以促进刺参的快速生长如何改造虾池养殖刺参?养参的虾池以20~40亩,长方形南北向,水深2~3米为宜在池内开挖1条30飞0cm深的环沟, 环沟面积占池面积的1 /4~1/5左右,坡度不宜太大虾池底质较好的可采用以 下方法改造:一是投石 法,每隔1 — 1.5m左右投石一堆,每堆0・5~1m3左右,也可随意向 池中投乱石、瓦片等;二是建造 人工参礁,采用水泥制造的多孔、多层次,孔径折10cm左右,便丁刺参栖息捕食对软泥底虾池采用 吊物的形式,即在虾池中打桩,用绳索和旧网片架起层面,投放瓦片、筐笼、轮胎石板等在上面排与 排的间距为30飞0cm,高度30cm左右,顺着进排水的方向排列如何活池和肥水?池塘进水以淹没参礁为度,亩用生石灰80- 100kg或漂白粉10kg浸泡消蠹,2天后排 干池水, 用60目筛网过滤进水50~60cm,亩施伟嘉肥水宝0.弘1 kg,益生活水素200~300克,待7-10天池水呈 茶褐色,有益菌和有益藻类大量繁殖即可投苗。
优质刺参苗的标准是什么?体态伸展粗壮,色泽鲜艳,肉刺尖而高;头尾活动自如,运动快,伸展自然,排便不粘而散,吃 食快体态色暗而粘滑,肉刺秃而短,粪便粘,管足无力的坚决不要参苗的投放密度如何确定?参苗的放养密度要据规格大小而合理控制,通常300~500头/斤的亩放5000-10000";规格30-50 头/斤的亩放2000~3000头放苗密度还要根据水质、换水量的大小,水体的肥瘦程度及是否投饵等随 时调整苗种投放时要注意哪些环节?苗种投放前最好选用20ppm的宵霉素或20ppm的氟星药浴30分钟,杀灭各种病菌放苗时穿好潜水衣,将参苗放在水桶中,均匀撒在石块、瓦片上,手的起点离水面 10cm左右,这样做即可提高参苗的成活率,乂可保持水底硅藻的有效繁殖二是采用网袋投放法:1cm左右 幼参附着和活动能力很弱,如直接投放在池中必然造成大量死亡,可将参苗装在20目网袋中,每袋 100头200头,网袋中放进小石块,以防漂浮和移动,放在人工参礁上网袋口敞开,让参苗慢慢 从网袋中爬出刺参养殖中如何科学的投喂?虾池高密度养殖的条件下,适量投饵是刺参高产养殖的重要措施投饵量一般为刺参体重的3~5%,也可据参肠道饱满度来调整,水温低丁 5C和夏眠期间不投喂,6月中旬前每3—4天 投1次,10月上旬后日投1次,并加大饵料中蛋白质的含量,以促进刺参的快速生长。
刺参具有昼 伏夜出的习性,故白天的投饲量占 40%,晚上占60%如何做好水质调控?早看时节控制换水量,采用多进少出的办法,排出10cm,进水15cm,达最高水位后 进5m排 5cm刺参夏眠后池水保持2m以上,加大换水量,降低水温,排除残饵和脏物同时,整个养殖过程中要通过施用肥水宝和益生活水素来增加池内浮游生物量,保持透明度1・2~1・5米左右,使刺参避免强光直射,改善栖息环境为了更好的改良水质,养参过程中要定期使 用益嘉素,芽抱杆菌、EM活水素、双效底净、久氧等产品,以降低氨氮,业 硝酸盐,改良黑底,臭底 等现象养成管理中还要注意哪些事项?一、 要防止暴雨季节大量淡水注入,刺参届狭盐类,池内水体的骤降极易造成溃烂、死亡,故雨 季要及时排掉表层淡水二、 要防止池内海菜、海草、残饵等的腐烂,使局部缺氧,造成刺参死亡可在高温期使用久氧 泼洒或加量使用EM活水素,浓缩芽抱杆菌分解残饵,粪便等调控三、 要注意越冬期管理要及时在冰面打眼,除积雪,以增加水中溶氧和基础饵料的繁殖池塘养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那些?1 .池水不活的问题 海参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其活动范围小,行动速度缓慢,主要靠海水的流动带走排泄物和周围的污物,以得到良好的生活水环境。
目前新建潮间带养参池塘缺乏科学 的规划设计,多数养参池塘换水量不大,且有许多死角,海参得不到良好的水环境,正常的栖息、存活 和生长受到制约我们认为,应加大日换水量至 50%以上,且大量使用活菌改良2. 栖息物体的数量问题 栖息物体是池养海参的主要生活场所,栖息物体服从海参 夏眠和(较明显的)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栖息物体的数量少,尤其是软泥底池塘,海参生活空间狭小,不利丁海参的正常栖息生活目前养参单位投放栖息物体的数量普遍少,有的不到1%我们的设计是: 投放栖息物体应占池塘面积应达到50%左右,且均匀分布;投放栖息物体的体积达到池塘水体的10%以上这样一来,尽管要增加不少投资,但能得到很可观的生 产回报率3. 放苗和存养密度不适宜的问题在目前的养参池塘条件下,有2种较极端的情况:一是放养密度太稀,由丁资金不足等原因,存养密度在 1000头/亩以下,池塘利用率低,生产潜力得不到适度挖掘;另一种是放养密度过大,存养密度在 25000头/亩以上,超出生产环境承载能力,其结果是海参死亡严重,或海参生长缓慢,从粗养到半精养,存养密度应该掌握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