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汉英思维模式差异与语言表现.docx
3页简谈汉英思维模式差异与语言表现 简谈汉英思维模式差异与语言表现 【摘 要】语言与思维是密不可分的一对统一体,英汉民族各有不同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而思维模式的不同也表达在语言表现上 【关键词】思维模式;意合;形合;语言表现 在民族的开展过程中,那些长久地、稳定地、普遍地起作用的思维习惯、思维方法,对待事物的审视趋向和公认的观点,就叫做该民族的思维方式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思维模式是语言生成和开展的深层机制,语言是思维模式的构成要素,使其得以形成和开展,而思维模式的差异又造成语言的差异 一、汉英思维模式差异 整体与个体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特有的思维模式,强调自然界和人的和谐与统一,是一种整体性思维方式而西方哲学强调人的个体意识,人依附于自然却又独立于自然,因而西方人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思维方式 汉英民族思维模式的差异可以分别反映在词义的表达和说明事物及句子的结构上汉语词义一般较笼统,而英语词义一般较具体在表达事情时,汉语习惯于从大到小,从一般到特殊;英语的顺序那么与此相反英语的句子结构呈现了头轻脚重的正三角后续性规律,而汉语那么是头重脚轻的倒三角形前置性扩展机制。
艺术与科学中西文化最显著的差异是:中国文化是艺术的,西方文化是科学的艺术的精神是借着具体的意象,传神活现,画龙点睛地来表一己的感觉或价值判断,目的是价值的欣赏和创造科学的精神是借着抽象的符号,利用分析和实证的方法,从而对事物做理智的了解,目的在于寻求真理 抽象与形象从总体上看,英民族擅长用抽象的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比拟重视抽象思维能力的运用相比之下,汉民族那么更习惯于运用形象的方法表达抽象概念,不太重视纯粹意义的抽象思维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直接反映在句子词汇的使用层面上,具体表现为:英语常用大量的抽象名词来表达实的概念 顺向与逆向中国人出于礼貌请对方先做某事时常说您请而英语的习惯说法却是“After you!〞汉语中用“先〞表达的意思,英语中却用“后〞表示英汉民族思维顺序的差异也常反映在观察事物时所取的视角如汉语中的“九五折〞英语常说成“a five percent discount〞,汉语着眼于打折后的实际付款比例,英语着眼于折扣的比例 直觉与理性在西方,哲学通常与逻辑学、自然科学相结合;而中国的哲学多半都是为人、处世治学之道因而汉民族的思维模式以直观、感性为主,侧重知觉、体验、感悟。
这一区别主要表达在中西方文字上 汉字是象形文字,是表意文字,以取象为主,是对自然事物的模仿英语是声音语言,采用表音文字,与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文字在表达客观事物的概念时具有任意性,词的形式和词义之间没有理据性 二、主要语言表现:形合与意合 汉民族的直觉思维、内心体验和主体意识在语言表述中表现为汉语的“意合〞而西方人在哲学思想上对形式逻辑和理性思维的偏向表现为英语的“形合〞著名翻译家付雷也曾说:“东方人与西方人的思想方式有根本分歧: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西人那么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惟恐不尽,描写惟恐不周〞 刘宓庆对于形合和意合的定义如下:“形合〞指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意合〞指不借助语言形式手段而借助词语或句子的意义或逻辑联系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前者注重语句形式上的接应,后者注重行文意义上的连贯汉语注重“意合〞,主要指其在语法上重隐含,语言形式零散,语义关系松散,少用连接手段和形式,注意隐性连贯英语注重形合,句子排列多呈“树形〞结构,围绕句子主干严密展开,结构严谨,有许多显性接应汉语对语法意义的表达是通过词汇手段实现,句与句之间只有意义上的联系,无需形式上的粘连。
而英语是由音节组成词,由词组成句,由句子组成段,由段落组成文,对语法形式极其重视,这些成分之间都有严密的逻辑关系 三、具体语言表现 句式结构西方思维形式是重在分析,这使西方人惯于由一到多的思维,句子结构以主语和谓语为核心,统摄各种短语和从句,由主到次、递相迭加、结构复杂,但形散而意合,形成了树杈形 的句式结构; 东方思维重在综合,这使中国人注重整体和谐,强调从多而一的思维形式,句子结构以动词为中心,以时间顺序为语序链,形成流水型的句式结构 语序结构汉语的语序较英语语序灵活英语中,绝大局部句子限于SV 结构在英译汉语句子时,汉语中大量的无主句、无谓语句或主谓不紧凑的句子都被调整成SV 结构 省略与压缩汉语中,词的省略和压缩很普遍通过词的省略和压缩,句子变得简洁并富有弹性对这类句子的解读,主要靠语境、读者的生活经验及其对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而英语中,词的压缩和省略的情况几乎是没有 连词使用汉语中,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连接副词、并列连词、附属连词等常被省略,致使汉语单句、复句难辩,主句、从句界定模糊句中的成分关系主要靠读者意会而上述提及这些词是英语句中各成分的连接手段,在英语造句时,须臾不能离开。
成分标定汉语句子中的成分常常模糊不清,尤其是状语而英语句子中的成分标定明显,一目了然 内涵与外延有时候,汉语中一些词的内涵和外延显得模糊这和汉民族传统中重“悟〞的倾向分不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英汉思维差异对语言的影响无所不在,思维的差异对英语的学习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语言的思维因素,比拟二者在其语言上的特征,在学习英语时有利于排除东方思维负迁移的影响,培养起英语思维能力,以英语的思维模式学习英语,从而掌握英语语言的内在规律 参考文献 【1】 萨丕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2】 王德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 转引自陈定安.英汉比拟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