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题(全部)无答案.doc
32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题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二00七年十月一、单项选择题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2、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运动 B. 物质可以认识 C. 物质能为感官感知 D. 客观实在性3、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是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C.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D.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 )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 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6、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内容是( )A.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B.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曲折性C.既肯定又否定 D.既前进又倒退7、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8、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 ) A.观察实验方法 B.逻辑推理方法 C.矛盾分析法 D.归纳演绎方法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0、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 ) 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创造物质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意识依赖于物质11、中国古代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是一种( ) A.抹煞事物质的稳定性的相对主义观点 B.折衷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 D.绝对主义的观点12、“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这就是要人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 A.矛盾普遍性原理 B.运动、发展的原理C.普遍联系的原理 D.矛盾特殊性原理13、“如果偶然性不起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是一种( )A.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B.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的观点C.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14、“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
反之,那些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这段话告诉我们( )A、要学会分清事物矛盾的性质 B.要懂得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C.要学会解决不同矛盾用不同的方法 D.要抓住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15、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 ) A、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 D、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16、“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在哲学上讲(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特殊性 D、矛盾的同一性17、发展的实质是 (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C.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统一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8、 “拔苗助长”的事例是 ( )A.重视可能性的表现 B.忽视可能性的表现C.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 D.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19、庄子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这个命题的哲学思想是()A. 辩证法的 B. 承认事物的内在联系的C. 否认事物差别的相对主义观点 D.将事物差别绝对化的形而上学观点20、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就不是真正的人手了这句话表达的哲学道理是()A.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 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C. 否认联系的形而上学观点 D. 承认普遍联系的辩证法观点21、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2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认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23、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24、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这一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 )A.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B.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C.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 D.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作出了否证25、下列各项中,正确表述认识客体的含义的是( )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B.认识的客体是外部自然界C.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D.认识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26、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强调(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世界件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7、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是 ( )A.否认意识的能动性 B.夸大意识的能动性C.否认物质的决定性 D.夸大物质的决定性28、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 )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B.主体性的观点C.反映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29、实践有力地驳斥了不可知论,因为它能够把 ( )A.真理变成现实 B.谬误转化为真理C.人的认识能力无限提高 D.人的认识器官无限延长30、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A.永恒性 B.客观性 C.不变性 D.终极性31、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 ( )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3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33、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 A.产品的分配形式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34、杰出人物的产生是( ) A.纯粹是必然的 B.纯粹是偶然的 C.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 D.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的35、“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 A.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B.宿命论的历史观 C.唯意志论的历史观 D.循环论的历史观36、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 ) A.客观的物质世界 B.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 C.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 D.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37、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38、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 A科学技术 B劳动对象 C劳动者 D管理方式39、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 )A.社会意识形态 B.政治法律思想C.国家政权 D.政体4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D. 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 41.商品是:( )A.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 B.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品;C.一切物品; D.一切有用的物品;42.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43.价值的本质是( )A.一般人类劳动; B.抽象劳动; C.具体劳动; D.社会生产关系;44.一定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由( )A.使用价值构成; B.交换价值构成; C.价值构成; D.货币构成;45.价值或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A.商品; B.货币; C.价格; D.使用价值;4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A.两种劳动; B.两次劳动; C.两个过程的劳动; D.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47.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A.劳动生产率决定的; B.劳动时间的二重性决定的;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D.劳动的复杂程度决定的;48.简单商品经。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