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届高中毕业班3月教学质量检测(一)化学试题附答案.doc

25页
  • 卖家[上传人]:ligh****329
  • 文档编号:265681578
  • 上传时间:2022-03-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9M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石家庄市2022年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一)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b-122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神农本草经疏》记载:“自然铜……乃入血行血,续筋接骨之神药也”中药“自然铜”是天然黄铁矿,主要含FeS2,易被氧化,通常煅制成FeS再醋萃入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中药“自然铜”存在于地表附近B. 中药“自然铜”经电解精炼可得纯铜C. “煅制”将FeS2中一半的硫元素转化为SO3D. “醋萃”中FeS转化为醋酸亚铁【答案】D【解析】【详解】A.“自然铜”主要含FeS2,易被氧气氧化而变质,不能存在于地表附近,故A错误;B.“自然铜”主要含FeS2,不含铜元素,不可能冶炼出铜,故B错误;C.“煅制”是FeS2和氧气反应生成FeS和SO2,故C错误;D.“醋萃”中FeS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亚铁和硫化氢,故D正确;选D。

      2. 化学与生活紧密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湘绣所使用的蚕丝纤维主要成分为纤维素B. 北京冬奥会使用氢燃料电池汽车有利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C. 硅酸钠水溶液可用作黏胶剂和木材防火剂D. 酿酒是利用微生物使淀粉等物质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的过程【答案】A【解析】【详解】A.蚕丝纤维主要成分为蛋白质,不是纤维素,故A错误;B.北京冬奥会使用氢燃料电池汽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故B正确;C.硅酸钠不能燃烧,水溶液具有粘结性,常用作黏胶剂和木材防火剂,故C正确;D.酿酒的过程为淀粉在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发酵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该过程是利用微生物使淀粉等物质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的过程,故D正确;故选A3. 乙烯用途广泛,如可水化(加成)制乙醇、催化加聚制聚乙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12C、13C、14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均为B. 重水的结构式为C. 乙烯的电子式为D. .上述两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均为100%【答案】C【解析】【详解】A.12C、13C、14C三者是同位素,质子数为6,原子结构示意图均为,A正确;B.重水的分子式是D2O,结构式为,B正确;C.乙烯的电子式为,C错误;D.乙烯水化(加成)制乙醇:;乙烯催化加聚制聚乙烯:,这两反应均没有生成其它物质,原子利用率均为100%,D正确;故选C。

      4. 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 装置甲验证铁的析氢腐蚀B. 装置乙制备氢氧化亚铁C. 装置丙蒸发氯化镁溶液,制备无水氯化镁D. 装置丁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答案】B【解析】【详解】A.铁钉在氯化钠溶液中发生吸氧腐蚀,不能发生析氢腐蚀,故A错误;B.用装置乙制备氢氧化亚铁时,先打开止水夹a,用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然后关闭止水夹,利用反应生成的氢气增大试管A中的压强,利用压强将硫酸亚铁溶液压人试管B中,硫酸亚铁和氢氧化钠溶液在无氧环境中反应生成白色氢氧化亚铁沉淀,故B正确;C.氯化镁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氢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若直接加热蒸发时,氯化氢受热挥发,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导致水解趋于完全,最终得到氢氧化镁,无法制得无水氯化镁,故C错误; D.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得到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无法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D错误;故选B5. 法匹拉韦是治疗新冠肺炎的一种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物质说法错误的是A. 分子式为C5H4O2N3F B. 物质类别为氨基酸C. 能和H2发生加成反应 D. 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答案】B【解析】【详解】A.从法匹拉韦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5H4O2N3F,A正确;B.氨基酸结构含有同一碳原子连接氨基和羧基的特征,该结构简式不符合氨基酸特指,B错误;C.该结构简式含有谈谈双键等不饱和键,能和H2发生加成反应,C正确;D.该结构简式中含有两个sp3杂化的N原子,该N原子与相连接的三个原子形成三角锥构型,决定了其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正确;故选B。

      6.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NH+Al3++4OH—=NH3·H2O+Al(OH)3↓B. 将SO2通入稀硝酸溶液中:3SO2+2NO+8H+=3SO+2NO↑+4H2OC. 向含2molFeI2的溶液中通入2.5molCl2:2Fe2++8I—+5Cl2=2Fe3++4I2+10C1—D.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SiO+CO2+H2O=H2SiO3↓+CO【答案】C【解析】【详解】A.硫酸铝铵溶液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偏铝酸钠、一水合氨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Al3++5OH—=NH3·H2O+AlO+2H2O,故A错误;B.二氧化硫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硫酸、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O2+2NO+2H2O=3SO+2NO↑+4H+,故B错误;C.碘离子的还原性强于亚铁离子,2mol碘化亚铁与氯气反应时,4mol碘离子消耗2mol氯气,过量的0.5mol氯气消耗1mol亚铁离子,则参加反应的亚铁离子、碘离子和氯气的物质的量比为1:4:2.5=2:8:5,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8I—+5Cl2=2Fe3++4I2+10C1—,故C正确;D.硅酸钠溶液与过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和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CO2+2H2O=H2SiO3↓+2HCO,故D错误;故选C。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SO2有漂白性B. 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故NO2是酸性氧化物C. H2SiO3的酸性弱于H2CO3,故非金属性C强于SiD. CaCO3难溶于水,故CO2能与CaCl2溶液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SO2的还原性将KMnO4还原而使其褪色,A错误;B.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NO,故NO2不是酸性氧化物,B错误;C.Si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H2SiO3的酸性弱于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H2CO3,故非金属性C强于Si,C正确;D.CaCO3难溶于水,但由于碳酸酸性弱于盐酸,CO2与CaCl2溶液不反应,D错误;故选C8. 合成氨以及氨氧化制硝酸的流程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吸收塔中通入过量A的目的是提高硝酸的产率B. 氧化炉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C. 工业生产中可选择铝作为罐体材料盛装大量浓硝酸D. 可用Na2CO3溶液吸收硝酸生产中的尾气【答案】B【解析】【分析】氮气与氢气在合成塔内反应生成氨气,, 经氨分离器分离得到较纯净氨气,通过氧化炉氧化得到NO,、 ,在吸收塔内与水反应生成硝酸,。

      详解】A.吸收塔中通入过量A的目的是不断氧化NO2与水反应生成的NO,进而提高硝酸的产率,A正确;B.氧化炉中发生反应,其中氧化剂O2与还原剂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4,B错误;C.常温下,铝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工业生产中可选择铝作为罐体材料盛装大量浓硝酸,C正确;D.硝酸生产中的尾气含有酸HNO3、HNO2等,可用Na2CO3溶液吸收,D正确;故选B9. 1,5—戊二胺()是生物法制备尼龙材料的重要原料,利用双极膜(BPM)电渗析产碱技术可将生物发酵液中的1,5—戊二胺硫酸盐(含和SO)转换为1,5—戊二胺,实现无害化提取,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极的电势比b极的低B. m膜为阳离子交换膜,n膜为阴离子交换膜C. 电解过程中,H2SO4极室溶液的pH逐渐减小D. b极区每生成11.2L气体(标准状况),理论上可生成2mol1,5—戊二胺【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将生物发酵液中的1,5—戊二胺硫酸盐转换为1,5—戊二胺,实现无害化提取,则生物发酵液中SO应通过n膜进入H2SO4溶液,应通过m膜进入产品室,与BPM表面产生的OH-生成水和产品详解】A.据分析,阳离子朝a极运动,a极是阴极,则b极是阳极,故a极的电势比b极的低,A正确;B.据分析,m膜为阳离子交换膜,n膜为阴离子交换膜,B正确;C.据分析,电解过程中SO进入H2SO4极室,生成H2SO4,pH逐渐减小,C正确;D.据分析,b极区是阳极区,电渗析过程生成O2,每生成11.2L气体(标准状况)转移电子=2mol,而生成转移电子2mol,故理论上可生成1mol1,5—戊二胺,D错误;故选D。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两项符合题目要求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得0分10.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A将废铁屑溶于过量盐酸,滴入KSCN溶液,未见溶液变为红色而该废铁屑中不含Fe(III)B向Na2SO3溶液中先加入少量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过滤、洗涤,然后再向沉淀中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Na2SO3溶液已经变质C向CuSO4溶液中加入KI溶液,再加入苯,振荡,上层呈紫红色,下层有白色沉淀生成Cu2+可以氧化I—,白色沉淀可能为CuID向盛有Ag2O固体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硝酸和氨水,Ag2O均溶解Ag2O两性氧化物A. A B. B C. C D. D【答案】BC【解析】【详解】A.若废铁屑表面含有氧化铁,氧化铁溶于盐酸生成的氯化铁能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滴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不会变为红色,则未见溶液变为红色不能确定铁屑中不含Fe(III),故A错误;B.亚硫酸钠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说明亚硫酸钠溶液已经完全变质,故B正确;C.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碘化钾溶液,再加入苯,振荡,上层呈紫红色,下层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硫酸铜溶液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钾、碘和碘化亚铜白色沉淀,反应中铜离子做反应的氧化剂,碘离子为还原剂,故C正确;D.氧化银与稀硝酸生成硝酸银和水说明氧化银表现碱性氧化物的性质,氧化银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二氨合银和水不能说明氧化银表现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则氧化银溶于稀硝酸和氨水不能确定氧化银是两性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BC。

      11. 布洛芬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布洛芬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与乙酸互为同系物 B. 其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4种C. 能发生聚合反应 D. 能与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答案】BD【解析】【详解】A.同系物指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若干个“CH2”基团的有机物,乙酸不含苯环,与布洛芬结构不相似,A错误;B.根据布洛芬的结构简式,苯环上的两个基团处于对位,则苯环上的氢原子关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