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17课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笛音
  • 文档编号:15935899
  • 上传时间:2017-09-0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9.03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第 17 课 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1、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知道什么是青铜,我国历史上哪一时期属于青铜时代2、 大致了解青铜铸造工艺的过程 在想象、 思考、 讨论的基础上尝试划分青铜器种类3、认识并欣赏部分著名的青铜器,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面具等,能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赏析内容二)能力与方法注重自主探究式学习, 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探讨问题, 交流心得, 从中体会合作的乐趣在识别、欣赏青铜名器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人类文明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初步审美、欣赏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有高度智慧的 商周的青铜文明, 的确值得我们引以为自豪 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情感和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教学重点:欣赏精湛绝伦的青铜艺术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初步审美、欣赏能力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谈话法、欣赏法、问题引导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看漫画,猜成语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漫画《问鼎中原》和《一言九鼎》 ,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两幅漫画画的是什么成语故事? (学生回答:问鼎中原、一言九鼎。

      )不错问鼎中原是我们学习第二学习主题春秋争霸一课时学过的一个成语一言九鼎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做人要讲诚信, 说过的话一定要做到 除了这两个成语外,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和鼎有关的成语? (学生回答:三足鼎立、人声鼎沸、大名鼎鼎 ,, )同学们说了不少和鼎有关的成语,谁来告诉我鼎究竟是什么东西?鼎是我国古代青铜器的一种 最初是一种炊器, 多用于祭祀或典礼时盛煮鱼猪牛羊肉等食物, 相当于现在的锅 到后来逐渐成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具有极其崇高的意义在奴隶制鼎盛时代,被用作“别上下,明贵贱” ,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今天我们除了要认识鼎, 还要学习其他各种精美的青铜器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而又瑰丽的青铜艺术世界吧一、板书课题 第 17 课 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二、出示学习目标1、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知道什么是青铜,我国历史上哪一时期属于青铜时代2、 大致了解青铜铸造工艺的过程 在想象、 思考、 讨论的基础上尝试划分青铜器种类2 3、认识并欣赏部分著名的青铜器,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面具等,能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赏析内容三、自学指导1 什么是青铜,我国历史上哪一时期属于青铜时代2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P101 了解司母戊鼎的铸造过程,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归纳)3 青铜器冶铸技术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巧夺天工或类似的表述)4 从用途上划分,青铜器可以分为哪些类别。

      (酒器、乐器、食器、兵器和工具 ) 5 青铜器种类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种类繁多或类似的表述)6、如何欣赏四羊方尊(以教师示范引导为主)7、如何欣赏四羊方尊司母戊鼎(以学生模仿讲解为主)8、如何欣赏三星堆青铜器(以多媒体影片播放欣赏为主)四、先学五、后教冶铸技术篇1 什么是青铜,我国历史上哪一时期属于青铜时代青铜是以铜为主要元素的合金,因呈青灰色而被称为青铜 历史上称夏、 商、西周时期为青铜时代 )教师在大屏幕上给出阅读材料, 扩充学生的知识面:青铜是铜与铅、锡的合金加入铅和锡以后, 铸器时可使铜液的流动性能得以改善, 使青铜器表面的装饰花纹获得清晰的效果大约在商王武丁前后,古代工匠已经掌握了这种三元合金工艺这比西方要早好几个世纪2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P101 了解司母戊鼎的铸造过程,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归纳)(首先是把铜、锡、铅等几种金属按一定比例放入坩埚中,加热熔化,然后将合金溶液灌注入陶范里冷却后撤去陶范,再精心修饰,青铜器就制造出来了 ) 再通过一个计算题体会铸造司母戊鼎工程的浩大和工艺的精巧3 青铜器冶铸技术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巧夺天工或类似的表述)器物分类篇4 从用途上划分,青铜器可以分为哪些类别。

      (酒器、乐器、食器、兵器和工具 ) 5 青铜器种类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种类繁多或类似的表述)精品赏析篇在种类繁多的青铜器中有不少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珍品 在精品赏析篇中我们不仅会欣赏到一些难得的艺术珍品,还要初步学会赏析青铜器的方法6、如何欣赏四羊方尊(以教师示范引导为主)步骤( 1) :展示四羊方尊图片,学生整体感知步骤( 2) :教师引导提问: “四羊方尊究竟美在何处?”学生分组讨论,畅谈自己的感受步骤( 3) :教师引导观赏,介绍赏析方法,从三个方面来赏析:数据分析,整体欣赏和细节欣赏并给出参考资料3 数据分析 :四羊方尊高 58.3 厘米,重 4.5 公斤通过数据,我们大致了解了四羊方尊的大小和重量整体造型: 四羊方尊整体造型别致奇特, 整体器型和动物形象相结合, 巧妙自然和谐得体它集线雕、浮雕、立体雕塑于一器,把平面图像和立体雕塑结合起来方尊的形象在宁静中有威严感,是我国上古文明的瑰宝细节欣赏: 尊的颈部铸有蕉叶, 蕉叶上的花纹叫夔形纹 夔是古代龙的一种, 象征王权蕉叶的底部饰有兽面纹, 用狰狞的面目体现当时森严的等级制度不可逾越 肩部有四条龙蟠缠在四周, 尊的腹部分别铸有四只大卷角羊, 突出尊外。

      羊大为美, 含有吉祥的寓意在里面方尊的边角及每一面中间都铸有棱脊, 增强了造型的气势, 使方尊的形象在宁静中有威严感,体现出商朝的威严法度全器上下线条光洁刚劲羊角是事先铸成后配置在羊头的陶范内,再合范浇铸的如果没有高超的技术,就很难达到整个器物浑然一体的效果步骤( 4) :学生归纳此尊的特点:造型奇特,纹饰瑰丽7、如何欣赏四羊方尊司母戊鼎(以学生模仿讲解为主)步骤( 1) :展示图片,学生整体感知步骤( 2) :学生分组交流自己欣赏的感受,简单谈谈对司母戊鼎的初步印象步骤( 3) : 学生模仿上述欣赏方法, 参照课文和教师提供的资料, 在讨论的基础上每组选出一个代表从数据分析、整体造型、纹饰图案三个方面进行赏析讲解数据分析:高 133 厘米、口长 110 厘米、口宽 79 厘米、重 832.84 千克整体造型:立耳,柱足,腹长方形,形制雄伟,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铜器纹饰欣赏:饰 饕餮 t ā o ti è 纹,腹内壁铸铭文“司母戊”三字,此鼎据考证,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8、如何欣赏三星堆青铜器(以多媒体影片播放欣赏为主)首先是整体欣赏,让音乐、画面将学生带入一个青铜艺术的世界。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及三星堆文物的出土, 确凿无疑的证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体的 证明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相同, 都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三星堆遗址就是长江上游地区中华文明最杰出的代表 它的奢华在许多方面为中原所不及, 它是三千多年前傲视长江及其以南地区的南方文明无可争议的中心 出土的各种器物, 它们有的被神化了, 而有的又具有写实风格,动物雕像形象生动,制作传神, 植物的创作也似乎被注入了灵性,它们有的纯朴古拙,有的诡谲神秘,将怪异的 "形 " 与神秘的 "神 "相结合,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三星堆青铜器珍品欣赏, 包括青铜面具、 青铜神树和青铜大立人, 可以根据时间进行选择欣赏每段影片之后都有一个思考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青铜大立人:青铜大立人身高 172 公分, 加基座通高 262 公分,重 180 公斤青铜立人像头戴华美冠冕,身披法带,穿龙纹左衽燕尾长襟衣,粗眉大眼,威风凛凛,双手夸张地握成环形,赤足佩脚镯立于双层方座之上, 给人以高贵雍容、生动精美之感 他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神权和王权,是一个集神、 巫、 王于一体的领袖人物形象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大得出奇的双手,所执何物,费人猜思。

      青铜面具:青铜纵目面具,通宽 138 公分,通高 65 公分,眼球柱状向外突出长达 164 公分, 最奇特的是它的招风大耳,许多年轻人把它视做外星人古代史书中说:蜀王杜宇乃“从天堕” ,即从天而降,这是否意味着三星堆青铜文化的创造者们真的是天外来客?还是古代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 ?还是早期蜀王蚕丛的神像?甲骨文的古“蜀”字的上部象征纵目,纵目人像与《华阳国志 .蜀志》有关蚕丛纵目的记载正相吻合青铜神树: 通天神树全是用青铜铸造,高达 384 厘米,最上端的部分已经缺失,估计全部高度应该在 4 米以上神树分上、中、下三层,每层有三枝,共九枝,符合中国古代“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每枝朝不同方向弯成弓形,上面挂满了“果实” ;神树上还有一条龙, 从树顶上蜿蜒而下, 栩栩如生 这棵神树结构复杂的造型、 精美独特的工艺,可谓举世无双9 青铜器珍品有哪些特点?(学生回答:工艺精湛或类似的表述)最后教师进行小结: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夏、商、周三个朝代,它是中国文化灿烂的篇章 自从发现了青铜材质, 人类从原始阶段进入到一个文明的时代, 青铜是这一时代鲜明的标志 世界各文明古国都经历过青铜时代, 唯有古代中国赋予青铜器重要的社会意义,深厚的精神內涵,以及高度完美的艺术形式。

      三)美文、美器欣赏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各种精美的青铜器物, 同时富有感情的朗诵文章, 让学生感受青铜之美,产生共鸣,得到情感的升华文章内容: 每当我面对青铜器时, 总感到有一种神力在震撼我的心灵, 令我崇敬而流连它那硕大和精巧的形体,凝重和庄严的气质,无不显示出王权的威严、神权的尊贵;它那和谐流畅的线条与通体巧夺天工的图饰,展示出了工匠们高超的技艺和璀璨的思想 图腾之精神幻化出的巨力点燃了那个刚刚从蛮荒中蹒跚而来的时代的文明之光, 并成为后来华夏民族坚强意志的巍巍大厦;它那铜绿斑斑的外表,在久远的年代中剥蚀着,但那由血与火铸就的厚重历史的内核,却永远不会被风化由青铜器构成的青铜文明,始终昭示出英雄时代的辉煌和不灭的伟力;人的力量,历史的力量,时代的精神,使青铜文明灼灼发光,耀眼四射,恰如丰碑般的崇高而魅力不朽!六、当堂训练(四)课外拓展:学生活动: 1、 “我是小小欣赏家” 学生回忆本课欣赏过的青铜器精品,然后选择一件自己最喜爱的大致画下来并运用这节课学过的鉴赏方法将欣赏时的感受写下来2、课后用橡皮泥模仿或创作一件青铜器,并在课外活动中交流展示七 、教学反思5 播放 flash 动画:铸造青铜的过程。

      1、用特制的塑模泥土,做成一个跟待铸的觯外型一样的实心泥模,然后在上面雕刻花纹2、泥模干后,在上面分块翻制外模外模依器型的需要,分成若干块由于觯的形体比较简单,器身部分只用前后两块大模,在加上口部和底部两块模就可以了3、修整外模,加刻精细的花纹,并且控制花纹组织的均匀4、在觯模的底部,制作一个铭文模,以便铸成后,觯的底部会留有铭文5、在实心泥模的表面上刮去一层厚度,这样在外模和实心泥模合在一起后,两者间便会形成空隙这层空隙就是待铸的觯的厚度了6、将内模和外模合在一起,以子母榫相互扣合,以免错位并且留出喇叭形的浇口,然后用大约摄氏 600 度的温度,将泥模预热7、把熔化的铜液从喇叭形的浇口注入,浇口旁边有排除空气的小孔8、等待青铜溶液凝固后,敲碎铸模,取出青铜觯,然后再经过细部的修整、打磨,一件金光闪闪的青铜觯就完成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