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39778537
  • 上传时间:2024-03-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7.5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Cucumber Angular Leaf Spot黄瓜角斑病在我国东北、内蒙古、华北及华东普遍发生,尤其是东北、内蒙古等保护地 黄瓜和华北春大棚发病严重病叶率有时高达70%左右,是保护地黄瓜重要病害之一黄 瓜受害,不仅影响产量,而且降低商品价值症状幼苗和成株期均可受害,但以成株期叶片受害为主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卷须和果实, 有时也侵染茎子叶发病,初呈水浸状近圆形凹陷斑,后微带黄褐色干枯;成株期叶片发病, 初为鲜绿色水浸状斑,渐变淡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灰褐或黄褐色,湿度大时叶 背溢出乳白色浑浊水珠状菌脓,干后具白痕,后期干燥时病斑中央干枯脱落成孔,潮湿时产 生乳白色菌脓,蒸发后形成一层白色粉末状物质,或留下一层白膜茎、叶柄、卷须发病, 侵染点水浸状,沿茎沟纵向扩展,呈短条状,湿度大时也见菌脓,严重的纵向开裂呈水浸状 腐烂,变褐干枯,表层残留白痕瓜条发病,出现水浸状小斑点,扩展后不规则或连片,病 部溢出大量污白色菌脓条件适宜病斑向表皮下扩展,并沿维管束逐浙变色,并深至种子, 使种子带菌幼瓜条感病后腐烂脱落,大瓜条感病后腐烂发臭瓜条受害常伴有软腐病菌侵 染,呈黄褐色水渍腐烂。

      角斑病易与霜霉病混淆而用错药,使病害屡治不愈一般霜霉病叶 片病斑背面有黑色或紫色霉层,病斑后期不穿孔,瓜条不受害;角斑病叶背病斑溢出菌脓, 穿孔,瓜条受害有臭味病原病原为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病致病变种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lachrymans (Smith et Bryan) Young, Dye & Wilkie属薄壁菌门假单胞菌属菌体短杆状相互连接呈链状, 端生1~5根鞭毛,大小0.7〜0.9p mX1.4〜2p m,有荚膜,无芽抱,革兰氏染色阴性在金 氏B平板培养基上,菌落白色,近圆或略呈不规则形,扁平,中央凸起,污白色,不透明, 具同心环纹,边缘一圈薄且透明,菌落直径5~7mm,外缘有放射状细毛状物,具黄绿色荧 光该菌属好气性,不耐酸性环境生长适温24〜28°C,范围4〜39°C, 48〜50°C经10min 致死发病规律病菌附在种子内部和随病残体落入土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种子带菌率2%〜3%, 病菌由叶片或瓜条伤口、气孔、水孔侵入,进入胚乳组织或胚根的外皮层,造成种子内部带菌初侵染大都从近地面的叶片和瓜条开始,然后逐渐扩大蔓延此外,采种时病瓜接触污 染的种子可致种子表面带菌。

      病菌在种子内可存活1年,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可存活3〜4 个月播种带菌种子,出苗后子叶发病,病菌在细胞间繁殖,保护地黄瓜病部溢出的菌脓, 借棚顶大量水珠下落,或结露及叶缘吐水滴落、飞溅传播蔓延,进行多次重复侵染露地黄 瓜蹲苗结束后,随雨季到来和田间浇水开始发病,病菌靠气流或雨水逐渐扩展,一直延续到 结瓜盛期之后随气温下降,病情缓和除病菌数量以外,温度和湿度是角斑病发生的重要 条件温暖、多雨或潮湿条件发病较重发病温度10〜30°C,适温18〜26°C,适宜的相对 湿度75%以上,棚室低温高湿利于发病病斑大小与湿度有关,夜间饱和湿度持续时间大 于6h,叶片病斑大;湿度低于85%,或饱和湿度持续时间不足3h,病斑小;昼夜温差大, 叶面结露重且持续时间长,发病重在田间浇水次日,叶背出现大量水浸状病斑或菌脓有 时,只要有少量菌源即可引起该病发生和流行露地黄瓜在低温多雨年份,病害普遍流行 黄河以北地区露地黄瓜,每年7月中下旬为角斑病发生高峰期,棚室黄瓜4~5月为发病盛期 保护地浇水后放风不及时,露地地势低洼积水,栽培密度过大,管理不严,多年连茬,偏施 氮肥,磷肥不足等均可诱发角斑病病害控制1. 选用抗、耐病品种 中国、日本等国家对已有的品种进行人工接菌鉴定,还没有发现 免疫品种,但品种间发病程度有明显差异,津研2号、津研6 号,津早3 号,黑油条,夏青, 全青,鲁青,光明,鲁黄瓜四号和87-2等为抗性品种。

      2. 选用无病种子 从无病植株或瓜条上留种,瓜种用70C恒温干热灭菌72h,或50~52C 温水浸种20min,捞出晾干后催芽播种,或转入冷水泡4h,再催芽播种;用代森铵水剂500 倍液浸种1h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催芽播种;用次氯酸钙300倍液浸种30〜60min,或40% 福尔马林150倍液浸1.5h,或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h,冲洗干净后催芽播 种;也可用新植霉素200p g/g浸种1h,用清水浸3h催芽播种3. 加强田间管理 培育无病种苗,用无病土苗床育苗;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 生长期及收获后清除病叶,及时深埋保护地适时放风,降低棚、室湿度,发病后控制灌水, 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病能力;露地实施高垄覆膜栽培,平整土地,完善排灌设施,收获后清 除病株残体,翻晒土壤等在基肥和追肥中注意加施偏碱性肥料4.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施农用链霉素250p g/g,或新植霉素200p g/g也可喷30%或 50%琥胶肥酸铜(DT)、50%代森锌、50%甲霜铜、50%代森铵、14%络氨铜、77%可杀得 等,连防3~4次此外也可选用硫酸链霉素或72%农用链霉素,每7d左右喷1次,连喷3~4 次。

      40万单位青霉素钾盐兑水稀释成5000倍液也有效近年日本北兴化学株式会社生产的 2%加收米对该病有很好的防效与霜霉病同时发生时,可喷施70%甲霜铝铜,或50%瑞毒 铜也可选择粉尘法:即喷撒10%乙滴或5%百菌清或10%脂铜粉尘剂目前,唐山市农 科所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烟剂--疫霉净对该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