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三语文《古诗词鉴赏》.doc
5页东方龙学校《初三年级语文)专用教程第丄讲(古诗词鉴赏L古诗词鉴赏一、 考试范围古诗词赏析的篇目:六册教科书的李白、杜甫、陶渊明、白居易、王维、苏轼、辛弃疾、李清 照、孟浩然、岑参的诗词二、 考点解析诗歌赏析就是对其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全面的评价、鉴别和赏析试题考查的知识重点可以概括 为五个字:“景、情、理、法、辞”1、 生动形象绘诗境一一景要求我们能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诗歌的画面,身临其境感受诗歌的意境,要学会有意识地调 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欣赏、品味每一首诗歌2、 整体把握悟诗情一一情把握作者流淌在诗句里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旨首先,应该了解作者的牛平和诗歌创作的 时代背景其次,读诗要抓诗眼就是指作品中那些最能表现主旨,显得特别精彩的字词句如李 白《渡荆门送别》中的“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中的“怜”就是整首诗的诗眼,表达了诗人对 故乡的万种情思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断肠”,都是诗歌中的“诗眼”,形象的表达了使人思 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3、 全面理解知诗理一一理鉴赏诗歌,应该理解诗歌中重点句子的含义,或者蕴含的哲理如:“山重水复疑路,柳喑 花明又一村揭示了:当做一件事情遇到困难的时候,只要咬紧牙关,坚持不懈继续努力下去, 转眼就会豁然开朗。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杜甫不怕I木I难、敢于攀登 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4、 体验风格通诗技一一法古典诗歌中,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运用,能更加传神地表现诗的意境和主题主要运用的 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夸张、拟人、借代、互文等主要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托物言 志、运用典故、借古讽今、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等5、 推敲字句品诗韵——辞品味诗歌精彩字句,可先从关键词语入手,体会诗歌语言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的特点 如通过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体会数量词的运用等,去品味关键词语的特定意义,理解 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三、 难点突破(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冋答要点)1、语言考查⑴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风格)?或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如:清新、雅致、不落俗套;平淡质朴、朴素自然、返璞归真;委婉含蓄,清静幽深;雄伟奇 特,慷慨悲壮;运用叠字叠词,生动形象,具有音乐美等注意:答题时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案才能圆满⑵找出这首诗的:“诗眼”,或找出用得最传神的实词(虚词)并分析其好处答题步骤:先找出此词一一结合诗句解释其表面和深层含义(即这个词描绘出了什么景象或展 现了什么画面或意境)一一使用它产生什么效果以及表达了什么感情或感受。
补充:动词、形容词的效果是准确、生动、贴切;数量词、副词往往是起强调或使文气更贯通 的作用;叠词往往是增强语言韵律感或强调作用;颜色词可以渲染气氛,增加画面感、色彩感,表 达心情等⑶诗中的某个字(句)为什么用得好步骤同上)⑷诗中的某个字换成别的字好不好要答出“好在哪里”或“不好在哪里”⑸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答题步骤: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一一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2、 形象(意象)或意境的考查⑴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形象?请具体分析答题步骤:如果是人物形彖,先概括艺术形彖的特点,然后结合诗句以及描写形彖的词语具体 解说即可如果是“物”,先找出有关诗句,接着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再结合主旨分析究竟比喻 或象征了什么形象⑵此诗写了哪些意象(景物),构成了什么意境?具体分析意境是怎样构成的第一问,找出意象,但不能抄诗句第二问,常有的意境有:雄浑壮阔,高远辽阔,雄浑壮 丽;孤寂冷清,箫瑟凄凉,冷寂荒凉,清冷寥落;恬静优美,优美静谧,自然和谐;等第三问是 描写哪些景物,渲染了什么环境气氛,映衬了什么心情3、 写作或者表达技巧(特色)的考查⑴此诗或某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注意:答此题要记住常用术语:修辞手 法、抒情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答题步骤:先说运用了什么手法,再结合诗句具体解说,接着说表达了什么感情,产生了什么 效果。
4、 思想内容的考查⑴诗歌描写了什么内容?揭示了什么主旨?常用的主旨有:忧国忧民,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政治失意的苦闷、怀才不遇的郁闷、 壮志难酬的感伤、报国无门的悲愤、山河沦丧的痛苦、吋光易逝、人生易老等),思乡怀人(思念 亲友、边关思人、闺中怀人等)生活杂感(对自然的热爱、寄情山水出园的悠闲、怀古伤今、仕途 失意的苦闷),送别(依依惜别的深情、离别的惆怅等)⑵分析诗中景物描写对表现作者的情感的作用答题步骤:先分析写了什么景物,接着答怎样写的,再答表现了什么情感,最后答有什么效果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4. 联系前两句诗,谈谈“尚”字的表达作用3分)5.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所展现的画面3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詈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血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 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 破受冻死亦足!3. 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2分)4. 学习诗歌应该从朗读入手,如果由你朗读第一节中的画线句,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语,请说说你的理由2分)5. 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何吋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一句的理解3分)阅读下血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3、用简洁的语言描绘“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的景象3分)4、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闻王吕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4、春天的景物很多,诗人为什么单单选取“杨花”“子规”来写?说说你的理解3分)5、在这首诗中,诗人将怎样的愁绪寄予明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