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1年高中考试化学试卷(辽宁卷)(剖析版).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优雅的****66
  • 文档编号:376796932
  • 上传时间:2024-01-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59M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1年辽宁省高考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l 35.5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纯铁比生铁易生锈 B. 臭氧可用于自来水消毒C. 酚醛树脂可用作绝缘、隔热材料 D. 高纯硅可用于制芯片【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由于生铁发生电化学腐蚀,而纯铁只能发生化学腐蚀,故生铁比纯铁易生锈,A错误;B.臭氧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可用于自来水消毒,B正确;C.酚醛树脂具有空间立体网状结构,具有热固体,绝缘性,故可用作绝缘、隔热材料,C正确;D.高纯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芯片,D正确;故答案为:A2. 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 基态C原子价电子排布图: B. 结构示意图:C. 形成过程: D. 质量数为2的氢核素:【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基态C原子价电子排布图为:,A错误;B.结构示意图为:,B错误;C.形成过程为:,C错误;D.质量数为2的氢核素为:,D正确;故答案:D。

      3. 《天工开物》中记载:“凡乌金纸由苏、杭造成,其纸用东海巨竹膜为质用豆油点灯,闭塞周围,只留针孔通气,熏染烟光而成此纸,每纸一张打金箔五十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乌金纸”的“乌”与豆油不完全燃烧有关B. “巨竹膜”为造纸的原料,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 豆油的主要成分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 打金成箔,说明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题干可知,“乌金纸”是用豆油点灯,闭塞周围,只留针孔通气,熏染烟光而成此纸,故“乌金纸”的“乌”与豆油不完全燃烧有关,A正确;B.造纸的原料主要是纤维素,故“巨竹膜”为造纸的原料,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正确;C.豆油的主要成分油脂,但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豆油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错误;D.打金成箔,说明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D正确;故答案为:C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电子B. 和均可通过化合反应得到C. 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有白烟产生D. 与溶液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由于溶于水中的Cl2只有部分与H2O反应,故(标准状况)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目小于,A错误;B.根据反应:SO3+H2O=H2SO4,Cu+Cl2CuCl2,故和均可通过化合反应得到,B正确;C.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或浓硝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有白烟产生,由于浓硫酸难挥发,故不能形成白烟,C错误;D.由于ClO-具有强氧化性,SO2具有强还原性,故与溶液反应:,D错误;故答案为:B。

      5. 有机物a、b、c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的一氯代物有3种 B. b是的单体C. c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 D. a、b、c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等效氢原理可知,a的一氯代物有3种如图所示:,A正确;B.b的加聚产物是:,的单体是苯乙烯不是b,B错误;C.c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由6个,2个sp3,C错误;D.a、b、c的分子式分别为:C8H6,C8H6,C8H8,故c与a、b不互为同分异构体,D错误;故答案为:A6. 我国科技工作者发现某“小分子胶水”(结构如图)能助力自噬细胞“吞没”致病蛋白下列说法正确是A. 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 B. 该分子能与蛋白质分子形成氢键C. 该物质最多能与反应 D. 该物质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消去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该分子中存在2个苯环、碳碳双键所在的三个平面,平面间单键连接可以旋转,故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A错误; B.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分子中有羟基,能与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之间形成氢键,B正确; C.由题干信息可知,该物质含有2mol酚羟基,可以消耗2molNaOH,1mol酚酯基,可以消耗2molNaOH,故最多能与反应,C错误; D.该物质中含有酚羟基且邻对位上有H,能发生取代反应,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但没有卤素原子和醇羟基,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错误;故答案为:B。

      7. 单质硫和氢气在低温高压下可形成一种新型超导材料,其晶胞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S位于元素周期表p区 B. 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 S位于H构成的八面体空隙中 D. 该晶体属于分子晶体【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S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4,故S位于元素周期表p区,A正确;B.由该物质形成晶体的晶胞可知:S个数为,H个数为:,故H、S原子个数比为3:1,故该物质的化学式为,B正确;C.S位于H构成的八面体空隙中,如图所示,C正确;D.由于该晶体是一种新型超导材料,说明其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故该晶体属于离子晶体,D错误;故答案为:D8. 含S元素的某钠盐a能发生如图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可能为正盐,也可能为酸式盐 B. c为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C. d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D. 反应②中还可能生成淡黄色沉淀【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盐a与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d,d能使KMnO4溶液褪色,故d为SO2,则盐a为Na2SO3或者NaHSO3,也可能是Na2S2O3,盐a与足量Cl2反应后将生成,与BaCl2溶液反应得到沉淀c,故c为BaSO4,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盐a为Na2SO3或者NaHSO3,也可能是Na2S2O3,故a可能为正盐,也可能为酸式盐,A正确;B.由分析可知,c为BaSO4,故c为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B正确;C.由分析可知,d为SO2,由SO2易溶于水并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d是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C错误; D.由分析可知,盐a为Na2SO3或者NaHSO3,也可能是Na2S2O3,当Na2S2O3+2HCl=2NaCl+S↓+SO2↑+H2O,反应②中还可能生成淡黄色沉淀,D正确;故答案为:C9. 由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KBr、KI混合溶液中依次加入少量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氧化性:B在火焰上灼烧搅拌过某无色溶液的玻璃棒火焰出现黄色溶液中含Na元素C用pH计测定pH:①NaHCO3溶液②CH3COONa溶液pH:①>②H2CO3酸性弱于CH3COOHD把水滴入盛有少量Na2O2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反应生成了O2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向KBr、KI混合溶液中依次加入少量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说明反应产生I2,发生反应:2KI+Cl2=2KCl+I2,证明氧化性:Cl2>I2,Br2>I2,但不能比较Br2与Cl2的氧化性强弱,A错误;B.玻璃中含有Na元素,因此灼烧时使火焰呈黄色,不能证明溶液中含Na元素,B错误;C.应该采用对照方法进行实验,但两种溶液的浓度未知,盐的种类也不同,因此不能通过测定溶液的pH来判断H2CO3、CH3COOH的酸性强弱,C错误;D.氧气有助燃性,把水滴入盛有少量Na2O2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可以证明Na2O2与水反应产生了O2,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

      10. 如图,某液态金属储能电池放电时产生金属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放电时,M电极反应为B. 放电时,由M电极向N电极移动C. 充电时,M电极的质量减小D. 充电时,N电极反应为【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放电时,M极由于Li比Ni更活泼,也比N极上的Sb、Bi、Sn更活泼,故M极作负极,电极反应为:Li-e-=Li+,N极为正极,电极反应为:3Li++3e-+Bi=Li3Bi,据此分析解题详解】A.由分析可知,放电时,M电极反应为Li-e-=Li+,A错误;B.由分析可知,放电时,M极为负极,N极为正极,故由M电极向N电极移动,B正确;C.由二次电池的原理可知,充电时和放电时同一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互为逆过程,M电极的电极反应为:Li++e-= Li,故电极质量增大,C错误;D.由二次电池的原理可知,充电时和放电时同一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互为逆过程,充电时,N电极反应为,D错误;故答案为:B11. 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X,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升高温度,若增大,则B. 加入一定量Z,达新平衡后减小C. 加入等物质量的Y和Z,达新平衡后增大D. 加入一定量氩气,平衡不移动【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而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故则,A正确;B.加入一定量Z,Z的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达新平衡后减小,B正确;C.加入等物质量的Y和Z,Z的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由于X、Y均为固体,故K=c(Z),达新平衡后不变,C错误;D.加入一定量氩气,加入瞬间,X、Z的浓度保持不变,故正、逆反应速率不变,故平衡不移动,D正确;故答案为:C。

      12. 某温度下,降冰片烯在钛杂环丁烷催化下聚合,反应物浓度与催化剂浓度及时间关系如图已知反应物消耗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其他条件相同时,催化剂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B. 其他条件相同时,降冰片烯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C. 条件①,反应速率为D. 条件②,降冰片烯起始浓度为时,半衰期为【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由题干图中曲线①②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催化剂浓度越大,反应所需要的时间更短,故反应速率越大,A正确;B.由题干图中曲线①③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降冰片烯浓度①是③的两倍,所用时间①也是③的两倍,反应速率相等,故说明反应速率与降冰片烯浓度无关,B错误;C.由题干图中数据可知,条件①,反应速率为=,C正确;D.反应物消耗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由题干图中数据可知,条件②,降冰片烯起始浓度为时,半衰期为125min÷2=,D正确;故答案为:B13. 利用(Q)与电解转化法从烟气中分离的原理如图已知气体可选择性通过膜电极,溶液不能通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为电源负极 B. 溶液中Q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C. 在M极被还原 D. 分离出的从出口2排出【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M极发生的是由Q转化为的过程,该过程是一个还原反应,故M极为阴极,电极反应为:+2H2O+2e-=+2OH-,故与M极相连的a电极为负极,N极为阳极,电极反应为:-2e-=+2H+,b极为电源正极,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a电源负极,A正确;B.由分析可知,根据电子守恒可知,溶液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