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安全生产法》100道问卷答题1.docx
17页新《安全生产法》问卷答题姓名 职称 分数一、单选题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 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A:特种作业安全 B:危险品存储安全 C:民用航空安全<第二条>2、生产经营单位的 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A:法人 B: 主要负责人 C:总经理 D:总工程师<第五条>3、生产经营单位的 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A:全体人员 B: 在职人员 C: 从业人员 C:生产人员<第六条>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费用在 中据实列支A:项目 B: 工程 C: 概算 D: 成本<第二十条 >5、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 —A:专业 B: 专职 C: 兼职 D: 全职<第二十一条 >6、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专门用于 A: 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B: 保证安全组织措施C: 保证安全文明施工 D :购置安全工器具<第二十条 >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 ,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A:相关操作流程 B: 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C: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D: 标准化操作手册<第二十五条 >8、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A:安全论证 B: 安全评价 C: 安全检查 D: 安全考核<第二十九条 >9、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应当由 单位负责组织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A:施工 B: 监理 C: 建设 D: 设计<第三十一条 >— 2 —10、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 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A:一般 B: 较大 C: 重大 D: 特大<第三十二条 >11、生产经营单位对 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A:一般 B: 较大 C: 重大 D: 特大<第三十七条 >1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 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A:一般 B: 较大 C: 重大 D: 特大<第三十七条 >13、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 ,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A: 事故应急措施 B: 事故处置措施C: 安全处置方案 D: 应急预案<第五十条 >14、工会有权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要求追究 的责任A:有关人员 B: 主要人员 C: 分管领导 D: 企业负责人<第五十七条 >— 3 —15、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 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A: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B: 本单位负责人 C: 分管领导 D: 企业法人<第五十六条 >16、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分类分级监督管理的要求,制定安全生产 监督检查计划,并按照 监督检查计划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处理A:月度 B: 季度 C: 年度<第五十九条 >17、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照前款规定采取停止供电措施,除有危及生产安全的紧急情形外,应当提前 通知生产经营单位A:十二小时 B: 二十四小时 C: 三十六小时 D: 四十八小时<第六十七条 >18、 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或者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有功人员,给予奖励A: 县级 B: 乡镇级 C: 市级 D: 省级<第七十三条 >19、 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A: 县级 B: 乡镇级 C: 市级 D: 省级<第七十七条 >— 4 —20、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 A: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B: 本单位负责人C: 分管领导 D: 企业法人<第八十条 >21、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 提出处理意见A: 企业负责人 B: 相关人员C: 事故责任者 D: 分管领导<第八十三条 >22、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出具虚假证明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 的罚款A: 一倍以上三倍以下 B: 二倍以上三倍以下C: 二倍以上五倍以下 D: 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第八十九条 >23、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 ,方可上岗作业A:相应资格 B: 单位同意 C: 技师证 D: 高级技工证<第二十七条 >24、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检查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依照前款规定向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有关负责人不及时处理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可以向主管的 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 5 —理。
A: 负有资产管理职责 B: 负有治安管理职责C: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D: 负有建设监督管理职责<第一百条 >25、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 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A: 刑事法律 B: 民事法律 C: 部门规章 D: 地方性法规<第九十九条 >26、对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 原批准A: 作废 B: 变更 C: 重新评价 D: 撤销<第一百零五条 >27、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A:直接 B: 间接 C: 主要 D: 次要<第一百零七条 >28、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 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A:必须 B: 应当 C: 国家明令 D: 计划<第三十五条 >29、《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国家 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A:明令 B: 鼓励 C: 要求 D: 明确— 6 —<第四十八条 >30、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对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除要求其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等责任外,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发生 事故的,处一千万元以上二千万元以下的罚款;A:一般 B: 较大 C: 重大 D: 特别重大<第一百零八条 >二、多选题预31、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 持安全第一、 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 、 、 和 的机制。
A: 职工参与 B: 政府监管 C: 行业自律 D: 社会监督<第三条>32、生产经营单位作出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应当听取以及 的意见A: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B: 办公委员会C: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 班组生产人员<第二十三条 >33、生产经营单位的 和 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A: 主要负责人 B: 现场实习人员C: 安全生产人员 D: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第二十四条 >— 7 —3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 ,熟悉有关的 和 ,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A: 安全生产知识 B: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C: 安全操作流程 D: 安全操作规程<第二十五条 >35、生产经营单位采用 、 、 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A: 新流程 B: 新工艺C: 新技术 D: 新材料<第二十六条 >36、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作出 、 、 的决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执行,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A: 停产停业 B: 停止施工C: 经济处罚 D: 停止使用相关设施或者设备<第六十七条 >37、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 、 、 、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A: 安装 B: 调试C: 使用 D: 检测— 8 —<第三十三条 >3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 、 以及 A: 危险因素 B: 防范措施C: 事故应急措施 D: 应急处置预案<第四十一条 >39、承担安全评价、 、 、 的机构应当具 备 国 家 规 定 的 资 质 条 件 , 并 对 其 作 出 的 安 全 评价、 、 、 的结果负责A: 认证 B: 检测C: 检验 D: 验收<第六十九条 >,40、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 和 能力A: 事故预防B: 方案编审C: 施工工艺D: 应急处理<第五十五条 >三、判断题41、生产经营单位的法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第五条>— 9 —42、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