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尔雅网络通识课程简介_15115.doc
13页尔雅网络通识课程简介1.尔雅课程概况(20门)编号课程名称主讲团队学分课程归属A106先秦君子风范赵敏俐 首都师范大学 教授、博导2人文社科类A107中华诗词之美叶嘉莹 南开大学 教授、博导1.5人文社科类A108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名著鉴赏蔡义江 中国红楼梦学会 副会长侯 会 首都师范大学 教授、硕导段启明 首都师范大学 教授、博导袁世硕 山东大学 教授、博导2人文社科类A202中华民族精神杜志章 华中科技大学 副教授李太平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博导黄长义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欧阳康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博导栗志刚 华中科技大学 副教授2人文社科类B101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赵 峥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博导2自然科学类B104魅力科学车云霞 南开大学 教授、博导杨振宁 清华大学 诺贝尔奖张首晟 美国斯坦福大学 教授马宗晋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名誉所长、院士欧阳自远 中国科学院 院士1自然科学类B301物理与人类文明叶高翔 浙江大学 教授、博导盛正卯 浙江大学 教授、博导2自然科学类B302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张铭 浙江大学 教授、博导1.5自然科学类B306科学启蒙李俊 南京大学 教授、博导2自然科学类C106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尚重生 武汉大学 副教授2人文社科类C108西方文明通论丛日云 中国政法大学 教授毕明辉 北京大学 讲师陈 炎 山东大学 教授、副校长丛日云 中国政法大学 教授单 纯 中国政法大学 教授、博导王人博 中国政法大学 教授刘家安 中国政法大学 教授、副所长丁 宁 北京大学 教授、博导2人文社科类D105法学人生吕世伦 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博导关 怀 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孙国华 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博导赵中孚 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博导许崇德 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博导巫昌祯 中国政法大学 教授、博导1人文社科类D201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韦正翔 清华大学 教授2人文社科类D202学术基本要素-专业论文写作李砚祖 清华大学 教授1人文社科类D302逻辑和批判性思维杨武金 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2人文社科类E201项目管理学戚安邦 南开大学 教授、博导2经济管理类F203美术概论李 松 北京大学 教授2艺术类H301社会心理学李强 南开大学 教授、博导李磊 南开大学 教授、博导管健 南开大学 教授、博导乐国安汪新建周一骑 南开大学 教授、博导1.5人文社科类H303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调试李翔 中国狮子联会北京圆梦服务队 心理咨询师王颖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教授、博导1人文社科类I301礼仪与社交陈娱 河南农业大学 教授徐琳琳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招聘经理黄顺力 厦门大学 教授、博导石立善 上海师范大学 教授、博导杨丹 湖北省礼仪学会 副会长李荣建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教授李荣建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教授余和祥 中南民族大学 教授王三山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副教授冯兰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教授方凡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教授、副校长2人文社科类2.课程简介A106.先秦君子风范课程简介:《先秦君子风范》通过对先秦君子文化人格的历史追怀,以达到瞻仰先人风采,追溯中华民族文化人格的历史探源的目的。
其中主要包括先秦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各位仁人志士的事迹、人格以及业绩,先秦文化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制度的确立,社会秩序的完善等,该课程从典籍、史书缅怀现任的言行事迹,对他们的文化人格进行一番历史的追怀寻根以振叶,沿波而讨源,其叙述时间范围大体上自周初到春秋时期结束,而不包括战国时期,相关的文献取材,也以《尚书》、《诗经》、《左传》、《国语》为主,再附之以战国秦汉间其他著作主讲人简介:赵敏俐: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近年来的主攻方向是运用艺术生产的理论进行中国古代歌诗研究,在学术界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科研主要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中国古代诗歌、中国现代学术史出版过《两汉诗歌研究》、《汉代诗歌史论》等学术专著A107.中华诗词之美课程简介:中华诗词滥觞于先秦,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严格的格律韵脚、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是中华诗词美之所在,诗词是中华数千年社会文化生活的缩影《中华诗词之美》这一课程从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讲起,共有五部分: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王国维《人间词话》问世百年的词学反思;咏荷诗词;中华诗词之特美。
南开大学知名教授叶嘉莹将以独特的视角向你展示这一世界文学艺术的奇葩主讲人简介:叶嘉莹: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曾任台湾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受聘于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代表作品有《迦陵文集》十卷,《叶嘉莹作品集》二十四卷,《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中国词学的现代观》,《唐宋词十七讲》A108.四大名著鉴赏课程简介:明清时期,伴随着城市商业的繁荣,为市民阶层所喜闻乐见的小说逐渐发展起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大名著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是阅历中国传统人文、社会、伦理、历史、地理、民俗、心理、处事策略的知识之库,数百年来为人所津津乐道《四大名著鉴赏》课程将分别就四部著作作详细介绍,以帮助同学们更加全面认识和了解与唐诗、宋词、元曲并称的明清小说主讲人简介:蔡义江:红学家,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主要出版著作《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论红楼梦佚稿》、《〈红楼梦〉校注》、《蔡义江论红楼梦》等。
侯 会: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明清文学教学、科研工作,侧重于白话小说研究著有专著《水浒源流新证》、《中华文学五千年》、《世界文学五千年》、《元曲诵读》等段启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红楼艺术论》、《西厢论稿》、《中国文学史长编》(元明清卷)、《中国古代小说戏曲述评辑略》等袁世硕: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明清文学、蒲松龄研究主要著述有《孔尚任年谱》、《蒲松龄事迹著述新考》、《文学史学的明清小说研究》等B101.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课程简介:该课程结合历史时间顺序以及现实理论基础展开叙述,主要包括爱因斯坦的生平,量子论以及相对论的诞生,宇宙的发展历程探索,放射性与原子弹的研究,广义相对论的研究,关于白矮星、中子星与黑洞的介绍,霍金生平及其黑洞研究,膨胀的宇宙、虫洞与时间机器,时间的性质文明的诞生,文明的演进等该课程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出宇宙的奥妙以及天文物理研究的现状和渊源,为学子们普及物理知识,增加学术修养打下良好基础主讲人简介:赵峥: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和统计物理的教学,活跃于黑洞物理、弯曲时空量子场论和时空理论等研究领域。
B104.魅力科学课程简介:《魅力科学》主要包括化学概述、动感物理以及自然与人类三大部分化学概论这一部分是化学基础课程,主要讲解原子结构,包括原子的概念界定、原子发展历程、研究过程以及研究的原子模型、原子的基本构成等动感物理物理的主讲人分别是华裔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及其弟子,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张首晟博士两位学者抛开晦涩的学术理论,与学子分享他们自身对于物理学的理解杨振宁先生通过讲述物理学史上的轶事与自身经历,告诫学子科学的乐趣及其带来的好奇心是推动人类不断探索的重要力量张首晟博士则将高深的量子物理理论回归到日常生活中间,让学生领略到自然科学在我们身边的魅力自然与人类这一部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人类与自然密切关系的平台,在这里我们将看到人类对自然的整个认识过程本课程共分为四个部分,主要介绍了亚洲灾害的类型和成因,自然资源、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以及人类月球探测的历史过程在本课程中,来自南京大学的徐士进教授还将对人们由于气候变化引发的困惑进行科学的澄清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更深入地认识自然、科学与科技,观察科技如何改变人生、社会与自然环境,引发我们对人类的未来的启示。
主讲人简介:杨振宁: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研究领域包括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代表作有《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曙光集》和《邓稼先》等张首晟: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师,从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领导的研究团队于2006年提出了“量子自旋霍尔效应”车云霞:现为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无机合成、功能单晶材料马宗晋: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事地质构造、地震预报、地球动力学研究代表作有《节理的力学性质、分期、配套问题》、《中国的强震期与强震幕》和《现今全球构造特征及其动力学解释》等欧阳自远: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国家天文台高级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参加和负责我国地下核试验地质综合研究代表作有《吉林陨石综合研究》、《地下核试验地质效应综合研究》、《核转变能与地球物质演化》、《月球科学概论》和《天体化学》C108.西方文明通论课程简介:本课程从不同的侧面介绍西方文明,除了宏观的概说之外,还广泛细致地介绍了西方文明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宗教、音乐、建筑、公共艺术等诸多领域,同时也对西方文明与中国文明二者展开了详尽的比较。
旨在使学生对西方文明的各个层面有较深入的了解,并从本国文明的角度出发,拓宽视野,了解中西文明各自的特点及优势,会通中西文化主讲人简介:丛日云: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政治思想史,政治学理论,比较政治主要著作:《中西政治思想与政治文化》、《中国公民读本》等毕明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领域:音乐史学、音乐表演陈 炎: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主要从事文艺学专业、美学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兼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探讨出版《积淀与突破》、《陈炎自选集》、《反理性思潮的反思——现代西方哲学美学述评》等学术专著多部单 纯: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专著:《旧学新统—冯友兰哲学思想通论》、《禅宗的智慧》王人博: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代表著作有:《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中国近代的宪政思潮》和《宪政的中国之道》刘家安: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民法研究所副所长,民商法学院教授主要著作有:《买卖的法律结构》,《物权法论》等丁 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美术史学、视觉文化研究专著:《接受之维》,《美术心理学》等D105.法学人生课程简介:《法学人生》主要介绍婚姻法学泰斗巫昌祯,法学理论博士学位点建立人孙国华,中国民法学界的泰斗赵中孚等六位新中国法学泰斗的生平、学术道路。
我们将会通过本节课了解到这些人物对于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