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分子和原子》参考教案.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高****
  • 文档编号:233983682
  • 上传时间:2022-01-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4.37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题 1 分子和原子(两课时)本课题是同学对微观世界熟识的开头. 第一从同学熟识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 引起同学摸索. 然后确立物质是由分子, 原子等微小粒子组成的观点. 接着通过试验与探究得出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的结论,并利用这一结论对一些现象作出详细说明.另外课本上仍介绍了有关分子间间隔的内容, 紧接着通过两个争论题, 把对微观世界的探究引向深化, 引导同学用分子, 原子的观点分析, 比较以前学习过的一些变化和化学反应, 进一步从化学变化中熟识分子, 原子的特性, 形成概念.由于本课题是同学从宏观世界走向微观世界的开头, 一些观点和结论不像熟识宏观世界那佯简洁懂得, 所以培育同学的抽象思维才能, 想象力和分析, 推理才能便成了学好本课题的关键和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对难点进行突破.1. 给同学供应更多的试验探究的机会.2. 实行更为开放的探究方式,让同学休验科学过程.3. 多供应一些日常现象,引导同学观看,分析变化现象,力求把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结合起来.4. 培育同学的抽象思维才能,想象力和分析,推理才能.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熟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2〕认以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3〕熟识原子是化学变化小的最小粒子,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2.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用结合的方法,用课本理论来说明日常现象.〔2〕充分发挥同学的空间想象力.〔3〕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试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同学进行科学态度训练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训练.〔2〕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才能,想象力和分析,推理才能.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3〕渗透物质的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及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训练.教学重点1. 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形成.2. 懂得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教学难点1. 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2. 如何懂得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 分子和原子间的区分和联系.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 →演示试验 →得出结论 →活动探究 →同学争论 →总结归纳.教具预备1. 老师用具:投影仪,分子模型及挂图,品红溶液,水,烧杯.2. 同学用具:三个相同的小烧杯,一个大烧杯,量筒,蒸馏水,酚酞试液,浓氨水,酒精,水.课时支配2 课时第一课时:分子的存在及其特点.其次课时: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说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创设问题情境 ]请同学依据日常生活体会摸索以下问题: 1.盛放在敞口容器里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步削减,假如受热会削减得更快,这是为什么.2. 为什么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邻近,往往会闻到花或酒的香气 .3. 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会变干 .4. 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步消逝,而水却有了甜味,这是什么缘由 . [ 同学摸索,争论 ][ 老师] 其实,这些问题在很久以前就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探究爱好,他们经过反复的试验和探究, 提出了物质都是由于不连续的微小粒子组成的设想. 并用这一没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想来说明上述问题. 那么, 事实是不是如此呢 .这些微小粒子究竟是什么呢 .科学事实证明,这些微小粒子就是我们本课题将要学习的分子和原子.[ 板书] 课题 1 分子和原子[ 过渡] 本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问题:分子的行在及其特点.[板书] 一,分子的存在及其特点[ 过渡] 请大家认真观看以下试验 ⋯⋯[ 试验] 向盛行水的小烧杯小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看发生的现象.[ 留意] 品红的量确定要少.品红的扩散现象极易观看,但从放入水中到扩散匀称需时间较长. 可以留一两份让同学在课外连续观看. 用温水做这个试验, 时间可缩短.[ 可观看到的现象 ]品红在水中快速扩散,但较长时间后才扩散匀称.[ 提问] 为什么品红能在水中扩散呢 .〔提示同学用科学家提出的设想说明 〕[ 回答〕假如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粒子组成的,那么品红也不例外,组成品红的微小粒子向水小运动,就显现了品红向水中扩散的现象.[ 讲解] 科学技术的进步早巳证明,物质的确是由微小的粒子 �� 分子,原子等构成的.现在我们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直接观看到一些分子和原子, 仍能移走原子.[ 投影] 出现图 3-2 及 3-3[ 说明] 图 3-2 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图像鲜明地显示了苯分子的六元环结构.图 3-3 是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试验室的争论人员, 在常温下以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手段, 通过用探针拔出硅晶体表面的硅原子的方法, 在硅晶体表面形成的图形.[ 总结] 这两幅图说明白分子和原子的真实存在,从而也证明白科学家的设想.[ 板书]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过渡]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分子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它有哪些特点呢 . [ 板书]2.分子的特点[ 提问] 我们用肉眼可以观看分子吗 . [ 回答] 不行以.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 提问] 用一般的显微镜能观看到分子吗 . [ 回答] 也不行以.[ 提问] 那怎么样才能观看分子呢 .[ 回答] 必需用特别先进的科学仪器.如刚才照片中提到的扫描隧道显微镜.[ 总结] 用肉眼和一般的显微镜都不能观看到分子,必需用比较先进的电子显微镜才能观看到, 可见分子是一种特别小的粒子. 假如拿水分子跟乒乓球相比, 就似乎拿乒乓球跟地球相比一样.[ 提问] 分子这么小,有没有确定的质量和体积呢 .[ 回答] 经过预习可知,分子尽管很小,也有确定的质量和体积.例如: 1 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 3×10-26kg,一滴水中大约有 1.67×1021 个水分子 〔以 20 滴水为 1 mL运算〕.这个数字有多大呢 .假如 10 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 个,日夜不停,需要数 3 万多年才能数完.可见分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质量很小,体积很小.[ 板书]〔1〕 质量很小,体积很小.[ 过渡] 你想知道更多的有关分子的学问吗 .那么,就请大家按以下建议进行试验.[ 活动与探究 ]〔可投影打出探究内容和步骤 〕已知酚酞和氨气都足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溶于水可分别得到酚酞溶液和氨水.1.取一烧杯,注入约 40 mL 蒸馏水,然后加入 5~ 6 滴酚酞试液,用玻璃棒搅拌匀称,观看溶液的颜色. 2.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渐渐滴入浓氨水,观看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 A,B 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 C,加入约 5 mL 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 A ,C 两个小烧杯, 烧杯 B 置于大烧杯外, 如引图所示.观看 12 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 .这一现象说明白什么?[ 同学活动,老师巡察 ][ 试验 1 的结论]溶液为无色.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说明:酚酞本身是一种无色溶液, 把酚酞加入蒸馏水中, 只是对酚酞进行了稀释, 所以溶液仍为无色.[ 试验 2 的结论]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酸不变色,遇碱显红色,浓氨水显碱性,所以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摸索:我们食用的醋常显酸性,如往醋中滴入酚酞溶液,颜色会不会有变化 .为什么.[ 回答] 不会.由于刚才说到酚酞遇酸不变色,醋显酸性,所以滴入酚酞溶液后, 颜色不会有变化.[ 试验 3 的结论]烧杯 A 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而烧杯 B 中的酚酞溶液仍为无色.[ 提问] 显现这种现象的缘由是什么呢 .[ 回答] 分子的运动.C 中的氨分子运动到了烧杯 A 中的酚酞分子中, 所以 A 溶液变为红色.而烧杯 B 位于大烧杯外,没有氨分子进入,所以溶液仍为无色.[ 老师] 这位同学的回答特别精确.其实利用他刚才所说的分子运动的观点也可以说明我们本节课开头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同学回答.[ 回答] 1.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步削减,是由于水分子运动到了空气中,受热削减得更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补充] 的确分子在不停地进行着运动,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 分子能量越大, 运动速率越快. 这也是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燥得快的缘由. 2.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邻近,花的香气分子或酒的香气分子运动到了人的鼻子周 围,所以人就闻到了花或酒的香气. 3.水分子运动到了空气中所以衣服会变干.经太阳晒,温度较高,分子运动较 快,所以湿衣服会干得快. 4.糖分子运动到了水分子中,所以糖块逐步消逝,而水却有了甜味.[ 总结] 以上这些问题都说明白分子的同一个特点,处于永恒运动之中.这也是物理上讲过的 “世界是运动的 ”运“动是永恒的,而静止是相对的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 板书]〔2〕 分子处于永恒运动之中.[ 提问] 我们知道,物质存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你能说明这是为什么吗 .[ 同学争论,沟通 〕 ⋯⋯[ 过渡]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活动与探究.[ 活动与探究 ]请同学分别取 100 mL 水与 100 mL 酒精,把它们相混合后,观看所得溶液体积是否等于 200 mL.[ 同学活动,老师巡察 ] [ 总结,摸索,争论 ][ 请同学代表陈述结论 ]把 100 mL 水和 100 mL 酒精混合后,所得溶液体积不等于 200 mL,而是小于 200 mL.[ 追问] 缘由呢.[ 同学争论 〕 ⋯⋯[ 老师总结 ]显现这一现象的缘由是分子之间有间隔. 当把 100 mL 水和 100 mL 酒精混合后, 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相互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 所以所得溶液的总体积会小于 200 mL.[ 过渡] 知道了这一缘由,请同学们利用这一观点来说明刚才我提出的两个问题.为什么物质存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为什么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回答] 1.分子之间有间隔,相同质量的同一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占体积不同,就是由于它们分子问的间隔不同的缘故.气态间隔最大,固态间隔最小,液态时居中,所以物质一般存在固,液,气三种状态 .2.物质存在热胀冷缩现象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与温度有关,受热时间隔胀大.遇冷时间隔缩小,所以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现象.[ 补充] 夏天自行车的气不应打得太足,铁路上的铁轨之间应稍留些间隙都是这个缘由.[ 总结] 可见分子仍具有一个特点,即分子之间有间隔.可编辑资料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5 对点精练五 精准赏析艺术技巧.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0 对点精练一 精解实词含义.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 对点精练一 正确使用实词、虚词.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7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 任务组三 任务四 因形悟神立象尽意精准分析概括形象.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3 课文2 劝学.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 专题02 现代文阅读II(解析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 第03讲 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练习)(原卷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 第02讲 文言文阅读之文化常识(练习)(解析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 第02讲鉴赏诗歌语言(讲义)(原卷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 第01讲 诗歌形象类鉴赏(讲义)(解析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6 对点精练四 精准分析概括形象.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4 对点精练一 精准判断选择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8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 任务组一 整体阅读.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 第01讲强化读文技能 (练习)(解析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3 对点精练一 精准判断信息正误.docx 黄金卷04-【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新课标版)(解析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6 对点精练一 精准分析思路结构.docx 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微专题之第35练.docx 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微专题之第16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1 限时综合训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