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独奏乐---笛子.ppt

12页
  • 卖家[上传人]:kms****20
  • 文档编号:51533212
  • 上传时间:2018-08-1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06.5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民族器乐的主要类别——独奏乐:笛子吹奏类乐器§ 分类: § 1、无簧哨类:笛、箫、埙 § 2、哨类:唢呐、管子、侗笛 § 3、簧管类:笙、芦笙、巴乌、葫芦丝㈠笛子的起源及发展历史§ 笛子古称“横吹”或“横笛”,在春秋战国时期流 行,汉代传入长安 § 笛子,古时将竖吹的“萧”也称“邃”或“笛”,自 南北朝后才把两者分开称谓在上世纪九十年 代之前的资料中记载,“横吹”原是我国西部少数 民族地区的民间乐器,约公元前190—87年间的 汉武帝时期才由西域传至当时的首都长安(今西 安)隋代(公元581—618年)以后,有大横吹和小 横吹两种按这一资料的记载,竹笛也有两千多 年的历史了但是自从1889—1990年在河南舞 阳出土的贾湖骨笛,把笛子的发展历史大大地延 长了发展史:§ 1、1986年5月河南舞阳县贾湖村东新石器时代早期遗 址发掘出16支竖吹骨笛,距今已有8000多年历史 § 2、黄帝时期,距今大约月4000多年前,开始选竹的材 料制笛 § 3、秦汉时期已有七孔竹笛,并发明了两头笛 § 4、北朝时,笛子得到发展 § 5、北周和隋代开始有了“横笛”之名,隋朝后期出现了 能演奏半音阶的十孔笛。

      § 6、唐代起,笛子有了大横吹和小横吹的区别 § 7、宋代,笛子形制多样 § 8、元朝笛子与现今笛子相似,成为很多剧种的伴奏乐 器,根据伴奏曲种不同分为梆笛和曲笛㈡笛子的形制§ 中国竹笛的种类及名称极为丰富多彩: §1、如以形制为名:饰龙谓: “龙头笛”.乐师在皇帝面前将双手交叉作 拱手之意来演奏谓:叉手笛;以尺寸为名的如截竹一尺八寸的洞箫 渭:“尺八”.唐代传入到日本仍谓“尺八”.我国福建南中常用的洞箫即 为“尺八”;以典故为名如:汉代音乐家蔡邕,拆“柯亭”第十六根竹制 笛,其音色优美,后人赞好笛子谓:“柯亭笛”.《史记》记载伍子胥曾 吹箫乞食于吴市中,后人谓“子胥箫” §2、以材料为名,如:“铜笛”、“铁笛”、“玉笛”、“鹰笛”、 “猿臂 笛”等顾名思义,以取材而得名; §3、以地域为名如:四川姜笛的“姜笛”、广西侗族的“侗笛”; §4、以剧种为名的如:昆曲的“曲笛“、梆子戏的“梆笛“、雅乐中的“ 雅笛“、能乐的“能笛“等等 §5、现在的笛子一般为竹制,上有吹孔和膜孔各一,六个按音孔 笛子的调通常指演奏指法,笛子常以第三孔的实际音高称作该笛 的调高笛子声音明亮清脆,指法及用气有多种技巧。

      主要有花 舌、喉音、滑音、垛音、历音、叠音、颤音、吟音等㈢竹笛音乐的繁荣与发展§ 1954年,刘管乐的笛子唱片《茉莉花》、《卖菜》、《荫中鸟》、《 和平鸽》相继问世,标志着竹笛音乐的传播方式有了历史性变革1956年,赵松庭成功创作并演奏了笛子独奏曲《早晨》,这标志着新 时期竹笛音乐创作的开始此后,以民间流传乐曲和地方戏曲为基础的竹 笛独奏曲的整理和创作进入繁荣时期《梅花三弄》、《鹧鸪飞》、《五 梆子》、《三五七》等一大批大家耳熟能详的笛子独奏曲就产生在这一阶 段竹笛音乐的繁荣集中表现在传承历史经典和汇集地方精华两个方面 这一阶段为中国竹笛音乐打下了坚实的民族音乐基础1958年,以刘森的《牧笛》为标志,竹笛音乐在繁荣的同时开始进入 发展阶段有人将以刘森为代表的与传统作曲和演奏风格迥然不同的“流 派”称为“新派”,不一定科学,但确是指出了其与“传统”的不同之处到了上世纪60、70年代,以简广易的《牧民新歌》、魏显忠的《扬鞭 催马运粮忙》为标志,竹笛音乐明显脱离地方戏曲音乐影响开始形成独立 的音乐艺术风格这一阶段,简广易的《流浪者之歌》、《波尔卡》等作 品,对竹笛在“纯音乐”意义上的音域、调性、半音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 索。

      先后求师于冯子存、刘管乐、赵松庭等笛子大师的俞逊发为挖掘、开 拓笛子的演奏技巧,创造了17余项新的吹奏技术(发表于《人民音乐》 1983年第5期59页,可惜笔者尚未找到原作,不能祥叙,渴望哪位赐教补 正)1971年,他还研制发明了“口笛”,当时引起极大轰动俞逊发的竹笛 演奏标志着中国竹笛演奏技巧和风格南北大融合的开始㈣北方的梆笛与南方的曲笛§1、曲笛(音色淳厚、圆润、讲究运气的绵长,力度变化细致,常采用先放 后收.筒音在b1以下,音域在a—b2) § 主要流行在南方,常为昆曲伴奏曲调比较优美、精致、华丽,具有浓厚 的江南风韵 §代表人物及作品: §陆春龄——《鹧鸪飞》、《小放牛》、《中花六板》 §赵松庭——《三五七》、《早晨》 §江先渭——《姑苏行》 §2、梆笛(音色高亢明亮有力,着重于舌上技巧的运用管身较短,筒音在b1 以上,音域在d1—e2) § 主要流行于北方,为梆子腔伴奏梆笛善于表现刚健、豪放、活泼的轻 快的情绪,具有强烈的北方色彩,与北方人生活、劳动习惯有关 §代表人物及作品: §冯子存——《喜相逢》、《五梆子》(刚劲有力) §刘管乐——《荫中鸟》(柔和、抒情)㈤作品赏析§ 1、《喜相逢》赏析 § 该曲是北方梆笛的代表曲目之一。

      原是一首内蒙古西部民间乐 曲,后被用于戏曲“山西梆子”和“二人台”作为过场牌子音乐,冯 子存将此曲改编加工 § 作品表现亲人依依惜别和别后重逢的情景,乐曲为变奏曲式, 曲首采用散起形式,缓慢的速度,表现了难分难舍的情绪 § 结构: §[一]以散板的形式开始,加之缓慢的速度和滑音等技巧的运用,表 现亲人依依惜别时难舍难分的心情 §[二]第一变奏,速度加快,轻快活泼的节奏,表现了久别重逢时的 喜悦心情[三]第二变奏,前八后十六这一雀跃的节奏反复出现,速度进一步 加快和吐音的运用,使欢快喜悦的情绪的得到进一步发展表现 返回家乡时欢欣雀跃的情绪 §[四]气氛更为热烈,描绘出全家团聚时的欢乐情景§ 2、《鹧鸪飞》赏析 § 原为湖南民间乐曲,陆春龄改编南方曲笛 代表曲目之一乐谱收入1926年出版的 《中国雅乐集》乐曲运用笛子技巧,栩 栩如生地描绘了鹧鸪展翅飞翔的种种姿态 ,音乐形象生动鲜明,给人一种健康悠远 的暇思,具有浓厚的江南风格鹧鸪是一种生活在南方的小鸟,喜欢 朝着太阳飞,又称“随阳鸟” 思考题:§ 1、北方的梆笛与南方的曲笛在音乐 表现上有何区别? § 2、作品《喜相逢》与《鹧鸪飞》是 什么标题性作品?各自表现的音乐内容是 什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