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届高考地理微考点多维练(大气)19气候变化-原卷.pdf
11页1 微点练 19 气候冷暖干湿变化( 海南地理 )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回答1 2 题1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 ) A蒙古高原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2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大气成分的差异B海陆分布的差异 C 太阳辐射的差异D大洋环流的差异下图示意中生代与新生代全球平均气温与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曲线完成下面小题3裸子植物繁盛时代的全球气候总体特点是()A暖湿B暖干C冷湿D 冷干4相对于新生代其它时期,新生代第四纪总体上()A气温较高B降水偏少C海平面上升D 海平面下降冻土是指温度在0或 0以下,含有冰的土层或岩层,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我国科学家考察了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后果5. 据图文信息判断,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活动层厚度变小,补给河流的水源增加 B 活动层厚度变大,春耕播种的时间推迟2 C永冻层上界上升,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 D 永冻层上界下降,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2020 年 3 月 10 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2019 年全球气候状况声明表示,2019 年是有仪器记录以来温度第二高的年份。
2015-2019 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五年,而2010-2019年 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则表示,“鉴于温室气体水平持续上升,变暖仍将继续最近十年的预报表明,未来五年可能会创下新的全球年度温度记录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下图为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最重要的原因是()火山喷发臭氧层空洞扩大化石能源的燃烧森林植被的破坏ABCD 7全球气候变暖对乞力马扎罗山的影响是()A落叶阔叶林带上界上移B短期内高寒荒漠带土壤水分减少C生物多样性增加D积雪冰川带面积扩大(2020湖北荆州调研) 商丘位于河南东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介于11449E11639E、3343N3452N之间下图为“商丘地区19712010 年气温、降水量和日照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第8 题8该地区19712010 年气候 ( ) A趋向于暖湿化B趋向于冷湿化 C趋向于暖干化D趋向于冷干化3 山地植被带与地形、气候关系密切研究山地垂直植被带推移对重建古代环境演变,了解气候变化及其生态响应有着重要意义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山地北坡(44N附近)近 3000 年垂直自然带的推移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自然带的景观特点是()A植被覆盖率高B湖泊河流密布C 裸地占比很大D常年冰雪覆盖10与现在相比,距今30002000 年该山地()A林带上限明显较低 B雪线海拔较低C垂直带谱更加复杂 D草地面积较小11据图推测与之前相比,距今2000 年以后该地气候变得()A热湿B冷干 C冷湿D 暖干下图示意为全新世( 开始于 1.15 万年前 ) 以来某省南部局部沿海海岸变迁状况读图,完成 1213 题12如果仅考虑气候变化对海岸变迁的影响,则全新世以来该地气候冷暖变化特征是( ) A逐步变暖B先暖后冷 C 逐步变冷 D先冷后暖13气候变化会对海岸变迁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水侵蚀能力的变化 B极地冰川融冻速度的变化C河流泥沙沉积速度的变化 D海岸地貌形态的变化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在某一地质时期与近现代的植被分布情况完成下面小题4 14 P地的自然带是()A温带荒漠带 B 热带荒漠带C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 亚寒带针叶林带15与近现代相比,该地质时期()A针阔混交林范围明显扩大 B森林分布范围更广C处于冰期,海平面低 D降水丰富,气候更湿润(2019全国卷) 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 积雪期超过一年 ) 面积减少。
据此完成1618 题16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 A气温升高B气温降低 C降水增多D降水减少17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 ) A洪水暴涨B退耕还湿 C 地面沉降D 冻土融化18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 ) A林地 B湿地 C草地 D寒漠冻土分为永久冻土和季节冻土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永久冻土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5 19与甲处相比,造成乙处冻土南界纬度更高的主要因素有()沿岸洋流海陆分布大气环流纬度位置ABCD 20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图示区域永久性和季节性冻土面积的变化分别是()A增加减少B减少增加C不变增加D 增加不变21下图为1.2 万年以来全球地表温度变化曲线完成问题对图中四个时段叙述,正确的是()A时段冰川融化加剧B时段全球平均海平面下降C时段山地雪线上升D时段亚寒带针叶林带北移多年冻土是长期在0或 0以下冻结并含有冰的土石层读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6 22与现今相比,该区域1718 世纪处于A冰期B间冰期 C 温暖期D 寒冷期23多年冻土南界变化后,甲地土壤A养分循环加快B污染程度减轻 C 水热条件变差D生产潜力下降气候变化会引起垂直自然带的移动,下图为我国某山地约4800 年前至今的垂直带谱变化情况。
据研究表明,此山地气候变暖干,自然带上移,基带面积扩大,气候变冷湿则相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阶段为该山垂直带谱现状,据此推断该山地最可能位于()A天山山脉B秦岭山脉 C 太行山脉D 冈底斯山脉25据图推测()受热量条件影响,自然带呈现从5 到 1 的垂直分异北坡水分条件较南坡好,针叶林分布范围广阶段,气候较阶段暖干,荒漠草原面积较小阶段,气候较阶段冷湿,荒漠面积较大ABCD 7 下左图为我国西北某地1 万年以来湖沼沉积和风沙沉积数量的变化图,下右图示意该地近 20 年来气温、降水的变化近20 年来,流动沙地趋于固定,湖沼面积减小一般而言,风沙活动与风沙沉积正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6左图中三个阶段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的变化表明()A风沙活动与湖沼面积呈负相关B阶段,湖沼面积扩大,风沙活动持续减弱C阶段,湖沼面积最大,风沙活动强度变化大D阶段,风力侵蚀反复进行,导致湖沼面积不断减小27近 20 年来,该地环境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气温升高,利于当地植被生长降水增加,有利于当地植被生长沙地下渗多,蒸发旺,地表径流量少人类活动增强,用水增加,地表径流减少;ABCD 28据图可推测()A1 万年以来,该地气候呈波动变化B距今 4000 年来,降水较少,湖沼沉积减少C近年来,随着降水的增加,流动沙地终将消失D风沙和湖沼沉积仅受气候影响某科研小组利用秦岭地区太白气象站19622014 年地面积雪观测资料,分析了秦岭主峰太白山西部中山区积雪初日、终日和初终间日数的变化特征(下图)及其成因。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29太白山西部中山区积雪初日、终日和初终间日数变化曲线分别对应图中()ABCD 30导致 1962 2014 年太白山西部中山区积雪初终间日数变化趋势的原因可能是()A气温升高B雪线上升C降水增加D 蒸发减弱下图示意秦岭地区森林植被生长季始期(甲)和生长季末期(乙)与海拔之间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1秦岭地区森林植被()A生长季山上比山麓长B生长季末期南坡比北坡早C生长季山上比山麓短D生长季始期南坡比北坡迟32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图中甲、乙()A相互靠近B上下远离C同时下降D 同时上升下图是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模拟的黄河源区多年 ( 含预测 ) 冻土的退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3334 题9 33与图中显示信息相符的推断是( ) A多年冻土厚度加大 B多年冻土上限抬升C多年冻土面积缩小 D 多年冻土下限下降34多年冻土的变化趋势持续可能会导致黄河源区( ) A土壤肥力提高 B草地干化加重C水源更加充足 D物种变得丰富3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湖冰是冰冻圈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受大气热状况控制,并对区域能量和水循环有较大的影响,其时空变化能直接反映气候的变化状况。
研究表明,湖冰完全冰结日期和完全解冻日期可以作为区域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指标湖冰的冰结、消融主要受气温和风速的影响图 1 为我国纳木错湖周边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 为纳木错最大湖冰厚度和冰盛期(2-3 月) 平均气温统计图纳木错湖区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冬季,纳木错湖区西部降温明显,但其结冰时间却晚于东部1)简述气温对纳木错湖冰厚度的影响2)分析纳木错西部湖区冬季降温明显但结冰晚的原因3)推测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对纳木错湖水及湖冰的影响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蒸散量是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的总耗水量,是农田水分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源于天山南坡的阿克苏河,是塔里木河最重要的补给来源流域上游山区是阿克苏河的产流区,10 下游平原绿洲为农业灌溉与生态耗水区,近年来,随着绿洲农业面积的扩大与气候变暖的影响,阿克苏河流域自然环境发生变化阿克苏流域各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年内分配(% )表水文站春季( 35 月)夏季( 68月)秋季( 911 月)冬季( 122 月)协和拉站8.83 68.14 18.05 4.98 沙里桂兰站17.70 60.12 17.17 4.92 西大桥站9.57 56.36 19.52 10.92 阿拉尔站5.91 64.74 19.26 12.13 (1)根据材料,归纳阿克苏河下游径流量季节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
2)近年来,阿克苏河洪水频率增加,推测其原因3)气候变暖之下,塔里木河下游绿洲区蒸散量不升反降,请从大气运动角度分析原因4)有人说,气候变暖最终会导致阿克苏河甚至塔里木河的枯竭,说明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