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学概论绪论PPT文档资料.ppt

68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77724760
  • 上传时间:2024-08-2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33MB
  • / 6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学概论国学概论文化与传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 石刚石刚1. 关于本课关于本课l课程性质:传播学专业的基础课课程性质:传播学专业的基础课l学分:学分:3 3学分l上课形式:讲授为主,自学和讨论为辅上课形式:讲授为主,自学和讨论为辅l考试形式:开卷考试考试形式:开卷考试l参考教材:刘毓庆著《国学概论》,北京师范参考教材:刘毓庆著《国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学出版社20092009年版年版2. 联系方式联系方式l办公室:诚明楼办公室:诚明楼202l办公:办公:83952185lE-MAIL:shigang@l::130219127713. 绪论绪论l一、什么是国学一、什么是国学l二、国学的研究历史及其现状二、国学的研究历史及其现状l三、国学的基本分类三、国学的基本分类l四、学习国学的意义四、学习国学的意义l五、学习国学的方法五、学习国学的方法l六、国学的主要经典六、国学的主要经典l七、主要参考书目七、主要参考书目4. 一、什么是国学一、什么是国学 国学,一国固有之学术也国学,一国固有之学术也 —— 梁启超梁启超国学,是中国学术的简称。

      国学,是中国学术的简称 ——张岱年张岱年5. “国学国学”之本义之本义l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国学国学””系指国家设立的系指国家设立的学校 《周礼《周礼 春官春官 乐师》: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 ” 《周礼《周礼··师氏》:师氏》: “ “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郑玄郑玄注:注:““国子,公卿大夫之子弟国子,公卿大夫之子弟 《礼记《礼记··学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序,国有学 ” 6. l我我们们平平时时所所说说的的““汉汉学学””、、““中中学学””所所指指仅仅仅仅代代表表中中国学术,是一种知识形态国学术,是一种知识形态 l 在在这这里里,,““国国学学””就就是是指指本本国国的的传传统统学学术术它它不不仅仅仅仅是是一一种种知知识识形形态态,,同同时时还还是是一一种种价价值值形形态态,,它它是是中中国国文化精神的一个载体。

      文化精神的一个载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万世开太平 —— ——(宋)张载(宋)张载7. 国学这个名词发生于清末,但不知究竟是谁所创造有人说,章炳国学这个名词发生于清末,但不知究竟是谁所创造有人说,章炳麟麟(太炎太炎)在日本组织在日本组织“国学讲习会国学讲习会”,刘师培,刘师培(申叔申叔)氏也有氏也有“国学保存会国学保存会”的发起,大概他们就是国学两个字的最初使用者这是不是正确,不得的发起,大概他们就是国学两个字的最初使用者这是不是正确,不得而知我们知道的是,国学这个名词,是因为欧美学术输入才发生的我们知道的是,国学这个名词,是因为欧美学术输入才发生的它的范围,是把西学输入以前中国原有的全部学术包括进去的它的范围,是把西学输入以前中国原有的全部学术包括进去的 和国学相当的名词,还有国粹和国故国粹两个字,似乎有点夸和国学相当的名词,还有国粹和国故国粹两个字,似乎有点夸大中国学术乃完全精粹物的意思,又似乎有点选择精粹部分而抛弃其他大中国学术乃完全精粹物的意思,又似乎有点选择精粹部分而抛弃其他部分的意思,所以人们觉得不甚妥当,改称国故。

      国故,就是本国文献部分的意思,所以人们觉得不甚妥当,改称国故国故,就是本国文献的意思不论精粹不糙粹,过去的文献总是可宝贵的史料,都可包括在的意思不论精粹不糙粹,过去的文献总是可宝贵的史料,都可包括在国故范围里面去,这样看起来,国故这个名词总算是公平而完备了但国故范围里面去,这样看起来,国故这个名词总算是公平而完备了但它也有它的缺点,就是只能够代表研究的对象,而不能代表研究这种对它也有它的缺点,就是只能够代表研究的对象,而不能代表研究这种对象的学问,因此大家又想起用国故学的名称来代替它,最后又简化而称象的学问,因此大家又想起用国故学的名称来代替它,最后又简化而称为国学 可是这个名称还不是十分合理的,因为学术没有国界可是这个名称还不是十分合理的,因为学术没有国界 …… —— 曹伯韩《国学常识》曹伯韩《国学常识》“国学国学”的来历的来历8. l国学乃中国近代以来,在欧风美雨的刺激下,国学乃中国近代以来,在欧风美雨的刺激下,中国人文化主体意识觉醒的产物中国人文化主体意识觉醒的产物l与之相应,中国人将自己的固有文化冠之以与之相应,中国人将自己的固有文化冠之以““国国””,以示与西方的差异。

      以示与西方的差异 如:国语(汉语)、国文(汉语言文字)、如:国语(汉语)、国文(汉语言文字)、国医(中医)、国术(传统武术)、国画(中国医(中医)、国术(传统武术)、国画(中国传统绘画)、国乐(民族音乐)国传统绘画)、国乐(民族音乐)…………9. 二、国学的研究历史及其现状二、国学的研究历史及其现状l国学滥觞期:国学滥觞期:1840-19191840-1919l国学昌盛期:国学昌盛期:1919-19491919-1949l国学衰败期:国学衰败期:1949-19901949-1990l国学重振期:国学重振期:1990-1990-现在现在10. 国学滥觞期国学滥觞期l章太炎早在章太炎早在1906年日本主编同盟会的机关报年日本主编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时,刊登《国学振兴社广告》,谓国《民报》时,刊登《国学振兴社广告》,谓国学讲授内容为:学讲授内容为:“一、诸子学;二、文史学;一、诸子学;二、文史学;三、制度学;四、内典(即佛典)学;五、宋三、制度学;四、内典(即佛典)学;五、宋明理学;六、中国历史明理学;六、中国历史以上内容实际上包以上内容实际上包括了传统的经、史、子、集的各个学科。

      章氏括了传统的经、史、子、集的各个学科章氏于于1906年于日本东京创立国学振兴社,仿效日年于日本东京创立国学振兴社,仿效日本一些学者用一国固有之学问来弘扬民族精神本一些学者用一国固有之学问来弘扬民族精神的做法章太炎的国学振兴社培养了近现代中的做法章太炎的国学振兴社培养了近现代中国的许多国学大家国的许多国学大家 11. 章太炎(章太炎(1869~~1936),初名),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更名绛,号太炎,学乘,字枚叔,后更名绛,号太炎,后又改名炳麟浙江馀杭人杰出后又改名炳麟浙江馀杭人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革命家和社会的思想家、教育家、革命家和社会活动家,曾参与戊戌变法、辛亥革活动家,曾参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法运动后退居书斋,钻研命、护法运动后退居书斋,钻研学问,粹然成为一代儒宗,梁启超学问,粹然成为一代儒宗,梁启超称其为清学正统派的称其为清学正统派的“殿军殿军” 鲁迅在鲁迅在1936年临终时回忆其师年临终时回忆其师章太炎:章太炎:“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

      这才是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模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模 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大师:章太炎12. 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能自立者也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 ——章太炎章太炎13. 国学昌盛期国学昌盛期 自自“五四五四”之后,随着人们对于当时的国势以之后,随着人们对于当时的国势以及文化选择的重新思考,于是中国固有之传统及文化选择的重新思考,于是中国固有之传统再度被人们所审视与反思,正是在这一反思意再度被人们所审视与反思,正是在这一反思意识之上,形成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的国学识之上,形成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的国学兴盛时期兴盛时期 14. 北京大学国学门北京大学国学门 19171917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在蔡元培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

      在蔡元培““思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下,既请陈独的办学方针下,既请陈独秀任文科学长,也请刘师培任经学教授,又把秀任文科学长,也请刘师培任经学教授,又把2727岁刚在美国读完博士学位的胡适请来任哲学岁刚在美国读完博士学位的胡适请来任哲学教授19221922年北大文科研究所设立国学门,由年北大文科研究所设立国学门,由章氏弟子、著名训诂学家沈兼士任主任并出章氏弟子、著名训诂学家沈兼士任主任并出版《国学季刊》,由编辑部主任胡适写了《国版《国学季刊》,由编辑部主任胡适写了《国学季刊发刊宣言》,对推动国学研究产生了广学季刊发刊宣言》,对推动国学研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泛而深远的影响 15.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19251925年夏天,清华国学研年夏天,清华国学研究院成立,聘梁启超、究院成立,聘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为导师,被称为任为导师,被称为““四四大导师大导师”” 清华国学研究院共招收清华国学研究院共招收四届,录取四届,录取7474人,实际人,实际完成学业完成学业6868人,如徐中人,如徐中舒、王力、吴其昌、高舒、王力、吴其昌、高亨、陆侃如等等,绝大亨、陆侃如等等,绝大部分成为部分成为2020世纪中国人世纪中国人文学术的中坚力量。

      最文学术的中坚力量最终成为中国学术史近代终成为中国学术史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难以复制难以复制 由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和吴宓组建的清由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和吴宓组建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华国学研究院 16. 清华国学院的毕业证书清华国学院的毕业证书17.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281928年,蔡元培任前中央研究院院年,蔡元培任前中央研究院院长,成立历史语言研究所,由黄侃的高长,成立历史语言研究所,由黄侃的高足傅斯年(字孟真)任所长傅毕业于足傅斯年(字孟真)任所长傅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门,留学伦敦大学、柏林北京大学国文门,留学伦敦大学、柏林大学,研究实验心理学、数学与哲学等,大学,研究实验心理学、数学与哲学等,学问广博,又有学术领导才能,任所长学问广博,又有学术领导才能,任所长2121年 研究所分历史、考古、语言、民研究所分历史、考古、语言、民族四组,成果斐然族四组,成果斐然18. 傅斯年(傅斯年(1896年年3月月26日日-1950年年12月月20日)日) ,初字梦簪,字孟真,,初字梦簪,字孟真,山东聊城人。

      著名历史学家山东聊城人著名历史学家 1919年年“五四五四”运动期间,为学生运动期间,为学生领袖之一领袖之一1919年底赴欧洲留学,年底赴欧洲留学,先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后转入伦先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后转入伦敦大学,研究实验心理学、物理、敦大学,研究实验心理学、物理、化学和高等数学化学和高等数学1923年入柏林年入柏林大学哲学院,学习比较语言学等大学哲学院,学习比较语言学等1926年冬应中山大学之聘回国,年冬应中山大学之聘回国,1927年任该校教授,文学院长,年任该校教授,文学院长,兼任中国文学和史学两系主任,兼任中国文学和史学两系主任,同年在中山大学创立语言历史研同年在中山大学创立语言历史研究所,任所长究所,任所长 1928年受蔡元培年受蔡元培先生之聘,筹立中央研究院历史先生之聘,筹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同年底历史语言所语言研究所同年底历史语言所成立,任专职研究员兼所长成立,任专职研究员兼所长 19. 国学衰败期国学衰败期 建国后,虽然我们对于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建国后,虽然我们对于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也进行了新研究,在教学上也加入了古典文化也进行了新研究,在教学上也加入了古典文化的内容,而且西方学术分科的研究方法对于中的内容,而且西方学术分科的研究方法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研究与教学带来了许多新气象。

      国古典文化的研究与教学带来了许多新气象但是由于对于中国传统的学术分科重视不够,但是由于对于中国传统的学术分科重视不够,再加上厚今薄古指导思想的偏颇因此,国学再加上厚今薄古指导思想的偏颇因此,国学作为一门系统研究与阐释中国传统学术的学问,作为一门系统研究与阐释中国传统学术的学问,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基本上销声匿迹在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基本上销声匿迹在“文革文革“中更是受到整体上的打压中更是受到整体上的打压 20. 破四旧:中国文化的灾难破四旧:中国文化的灾难21. 国学重振期l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整个中华民族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国学全面复兴的时机已经成熟复兴,国学全面复兴的时机已经成熟l国学研究院、研究所重新设立国学研究院、研究所重新设立l国学研究的著作、期刊、论文大量出现国学研究的著作、期刊、论文大量出现l各种媒体对国学的关注也持续升温各种媒体对国学的关注也持续升温22. 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 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前身是北京大学传统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前身是北京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于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于1992年年1月,中心以充月,中心以充分发挥北大文、史、哲、考古等学科雄厚的学分发挥北大文、史、哲、考古等学科雄厚的学术力量,发掘与弘扬中华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术力量,发掘与弘扬中华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联系着北大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学宗旨,联系着北大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学者共者共160余人。

      余人2000年初,北大中国传统文化年初,北大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更名为北大国学研究院继续发扬传研究中心更名为北大国学研究院继续发扬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统文化研究中心“龙虫并雕龙虫并雕”的方针的方针 2002年,年,国学院正式开始招博士研究生国学院正式开始招博士研究生23. 袁行霈,袁行霈,1936出生,出生,江苏武进人北京江苏武进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大学中文系教授、人文学部主任、国人文学部主任、国学研究院院长学研究院院长 24.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l2005年年10月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正式成立,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正式成立,标志着新的国学高潮的兴起标志着新的国学高潮的兴起 l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担任国学院名誉院长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担任国学院名誉院长, 纪宝成纪宝成校长兼任国学院院长,季羡林、饶宗颐、何兹全、任校长兼任国学院院长,季羡林、饶宗颐、何兹全、任继愈、叶嘉莹五位先生任国学院学术顾问,王宁、方继愈、叶嘉莹五位先生任国学院学术顾问,王宁、方立天等立天等40余名著名学者组成了国学院的专家委员会余名著名学者组成了国学院的专家委员会根据学校的规定,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院各相关根据学校的规定,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院各相关教研室的教师,也以教研室的教师,也以“双聘制双聘制”的形式,参与国学院的的形式,参与国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

      教学科研工作l国学院学制六年,本硕连读,毕业授予硕士学位国学院学制六年,本硕连读,毕业授予硕士学位 25. 2005年年10月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正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正式成立26. 清华大学国学院清华大学国学院 80年后,清华大学国学年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再次挂牌研究院再次挂牌 国学院成立于国学院成立于2009年年11月月1日,直属清华大学,为日,直属清华大学,为跨学科研究机构,国学研跨学科研究机构,国学研究院特聘及专职研究人员究院特聘及专职研究人员以高、精、尖为原则建以高、精、尖为原则建立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吸立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吸引清华本校各人文学科及引清华本校各人文学科及其它名校博士毕业人员参其它名校博士毕业人员参加研究院的科研工作加研究院的科研工作27. 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教授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教授陈来,哲学博士,陈来,哲学博士,19811981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哲学硕士,同生毕业,哲学硕士,同年留系任教年留系任教19851985年北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哲学博士生毕业,获哲学博士。

      师从张岱年先生、冯友师从张岱年先生、冯友兰先生 28. 三、国学的基本分类三、国学的基本分类l孔门四科l七略到四部l姚鼐的分类l章太炎的分类29. 孔门四科孔门四科 《论语《论语.先进》载,先进》载,“子曰:子曰:‘从我于陈蔡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30. 七略七略l西汉成帝河平三年(前26年),杰出的学者刘向、西汉成帝河平三年(前26年),杰出的学者刘向、刘歆父子受命主持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整理群刘歆父子受命主持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整理群书的工作在每一部书整理完毕时,刘向便撰写一篇书的工作在每一部书整理完毕时,刘向便撰写一篇叙录,记述这部书的作者、内容、学术价值及校雠过叙录,记述这部书的作者、内容、学术价值及校雠过程这些叙录后来汇集成了一部书,这就是我国第一程这些叙录后来汇集成了一部书,这就是我国第一部图书目录《别录》刘向死后,刘歆继续整理群书,部图书目录《别录》刘向死后,刘歆继续整理群书,并把《别录》各叙录的内容加以简化,把著录的书分并把《别录》各叙录的内容加以简化,把著录的书分为六略,即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为六略,即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再在前面加上一个总论性质的略、方技略,再在前面加上一个总论性质的“辑略辑略”,,编成了我国第一部分类目录《七略》。

      编成了我国第一部分类目录《七略》 《别录》、《别录》、《七略》奠定了我国目录学的基础,也形成了我国目《七略》奠定了我国目录学的基础,也形成了我国目录学的特点录学的特点 31. l(一)六艺略:易、书、诗、礼、乐、春秋、(一)六艺略: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凡论语、孝经、小学(凡9 9类)类)l(二)诸子略: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二)诸子略: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凡(凡1010类)类)l( (三)诗赋略:屈原赋之属、陆贾赋之属、荀三)诗赋略:屈原赋之属、陆贾赋之属、荀卿赋之属、杂赋、歌诗(凡卿赋之属、杂赋、歌诗(凡5 5类)类)32. l(四)兵书略: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四)兵书略: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凡技巧(凡4 4类)类)l(五)数术略: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五)数术略: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凡占、形法(凡6 6类)类)l(六)方技略: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凡(六)方技略: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凡4 4类)类) (参《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 33. 四部分类法四部分类法 四部分类法始创于西晋的四部分类法始创于西晋的荀勖。

      他用了大约荀勖他用了大约6年时间年时间,对对10万余卷图书进行整理复校万余卷图书进行整理复校,以黄绢抄写以黄绢抄写,青白丝绸包裹,仿青白丝绸包裹,仿魏秘书郎郑默所编的宫廷藏书魏秘书郎郑默所编的宫廷藏书目录《中经》目录《中经》(又称《魏中经又称《魏中经簿》簿》)编成《中经新簿》,又编成《中经新簿》,又称《晋中经簿》称《晋中经簿》荀勖(荀勖(217217??——289——289),),字公曾,颖川颖阴人(今字公曾,颖川颖阴人(今河南许昌市),音乐学家河南许昌市),音乐学家(荀勖笛律)、目录学家荀勖笛律)、目录学家初仕魏,入晋任中书监,初仕魏,入晋任中书监,领秘书监,官至尚书令领秘书监,官至尚书令34. l甲部:六艺、小学,相当于《七略》之六艺略甲部:六艺、小学,相当于《七略》之六艺略l乙部:古诸子家、近世诸子家、兵书、兵家、数术乙部:古诸子家、近世诸子家、兵书、兵家、数术相当《七略》的诸子、兵书、数术、方技四略相当《七略》的诸子、兵书、数术、方技四略l丙部: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等历史书籍,相丙部: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等历史书籍,相当于《七略》中六艺略中之春秋类当于《七略》中六艺略中之春秋类。

      l丁部:诗赋、图赞、汲冢书相当于《七略》中之丁部:诗赋、图赞、汲冢书相当于《七略》中之诗赋略 35. 李充对四部次序的更动李充对四部次序的更动 东晋的李充,对四部的次序有所更动李东晋的李充,对四部的次序有所更动李充,生卒不详,字弘度,江夏平春人(今河南充,生卒不详,字弘度,江夏平春人(今河南信阳西北)他根据荀勖的《晋中经簿》编成信阳西北)他根据荀勖的《晋中经簿》编成《晋元帝四部书目》《晋元帝四部书目》 36. <隋书隋书.经籍志经籍志>确立名称确立名称l 甲:儒家经书甲:儒家经书l 乙:历史类书乙:历史类书l 丙:诸子百家类书丙:诸子百家类书l 丁:诗文类书丁:诗文类书l 李充修订的四部次序,成为后世四部分类法李充修订的四部次序,成为后世四部分类法的的“永制永制”到了唐魏征等人撰《隋书到了唐魏征等人撰《隋书·经籍志经籍志》时,历史上第一次以经史子集取代李充的甲》时,历史上第一次以经史子集取代李充的甲乙丙丁影响一直到现代影响一直到现代 37. 四部分类与四库全书四部分类与四库全书 乾隆三十七年(乾隆三十七年(17721772),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下令各省搜集历代及清朝人的著作。

      三十八年下令各省搜集历代及清朝人的著作三十八年((17731773年)成立四库全书馆,开始纂修《四库全书年)成立四库全书馆,开始纂修《四库全书》经过十年,于乾隆四十七年(》经过十年,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1782年)完成年)完成编纂《四库全书》,正式列名的朝廷官员和人文学者编纂《四库全书》,正式列名的朝廷官员和人文学者达达36003600人,抄写人员多达人,抄写人员多达38263826人,共收录古籍人,共收录古籍34613461种、种、7930979309卷3622736227册册 38. 《四库全书》均用《四库全书》均用浙江上等开化纸缮浙江上等开化纸缮写,每份抄得三万写,每份抄得三万六千册书册封皮六千册书册封皮采用采用“经、史、子、经、史、子、集四部各依春、夏、集四部各依春、夏、秋、冬四色秋、冬四色”的装潢的装潢办法,所谓办法,所谓“经诚元经诚元矣标以青,史则亨矣标以青,史则亨哉赤之类,子肖秋哉赤之类,子肖秋收白也宜,集乃冬收白也宜,集乃冬藏黑其位藏黑其位”39. 姚鼐的划分姚鼐的划分l义理之学,阐明事物道理,也就是哲学;义理之学,阐明事物道理,也就是哲学;l考据之学,从事历史研究,也就是史学;考据之学,从事历史研究,也就是史学;l辞章之学,从事诗词散文以及章奏、书判等实辞章之学,从事诗词散文以及章奏、书判等实用文体创作的,就是文学,及今天所说的文史用文体创作的,就是文学,及今天所说的文史哲等社会科学。

      哲等社会科学 以上为姚鼐、曾国藩的划分以上为姚鼐、曾国藩的划分l后来又有人在此基础上又加了两个以补其不足:后来又有人在此基础上又加了两个以补其不足:一是经世之学,即治国驭民的政治、经济、法一是经世之学,即治国驭民的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科学知识;二是科技之学,即声光化律等社会科学知识;二是科技之学,即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知识电等自然科学知识 40. 姚鼐(姚鼐(1731~~1815),字姬传,),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世称惜抱先抱轩,世称惜抱先生姚鼐与创始人方生姚鼐与创始人方苞、刘大櫆并称为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桐城三祖”,被盛,被盛誉为誉为“中国古文第中国古文第一人一人”、、“中国古文中国古文的高峰的高峰”41. 国学的基本分类(章太炎)国学的基本分类(章太炎) 小学:开启中国文化之门的管钥;小学:开启中国文化之门的管钥; 经学:中国人的道德精神与理想追求;经学:中国人的道德精神与理想追求; 史学:中国人的价值判断与道德坚持;史学:中国人的价值判断与道德坚持; 诸子:中国人的思想与生存智慧;诸子:中国人的思想与生存智慧; 文学:中国人的人生情怀与咏叹。

      文学:中国人的人生情怀与咏叹42. l认识中国文化传统的价值认识中国文化传统的价值l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l树立文化主体意识,传播祖国优秀文化树立文化主体意识,传播祖国优秀文化l丰富和提升自身精神境界丰富和提升自身精神境界四、学习国学的意义43. 四、学习国学的意义 “国学国学”中高扬着人类至善至美的人格典范,并中高扬着人类至善至美的人格典范,并以数千年的历史证实着其创造永久和平的基本以数千年的历史证实着其创造永久和平的基本素质,确定着人类健康的发展方向素质,确定着人类健康的发展方向l世界现在最需要的是中国文明的精髓世界现在最需要的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谐如果和谐如果中国不能取代西方成为人类的主导,那么整个人类的中国不能取代西方成为人类的主导,那么整个人类的前途是可悲的前途是可悲的 ——(英国)汤因比(英国)汤因比l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公元前六世纪之前,去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公元前六世纪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汲取孔子的智慧 ——(瑞典)汉内斯(瑞典)汉内斯·阿尔文阿尔文44. 五、学习国学的方法五、学习国学的方法章太炎先生将学习国学方法分为五种:章太炎先生将学习国学方法分为五种:l辨书籍的真伪辨书籍的真伪l通小学通小学l明地理明地理l知古今人情的变迁知古今人情的变迁l辨文学应用辨文学应用45. 辨书籍的真伪辨书籍的真伪l中国古籍中,伪书甚多。

      四部之中,除集部之中国古籍中,伪书甚多四部之中,除集部之外,皆有伪书,而以子部为甚因此,辨别真外,皆有伪书,而以子部为甚因此,辨别真伪,乃研习国学第一步伪,乃研习国学第一步l伪书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有一书拆二的,有伪书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有一书拆二的,有冒充古本的,有东拼西凑的,不一而足原因冒充古本的,有东拼西凑的,不一而足原因亦很复杂亦很复杂46. l《尚书》通行本《尚书》通行本58篇中,篇中,33篇为汉代所有,余篇为汉代所有,余篇皆伪;篇皆伪;l《列子》,疑晋人所造;《列子》,疑晋人所造;l《孔丛子》,三国王肃造《孔丛子》,三国王肃造l佛教、道教中亦有伪书比如佛教的《父母恩佛教、道教中亦有伪书比如佛教的《父母恩重难报经》、《大云经》;道教的《老子化胡重难报经》、《大云经》;道教的《老子化胡经》47. l也有过去认定作伪的古籍被新材料翻案也有过去认定作伪的古籍被新材料翻案的《孙子兵法》就是一例《孙子兵法》就是一例l对于《孙子》,学术界议论纷纷,一种对于《孙子》,学术界议论纷纷,一种认为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孙武所著,一种认为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孙武所著,一种认为是孙膑整理而成,一种认为是战国认为是孙膑整理而成,一种认为是战国初年某位山林处士编写,还有的说是三初年某位山林处士编写,还有的说是三国时代曹操编撰的。

      直到国时代曹操编撰的直到1972年年4月间,月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发掘的两座汉代墓葬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发掘的两座汉代墓葬中同时发现了用竹简写成的《孙子兵法中同时发现了用竹简写成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这样,数百年的争》和《孙膑兵法》,这样,数百年的争论方告结束论方告结束 48. 银雀山汉墓竹简银雀山汉墓竹简 49. 通小学通小学研究小学有三法:l通音韵l明训诂l辩形体50. 明地理明地理 我们研究国学,所以要研究地理者,原是因为对于地理没有明白的概念,看古书就有许多不能懂譬如看到春秋战国的战争和楚汉战争,史书上已载明谁胜谁败,但所以胜所以败的原因,关于形势的很多,就和地理有关了 ——章太炎51. 知古今人情的变迁l制度、风俗、道德、人情、审美观念差异很大比如“三公”:太师、太傅、太保 (周);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秦、西汉);西汉末至东汉初,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隋唐置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比如“丁忧”:汉末盛行,兄弟姐妹皆含,唐代则息52. 六、国学的主要经典l国学典籍浩如烟海,究竟哪些是最基本的经典,国学典籍浩如烟海,究竟哪些是最基本的经典,代表国学的精髓呢?代表国学的精髓呢?l20世纪世纪20年代开始,一些国学大师给出了自己年代开始,一些国学大师给出了自己的书单。

      的书单53. 胡适:胡适:“实在的最低限度的书目实在的最低限度的书目”l《书目答问》《法华经》《左传》《书目答问》《法华经》《左传》《阿弥陀经》《文选》《九种纪事本《阿弥陀经》《文选》《九种纪事本末》《坛经》《乐府诗集》《中国哲末》《坛经》《乐府诗集》《中国哲学史大纲》《宋元学案》《全唐诗》学史大纲》《宋元学案》《全唐诗》《老子》《明儒学案》《宋诗钞》《老子》《明儒学案》《宋诗钞》《四书》《王临川集》《宋六十家词《四书》《王临川集》《宋六十家词》《墨子间诂》《朱子年谱》《元曲》《墨子间诂》《朱子年谱》《元曲选一百种》《荀子集注》《王文成公选一百种》《荀子集注》《王文成公全书》《宋元戏曲史》《韩非子》全书》《宋元戏曲史》《韩非子》《清代学术概论》《缀白裘》《淮南《清代学术概论》《缀白裘》《淮南鸿烈集解》《章实斋年谱》《水浒传鸿烈集解》《章实斋年谱》《水浒传》《周礼》《崔东壁遗书》《西游记》《周礼》《崔东壁遗书》《西游记》《论衡》《新学伪经考》《儒林外》《论衡》《新学伪经考》《儒林外史》《佛遗教经》《诗集传》《红楼史》《佛遗教经》《诗集传》《红楼梦》梦》54. l经部:《四书》、《易经部:《四书》、《易经》、《书经》、《诗经》、《书经》、《诗经》、《礼记》、《左经》、《礼记》、《左传》;传》;l史部:《战国策》、史部:《战国策》、《史记》、《汉书》、《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或或《通鉴纪事本末》《通鉴纪事本末》)、、《宋元明史纪事本末》;《宋元明史纪事本末》;梁启超梁启超:最低限度国学入门书目最低限度国学入门书目55. 梁启超梁启超:最低限度国学入门书目最低限度国学入门书目l子部:《老子》、《墨子》、《庄子》、《荀子》、子部:《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韩非子》;l集部:《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集部:《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

      》 l“以上各书,无论学矿、学工程以上各书,无论学矿、学工程……皆须一读,若并此皆须一读,若并此未读,真不能为中国学人矣未读,真不能为中国学人矣 ”56. 黄侃最推重之八部书黄侃最推重之八部书 新文化运动旗帜初张时期,北大的章门弟子新文化运动旗帜初张时期,北大的章门弟子做柏梁体诗分咏校内名人,咏陈独秀的一句是做柏梁体诗分咏校内名人,咏陈独秀的一句是“毁毁孔子庙罢其祀孔子庙罢其祀”,专指他打倒孔家店,甚得要领专指他打倒孔家店,甚得要领咏黄侃的一句是咏黄侃的一句是“八部书外皆狗屁八部书外皆狗屁”这八部书是:这八部书是: 《毛诗》、《左传》、《周礼》、《说文解字》、《毛诗》、《左传》、《周礼》、《说文解字》、《广韵》、《史记》、《汉书》和《昭明文选》《广韵》、《史记》、《汉书》和《昭明文选》57. 黄侃(黄侃(1886.4.3--1935.10.8))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初名乔鼐,后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初名乔鼐,后更名乔馨,最后改为侃,字季刚,更名乔馨,最后改为侃,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省蕲春县人北省蕲春县人 1886年年4月月3日生日生于成都。

      于成都1905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师事章太炎,受小学、经学,为章师事章太炎,受小学、经学,为章氏门下大弟子氏门下大弟子 黄侃在经学、文学、哲学各个黄侃在经学、文学、哲学各个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尤其在传统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尤其在传统“小学小学”的音韵、文字、训诂方面更的音韵、文字、训诂方面更有卓越成就,人称他与章太炎、刘有卓越成就,人称他与章太炎、刘师培为师培为“国学大师国学大师”,称他与章太炎,称他与章太炎为为“乾嘉以来小学的集大成者乾嘉以来小学的集大成者”“传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承前启后人统语言文字学的承前启后人” 58. 钱穆:钱穆:“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 ”l《论语》《论语》l《孟子》《孟子》l《老子》《老子》l《庄子》《庄子》l《六祖坛经》《六祖坛经》l《近思录》《近思录》l《传习录》《传习录》 59. 民国时代著名学者所开列的国学书目民国时代著名学者所开列的国学书目一、龙启瑞《经籍举要》,列举书籍二百八十九种一、龙启瑞《经籍举要》,列举书籍二百八十九种 二、张之洞《书目答问》.列举书籍二千二百六十六种二、张之洞《书目答问》.列举书籍二千二百六十六种。

      三、胡适《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列举书籍一百八十五种三、胡适《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列举书籍一百八十五种 四、梁启超《国学入门书耍目》,列举书籍一百六十种四、梁启超《国学入门书耍目》,列举书籍一百六十种 五、李笠《国学用书撰要》,列举书籍三百七十八种五、李笠《国学用书撰要》,列举书籍三百七十八种 六、陈钟凡《治国学书目》,列举书籍四百八十八种六、陈钟凡《治国学书目》,列举书籍四百八十八种 七、支伟成《国学用书类述》,列举书籍三千二百种七、支伟成《国学用书类述》,列举书籍三千二百种 八、章炳麟《中学国文书目》,列举书籍五十一种八、章炳麟《中学国文书目》,列举书籍五十一种 九、徐敬修《国学常识书目》,列举书籍二百六十二种九、徐敬修《国学常识书目》,列举书籍二百六十二种 十、傅屯艮《中学适用之文学研究法》,列举书籍七十九种十、傅屯艮《中学适用之文学研究法》,列举书籍七十九种 十一、沈信卿《国文自修书辑要》,列举书籍五十种十一、沈信卿《国文自修书辑要》,列举书籍五十种 十二、汤济沧《中小学国学书目》.列举书籍一百零六种十二、汤济沧《中小学国学书目》.列举书籍一百零六种 十三、吴虞《中国文学选读书目》,列举书籍一百四十种。

      十三、吴虞《中国文学选读书目》,列举书籍一百四十种60. 楼宇烈先生楼宇烈先生:九本书统领中国文化九本书统领中国文化l三玄:老、庄、易三玄:老、庄、易l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孟子l五经:诗、书、礼、易、春五经:诗、书、礼、易、春秋秋61. 七、主要参考书目:七、主要参考书目: 近代以来,有关国学的专著、教材有近代以来,有关国学的专著、教材有十几种,择其要者罗列如下,供大家参十几种,择其要者罗列如下,供大家参考62. 章太炎章太炎 讲演,曹聚仁讲演,曹聚仁 整理整理中华书局中华书局2009年版年版本书是章太炎先生本书是章太炎先生1922年年4—6月在上海讲授国学的记录稿,月在上海讲授国学的记录稿,由现代作家曹聚仁整理成书由现代作家曹聚仁整理成书书中精辟论述了国学的内涵以书中精辟论述了国学的内涵以及研治国学的方法,系统介绍及研治国学的方法,系统介绍了传统经学、哲学、文学的流了传统经学、哲学、文学的流变、对各时期学术发展的特点、变、对各时期学术发展的特点、代表人物、著作,都有精湛、代表人物、著作,都有精湛、独到的评价,可视作一本中国独到的评价,可视作一本中国经学、哲学、文学的简史。

      经学、哲学、文学的简史 63. 《国学概论》《国学概论》钱穆著,钱穆著,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年版该书前该书前8章专言经子,颇多新意章专言经子,颇多新意如以如以“阶级之觉醒阶级之觉醒”论先秦诸子,论先秦诸子,以以“个人之发现个人之发现”论魏晋玄学,论魏晋玄学,以以“大我之寻证大我之寻证”论宋明六百年论宋明六百年之理学,不乏真知灼见该书之理学,不乏真知灼见该书第九章专论清代考据之学,常第九章专论清代考据之学,常有精辟之论,时人有有精辟之论,时人有“竟体精深竟体精深”的评价全书最后一章为最近的评价全书最后一章为最近期之学术思想期之学术思想 该书是一本学习中国学术思想该书是一本学习中国学术思想史的入门读物,出版后广为流史的入门读物,出版后广为流传 64. 钱穆(钱穆(1895—19901895—1990),中国现代历),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字宾四,笔名公沙、史学家,国学大师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钱九岁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钱九岁入私塾,熟悉中国的传统文献典籍入私塾,熟悉中国的传统文献典籍。

      1313岁入常州府中需学堂学习,岁入常州府中需学堂学习,19121912年因家年因家贫辍学,后自学贫辍学,后自学19301930年以后,历任燕年以后,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大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学院院长1949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新亚年迁居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61966年,钱穆移居台湾台北市,年,钱穆移居台湾台北市,在在““中国文化书院中国文化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今中国文化大学)任职,为任职,为““中央研究院中央研究院””院士,院士,““故宫故宫博物院博物院””特聘研究员特聘研究员 65. 《国学入门》,蒋梅笙著,《国学入门》,蒋梅笙著,中央编译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年版蒋梅笙,民国时代复旦大蒋梅笙,民国时代复旦大学教授,著名学者学教授,著名学者66. 曹伯韩(曹伯韩(1897-1959),湖南长),湖南长沙人,当代著名沙人,当代著名语言学家语言学家67. 68.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