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度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第二高级2024—2025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12页扶沟县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 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系列国家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等级制度这种发端于古代的制度延续下来,对印度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制度是( )A. 城邦制度 B. 分封制度 C. 种姓制度 D. 奴隶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印度时期根据“印度出现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等级制度”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古代印度出现的不平等的等级制度是种姓制度,该制度将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首陀罗和吠舍等等级,各等级的地位不平等,C项正确;古代印度没有实行城邦制度,而且该制度不是等级制度,排除A项;分封制度是中国西周时期的制度,排除B项;奴隶制度下部分人口沦为奴隶,他们是最低等级,因此奴隶制度本身不是等级制度,排除D项。
故选C项2. 古代雅典是希腊民主政治最发达的城邦鼎盛时期的雅典大约有居民40万人左右,享有民主权利的公民大约有4万人据此可知雅典的民主政治( )A. 以代议制为基础 B. 以公民大会为核心 C. 是少数人的民主 D. 在古代世界最先进【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雅典)根据材料“鼎盛时期的雅典大约有居民40万人左右,享有民主权利的公民大约有4万人可知,享有公民权利的人只占总人口的少数,因此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C项正确;雅典是直接民主,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到公民大会,排除B项;材料没有把雅典民主与其他地区作比较,无法得知是最先进的,排除D项故选C项3. 公元前5世纪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在主要城市之间修筑大量“御道”,并定期派巡查员检查维护,便利军队和官方人员通行在“御道”每隔20公里左右设置驿站,信使通过驿站依次传递文件,最快可在12天内横跨2500公里的距离帝国“御道”和驿站的修建( )A. 旨在对抗亚历山大入侵 B. 扩大波斯帝国统治疆域C. 完善了官僚体系的建设 D. 推动不同地域文明连接【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波斯)据材料“大流士一世在主要城市之间修筑大量‘御道’……便利军队和官方人员通行在‘御道’每隔20公里左右设置驿站,信使通过驿站依次传递文件,最快可在12天内横跨2500公里的距离”及所学知识可知,波斯帝国在其境内建立了较为便利的交通网络和驿站系统,此时期的波斯帝国是地跨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大帝国,境内便利的交通系统加强了不同地域的联系,进而通过了不同地域文明的连接,D项正确;亚历山大入侵波斯的时间是公元前4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波斯帝国内部的道路和驿站有利于巩固统治,但没有扩大其疆域,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波斯帝国内部道路和驿站的情况,没有涉及官僚体系的建设,排除C项故选D项4. 公元前390年,罗马遭到高卢人入侵,城市被焚毁重建城市时由于人口增加,地价高涨,新建房屋多不再遵守留空地的规定,而是毗邻而建基于此,罗马法完善了有关支撑地役权的法规,如禁止妨碍光线地役权等这反映了罗马法( )A. 旨在维护公共权益 B. 蕴含人人平等观念C. 调和帝国社会矛盾 D. 呈现灵活务实特征【答案】D【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390年(罗马)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罗马法关于地役权的规定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逐步形成的,这反映了罗马法呈现灵活务实的特征,D项正确;材料是对私人权益的维护,“旨在维护公共权益”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人人平等观念,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公元前390年,罗马处于共和国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5. 在中古西欧的封建社会,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庄园主自行组织生产,征收地租;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自由农民要为领主服劳役这些现象集中表明在中古西欧社会()A. 王权不断强化 B. 庄园自治特征明显 C. 等级秩序森严 D. 教会统治力量削弱【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时期(西欧)在中古西欧的封建庄园中,领主自行解决庄园内部纠纷,同时自行组织生产,要求其农奴和自由农民为其服徭役,这些现象集中表明了封建庄园具有自治的特点,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王权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庄园秩序,而非等级秩序,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教会对庄园治理的影响,排除D项。
故选B项6. 下列左侧为始铸于日本元明天皇和铜元年(公元708年)的“和同开珎”,仿照唐朝开元通宝铸造;右侧为朝鲜的“乾元重宝”,仿造的是唐朝的乾元重宝这些钱币能够印证①朝鲜和日本仿效中国的制度 ②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③币制改革是大化改新的重点 ④儒家经典在朝鲜广为传播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日本和朝鲜仿照唐朝的货币形制铸造本国货币,说明朝鲜和日本效仿中国的制度,同时也意味着当时的唐朝实行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A正确;通过题干无法得出大化改新的重点是币制改革,而且题干信息并没有儒家思想的相关材料,排除B、C、D7. 在古代美洲,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并知道了“零”的概念的是()A. 班图人 B. 玛雅人 C. 阿兹特克人 D. 印加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玛雅人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并知道了“零”的概念,B项正确;材料指的是玛雅人的文明成就,班图人属于非洲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并没有取得材料中的成就,AC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CD项故选B项8. 当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在1498年到达印度的卡里库特港时,当地的统治者问他想要什么时,他答道:“基督徒和香料。
这表明A. 工业革命促进海外市场的开辟 B. 文化侵略的初衷大于经济掠夺C. 对商品渴望与传播宗教并行不悖 D. 宗教改革刺激了人们远洋探险【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当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在1498年到达印度的卡里库特港时,当地的统治者问他想要什么时,他答道:‘基督徒和香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寻找香料源地、传播基督教等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体现了对商品的渴望与传播宗教并行不悖,所以C正确;工业革命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所以A错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目的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对资金、市场的需求增加,B项说法错误,所以B错误;宗教改革开始于151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所以D错误9. 16世纪,西班牙探险者绕过美洲南端进入太平洋,来到菲律宾群岛1580年以后,西班牙的马尼拉当局,为生丝、丝织品、棉布、瓷器等中国商品,找到了一条通向墨西哥的航路随后,中国产品通过“马尼拉大帆船”源源不断到达美洲地区该贸易路线( )A. 造成印度洋贸易衰落 B. 加速西班牙社会转型C. 开启全球性物种交换 D. 推动太平洋贸易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世界)根据材料可知,中国产品通过“马尼拉大帆船”源源不断到达美洲地区,推动太平洋贸易发展,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该贸易路线推动太平洋贸易发展,未涉及印度洋贸易情况,排除A项;该贸易路线没有加速西班牙社会转型,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开启全球性物种交换,排除C项故选D项10. 孟德斯鸠将“建立投票权利的法律”作为第一条基本法,并由此构建起了“投票一人民意志一主权者”的递进式的人民自我实现机制他说:“只有通过选举,才能当君主,因为选举表现了人民的意志据此可知,孟德斯鸠( )A.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主张实行直接民主制C. 提倡权力之间制约平衡 D. 否定了“君权神授”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近代法国据材料可知,孟德斯鸠强调君主权力的获得来自人民的投票选举,主张君权民授,而非君权神授,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排除A项;孟德斯鸠强调选举出当权者再由其施政,而非人民直接参政,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权力的制衡问题,排除C项。
故选D项11. 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不断暴露,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开始爆发为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了种种构想其构想最大的缺陷在于( )A. 不敢直面资本主义的弊端 B. 不是来源于工人运动的实践C. 没有把理想设计付诸实践 D. 同马克思主义的设想相抵触【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上半期(欧洲)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被称之为空想,主要是因为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理论来源不是来源于工人实践,虽然他们批判揭露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也付诸于实践,但是均以失败而告终,时代呼唤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项正确;空想社会主义者并非不敢直面资本主义弊端,排除A项;空想社会主义也付诸了实践,排除C项;马克思主义也曾借鉴了空想社会主义,排除D项故选B项12. 下图是画家昆丁·马西斯创作于1514年的作品《银钱兑换商夫妇》图中男子在称金银,女子在翻阅画着圣母子的经书,但专注地观察丈夫的活动对该图解读最合理的是( ) A. 理性主义影响绘画创作 B. 商品经济发展产物C. 当时人们反对天主教会 D. 金钱至上的观念成为主流【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14年(欧洲)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画面中男子在秤重金银,对商业活动十分积极,而女子在一边翻阅画着圣母子的经书,尽管这表明她仍在坚守着宗教信仰,但她的目光却全神贯注地观察着丈夫的活动,折射出了商品经济发展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影响,B项正确;《银钱兑换商夫妇》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未涉及理性主义思想,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了银钱兑换商夫妇在称金银,无法得出人们反对天主教会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人们对追求财富的渴望,但无法得出金钱至上观念成为主流的结论,表述不准确,排除D项故选B项13. 18—19世纪中期,英国妇女状况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各郡女孩子离家年龄逐渐降低,1700年是17岁,1855—1860年是14岁,她们在16—25岁期间竟然能够为自己积聚价值不菲的嫁妆此外,到1866年还有1500名中产阶级妇女签名请愿,要求妇女选举权这种状况( )A. 破坏了传统的家庭关系 B. 使妇女获得广泛的政治权利C. 源于技术和产业的革命 D. 促使了早期启蒙思想的产生【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影响题,时空是18至19世纪中期的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