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环境心理学——2011年考点串讲.doc

58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22329923
  • 上传时间:2023-04-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6.50KB
  • / 5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绪论一、选择填空环境区分为个体出生前的先环境,即合子环境,和出生后的后环境,即外环境外环境又分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物理环境按人类干预的程度大小,又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物理环境按人类干预的程度大小的不同可以分为 自然环境 和 人为环境 1P1环境心理学是关注 人 与 环境 的 相互作用 和 相互关系 的学科1P5X2相对于社会心理学强调 社会环境 ,环境心理学更多地强调 物理环境 1P5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以 物理环境 作为关注的中心,这是其他学科研究中通常要 消除 和 控制 的因素 20世纪60年代 环境心理学这一名称出现二、 名词解释1. 环境:是作用于一个生物体或生态群落上,并最终决定其形态和生存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体2. 环境心理学:普罗夏斯基(Proshansky,1990)提出 “环境心理学”是关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环境心理学更多地强调物理环境相互性”是指:一方面强调人们怎样受环境影响,另一方面也关注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和反应P5-6 [02、04、05、07、09历年真题]3. 布伦斯瑞克的透镜模型:布伦斯瑞克(Brunswik)由于提出测量知觉恒常性程度的公式而著名。

      他认为:建构环境知觉时,主体起着非常主动的作用;尽管我们从世界上接受的原始信息常常有缺陷或被误导;但当我们把得到的感觉信息与过去的经验结合起来时,就会导致对环境真实状态的评估4. 生态心理学:是环境心理学的前身之一强调物理情境在整合人类行为中的作用,兴趣集中在物理环境对生活在这一环境中的人的影响巴克,怀特建立了“中西部人类行为现场观测站”P10三、 简答论述★简述环境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03简答] P6-7  ⑴环境心理学将环境—行为及其关系作为一个单元整体来研究  ⑵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是问题的指向不仅要寻求问题的解决,也要力求寻找问题背后的规律性,建立起理解相似问题的理论框架;  ⑶环境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的研究成员主体还是社会心理学家;  ⑷从方法学的角度来说,环境心理学家采用综合的和折衷的方法,而且由于环境心理学研究的自变量,往往是其他学科研究中需要控制和消除的“环境”简述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前景☆ P11-12答:发展历程:20世纪60年代后期,环境心理学出现;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理论(如拥挤、认知发展理论)80年代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1989—1994年间,新的研究成果关注居住环境、工作场所、医院、学校、监狱、大型社区环境的特点。

      前景:斯托考尔斯提出,在21世纪也许会在其他主题上有更突出的发展:在外层空间的生活和工作会有什么特点;如何形成有效的政策,以减少工业化和发达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度消耗  将来的研究会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  1) 全球环境变化; 2)群体间暴力和犯罪; 3)新的信息技术对工作和家庭的影响;  4)人们健康花费的提高,对促进健康的环境策略感兴趣,以及社会老年化进程举例说明,全球化的环境心理学★★ P14-15独特的历史,地理,社会变化和政治因素已经影响了环境行为研究的方向1)不同国家的环境心理学家使用同样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但他们的兴趣和研究问题的特点是不同的   例如,日本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于是对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及自然灾害对个体行为的实际影响,就特别引起日本环境心理学家的兴趣而人少,气候寒冷的瑞典,环境心理学家更关心的是保护能源和风景的研究在各国,环境心理学发展的特点也反映了这门学科问题指向的特点 2)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往往面临共同的问题 例如:地球臭氧层的破坏,全球变暖,自然资源的减少,以及先进的电子通讯技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将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环境心理学除了会继续发展特定的主题外,还应对共同面临的问题共同攻关,寻找适用广泛的解决方案。

        中国的环境心理学还处于学习、模仿的阶段大力开展环境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充实本土化的研究成果,是我国环境心理学发展的迫切要求第二章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 选择填空1、 科学的目标是(控制、预测和理解)P172、 环境心理学根据实验条件是否对因变量产生影响把变量分为(有关)变量和(无关)变量[07] 凡是对因变量足以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都叫做有关变量,对因变量不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都叫做无关变量3、 实验地点:实验进行的情境分为实验室情境(通常为模拟情境)和现场情境P214、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基本上是运用心理学研究中的标准方法和程序,其特点主要是,环境心理学中的自变量是其它研究中主要要(控制和消除)的额外变量(潜在变量、控制变量)---环境而且环境心理学研究往往使用多种方法,借鉴多种学科中的方法,反应出交叉学科的特点与其它研究相比,环境心理学一个相当明显的特点是,关心自变量对因变量的长期效应P25 [08]二、 名词解释主试:就是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人他可以给被试发出刺激,通过试验收集心理学的资料被试:就是被实验者,实验对象它接受主试发出的刺激并作出反应被试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

      变量:指的是可以在数量上或性质上改变的事物的属性如声音的强度可从小到大,这是数量的变量;人的性别有男有女,这是性质的变量一项心理学实验通常包括这三个方面的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和额外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因变量,也就无所谓自变量,反之亦然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和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额外变量:在实验中应该保持恒定的变量在确定了自变量与因变量之后,就应该使实验的其他因素保持恒定自变量混淆:如果应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它就会成为造成因变量变化的一个原因,于是很难明确说明因果关系我们把研究者的自变量与一些未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叫自变量混淆也可以说额外变量是潜在的自变量P19时间序列设计: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同一现象连续地进行一系列观测,由此所得到的随时间变化的序列性数据称为时间系列,也称为时间序列设计自我报告:是利用一些调查技术,让被试报告他们的行为、情绪等条种反应例如使用访谈、问卷、量表等来揭示人们外显行为及对环境的评价和感受三、 简答论述1、 什么是自变量,它有哪四种?P18答: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和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06]自变量有四种:(1)刺激特点自变量 (2)环境特点自变量 (3)被试特点自变量 (4)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2、 对因变量的选择和测量需要考虑以下主要的几个问题? P18-19答:⑴因变量的可靠性(信度),即一致性,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应得到相近的结果,否则就缺乏一致性,这种因变量是不可靠的  ⑵因变量的有效性即效度当因变量的变化确实是由自变量而不是其它因素造成的,这种因变量就是有效的  ⑶因变量的敏感性即自变量的变化可以引起相应因变量的变化,这样因变量是敏感的,否则我们就说因变量是不敏感的3、 如何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高限和低限效应?P19答:(1)不敏感的因变量有两类典型的例子,一类称为高限效应(天花板效应),即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容易,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了很好的成绩,没有什么差别,解决方法可采取加大任务难度 (2)另一类称为低限效应(地板效应),即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太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了很差的结果,没有什么差别,解决方法可采取减小任务难度4、 环境心理学有哪些研究类型?P19(1)描述性研究:通常是在研究的初期,利用各种数据取样的技术,通过观察(主要是现场观察),客观的记录下一些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发生,它常常只能得到一些定性的结果。

      2)实验研究:通常是改变一个或几个自变量,考察它们对因变量的因果效应 [03](3)相关研究:是通过测定一系列变量来考察这些变量相互关联的程度,以及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预测5、 举例说明环境心理学研究中的实验范式P21答:实验范式:即相对固定的实验程序 [03](1)有些实验范式只限于某一领域,而有些实验范式经改动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2)环境心理学研究攻击的实验范式叫“假装电击”,即让一个被试相信它可以控制给予另一个人的轻微点击(作为惩罚的刺激),以被式给出的刺激的强度和频率作为度量攻击性的指标[02、05、06] 例如:噪音对人的攻击行为的影响的实验中,两个被试被单向玻璃隔开,即接受噪音,施加攻击行为的被试甲能看到被试乙,而被试乙看不到被试甲给被试甲施加不同程度的噪音,当接受噪音时,被试甲会按控制台上的按钮,对被试乙进行攻击结果发现,当被试甲接受的噪音程度与其施加给对方的攻击程度成正相关6、 实验设计方法有哪些?P21-23答:实验设计是研究者实际动物做实验前所制定的实验计划 实验设计可分为真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和非实验设计1)真实验设计:可有效地操纵和控制实验变量,能随机选择和分配被试,实验结果能客观反映实验处理的作用。

      2)非实验设计:是一种对现象的自然描述一般用于识别和发现自然存大的临界变量及其关系不易采取随机化原则分配被试,不易主动控制自变量和其他无关变量3)准实验设计:是介于非实验设计和真实验设计之间的一种实验设计7、 什么是准实验设计?P22答:准实验设计是介于非实验设计和真实验设计之间的一种实验设计它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比非实验设计要严格,但不如真实验设计对无关变量控制的充分和广泛通常准实验设计不易对被试进行随机取样总的说来,准实验设计有三点不同于真实验设计: ① 有时对自变量(如被试特点的自变量)无法有意识地操纵; ② 不能严格地控制无关变量; ③ 无法按照随机抽样原则抽取被试,也没有随机地把被试分配到各种试验处理中8、 举例说明收集数据的方法和技术☆P23-26答:收集数据的测量技术包括(观察、自我报告、档案检索)[02、04](1)观察:即将所见所闻客观地记录下来在公开场合进行观察,这种观察并不冒犯人的秘密性进行不打扰被试的观察,过后要给予一定的解释和说明在观察中,可以利用录像、照相、录音等作为辅助手段,以期得到更为客观而准确的数据使用观察法的一个特殊方面是观察人们行为留下的痕迹,通过这些痕迹来构想他们的行为。

      [05](2)自我报告:是利用一些调查技术,让被试报告他们的行为、情绪等各种反应如使用访谈、问卷、量表等来揭示人们外显行为及对环境的评价和感受3)档案检索:各个国家、机构和个人都有很多档案资料,这些会为分析事物间的关系提供重要的数据来源如把城市的气象资料,警察局的犯罪事件记录等作为资料,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 第三章 环境心理学的理论一、 选择填空1、 环境—行为理论:唤醒理论、刺激负荷理论、行为局限理论、适应水平理论、环境适应理论、生态理论2、 刺激负荷理论经常被用于休闲环境和旅游环境的设计研究中例如,博物馆、风景区都可以根据环境负荷理论采取措施,避免(定向注意疲劳)症状的出现3、 环境一行为理论中,可用来解释休闲、旅游环境中可能出现的定向注意疲劳症状的一种理论是(刺激负荷理论) 4、 行为局限理论认为,环境对行为的限制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