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新课标.docx
16页第一部分前言 (1-12'GYM(1)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 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了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但是,现代生产和生 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人们 逐渐认识到,健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 完美的状态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都至关重要,而体育课程乂是 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 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 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制订的《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 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 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 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1-12'GYM'1.1)(一) 课程性质(1-12'GYM'1.1.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 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 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 程二) 课程价值(1-12'GYM'1.1.2)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1 .增进身体健康(1-12'GYM'1.1.2.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 和科学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坚持锻炼,增强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养成健康 的行的生活方式2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1-12'GYM'1.1.2.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 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 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 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3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1-12'GYM'1.1.2.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 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 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 健康知识的方法4 .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1-12'GYM'1.1.2.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 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不同需求, 选择个人喜爱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挖掘运动潜能,提高运动欣赏能力,形成积极的余暇生活方式;学生可以提高体育运动 中的安全防范能力,获得在野外环境中的基本生存技能二、 课程基本理念(l-12'GYM'1.2)(一)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1-12'GYM'1.2.1)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 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 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 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 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 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1-12'GYM'1.2.2)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 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 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 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三)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1-12'GYM'1.2.3)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 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 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 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 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四) 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1-12'GYM'1.2.4)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 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 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三、 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1-12'GYM'1.3)(一) 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1-12'GYM'1.3.1)体育与健康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根 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拓宽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将 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 域,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二)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1-12'GYM'1.3.2)《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将中小学的学习划分为六级水平,并在各学 习领域按水平设置相应的水平目标水平一至水平五分别相当于1〜2年级、3〜4年级、 5〜6年级、7〜9年级和高中学段学 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考虑到学校和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性,《标准》在各个领域设立水平六,作为高中学 段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性学习目标,其他学段的学生也可以将高一级水平目 标作为本阶段学习的发展性学习目标三) 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1-12'GYM'1.3.3)为了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学习评价的可行性,学习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观察的。
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两个学习领域,要求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技能的同时,强调学 生应在运动实践中体验心理感受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使情感、意志方面的学习目 标由隐性变为显性,由原则性的要求变为可以观测的行为表征这既便于学生学习时自 我认识和体验,也便于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情感、态度和行 为习惯表现的观察,判断教学活动的成佣行总逵虢】悼纬棠勘甑短迪帧?/p>(四) 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1-12'GYM'1.3.4)按照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本《标准》规定了各学习领域、各水平的学习目标,同 时确定了依据学习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各地、各校和教师在制订具体的课程实施 方案时,可以依据课程的学习目标,从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选用适当的教学内 容和教学方法《标准》对教学内容的选取作了灵活的处理,在7 9年级,学校可以 按照内容标准中水平四的规定,根据学校各方面的条件和多数学生的兴趣,在每一类运 动项目(如球类、田径等)中选择若干动作技能作为教学内容;在高中学段,学生可以根 据学校确定的内容范围,选择一两个项目作为学习的内容五) 根据课程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1-12'GYM'1.3.5)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
《标准》力求突破注重终结 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而淡化其甄别、选拔功能, 并根据这样的原则对教学评价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标准》把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 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纳入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 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1-12,GYM'2)一、 课程目标(1-12'GYM'2.1)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1) 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1-12'GYM'2.1.1)(2) 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1-12'GYM'2.1.2)(3) 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1-12'GYM'2.1.3)(4) 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1-12'GYM'2.1.4)(5) 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1-12'GYM'2.1.5)二、 学习领域目标(1-12'GYM'2.2)运动参与目标(1-12'GYM'2.2.1)(1) 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1-12'GYM'2.2.1.1)(2) 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1-12'GYM'2.2.1.2)运动技能目标(1-12'GYM'2.2.2)(1) 获得运动基础知识;(1-12'GYM'2.2.2.1)(2) 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1-12'GYM'2.2.2.2)⑶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1-12'GYM'2.2.2.3)(4)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1-12'GYM'2.2.2.4)身体健康目标(1-12'GYM'2.2.3)(1) 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1-12'GYM'2.2.3.1)(2) 发展体能;(1-12'GYM'2.2.3.2)(3) 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1-12'GYM'2.2.3.3)(4) 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1-12'GYM'2.2.3.4)心理健康目标(1-12'GYM'2.2.4)(1) 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1-12'GYM'2.2.4.1)(2) 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1-12'GYM'2.2.4.2)(3) 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1-12'GYM'2.2.4.3)社会适应目标(1-12'GYM'2.2.5)(1)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1-12'GYM'2.2.5.1)(2) 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1-12'GYM'2.2.5.2)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1-12,GYM'3)学习领域一运动参与(1-12'GYM'3.1)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 度的重要途径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 彩的活动内容,培养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 的意识在促使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基础上,还应使学生懂得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在1 6年级,要着重让学生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在中学阶段,要注重学生 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一)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1-12'GYM'3.1.1)【水平目标】水平 一 (1-2'GYM'3.1.1.1)对体育课表现出学习兴趣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认真上好体育课水平=(3-4'GYM'3.1.1.2)乐于学习和展示简单的运动动作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向同伴展示学会的简单运动动作;向家人展。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