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doc
5页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一、学生的基本情况经过七年级一学期的数学教学,学生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苗头优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锻炼和培养,数学知识掌握得较牢固;而学困生的智力和知识发展得较差,数学知识上一些基本的内容还很模 糊,课堂上参与度不高,有时还需要教师提醒上学期学生学习了有理数及其相关运算,整式的加减,相交线与平行线,学生数学上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发展高度,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学生手中的与数学有关的课外书甚少,学生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通过教育与训练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等每次作业,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至的进行学习和思考问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与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活跃,积极 开动脑筋,学生乐于合作学习,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二、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
以“面向每一个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知道思1想,在教学的同时,渗透情感教育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是社会对青少年所需求的;2、要让学生知道这是自己终身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3、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爱数学,自主的学教学;4、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四、教材分析: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 5 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 6 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 7 章:三角形,第 8 章:二院一次方程组,第 9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第 10 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本章主要在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的基础上,探索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相交②、平行本章重点:垂线的概念和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本章难点:证明 的思路、步骤、格式,以及平行线性质与判定的应用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本章主要内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其简单的应用本章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理解与建立及点的坐标的确定本章难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及点的位置的确定第七章、三角形:本章主要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等内容本章重点:三角形有关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性质与应用本章难点:正确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能作图,及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与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究。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本章主要学习二元一次议程(组)及2其解的概念和解法与应用本章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实际 应用本章难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本章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简单应用本章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与简单应用本章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与应用、 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本章主要学习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并根据数据对调查对象作出正确的描述本章重点:调查的意义、特点及分类,利用扇形图、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拆线图描述数据本章难点:绘制数据统计图及如何利用各种统计图对 调查对象作出正确的描述四、教学措施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做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 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 题,激发学生的兴趣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
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3来源于学生的构造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 涌的状态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 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 的不足7、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 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 A、B、C 三等分层布置,课堂 上照顾好好、中、差在三类学生9、进行个别,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10、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 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11、开展课题学习,把学生带入研究的学习中,拓展学生的知识 面五、全期教学进度安排4章节课时教学起止时间第五章 13 课时第 1—3 周第六章 7 课时第 4—5 周第七章 10 课时第 6—8 周第八章 10 课时第 8—10 周第九章 13 课时第 11—13 周第十章 8 课时第 14—15 周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