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业理论与技术.ppt
142页第三章第三章 有机农业的理论及技术有机农业的理论及技术•生态学原理生态学原理;•生态经济学原理生态经济学原理;•有机农业理念有机农业理念;•土壤质量与土壤管理技术原理土壤质量与土壤管理技术原理;•病虫草害控制技术原理病虫草害控制技术原理;•畜禽饲养与疾病控制技术原理畜禽饲养与疾病控制技术原理;一、一、 有机农业的生态学原理有机农业的生态学原理〔〔1〕生态适应性原理〕生态适应性原理 生态学理论认为,任何生物与其所处的环境是统生态学理论认为,任何生物与其所处的环境是统一的农作物与其生存的农田环境也应该是统一的;不同农作物与其生存的农田环境也应该是统一的;不同作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适应能力作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适应能力; 例如,水稻是喜温作物,油菜那么是喜凉作物例如,水稻是喜温作物,油菜那么是喜凉作物 桔生于淮南谓之桔桔生于淮南谓之桔 植于淮北谓之枳植于淮北谓之枳在建立合理的有机农业耕作制度,合理进行作物布在建立合理的有机农业耕作制度,合理进行作物布局时,就必须遵循作物适应性原理,这一原理是有局时,就必须遵循作物适应性原理,这一原理是有机农业生产中作物合理布局的生态学根底;机农业生产中作物合理布局的生态学根底; 例如,不同作物,对间套作,轮作连作,少免例如,不同作物,对间套作,轮作连作,少免耕和深耕的生态适应性不一致,有的增产有的减产。
耕和深耕的生态适应性不一致,有的增产有的减产 应根据生态适应性原理,对不同作物,分别运应根据生态适应性原理,对不同作物,分别运用不用的措施,建立不同的有机农业耕作制度用不用的措施,建立不同的有机农业耕作制度一、一、 有机农业的生态学原理有机农业的生态学原理〔〔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原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原理生态系统中的能流是单向;生态系统中的能流是单向;能量是逐级急剧减少;能量是逐级急剧减少;能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 因此,有机农业生产中各种农业产品〔谷物,饲料,秸秆,肉,奶,蛋,皮,毛,骨加工剩余物,畜禽排泄物〕加以多级利用;物质流也同样遵循这一原那么ü有机农业要求建立相对密闭的物质循环体系;〔这是有机农业的理论根底〕 ü合理运用人工手段,防止盲目投入和摄取;ü稳定库存;ü发挥生物在物质循环的调节作用; ü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一、一、 有机农业的生态学原理有机农业的生态学原理〔〔3〕生态位原理〕生态位原理 生活在一起的每两个物种必定具有它们生活在一起的每两个物种必定具有它们各自独立的生态位。
或者说,在统一生境中各自独立的生态位或者说,在统一生境中能够共存的两个物种,不可能是在生态上要能够共存的两个物种,不可能是在生态上要求完全相同的求完全相同的 在传统的农业生态系统中,由于人为的在传统的农业生态系统中,由于人为的使物种单一化,从而产生了较多的空白生态使物种单一化,从而产生了较多的空白生态位,使杂草,病虫,和有害鸟兽等易侵入位,使杂草,病虫,和有害鸟兽等易侵入 生态农业需按生态位适应的原理,将适生态农业需按生态位适应的原理,将适当的物种引入,以填补生态位空白这不仅当的物种引入,以填补生态位空白这不仅可以控制病虫害入侵,而且还可以增加新物可以控制病虫害入侵,而且还可以增加新物种及产量种及产量 在同一生境中,每一个种有一个特定的生态位,在同一生境中,每一个种有一个特定的生态位,任何两个物种不可能占据同一个生态位,并在同一时间利用同样的资源一、一、 有机农业的生态学原理有机农业的生态学原理〔〔4〕种内竞争和竞争排斥原理〕种内竞争和竞争排斥原理 物种内生物个体的竞争,是极为普遍的存在自然界物种内生物个体的竞争,是极为普遍的存在自然界 种内竞争受密度明显制约;种内竞争受密度明显制约; 在有限的生境中,种群的数量越大,竞争就在有限的生境中,种群的数量越大,竞争就越剧烈,对越剧烈,对 个体的影响越严重;个体的影响越严重; 两个生态位完全相同的物种不可能同时同地的生活两个生态位完全相同的物种不可能同时同地的生活在一起在一起 其中一个物种最终即将另一个物种完全排除;其中一个物种最终即将另一个物种完全排除; 反言之,如果两个物种同时同地的生活在一反言之,如果两个物种同时同地的生活在一起,他们之间必然存起,他们之间必然存 在这某些生态学上的差异。
在这某些生态学上的差异 在有机农业生态系统,人们采用的作物混播,在有机农业生态系统,人们采用的作物混播,间作,套种,养殖业中分层养育,混群放牧,果间作,套种,养殖业中分层养育,混群放牧,果-畜畜-鱼基塘系统,都遵循了这些原那么鱼基塘系统,都遵循了这些原那么一、一、 有机农业的生态学原理有机农业的生态学原理〔〔5〕结构决定功能〕结构决定功能 生态系统的结构决定它的功能,只有各组分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决定它的功能,只有各组分结构协调合理的生态系统,才能发挥其持续稳定的功能;协调合理的生态系统,才能发挥其持续稳定的功能;〔〔6〕生态系统的非加和原理也叫系统整体原理〕生态系统的非加和原理也叫系统整体原理 是指系统的整体功能并不一定等于系统中各局部是指系统的整体功能并不一定等于系统中各局部要素简单相加之和要素简单相加之和 一个结构合理的系统,期整体功能必定大于各局部一个结构合理的系统,期整体功能必定大于各局部独立存在时的功能之和独立存在时的功能之和 一个结构不合理的系统,其整体功能很可能小于各一个结构不合理的系统,其整体功能很可能小于各局部存在时的功能之和。
局部存在时的功能之和 一、一、 有机农业的生态学原理有机农业的生态学原理〔〔7〕协同进化和相生相克原理〕协同进化和相生相克原理 生态系统中,一个物种进化必然会改变作用于生态系统中,一个物种进化必然会改变作用于其他生物的选择压力,引起其他生物也发生变化,其他生物的选择压力,引起其他生物也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会影响相关物种的进一步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会影响相关物种的进一步变化,这种相互适应相互作用的共同进化关系即为协同进这种相互适应相互作用的共同进化关系即为协同进化;化; 生态系统中有的物种可长期互利共存,而有的那生态系统中有的物种可长期互利共存,而有的那么总是冤家对头,有机体之间本生是相生相克的么总是冤家对头,有机体之间本生是相生相克的 在有机农业生产系统中,如果系统不协调,即在有机农业生产系统中,如果系统不协调,即新的协同和相克机制不能够建立,从而造成系统崩新的协同和相克机制不能够建立,从而造成系统崩溃,造成灾害;溃,造成灾害;一、一、 有机农业的生态学原理有机农业的生态学原理〔〔8〕生态系统演替导向原理〕生态系统演替导向原理 在自然生态系统或生物群落中,其开展总是不断在自然生态系统或生物群落中,其开展总是不断地造成对其不利的生境环境,而终于被另外一类生物地造成对其不利的生境环境,而终于被另外一类生物群落所替代,这种由一种生态部落被另外一种生态部群落所替代,这种由一种生态部落被另外一种生态部落替代的现象叫演替;落替代的现象叫演替; 在农业生产中也同样存在。
在农业生产中也同样存在 轮作制是农田演替的一种常见途径轮作制是农田演替的一种常见途径 在有机农业生产系统中,不仅要求一般性的轮作,在有机农业生产系统中,不仅要求一般性的轮作,而且密切观察生境条件变化后,人工演替最正确方案,而且密切观察生境条件变化后,人工演替最正确方案,通过集约多熟农做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通过集约多熟农做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二、有机农业中的经济学原理二、有机农业中的经济学原理限制因子作用原理限制因子作用原理 由于有机农业生态系统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必由于有机农业生态系统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必须投入一定量的能量和物质,才能维护系统输入和须投入一定量的能量和物质,才能维护系统输入和输出的平衡输出的平衡 能量投入又要适度,力争以最小的投入发挥最能量投入又要适度,力争以最小的投入发挥最大的作用,防止造成内耗与流失的浪费,提高能量大的作用,防止造成内耗与流失的浪费,提高能量效率与调动系统内循环能动性,自然地减少投入量;效率与调动系统内循环能动性,自然地减少投入量;时间时间释释放放或或吸吸收收量量 通过平衡施肥、控释肥、精确农业等措施控制肥料的施用时间和施用量,减少养分投入和流失,可以增加系统的利用效率和循环比例;二、有机农业中的经济学原理二、有机农业中的经济学原理•效益协调原理 有机农业生态系统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多重性,既有同步关系,又有异步关系。
当两者同步时,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自然可以协调; 当两者异步时,既要有重点,又不可偏废,相辅相成 因此,有机农业中,在获得较高的生态效益的同时,求得最高经济效益;三、有机农业理念三、有机农业理念有机农业生产观有机农业生产观〔〔1〕在生态良性循环的前提下,注重经济效益,给农〕在生态良性循环的前提下,注重经济效益,给农民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使国家和地方收益〔有机农民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使国家和地方收益〔有机农业生产的主要特征之一〕业生产的主要特征之一〕; 〔〔2〕把生产看做是人类为了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把生产看做是人类为了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保持人水平,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保持人类社会健康开展,通过合理的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创类社会健康开展,通过合理的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创造财富的过程造财富的过程;〔〔3〕污染人类环境和破坏资源的农业活动不是有机农〕污染人类环境和破坏资源的农业活动不是有机农业;业;三、有机农业理念三、有机农业理念有机农业价值观有机农业价值观 有机农业的价值观是指在不同所有制条件下,所有能有机农业的价值观是指在不同所有制条件下,所有能被人们直接或者间接利用的,参与市场交换的资源与被人们直接或者间接利用的,参与市场交换的资源与产品产品; 这些商品可以是劳动产品,也可以是自然资源,自然这些商品可以是劳动产品,也可以是自然资源,自然产物,可以是有形的产物,可以是有形的, 也可以是无形的使用权和所有也可以是无形的使用权和所有权。
权 例如:环境资源,阳光、空气、河流例如:环境资源,阳光、空气、河流 常规的农业生产:常规的农业生产: 环境资源对生产起的作用,公共资源消耗未列入环境资源对生产起的作用,公共资源消耗未列入生产本钱;生产本钱; 出现了本钱外摊;外摊本钱;出现了本钱外摊;外摊本钱; 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也不列入生产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也不列入生产者的生产效益;者的生产效益; 出现了生产单位的收益核算中得不到反响的现象,出现了生产单位的收益核算中得不到反响的现象,收益外泄;收益外泄; 外泄收益;外泄收益; 而在有机农业生产中这一局部应该是被计算的而在有机农业生产中这一局部应该是被计算的三、有机农业理念三、有机农业理念有机农业消费观有机农业消费观 满足个人生活各种物质外;满足个人生活各种物质外; 注意有益于人类健康和回归自然;注意有益于人类健康和回归自然; 维持生存和促进新成代谢消费维持生存和促进新成代谢消费;实际上就是要求人们实行绿色消费。
实际上就是要求人们实行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指南重要的理念,不购置或者少购置非绿色绿色消费指南重要的理念,不购置或者少购置非绿色产品;产品; 〔〔1〕危害到消费者和他人健康的商品;〕危害到消费者和他人健康的商品; 〔 〔2〕在生产、使用和丢弃时,造成大量资源消耗〕在生产、使用和丢弃时,造成大量资源消耗的商品;的商品; 〔 〔3〕因过度包装,超过商品本身价值或过短的生〕因过度包装,超过商品本身价值或过短的生命周期而造成不必要消费的命周期而造成不必要消费的 商品;商品; 〔 〔4〕使用出自稀有动物或自然资源的商品;〕使用出自稀有动物或自然资源的商品; 〔 〔5〕含有对动物残酷或不必要的剥夺而生产的商〕含有对动物残酷或不必要的剥夺而生产的商品;品; 〔 〔6〕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开展中国家有不利影响的〕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开展中国家有不利影响的商品 消费无污染的物品;消费过程中不污染环境;自觉抵消费无污染的物品;消费过程中不污染环境;自觉抵抗和不消费那些破坏环境或大量浪费资源的商品抗和不消费那些破坏环境或大量浪费资源的商品 三、有机农业理念三、有机农业理念有机农业环保观有机农业环保观〔〔1〕污染控制;〕污染控制; 有机农业禁止使用有机农业禁止使用……〔〔2〕污染物降解;〕污染物降解; 在有轻度污染的城郊结合部改造环境进行有机农业的在有轻度污染的城郊结合部改造环境进行有机农业的开发,是环境到达有机食品生产要求,其对环境保护开发,是环境到达有机食品生产要求,其对环境保护的奉献和作用远比利用保护现有环境大;的奉献和作用远比利用保护现有环境大;〔〔3〕畜禽粪便利用与农村环境改善;〕畜禽粪便利用与农村环境改善; 充分合理的利用有机肥可以解决农村环境污染和畜禽充分合理的利用有机肥可以解决农村环境污染和畜禽粪便污染;粪便污染;〔〔4〕秸秆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 提倡秸秆还田,来保持和增加土壤有机质,过腹还田;提倡秸秆还田,来保持和增加土壤有机质,过腹还田;〔〔5〕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 要求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有利水要求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有利水土保持和蓄水保肥土保持和蓄水保肥;四、有机农业土壤质量与管理原理四、有机农业土壤质量与管理原理•植物营养概述植物营养概述—植物必需元素及功能植物必需元素及功能n氮对农产品品质的作用促进作物生长活力;促进作物生长活力;加速作物地上局部和地下局部的发育;加速作物地上局部和地下局部的发育;影响作物产品,如谷粒,块茎和果实的大小,质量、颜影响作物产品,如谷粒,块茎和果实的大小,质量、颜色等。
色等很大程度上促进氨基酸,蛋白质和脂类化合物的合成;很大程度上促进氨基酸,蛋白质和脂类化合物的合成;提高作物产品的营养价值;提高作物产品的营养价值;提高与蛋白相关的加工品质提高与蛋白相关的加工品质 如如: 烘烤品质烘烤品质四、有机农业土壤质量与管理原理四、有机农业土壤质量与管理原理Ø 促进作物中有机磷化合物的合成促进作物中有机磷化合物的合成; 例如例如: 磷脂,核酸和酶磷脂,核酸和酶;Ø 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其他脂类和酶代谢的形成物是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其他脂类和酶代谢的形成物是 必不可少的;必不可少的;Ø 在植物生殖生长时期,促进果实和种子的成熟和在植物生殖生长时期,促进果实和种子的成熟和 品质的提高;品质的提高;Ø 对于食品和饲料作物的矿物质有利;对于食品和饲料作物的矿物质有利;n磷磷主要对农产品品质的作用四、有机农业土壤质量与管理原理四、有机农业土壤质量与管理原理l 在几乎整个代谢过程中在几乎整个代谢过程中; ;l 促进包括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等有价值的组分合成促进包括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等有价值的组分合成;l 植物生长中起活化剂的作用,且可以氮和磷相互植物生长中起活化剂的作用,且可以氮和磷相互作用作用; ;l 在蔬菜和果实中,提高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在蔬菜和果实中,提高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l 有利于提高碳水化合物含量和加工量有利于提高碳水化合物含量和加工量; ; 例如:马铃薯加工品质,大麦加工大麦芽的品质。
例如:马铃薯加工品质,大麦加工大麦芽的品质n钾主要对农产品品质的作用四、有机农业土壤质量与管理原理四、有机农业土壤质量与管理原理•植物营养的诊断• 〔1〕形态诊断• 〔2〕化学诊断• • 〔3〕酶学诊断四、有机农业土壤质量与管理原理四、有机农业土壤质量与管理原理氮氮 素素 营营 养养缺乏:缺乏: 植株矮小,叶片小,叶片数少植株矮小,叶片小,叶片数少; 叶片呈黄绿色,严重时变黄叶片呈黄绿色,严重时变黄; 下部叶片最先出现病症下部叶片最先出现病症; 穗小,粒少,籽粒不饱满穗小,粒少,籽粒不饱满;田田 间间 水水 稻稻 缺缺 氮氮缺氮草草 莓莓 缺缺 氮氮萝萝 卜卜 缺缺 氮氮磷磷 素素 营营 养养缺乏:缺乏:植株矮小,直立〔僵苗〕植株矮小,直立〔僵苗〕叶片呈暗绿色或灰绿色,玉米、油菜、番叶片呈暗绿色或灰绿色,玉米、油菜、番茄叶片呈紫红色茄叶片呈紫红色 穗少、粒少、籽粒不饱满穗少、粒少、籽粒不饱满 短期内植物表现为地上部受抑制,而根系生长增强,结果根冠比增加;短期内植物表现为地上部受抑制,而根系生长增强,结果根冠比增加; 缺磷时间延长到一定程度,那么随全株营养体变小,根系也变小缺磷时间延长到一定程度,那么随全株营养体变小,根系也变小田田 间间 水水 稻稻 缺缺 磷磷冬小麦深施磷肥效果冬小麦深施磷肥效果草草 莓莓 缺缺 磷磷 的的 叶叶 片片钾钾 素素 营营 养养缺乏:缺乏:Ø下部叶片的叶尖和叶缘以及叶脉间最先失下部叶片的叶尖和叶缘以及叶脉间最先失 绿黄化,进而焦枯似灼烧状;绿黄化,进而焦枯似灼烧状;Ø叶片有斑点,柔软下披;叶片有斑点,柔软下披;Ø早衰,秕粒多;早衰,秕粒多;水水 稻稻 缺缺 钾钾烟烟 草草KKK番番 茄茄•植物营养的来源和特点植物营养的来源和特点• 来源来源-主要来源于土壤养分和施肥。
主要来源于土壤养分和施肥• 土壤养分包括养分的总量和养分的有效量;土壤养分包括养分的总量和养分的有效量;• 总量代表了土壤养分的供给潜力;总量代表了土壤养分的供给潜力;• • 有效量那么决定了当季作物养分的供给有效量那么决定了当季作物养分的供给能力;能力;• 作物对营养的吸收有两个关键期:作物对营养的吸收有两个关键期:• 作物营养临界期;作物营养临界期;• • 作物影响最大效率期;作物影响最大效率期;•作物营养临界期作物营养临界期 指作物在某一个生育时期对养分的要求虽然数量不多,但如果缺少或过多或营养指作物在某一个生育时期对养分的要求虽然数量不多,但如果缺少或过多或营养元素间不平衡,对作物生长发育产生显著不良影响的那段时间元素间不平衡,对作物生长发育产生显著不良影响的那段时间 对大多数作物来说,临界期一般出现在生长初期; 磷的临界期出现较早,氮次之,钾较晚; 在生产中常用磷肥作种肥以保证作物生长初期获得足够的磷素;•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指某种养分能发挥其最大增产效能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作物对某种养指某种养分能发挥其最大增产效能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作物对某种养分的需要量和吸收量都是最多的,这时期也正是作物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分的需要量和吸收量都是最多的,这时期也正是作物生长最旺盛的时期; ; 吸收养分能力特别强,如能及时满足作物养分的需要,其增产效果非常显著最大效率往往与作物需要养分最多的时期相一致 p豌豆最大效率期是在它生长豌豆最大效率期是在它生长15-4015-40天时间;天时间;p茄子是从开始结果到盛果期;茄子是从开始结果到盛果期;p玉米在喇叭口形成至抽雄时是氮、钾最大效率期限玉米在喇叭口形成至抽雄时是氮、钾最大效率期限 ,开花至乳熟是磷的最大,开花至乳熟是磷的最大效率期•植物吸收营养的方式植物吸收营养的方式根营养 植物从土壤溶液中吸收它所需要的各种养分, 植物获取营养的主要方式;根外吸收 植物通过茎叶吸收营养,又称根外追肥;(1)有机农业对土壤及其肥力的要求有机农业对土壤及其肥力的要求•土壤深厚• 土壤深厚才能为作物生长和发育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固、液、气比例适当• 固相40%,液相20-40%,气相15-37%•土壤质地疏松•土壤温度适宜• 一般耐寒的谷类作物,种子萌发的平均土温为1-5℃;喜温作物为8-10℃;• 小麦的地上局部生长最适宜的土壤温度为20-24℃,8℃以下或32℃以上很少抽穗; 四、有机农业土壤质量与管理原理四、有机农业土壤质量与管理原理(1)有机农业对土壤及其肥力的要求有机农业对土壤及其肥力的要求•土壤酸碱度适中 •有机质含量高 >2% 为肥沃土壤,1% 为中等肥力;<0.5%贫瘠土壤•土壤生物丰富 土壤的生物指标应包括,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微生物的活性,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土壤生物的多样性,土壤酶。
利用这些生物指标可以监测土壤被污染的程度,反映土壤种植制度和土壤管理的水平•土壤环境要求 土壤应无重金属和农药污染的历史,有机农业基地周围无污染水源、土壤、大气产生危害的源头•土壤环境质量必须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土壤中各项污染物的含量限值土壤中各项污染物的含量限值;土壤中肥力状况土壤中肥力状况;耕作条件旱田水田pH值值<6.56.5-7.5>7.5<6.56.5-7.5>7.5镉镉0.300.300.400.300.300.40汞汞0.250.300.350.300.400.40砷砷252020202015铅铅505050505050铬铬120120120120120120铜铜506060506060注:①果园土壤中的铜限量为旱田中的铜限量的—倍;②水旱轮作用的标准值取严不取宽土壤中各项污染物的含量限值土壤中各项污染物的含量限值项 目级别旱地水田菜地园地牧地有机质(有机质(g/kg))ⅠⅠ>15>25>30>20>20ⅡⅡ10-1520-2520-3015-2015-20ⅢⅢ<10<20<20<15<15全氮(全氮(g/kg))ⅠⅠ>1.0>1.2>1.2>1.0—ⅡⅡ0.8-1.01.0-1.21.0-1.20.8-1.0—ⅢⅢ<0.8<1.0<1.0<0.8—有效磷(有效磷(mg/kg))ⅠⅠ>10>15>40>10>10ⅡⅡ5-1010-1520-405-105-10ⅢⅢ<5
流动,形成良性的物质交换•尽可能地利用有机生产单位内部的微生物、植物和动物有机尽可能地利用有机生产单位内部的微生物、植物和动物有机肥源,将其作为施肥方案的根底,减少外部肥料投入肥源,将其作为施肥方案的根底,减少外部肥料投入•施肥过程中尽量减少养分的损失,防止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施肥过程中尽量减少养分的损失,防止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质的积累质的积累•非人工合成的矿物肥料和购置的生物肥料应该作为土壤培肥非人工合成的矿物肥料和购置的生物肥料应该作为土壤培肥的补充物,而不能作为养分循环的根底,还必须维持土壤足的补充物,而不能作为养分循环的根底,还必须维持土壤足够的够的pH值•必须保证施用足够数量的有机肥以维持土壤的肥力和土壤生必须保证施用足够数量的有机肥以维持土壤的肥力和土壤生物活性,必要时按规定使用收录在有机产品生产和加工认证物活性,必要时按规定使用收录在有机产品生产和加工认证标准里的土壤培肥产品标准里的土壤培肥产品;(3)有机农业对土壤培肥的要求有机农业对土壤培肥的要求•有机农业提倡利用有机农业提倡利用豆科作物及绿肥植物轮作豆科作物及绿肥植物轮作、、土地休整土地休整和和有机有机肥料施用肥料施用进行土壤培肥,保持或提高土壤有机物质的含量。
进行土壤培肥,保持或提高土壤有机物质的含量 我国规定:有机农业生产田块必须采用包括豆科作物和绿肥在我国规定:有机农业生产田块必须采用包括豆科作物和绿肥在 内的至少内的至少3 3种作物进行轮作,在一年只能生长一茬的地区允许种作物进行轮作,在一年只能生长一茬的地区允许 采用包括豆科作物在内的两种作物的轮作采用包括豆科作物在内的两种作物的轮作•禁止同一地块连续种植同种作物,禁止同一地块连续种植同种作物,但牧草、多年生作物以及在但牧草、多年生作物以及在但牧草、多年生作物以及在但牧草、多年生作物以及在特殊地理气候条件下种植的水稻可以例外特殊地理气候条件下种植的水稻可以例外特殊地理气候条件下种植的水稻可以例外特殊地理气候条件下种植的水稻可以例外 欧盟和美国的有机农业的强制性规定要求欧盟和美国的有机农业的强制性规定要求(4)有机农业对水土保持的要求有机农业对水土保持的要求•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合理的灌溉方式(如滴灌、喷灌、渗灌等)控制土壤水分,有效地调节土壤肥力状况•应充分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防止过量或不合理使用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土壤沙化,预防土壤盐碱化。
•采取能保持或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的条件,减少土壤侵蚀的良好种植方法• 例如:运用秸秆覆盖或间作可防止土壤裸露的农业耕作方法(5)有机农业对肥料种类和来源的要求有机农业对肥料种类和来源的要求•有机物质有机物质• 来自有机农业体系中生产的有机物质,如农家肥、来自有机农业体系中生产的有机物质,如农家肥、作物秸秆和绿肥可直接使用,无需得到认证机构的同作物秸秆和绿肥可直接使用,无需得到认证机构的同意• 在无法获得上述物质的情况下,可以有条件地限在无法获得上述物质的情况下,可以有条件地限制使用来自有机农业体系以外的有机物质,但应尽可制使用来自有机农业体系以外的有机物质,但应尽可能防止使用该类物质能防止使用该类物质• 同时其使用必须得到监控机构的认可,需要说明同时其使用必须得到监控机构的认可,需要说明来源、使用量、使用方法,并有证据说明未受污染来源、使用量、使用方法,并有证据说明未受污染(5)有机农业对肥料种类和来源的要求有机农业对肥料种类和来源的要求•矿质肥料矿质肥料 允许使用的矿质肥料: 钾矿粉(不能通过化学方法浓缩); 镁矿粉; 天然硫磺; 石灰石; 石膏和白垩; 粘土; 氯化钙; 氯化钠(井盐); 窑灰; 磷矿粉; (5)有机农业对肥料种类和来源的要求有机农业对肥料种类和来源的要求•其他物质其他物质 • 允许使用微生物源制品允许使用微生物源制品(转基因微生物制品除外转基因微生物制品除外)、植物制品和其提取物,作为土壤培肥和改进物、植物制品和其提取物,作为土壤培肥和改进物质投入使用。
质投入使用 (6)有机农业对肥料施用方法的要求有机农业对肥料施用方法的要求•家畜粪肥家畜粪肥 我国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农家肥及人粪尿必须腐熟必须腐熟,人粪尿不得用于叶菜类作物和块根、块茎类作物 然而,对肥料堆制还未制定出相关要求然而,对肥料堆制还未制定出相关要求•其他肥料其他肥料 根据有机农业生产使用标准根据有机农业生产使用标准;•加强土壤管理的主要措施•1〕合理的作物的轮作方式,可以维持和改善土壤的有机含量,有利于控制杂草和病虫害,平衡作物养分和防止土壤侵蚀• 在作物轮作方案中,采用包括豆科作物,绿肥植物或者深耕植物在内的三种或三种以上的轮作在气候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两种作物轮作的方法;•2〕水土流失与覆盖作物的种植及免耕• 应该选择能够维护和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尽量减少水土流失的耕作与栽培措施生产者必须通过轮作,种植覆盖作物以及使用适宜的动植物材料来管理和维护作物养分和土壤肥力鼓励生产者种植豆科作物和通过休闲提高来恢复土壤肥力;〔〔7〕提高土壤质量技术和措施〕提高土壤质量技术和措施•加强土壤管理的主要措施•3〕畜禽粪便与有机肥使用• 在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中,足够数量有机质应主要来自有机农场 体系,通过有机生产单元内部的有机质的循环来维持土壤的肥力。
肥料的使用必须符合作物的生长规律及土壤性质,科学合理的施用有机肥,使足够数量的有机质返回土壤,以保持和增加土壤肥力及土壤生物活性同时防治病原微生物的带入;•4〕土壤改进• 种植绿肥,如毛苕子,箭舌豌豆和紫云英等;• 种草养畜,过腹还田;• 堆沤并举,增施农肥,改进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等,• 深翻晒地,加深耕层,做到疏松土壤结构;• 植树造林,防沙固沙,有方案培育红柳,白刺等灌木,制止土壤沙化;〔〔7〕提高土壤质量技术和措施〕提高土壤质量技术和措施秸秆还田秸秆还田• 通常是上一茬的作物秸秆,通过秸秆直接直接还田还田成为下一茬作物的养分,也有通过堆肥堆肥成为下一茬作物的养分;堆肥堆肥秸秆还田秸秆还田•武志杰,张海军等〔2002〕通过2的微区玉米秸秆还田3年的研究说明,有机无机相结合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腐植酸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土壤养分和孔隙度改善作者建议每年相当于生产量30-50%的秸秆应当回田间套种间套种•豆科豆科作物和禾禾本科本科作物的间套种,就有不同物种间的养分交换,产生养分在作物间的循环利用;来源:李隆小麦小麦/玉米玉米玉米玉米/蚕豆蚕豆来源:李隆缺磷土壤缺磷土壤缺磷土壤缺磷土壤•蚕豆具有强的根际酸化能力,可以较好利用土壤中难溶性无机磷;•鹰嘴豆根系高的酸性磷酸酶活性促进了对土壤有机磷的吸收利用。
pH7.5质子质子PiPiPiPiPiPi土壤难溶性土壤难溶性无机磷无机磷磷酸酶磷酸酶pH 4.0Li et al., 2004 Ann. BotZhou et al., 2005土壤有机磷土壤有机磷豆科植物根分泌物主导的根际效应是间套作磷高效利用的关键过程豆科植物根分泌物主导的根际效应是间套作磷高效利用的关键过程来源:李隆花生、玉米单作花生、玉米单作(有隔板分隔有隔板分隔)花生花生/玉米间作玉米间作(无隔板无隔板)微量元素〔铁〕:微量元素〔铁〕: 花生单作那么缺铁黄化,而与玉米间作那么生长正常花生单作那么缺铁黄化,而与玉米间作那么生长正常来源:李隆FeOCHCHCONHCHCCOOHCHCHNH CCCOH22222OOH C2OH吸收吸收FeFePS,ZnPS专一性活化铁专一性活化铁 (Römheld and Marschner, 1986)(Takagi, 1976)(Römheld and Marschner, 1986)(Römheld and Marschner, 1986)细胞质细胞质植物铁载体植物铁载体(PS)分泌分泌缺铁缺锌缺铁缺锌质质 膜膜FeOCHCHCONHCHCCOOHCHCHNH CCCOH22222OOH C2OHFePSZnPS细胞质细胞质质质 膜膜根际土壤根际土壤Fe2+IRTRiIRTRiYS1FeIII-PS玉米玉米花生花生ZnCuMn〔〔〔〔Plant and Soil, 2000 Plant and Soil, 2000 ;;;;J. Plant Nutr.2003;Plant Nutr. Soil Sci. 2004J. Plant Nutr.2003;Plant Nutr. Soil Sci. 2004 〕〕〕〕禾本科植物根分泌物改善双子叶植物铁锌营养状况,可为禾本科植物根分泌物改善双子叶植物铁锌营养状况,可为有机农业中缺素的治理提供技术依据。
有机农业中缺素的治理提供技术依据来源:李隆 是是将将某某些些有有益益微微生生物物经经大大量量人人工工培培养养制制成成的的生生物物肥肥料料,,又又称称菌菌肥肥、、菌菌剂剂、、接接种种剂剂,,还还可可以以称称为为生生物肥料 其其原原理理是是利利用用微微生生物物的的生生命命活活动动来来增增加加土土壤壤中中的的氮氮素素或或有有效效磷磷、、钾钾的的含含量量,,或或将将土土壤壤中中一一些些作作物物不不能能直直接接利利用用的的物物质质,,转转换换成成可可被被吸吸收收利利用用的的营营养养物物质质,,或或提提高高作作物物的的生生产产刺刺激激物物质质,,或或抑抑制制植植物物病病原原菌菌的的活活动动,,从从而而提提高高土土壤壤肥肥力力,,改改善善作作物物的的营营养养条件,提高作物产量条件,提高作物产量微生物菌肥:微生物菌肥:微生物肥料分类微生物肥料分类〔〔1 1〕、起固氮作用的微生物肥料〕、起固氮作用的微生物肥料 如根瘤菌如根瘤菌(nodule bacteria)(nodule bacteria)肥料、冻干菌剂肥料、冻干菌剂〔〔2 2〕、起分解土壤有机物质的微生物肥料〕、起分解土壤有机物质的微生物肥料 如如AMBAMB细菌肥料。
细菌肥料〔〔3 3〕、起分解土壤中难溶性矿物的微生物肥料〕、起分解土壤中难溶性矿物的微生物肥料 如硅酸盐细菌肥料、钾细菌肥料、磷细菌肥料如硅酸盐细菌肥料、钾细菌肥料、磷细菌肥料〔〔4 4〕、抗病与刺激作用生长的微生物肥料〕、抗病与刺激作用生长的微生物肥料 如如“5406“5406〞放线菌剂、复合菌肥〞放线菌剂、复合菌肥〔〔5 5〕、菌根菌肥料〕、菌根菌肥料 在在植植物物根根部部形形成成菌菌根根,,加加强强作作物物的的水水分分和和养养分分的的吸收 大豆根瘤大豆根瘤田田菁菁茎茎瘤瘤菌根菌在植物根部形成菌根菌根菌在植物根部形成菌根施用微生物肥料的施用微生物肥料的豆科牧草豆科牧草未施用微生物肥料的未施用微生物肥料的豆科牧草豆科牧草 生长期生长期6 6个月的松树幼苗个月的松树幼苗左:没有接种菌根;左:没有接种菌根;右:接种菌根右:接种菌根Production of Trichoderma Powder微生物菌肥:微生物菌肥:主要内容•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生物防治;•生物源、矿物源农药;五 有机农业病虫草防治与控制有机农业中病虫草害防治的根本原那有机农业中病虫草害防治的根本原那么么农业防治措施农业防治措施农业防治措施农业防治措施农业防治措施农业防治措施农业防治措施农业防治措施农业防治措施农业防治措施农业防治措施农业防治措施农业防治措施农业防治措施熏衣草熏衣草神香草神香草物理机械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稻田养鱼稻田养鱼稻田养蟹稻田养蟹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生物源及矿物源农业防治生物源及矿物源农业防治生物源及矿物源农业防治生物源及矿物源农业防治生物源及矿物源农业防治生物源及矿物源农业防治农田养殖农田养殖•稻田养鸭、养鱼、养蟹、养青蛙等动物取食农田杂草和小动物,动物粪便回田成为作物肥料;草、虫草、虫粪粪 便便刺激水稻,刺激水稻,减少甲烷排放减少甲烷排放减少病虫草害减少病虫草害作物病害的防治作物病害的防治n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n农业栽培管理;n物理防治;n生物防治; T23-T23+木霉菌粉剂防治黄瓜枯萎病木霉菌粉剂防治黄瓜枯萎病木霉菌粉剂防治西瓜枯萎病防治示范木霉菌粉剂防治西瓜枯萎病防治示范 (上海基点上海基点)木霉菌粉剂防治瓜类枯萎病示范〔锦州基点〕木霉菌粉剂防治瓜类枯萎病示范〔锦州基点〕六 有机农业的畜禽养殖与疾病控制(1)有机畜牧业生产的根本理论前提•家禽家畜是由野生动物驯化而来的,经过几百万年的严格自然选择过程的。
•生长是动物集中的生命过程,在动物功能层次中是非常高的(2)有机畜牧业生产的根本目的•提高效率 动物产业是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者,也是物质的再生者 根据环境资源特点,调整动物产业结构,优化动物生产组合,突出重点形成一个适应市场需求,符合资源环境特点的高效,多功能的动物生产体系•多层利用 做到饲料的多层次利用,能量多层次转化,这是有机畜牧业的重要内涵之一; 稻稻- -畜畜- -鱼;粮鱼;粮- -鸡鸡- -猪猪- -沼;等有机畜牧业模式沼;等有机畜牧业模式(2)有机畜牧业生产的根本目的•减少浪费与污染•减少死亡率,淘汰劣质品种、个体、推广优良品质与杂交改进;•推广三元种植结构,高产饲料的种植;•青贮、氨化、盐化、微贮技术推广;•大型养殖场粪便再生利用技术;多层次利用多层次利用-种养直接连接种养直接连接• 植物产饲料-动物产肥料的关系;• 例如:饲料作物〔玉米、大豆、苜蓿、象草、苏丹草、黑麦草、三叶草〕种植与养牛、养猪、养鸡、养鱼的结合,作物秸秆喂饲动物,动物粪便肥田;多层次利用多层次利用- -加沼气环节加沼气环节•猪-沼-果模式,四位一体〔养猪-沼气-种菜-温室〕模式;多层次利用多层次利用-加食用菌环节加食用菌环节•〔养殖业粪便+种植业秸秆+添加剂=培养基〕→培养食用菌→菌渣做农田肥料;多层次利用多层次利用-加蚯蚓环节加蚯蚓环节• 通过蚯蚓处理作物秸秆、动物粪便,使废物资源化后再重新利用,例如利用蚯蚓进行秸秆堆肥、粪便堆肥、污泥堆肥等;;例1 农村沼气池生态模式南方南方“三位一体〞三位一体〞 生态模式生态模式 例2 农村沼气池生态模式西北西北“ “五配套〞五配套〞 生态模式生态模式北方北方“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 例例3. 3. 农村户用沼气池应用农村户用沼气池应用- -沼气池为中心的生态模式沼气池为中心的生态模式四位一体生态模式简介四位一体生态模式简介1.栅栏 2.溢水槽 3.进料口 4.厕所 5.进料管6.过廊7.沼气池 8.猪舍 9.出料口 10.日光温室•充分保障动物的福利和健康; 提供适合动物生长、活动、无应激的自然饲养方法;提供适合动物生长、活动、无应激的自然饲养方法;•养殖环境不得存在有害气体、水体和土壤的污染,不使用化学合成防虫、防鼠药物等;•充分考虑动物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采用自然的饲养方式,根据动物的种类提供必要的采食采用自然的饲养方式,根据动物的种类提供必要的采食场地和休息条件;场地和休息条件;•充分考虑动物生活习性; 建设适当的圈舍,以防止过度日照、极端温度、风、雨和建设适当的圈舍,以防止过度日照、极端温度、风、雨和雪等对动物的不利影响。
雪等对动物的不利影响3)有机畜牧业生产的根本原那么有机畜牧业生产的根本原那么•适宜的养殖密度;•充分利用动物的遗传优势,选育和引入健康的动物;•提供高质量的饲料, 其营养成分应满足动物生长、生产、生存和抵抗病害的生其营养成分应满足动物生长、生产、生存和抵抗病害的生理需要,禁止在饲料中添加药物并减少化学合成物质的使用;理需要,禁止在饲料中添加药物并减少化学合成物质的使用;•合理处理养殖废物,杜绝环境污染和疫病的传播3)有机畜牧业生产的根本原那么有机畜牧业生产的根本原那么(4)有机畜牧业生产转换期有机畜牧业生产转换期•畜禽养殖场的饲料生产基地必须符合有机农场的要求 •养殖场内用来作为非草食动物活动场所的草地,其转换期可以缩短为1年•不同畜禽产品的转换期不同认证机构根据有机农业生产原那么和具体动物的特点,制定畜牧生产转化期的长度• 对于放牧家畜,转换至少12个月;• 肉牛的转换期为12 个月;• 奶牛、猪、羊为6个月;• 肉用家禽为10周;• 产蛋家禽为6 周;•在选择饲养动物品种时 必须考虑到品种对当地环境和饲养条件的适应性和品种本必须考虑到品种对当地环境和饲养条件的适应性和品种本身的生活力和抗病力,优先选择本地品种。
身的生活力和抗病力,优先选择本地品种•畜禽应在有机农场繁育,从出生到长大都应以有机方式养殖•畜禽不能在有机和非有机生产单元之间相互转移•在无法得到足够的来自有机农场的动物时 经认证机构许可,可以从非有机农场购入畜禽但从非经认证机构许可,可以从非有机农场购入畜禽但从非有机农场引入的动物数量每年不能超过农场同类成年动物有机农场引入的动物数量每年不能超过农场同类成年动物的的10%10%5)有机畜牧业生产的畜禽来源有机畜牧业生产的畜禽来源•有机畜禽的饲料•植物性饲料;• 至少80%来源于已认定的有机农产品及其副产品,其余饲料可以是到达有机农产品标准的产品• • 有机饲料原料组成中至少50%应来自有机农场内部或从本地区其他有机农场引入 •动物性饲料;• 哺乳动物的躯体或局部躯体制成的饲料不得饲喂反刍动物;• 某种动物的躯体或局部躯体制成的饲料不得饲喂同种动物〔鱼类除外〕•矿物质和维生素〔来自于天然的条件下才能使用〕(6)有机畜牧业生产的饲料与饲料添加剂有机畜牧业生产的饲料与饲料添加剂植物性饲料•禾谷类植物和他们的产品及副产品;•油料类植物和他们的产品及副产品;•豆科植物的籽实和他们的产品及副产品;•块根、块茎植物和他们的产品及副产品;•其他的种子和果实及其副产品;•牧草和粗饲料动物性饲料•牛奶及奶制品;•鱼类、其他水产动物和他们的副产品;•酶水解所产生的水解产物和蛋白产物;矿物质和维生素•注意观察、测试农场种植土壤,了解由于土壤缺乏某些矿物质,而导致的动物饲料缺乏矿物质;•海藻、骨粉、鱼肝油、酵母•如果通过饲养添加仍不能满足,可以利用简单直接添加矿物质,或者利用家畜的舔舐习惯;•必须保持矿物质间的适度平衡. 如果钠钾钙磷等个别矿物质过剩,会影响其他矿物质的吸收;•有机畜禽的饲料添加剂禁止使用以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未经农业部批准的任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未经农业部批准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中的化学防腐剂、化学合成着色剂和非蛋白氮;• 任何药物饲料添加剂;• 工业合成的油脂;• 动物副产品〔如肉骨粉、羽毛粉等〕;• 用溶剂〔如己烷〕浸提的饲料原料;• 化学合成的氨基酸;• 无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商生产的,或无批准文号的饲料、饲 料添加剂和预混料。
6)有机畜牧业生产的饲料与饲料添加剂有机畜牧业生产的饲料与饲料添加剂有机畜牧业饲养环境控制有机畜牧业饲养环境控制•善待环境的有机农业动物养殖的根本规程• 自然友好的理念,有机农业动物主产的原那么和措施中,禁止使用转基因生物及其衍生物;• 生态平衡,在相对封闭的有机农业生态系统内,有机农业饲料和肥料把种植和养殖合理地结合在一起,建立系统内良性物质循环、保持和开展土壤肥力;• 可持续开展,通过可更新自然资源〔动物源经济肥、固氮菌和饲料作物〕的使用,植物栽培、动物养殖、牧地系统的合理组合为土壤保持改进、农业可持续开展提供可能;• 土地相关性, 不依赖土地面积的生产方式不符合有机农业原理饲养动物数和可用土地面积结合,可保证动物自由活动,防止过度放牧和土壤风化,可无害清理动物排遗和排泄物;• 综合性生产,有机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向,决定了动物和动物源产品生产是由多个有机农业实体组成的综合性生产• 统一方式饲养原那么, 一个生产单元的所有动物都必须满足有机农业动物养殖规程有机畜牧业饲养环境控制有机畜牧业饲养环境控制•环境友好的有机农业动物养殖的物资使用环境友好的有机农业动物养殖的物资使用 • 贯彻有机农业生产规程,只使用规定的肥料、贯彻有机农业生产规程,只使用规定的肥料、植保产品、清洁剂和消毒剂等,防止给环境带来负植保产品、清洁剂和消毒剂等,防止给环境带来负担和污染,防止有害物质富集与残留。
担和污染,防止有害物质富集与残留• 灭虫产品,灭虫产品, 消灭建筑和设施中的昆虫等寄生生物,消灭建筑和设施中的昆虫等寄生生物,只使用以下植物源和动物源产品:只使用以下植物源和动物源产品:• 蜂蜡、明胶、水解蛋白质、卵磷脂、植物油蜂蜡、明胶、水解蛋白质、卵磷脂、植物油〔薄荷油、松油和兰芹子油〕;〔薄荷油、松油和兰芹子油〕;• 天然苦木提取物,天然印楝素、天然除虫菊天然苦木提取物,天然印楝素、天然除虫菊酯、天然鱼藤酮的使用需要获得监控机构的批准酯、天然鱼藤酮的使用需要获得监控机构的批准• 清洁和消毒,建筑、设备、器械应保证卫生,以适合的方式清洁和消毒,清洁和消毒,建筑、设备、器械应保证卫生,以适合的方式清洁和消毒,预防相互感染和病源体繁殖预防相互感染和病源体繁殖清洁和消毒仅允许使用以下产品:清洁和消毒仅允许使用以下产品: 钾钠肥皂、水蒸气、石灰浆、石灰、生石灰、苛性钠、苛性钾、过氧钾钠肥皂、水蒸气、石灰浆、石灰、生石灰、苛性钠、苛性钾、过氧化氢;化氢; 自然植物香精、柠檬酸、过氧醋酸、甲酸、乳酸、乙二酸和醋酸、酒自然植物香精、柠檬酸、过氧醋酸、甲酸、乳酸、乙二酸和醋酸、酒精;精;用于挤奶设施用于挤奶设施 硝酸、磷酸;用于乳头和挤奶器材的高锰酸钾、甲醛、硝酸、磷酸;用于乳头和挤奶器材的高锰酸钾、甲醛、碳酸钠等。
碳酸钠等两批饲养动物之间,必须彻底清理、清洁和消毒畜禽出栏后,自由灵两批饲养动物之间,必须彻底清理、清洁和消毒畜禽出栏后,自由灵活地应有确定的休养生息时期活地应有确定的休养生息时期有机畜牧业饲养环境控制有机畜牧业饲养环境控制•健全必要的生活条件:健全必要的生活条件:•动物能呼吸到新鲜空气;动物能呼吸到新鲜空气;•能直接被阳光照射;能直接被阳光照射;•能到达动物生产所要求的适宜地点、气候及环境条件能到达动物生产所要求的适宜地点、气候及环境条件等;等;•反刍动物,备好牧草,有适宜的整洁枯燥的草垫;反刍动物,备好牧草,有适宜的整洁枯燥的草垫;•群居性动物不能单独饲养,在不影响健康的前提下同群居性动物不能单独饲养,在不影响健康的前提下同一畜舍至少饲养一畜舍至少饲养2 2只同种动物;只同种动物;有机畜牧业饲养环境控制有机畜牧业饲养环境控制n合理的畜禽舍设计合理的畜禽舍设计Ø足够的活动空间,运动场地可以局部遮蔽;Ø空气流通,自然阳光充足,但应防止阳光直射;Ø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防止风雨雪等侵害;Ø足够的垫料Ø足够的饮水和饲料Ø不使用对人或者畜禽健康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设备;有机畜牧业饲养环境控制有机畜牧业饲养环境控制有机畜牧业饲养环境控制有机畜牧业饲养环境控制•善待环境的有机农业动物养殖的肥料处理善待环境的有机农业动物养殖的肥料处理 • 过量的动物源肥料会对环境造成负担和污染,过量的动物源肥料会对环境造成负担和污染,需防止可能的氮源污染是动物养殖面临的重要问题。
需防止可能的氮源污染是动物养殖面临的重要问题• 欧洲有机法案规定了有机农业生产单元整体使欧洲有机法案规定了有机农业生产单元整体使用的肥料最高限量值:每公顷农用土地每年不允许用的肥料最高限量值:每公顷农用土地每年不允许超过超过170kg170kg氮素必要时可减少动物饲养密度,以减氮素必要时可减少动物饲养密度,以减少动物源经济肥料的产生少动物源经济肥料的产生• 动物源经济肥料的仓贮要求,必须保证动物源动物源经济肥料的仓贮要求,必须保证动物源经济肥料的仓贮能力,其大小足以排除直接污染或经济肥料的仓贮能力,其大小足以排除直接污染或土壤渗透所引起的水系污染土壤渗透所引起的水系污染• 有机畜牧业饲养环境控制有机畜牧业饲养环境控制•保护环境的有机农业动物养殖的密度控制 • • 动物饲养单位的限制相当每年每公顷农用土地上施加170千克氮素的动物数,称之为动物饲养单位,不同动物的一个动物饲养单位有不同的动物个体数 • 动物饲养最小面积的要求适宜的畜禽数可把种植和养殖合理组合起来,把对土地、水源的负担减少至环境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实现无害化清理动物排遗物,防止超密度养殖带来的动物健康问题,防止过度放牧和土地被过度践踏。
有机畜牧业饲养防病控病•选择适宜当地条件和抗病能力强的畜禽品种或品系; •根据每种畜禽品种的要求进行适当的管理,以增强畜禽抗病和预防传染的能力;•高质量的饲料供给,结合有规律的运动和放牧,有益于提高畜禽的自生免疫力;•保持合理的种植密度,防止过度放牧和任何影响畜禽健康的问题出现;•疫苗使用应符合国家规定,一般不使用;•生病或受伤,应立即隔离和治疗,优先选用生物治疗的方法和物理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需符合国家标准; 选择适宜的品种•充分的流行性病调查、寄生虫病调查•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品种;•考虑土壤和气候、饲养条件和管理水平;•考虑生产基地的面积和饲料供给能力;加强牧、饲管理•轮牧:保证了饲草新鲜优良、可以减少寄生病;•优质饲料清洁饮水•合理饲养:适时的喂食、减少应激、防寒防暑、防风防雨,结合规律性的舍外运动•合理饲养密度;•清洁消毒•提供适宜的圈舍和舍外运动场地;提高自身免疫力•采用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创造良好环境,减少应激;合理饲喂、畜舍建筑和适度的生产水平,维持机体健康•预防接种 预防性接种,紧急性接种有机畜牧业饲养防治•中兽医中兽医 • 中草药中草药• 针灸术针灸术•顺势疗法;顺势疗法;• 顺势疗法的理论根底是顺势疗法的理论根底是““同样的制剂治疗同类疾病〞,意思是为了治疗某同样的制剂治疗同类疾病〞,意思是为了治疗某种疾病,需要使用一种能够在健康动物中产生相同病症的药剂。
种疾病,需要使用一种能够在健康动物中产生相同病症的药剂• 例如,毒性植物颠茄〔也被称为莨菪〕能够导致一种搏动性的头痛、高热例如,毒性植物颠茄〔也被称为莨菪〕能够导致一种搏动性的头痛、高热和面部潮红因此,顺势疗法药剂颠茄就用来治疗那些发热和存在突发性搏动性头和面部潮红因此,顺势疗法药剂颠茄就用来治疗那些发热和存在突发性搏动性头痛•微生物制剂〔益生菌〕;微生物制剂〔益生菌〕;• 抗生素的使用:引起内源性的感染与二重感染;抗生素的使用:引起内源性的感染与二重感染;• 耐性病株的产生;耐性病株的产生;• 免疫体系下降,抗病性降低免疫体系下降,抗病性降低 ;;• 高残留;高残留; • 在消化道内维持有益微生物的菌系;在消化道内维持有益微生物的菌系;• 增强饲料的消化与吸收;增强饲料的消化与吸收;• 调节细菌代谢;调节细菌代谢;• 解毒作用;解毒作用;• 刺激免疫作用;刺激免疫作用;•药物治疗;•有机养殖强调保护生命、减轻病痛;•容许适当使用对抗性药物疗法和常规兽药治疗;•必须有详细的病历记录;•治疗期间,禽类不能做为有机产品出售,必须两个停药周期后;•对于饲养缺乏一年的家禽,只容许一个疗程治疗;•饲养超过一年的,可以最多三个疗程治疗;•母畜的孕期后三分之一阶段,接受常规治疗,其后代不可作为有机体系认证;•产奶动物用药后,至少需要90天才可进入有机体系;•非治疗性手术;• 容许采用以下非治疗性手术,必要时使用麻醉剂• 阉割• 断角• 仔猪的乳牙处理• 羊羔的断尾;• 禁止 断尾〔除羊羔外〕,剪喙、烧翅有机畜牧业运输和屠宰•运输和屠宰过程要善待生命; • 有机畜禽在装卸、运输和待宰和屠宰期间,必须有专门的人负责照顾,必须做到友好对待;• 例如:运输距离和频度应该尽力降低;• 运输过程中要经常检查,供给水食等;• 宰杀过程防止,活体动物与死亡动物或者正在宰杀动物接触;• 每种动物在流血之前应被击晕,如不直接击晕,应该在平静的环境中进行;• 禁止在禽畜失去知觉前进行捆绑、悬吊以及屠宰;质量管理与控制•根本要求是否符合?•文件要求是否满足?• 质量管理手册;• 程序文件或作业指导书;•文件控制;•记录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