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宁波市历年降水量调查及产生洪涝灾害原因分析.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13472941
  • 上传时间:2021-11-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0.92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宁波市历年降水量调查及产生洪涝灾害原因分析宁波地处东南沿海,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 屏障,北濒杭州湾,西接绍兴市的屎州、新昌、上虞,南临三门湾,并与台州的三门、天台 相连宁波市历年降水量调查(2006-2016)2006年全市面平均降水量1288.0毫米(折合水量113.80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降水 量(1517.1)毫米少15.1%,比2005年降水量1644.0毫米少21.7%,属于偏枯年份2007年全市面平均降水量1580.8毫米(折合水量139.60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降水 量(1517.1毫米)多4.1%,比2006年降水量(1288.0毫米)多22.7%,属于平水年份2008年全市面平均降水量1468.0毫米(折合水量129.70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降水 S (1517.1毫米)少3.2%,比2007年降水量(1580.0毫米)少7.1%,属于平水年份2009年全市面平均降水量1641.0毫米(折合水量144.99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降水量 (1517.1毫米)多8.2%,比2008年降水量(1468.0亳米)多11.8%2010年全市面平均降水量1733.4毫米(折合水量153.15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降水 量(1517.1毫米)多14.3%,比2009年降水量(1641.0毫米)多5.6%02012年全市面平均降水M 2104.0毫米(折合水S 185.89亿立方米),为有水文资料记 载以来的第一大值,比多年平均降水量(1517.1毫米)多38.7%,比2011年降水量(1383.6 毫米)多52.1%,属丰水年份。

      2013年全市面平均降水量1621.0毫米(折合水量143.22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降水 量(1517.1毫米)多6.8%,比2022年降水量(2104.0毫米)少23.0%2014年宁波市面平均降水1620.0毫米,比多年平均平均降水:1517.1毫米)多6.8%, 属平水年份2015年全市面平均降水量2078.0毫米(折合水量183.60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降水 量(1517.1毫米)多37.0%,是有水文资料记载以來的第二大值,比2014年降水量(1620.0 毫米)多28.3%,属丰水年份2016年全市面平均降水S 1903.0毫米(折合水fi 103.84亿立方米),比上年少8.4%, 比多年平均值多25.4%,为有水文资料记载以来的第三大值(仅次于2012年的2104.0毫米 和2015年的2078.0毫米),属丰水年份T—年份-■-年平均… 年份年平均降水量2006128& 0020071580.8020081468.0020091641.0020101733. 4020111383. 6020122104. 0020131621.0020141620.0020152078. 0020161903.00宁波市2006-2016年降水暈调查洪涝灾害原因分析1. 地理位置影响宁波易长时间洪涝,每逢台风,只要宁波在影响范围内,宁波城区就很容易道路积水, 形成内涝。

      这主要是宁波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a) 宁波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倾斜,东部和北部滨海地带海拔低于10米,水网密布,江 湖相连,地势平坦,四明山山脉由西南向东北伸延,朝向基本与海岸线平行,每遇 台风由于地形抬升作用,极易出现暴雨b) 宁波河流源短流急,下游感潮,每遇暴雨,江河中上游集流快,而下游排水不畅, 加上潮水顶托,易给平原地区造成长时间的洪涝灾害c) 宁波城区部分地段地势较低,就更加容易造成积水,比如黄鹏新村、曙光一村、世 纪大道宁波东公铁立交桥下、新芝社区等低洼地带,时常积水2. 天气影响a) 宁波市除易受台风暴雨袭击外,每年的6・7月间由于江滩切变线滞留在长江中下游 一带,造成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若期间雨量过大,也会造成平原地区的严重内涝b) 宁波市位于浙东沿海,海岸线全长1400km7-9月期间经常受到来自西太平洋台风 和强热带风暴的侵袭3. 人类活动影响近10年來,宁波市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导致一定程度的封河、 填河、改河,致使宁波这个知名的江南水乡的河网率大为下降,河网调蓄洪水能力的下 降直接导致洪水泛滥,平原内涝;大量公路、铁路桥梁横跨,不合理地侵占河道,缩窄 了行洪断面,形成了泄洪瓶颈,造成上游农田大面积受淹,下游排涝闸却无水可排的局 面。

      防洪减灾提案针对以上的致灾原因,需要分别采取对策:1)加强水文气象监测预报a) 加强水文观测设施建设,水文气彖监测设施虽经“九五”建设,但仍然不能适应 防灾减灾需要,以满足防灾减灾需要b) 要加强对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研究和监控,提高对灾害性天气预测的准确率,延长灾害性天气的预见期,特别是加强对多灾种群发现象的研究工作C)应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加强对诸如热带气旋低气压倒槽等天气系统、 骤发性洪水的跟踪监测和预报,努力降低灾害损失2) 城镇规划应考虑保持或提高宁波市“江南水乡”的河网率,使其在洪涝灾害中充分发挥平原 河网容洪、行洪、调洪以及抗旱的能力,提高城镇下垫面的透水率,减缓雨水径流 的汇流速度,减少汇流量,增加下渗水量,以涵养地下水,维护“江南水乡”的 生态平衡,在“疏”字上做文章,有效地减轻洪涝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同吋将城市 防洪、排洪基础设施纳入城市化建设规划,合理布局,同步建设3) 建设防洪体系a) 完善沿海防洪设施的类型、功能和完整性,进一步加大高质量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与平原林网建设有机结合;b) 根据山地、丘陵带的地貌复杂性,制定水土流失控制方案,积极建设山前小型蓄水 库,工程与平原水网地区的引流明渠建设统一规划,完善防洪网络建设;c) 加大全市范围的主干河道、通航河道、水道的治理淤积进程,加深己有河道的排 水流量;d) 进一步加快建设城市内河整治,城市道路排水管网与城市内河的连接,加强出海口 的治理;e) 加快在全市范围内地貌生态功能区的气象监测网络建设,要覆盖山区、丘陵、平原、 城市水网、沿海滩涂、潮间带等不同地理地貌。

      建设灾害预警预报与反馈信息系统 通过防洪减灾的硬件、软件等设施、技术、政策、信息等平台建设,切实增强全市 的防洪减灾能力,保障社会稳定,生产有序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