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曹县六中2017版高三历史5月阶段性自测题(含解析).doc
23页120172017 届山东省曹县六中高三历史届山东省曹县六中高三历史 5 5 月阶段性自测题月阶段性自测题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 《管子》记载:“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鍼(针) 、一刀,若(然后)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小马车)辇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 ”由此可知当时A. 各行业分工比较细致B. 精耕细作农业技术已经成熟C. 官营冶铁业相当发达D. 铁器在生产生活中地位重要【答案】D【解析】材料提及的是铁器的使用,而未提及各行业分工情况与农业技术的情况,故 A、B项错误由材料可知,材料未提及官营冶铁业,排除 C;铁器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达到严重依赖的程度,故 D 项正确2. 宋太祖时编订的《宋刑统·户婚律》规定,祖父母、父母在世,子孙不许“别籍异财” ,否则徒三年,开宝二年,甚至对川峡地区的“别籍异财”诏以死罪的重刑经太宗、真宗、仁宗至光宗时期的修订,不仅量刑大为减轻,还逐渐确立了子孙的财产权对这一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 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B. 反映出理学统治地位的巩固C. 反映出统治者法制意识的增强 D. 导致宋代地方秩序严重失衡【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朝的“别籍异财法”从重罪处罚到量刑减轻、确立子孙的财产权,体现了立法应当立足于社会现实,社会现实的变化,要求法律也要与之相应地变化,可知这一变化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密切相关,A 项正确。
材料没有提到理学的相关信息,排除B材料考查的是“别籍异财法”的变化所折射出的社会现实,而非统治者法制意识的增强,排除 C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地方秩序相对稳定,排除 D所以选 A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别籍异财”的内涵,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别籍异财”变化的原因可知是商品经济的发展3. 第一个五年计划,从 1951 年开始编制到 1955 年 7 月经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2共历时 4 年,其间大的修改就有 6 次最后一次修改是在 1955 年 4~5 月,根据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的决议,吸收中央各部和各省(市)的意见并参考苏联顾问的建议作了适当修改该现象主要表明A. 新中国注重把握经济规划的客观全面性B. “一五”计划完全仿效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C. 中共防止在经济建设中出现“左”的倾向D. “一五”计划的制定仅立足于全国各地实情【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强调新中国的“一五”计划吸收中央和地方的意见并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才得以定案,说明“一五”计划的制定体现了认真、谨慎、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注重经济规划客观全面的特点,故 A 项正确B 项说法过于绝对化,可排除;“一五”计划制定时经济建设并未出现“左”的倾向;C 项错误;题干材料表明“一五”计划的制定不仅要考虑到各地实情,还要参考苏联经验,D 项错误。
所以答案选 A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4. 下图是汉字“日” “月”在甲骨文中的不同写法对照表商代甲骨内容多为“卜辞” ,文体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据此,我们可以判断A. 中国的古代文字从此已基本定型 B. 字体婉曲、厚实带有刚正不阿的严肃感C. 它给予观者豪放不羁、流畅之感 D. 中同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术统一【答案】D【解析】A 项说法错误,到小篆时我国文字才基本定型;B 项不选,字体婉曲、厚实带有刚正不阿的严肃感不符合甲骨文的特点;C 项描述的是草书,不符合题意;由图片中“日”和“月”有多种写法,说明当时中国的文字尚未统一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图片信息,同样的“日月”有不同的书写方式,结合所学的古代书法知识即可做出选择5. 爱迪生告诫助手:“我们必须拿出成果,不能像有些德国教授那样,毕生研宄蜜蜂身上3的绒毛 ”历史学家哈罗德•埃文斯认为,爱迪生的出类拔萃在于:他淸楚一点,必须找出一个途径,把灯泡整合进一个经济实用且安全可靠的电气系统之中,否则他发明的电灯泡就纯粹是个新玩意儿而己。
埃文斯旨在强调A. 没有创新的发明只不过是一种消遘B. 创意转变为商业現实的重要性C. 科技创新的时代到来D. 爱迪生发明了实用电灯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他发明的电灯泡”与“没有创新”不符,故 A 项错误;“把灯泡整合进一个经济实用且安全可靠的电气系统之中”可以看出经济实用的首要目的是满足商业需求,故 B 项正确;爱迪生一个的发明不能说明科技创新的时代到来,故 C 项错误;哈罗德认为“爱迪生的出类拔萃在于:他清楚一点,必须找出一个途径,把灯泡整合进一个经济实用且安全可靠的电气系统之中” ,可见更强调爱迪生能把成果转换成商业现实,故 D 项错误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6. 苏格拉底将道德和知识融合,为此他不厌其烦提问,使被问者在追问中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不得不进行道德反思据此推知,苏格拉底构建知识与道德关联的方法A. 寻找到哲学研究的崭新方向 B. 强调了理性思考和道德自觉C. 掲示出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D. 说明知识多寡决定道德水准【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将道德和知识融合” “使被问者在追问中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不得不进行道德反思” ,可知苏格拉底构建知识与道德关联的方法是强调理性思考和道德自觉,故答案为 B 项。
题干中未涉及寻找哲学研究的新方向及揭示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排除 AC 项;D 项中的“决定”的表述过于夸大,故排除点睛:本题应当根据材料关键信息“苏格拉底将道德和知识融合” ,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把握苏格拉底构建知识与道德关联的方法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道德与知识合二为一,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据此可以作出正确选择7. 苏联科学家李森科发展了一种称为“春化处理”的育种法,并借助于浮夸和弄虚作假来推广1935 年,他在一次演说中声称反对春化法的科学家:“不管他是在学术界,还是不在学术界一个阶级敌人总是一个阶级敌人……” ,之后他被任命为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院4长直到 1964 年,李森科主义才彻底丧失了在苏联生物学界的垄断地位据此可知A. 李森科的科研成果有重要科学价值B. 苏联科学家缺乏学术争论的勇气C. 李森科主义是苏联农业落后的根源D. 意识形态一度干扰苏联科学发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斯大林体制的弊端1935 年正是苏联斯大林进行“大清洗”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阶级斗争十分的激烈,对于异己分子,苏联当时的领导人是实行残酷的“清洗”政策的,材料反映的是这种手段不仅用在政治领域的斗争上,同时也运用在了学术领域,故答案选择 D 项。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斯大林体制的局限性8. 刘宗绪在《世界近代史》中指出:“它改变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开始摆脱长期以来的传统的农业社会,代之以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业社会 ”这里的“它”最早兴起于A. 意大利 B. 英国 C. 法国 D. 美国【答案】B【解析】 “代之以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业社会”指的是工业革命促进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最早开展工业革命的是英国,故选 B9. 二战后, “现代化”这个新词便应运而生,因为它可以简明地表达所有建设现代化社会的相似愿望而不论其地域和传统如何还有学者认为:不同于苏联史学界,在西方学术界,使用 ModernTimes(现代)时,一般泛指 15-16 世纪地理大发现以来的历史概念它包括了中国学术界现在习惯采用的“近代” 、 “现代”和“当代”三个时间段,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材料表明这一“现代化”概念A. 就是“西方化” “工业化” ,专属于西方社会B. 更加准确地体现出世界近代以来的深刻变化C. 与苏联,中国传统史学观点既相近又相背离D. 其本质就是强调世界范围内全面资本主义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 项就是“西方化” “工业化”显得单一, “专属于西方社会”是错误5的;C 项“与苏联、中国传统史学观点既相近又相背离”与材料、史实均不符;D 项“强调世界范围内全面资本主义化”与材料、史实均不符。
故 B 项正确考点:世界近代化•世界近代化的发展历程•表现【名师点睛】近代西方与中国工业化的差异西方工业化中国工业化发展进程西方工业化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和新航路的开辟开始发展,虽然有来自封建势力的阻碍,但政府的重商主义政策推动了西方工业化的进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工业革命的开展更是大大加快了西方工业化的进程中国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没有独立成长为资本主义经济;鸦片战争后的工业化进程受到内部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和外国资本主义的阻碍,进程曲折缓慢领导力量在西方工业化过程中,资产阶级一直扮演着主角,开始是商业资本家,后来是工业资本家、金融寡头推动工业化中国工业化一开始时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在其过程中作用甚小,民族资产阶级没有真正掌握领导权资金来源西方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于资本的原始积累中国的洋务企业多靠政府投资,民族资本主义则是在资本主义萌芽被外来侵略截断的情况下出现的,缺少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资金严重不足工业化的次序西方工业化先是从轻工业如棉纺织业开始,再发展重工业中国洋务企业一开始就发展重工业,轻工业是辅助,而民族工业始终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比重较小,工业结构极不合理610. 下图是《巴黎公社委员成分结构图》材料反映出巴黎公社A. 群众基础比较广泛B. 无产阶级妥协退让C. 建立民族统一战线D. 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示可知,巴黎公社委员成分结构主要是由工人、记者和政论家、教师学者和画家、职员等多数组成,体现了群众基础比较广泛,A 正确;图示无法体现无产阶级妥协退让,排除 B;图示无法体现建立民族统一战线,排除 C;图示无法体现经过民主选举产生,排除 D。
所以选 A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巴黎公社的特点11. 据《古矿录》记载:“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构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 ”这一发明出现于A. 商周时期B. 春秋时期C. 战国时期D. 唐末宋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由题干材料中“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构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 ”可知该技术是指南针,最早出现是战国时期,故 C 正确考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四大发明712. “就诗歌观来说是想象,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就诗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 ”这一文学流派产生的时代背景是A. 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失望B. 工业革命后社会矛盾日益尖锐C. 二战后西方人心灵迷惘、痛苦D. 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蓬勃兴起【答案】A【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浪漫主义的风格,浪漫主义艺术的背景是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失望,故选 A;B 属于现实主义风格的背景,排除;C 是现代主义艺术风行的背景,排除;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蓬勃兴起导致亚非拉民族文学的兴盛,排除 D。
点评:回答本题关键点是要了解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区别浪漫主义源于残酷的社会现象,使人们对现实不满,对启蒙理想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现实主义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复杂,人们感到失望和不满,对社会的深刻揭露;现代主义源于社会危机,人们失望、苦闷和迷惘13.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诞辰 150 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说:“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领导了辛亥革命,而且在于他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与时俱进完善自己的革命理念和斗争方略 ”下列表述能体现孙中山先生“与时俱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