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课时 统计与概率(4)(导学案).doc
2页第4课时 统计与概率(4)课题统计与概率(4)课型复习课设计说明小学阶段设置简单的“概率”内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随机思维,让学生会用概率的眼光去观察世界教学时,教师通过设置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入复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中,教师结合具体的实例,通过方案的设计活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可能性的掌握水平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回顾事件发生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中又有可能性大小不等和可能性相等两种情况2.通过复习,能判断一些简单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明确基本思考过程3.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可能性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具有随机性,学会用概率的思想去观察和分析社会中的事物学习重点进一步明确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过程学习难点可能性大小的比较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 案学 案达标检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5分钟)教师出示情境图表哥:我想看篮球比赛表弟:我想看动画片表妹:我想看歌舞表演表哥家只有一台电视机,他们都想看自己喜欢的节目,那么如何决定看什么节目呢?你能想出什么公平的办法确定谁有权决定看什么节目吗?揭示课题,引入复习。
学生观察情境图,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一定”“可能”或“不可能”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明天(可能)是晴天世界上(一定)每天都有人出生人(不可能)长生不老2.袋子里放了8个红球、5个蓝球和3个黄球(除颜色外其他均一样),若从袋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则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最小3.瓶子里有红珠子和黄珠子各5颗,现将7颗黄珠子放入瓶中,要使摸到黄珠子的可能性大,则最多可往瓶子里放入(6)颗红珠子4.如图,甲转动指针,乙猜指针停留在哪一个数上,如果乙猜对了,乙获胜,如果乙猜错了,甲获胜1)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2)乙一定会输吗?(3)现在有以下四种猜数的方法,如果你是乙,你会选择哪种?请你说明理由①不是2的倍数②不是3的倍数③大于6 的数④不大于6的数(4)你能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吗?答案:(1)不公平,因为猜对的可能性和猜错的可能性不相等2)不一定3)选②,因为它发生的可能性最大4)只要设计的双方获胜的可能性相等即可如:指针停在奇数上甲胜,停在偶数上乙胜二、师生互动,整理复习25分钟)1.说一说,我们学过了哪些有关可能性的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举例来回顾,也可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来描述。
2.可能性大小1)小明想到了办法确定表兄妹谁有权决定看什么节目:6张相同的纸条上分别写有1~6六个数字,从中任意抽取一张,如果是2的倍数就看篮球比赛,如果是3的倍数就看动画片,如果不是2的倍数又不是3的倍数就看歌舞比赛你认为这个方案公平吗?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学生汇报教师小结:我们判断方案是否公平的依据就是每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是否相等只有可能性相等,方案才是公平的2)你能为表兄妹三人设计一个公平的方案吗?小组交流后集体汇报教师巡视,及时给予指导1.学生回顾学过的有关可能性的知识2.(1)学生独立思考并交流方案是否公平2)学生为表兄妹三人设计公平的方案三、巩固练习6分钟)完成教材第99页第6、7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4分钟)1.说一说你本节课的收获2.布置作业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五、教学板书六、教学反思学生会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但对于可能性大小的比较有些难度,所以教师要多引导,多举例,从而由直观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教师点评和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