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疲劳状态.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d****e
  • 文档编号:183075283
  • 上传时间:2021-05-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7.34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疲劳状态1 范围本《指南》适用人群为中医从业者、医学院校的教师和学生、中医科学研究者、养生保健工作者及亚健康疲劳状态个人调节者等本《指南》应用环境为各级医院中医治未病部门、各中医相关的科研及评价机构、中医相关的养生保健机构及家庭本《指南》适用范围为亚健康状态人群中,以自感疲乏、倦怠、精力不佳等疲劳状态为主要表现者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指南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ZYYXH/T2-2006 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3.1亚健康疲劳状态 Fatigue State of sub health亚健康疲劳状态是指持续或反复出现3个月以上的疲劳感,但能维持正常工作生活并且经系统检查排除可能导致上述表现的疾病的亚健康状态其主要表现为自感疲乏、倦怠、精力不佳等本状态亦属不能明确诊断为某种疾病, 但具有疲乏劳倦等表现的亚健康状态4 表现特点4.1 诱导因素及常见人群亚健康疲劳状态者有过度用脑、过度思虑、作息不规律、饮食不节、运动不调、情志受到刺激等诱导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调查显示75%的人处在亚健康状态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而在亚健康人群中主诉疲劳的占24%[2]通过调研发现:亚健康疲劳状态人群年龄可见于18-60岁之间(含18岁与60岁)从年龄段来分,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都为亚健康疲劳状态发生的常见人群,但以中年人为最常见从性别来分,男性和女性都为亚健康疲劳状态发生的常见人群,但以女性居多从工作性质来分,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都为亚健康疲劳状态发生的常见人群,但以脑力劳动者居多从工作岗位来分,白领、教师、公务员、学生都为亚健康疲劳状态发生的常见人群,但以白领为最常见4.2 表现特点躯体疲劳主要以疲劳虚弱,精力体力下降,感觉犯困或昏昏欲睡,着手做事情时感到费力或力不从心等为表现特点脑力疲劳主要以注意力集中困难,记忆力下降,思考问题欠清晰敏捷,口头不利落等为表现特点,可伴有睡眠欠佳、情绪易低落、不愿与人交往等 5 评判标准5.1 评判要素以下4项必须同时具备才能判定为亚健康疲劳状态a) 符合《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中躯体亚健康的判断标准,见附录B;b) 以疲劳为主要表现,且这种状态持续或反复出现3个月及以上;c) 运用现代医学常规体查方法及指标体系进行检测,排除可能引起疲劳的躯体及精神心理疾病。

      尽管有非重大器质性疾病诊断,但无需用药维持,且与目前疲劳不适状态或适应能力的减退无因果联系;d) 运用疲劳量表-14(FS-14)测评,疲劳总分值达到3分及以上5.2 常见中医证候倾向5.2.1 偏实证候倾向5.2.1.1 气郁证候倾向周身倦怠,神疲乏力,时有食欲不佳,或胸闷不舒,或偶伴身体某个部位窜痛不适,或偶有情绪低落和(或)急躁易怒,舌淡红或黯,苔白或腻,脉弦细或弦缓5.2.1.2 湿阻证候倾向神疲乏力,四肢困重,时有困倦喜睡,或食欲不佳,偶有腹胀不适或大便不成形,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或缓5.2.2 偏虚证候倾向5.2.2.1 阳虚证候倾向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时有肢凉喜暖,或偶有腰膝怕冷或痛,偶有大便不成形,舌淡胖,苔白或兼滑,脉沉迟无力5.2.2.2 阴虚证候倾向神疲乏力,汗出口干,时有腰膝酸软不适,或偶有眩晕耳鸣,偶有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兼无力5.2.2.3 气虚证候倾向疲乏无力少气,时有胸闷不舒,偶有食欲不佳,或偶伴腹胀不适,舌淡苔白,脉细或弱5.2.2.4 血虚证候倾向四肢倦怠,少气懒言,时有面色少华,睡眠不佳,或偶伴头晕头昏,时有食欲不佳,或偶伴脘腹部不适,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

      6 干预概况6.1 干预原则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疲劳状态应在明确诱导因素的基础上采取自我主动调节和(或)被动干预,达到调理脏腑功能、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的目的6.2 干预时机对于偏实和偏虚证候倾向的亚健康疲劳状态人群,主动调节方法任何时期均可采用,各种中医干预方法均可辨证候倾向采用;如对于偏实证候倾向明显的亚健康疲劳状态人群,可采用主动调节、足反射区按摩、针刺、拔罐、刮痧、中药干预方法;对于偏虚证候倾向明显的亚健康疲劳状态人群,可采用主动调节、艾灸、足反射区按摩、针刺、中药干预方法虽然在任何时期都可以进行主动调节和中医干预方法,但仍以疲劳早期或非持续出现疲劳的干预效果更好 6.3 主要结局指标6.3.1 疲劳改善情况6.3.1.1 亚健康疲劳状态得到改善,恢复正常体力和精力,亚健康状态得到改善6.3.1.2 疲劳量表-14(Fatigue Scale-14,FS-14) 可用来评估疲劳状态及干预效果,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筛选疲劳病例由14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都是一个与疲劳相关的问题根据其内容与受试者实际情况的符合与否,回答“是”或“否”14个条目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疲劳的轻重,经主成分分析将14个条目分为两类,一类反映躯体疲劳(Physical Fatigue),包括第1~8共8个条目;一类反映脑力疲劳(Mental Fatigue),包括第9~14共6个条目。

      将第1~8条8个条目的分值相加即得躯体疲劳分值,将第9~14条6个条目的分值相加即得脑力疲劳分值,而疲劳总分值为躯体及脑力疲劳分值之和躯体疲劳分值最高为8,脑力疲劳分值最高为6,总分值最高为14,分值越高,反映疲劳越严重相对应的,分值降低说明干预有效6.3.2 卫生经济学评估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疲劳状态方法众多,如主动调节、艾灸、足反射按摩、针刺、拔罐、刮痧等方法干预成本较低,易于被广大亚健康疲劳状态人群接受6.3.3 受术者耐受性和生活质量评价针灸干预时,注意刺激强度和穴位的交替使用,留罐、走罐、刮痧等方法干预时注意受术者的皮肤恢复情况,防止受术者不能耐受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疲劳状态可改善疲劳表现,恢复正常精力,提高生活质量6.3.4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价中药干预时可出现胃肠道反应,如腹胀、便秘,纳差等及服药后自觉头痛,但并不影响干预[3,44-45]针刺干预时可出现头痛头晕、晕针,系个体体质差异所致,停针后反应消失[26] 艾灸、拔罐时可出现晕灸、晕罐6.4 注意事项6.4.1 注意保持情绪稳定,舒畅乐观 6.4.2 注意合理膳食起居,劳逸适度 6.4.3 注意运动量及方法,科学锻炼。

      6.4.4 注意干预措施的刺激量及时机的把握7 推荐方案7.1 主动调节 主动调节指导受术者从情绪、饮食、锻炼等方面进行自我调节,调动受术者的积极性,纠正其不良的生活行为,建立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从根本上改善和预防亚健康疲劳状态的发生发展,是对亚健康疲劳状态干预的基础性方法7.1.1 干预方法: 保持平衡心态:寻找积极有效的方法,重建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使精神、情绪保持平和状态,保持身心健康规律作息,劳逸结合:摒弃有损健康的不良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时间适当运动,坚持锻炼:坚持适宜的运动内容和运动方式,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适度进行身体锻炼,如进行有氧运动、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科学饮食,均衡营养:饮食应规律,科学搭配,饥饱适当7.1.2 干预周期:可持续进行调节,成为生活习惯7.1.3 注意事项:7.1.3.1 积极接触正面阳光能量,避免沉溺于低落情绪中7.1.3.2 运动锻炼应循序渐进,避免不科学的方式方法7.1.3.3 随着身体内部和外界环境变化,要及时调节运动量和运动方法7.1.3.4 避免长期过量食用高糖、高盐、高脂肪等影响健康的食品。

      『推荐』推荐建议:亚健康疲劳状态各证候倾向首要推荐采用主动调节方法干预[GRADE 1D] [4-10]7.2 艾灸艾灸是中医常用的养生保健方法,艾灸可温经散寒,扶阳固脱,调和脏腑,防病保健艾灸对亚健康疲劳状态者的疲劳感和虚弱感具有良好改善作用7.2.1 干预方法:7.2.1.1 取穴:主穴1:神阙,关元,足三里主穴2:背腧穴,督脉穴(大椎到腰俞)次穴:百会、气海、中脘、命门、血海7.2.1.2 操作方法:每次选用主穴1-2个,次穴1-2个可参见ZYYXH/T 174-2010《中医保健技术操作规范 第17部分:艾灸》[11]受术者选择卧位,将艾条一端点燃,于穴位上方2-3cm处,施灸15-20min左右,或至受术者局部皮肤潮红为度可采用回旋灸、雀啄灸、温和灸亦可利用温灸器施灸7.2.2 干预周期:每日1次,5次为1个干预周期,每个周期间隔2天,共干预4个周期7.2.3 注意事项:7.2.3.1 施灸过程中若出现艾灸温度过高,应及时调整7.2.3.2 注意灸后30min内情绪平和,勿触凉水7.2.3.3 上午施灸更适宜『推荐』推荐建议:亚健康疲劳状态偏实和阳虚、气虚、血虚证候倾向均可采用艾灸干预。

      [GRADE 1D] [12-19]7.3 足反射区按摩足反射区按摩是通过一定手法作用于足部的反射区穴位, 以达到祛邪扶正、平衡阴阳、调节脏腑气血的目的,将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调节到最佳状态在干预亚健康疲劳状态中应用较好,对亚健康疲劳状态各证候倾向者均具有改善作用7.3.1 干预方法:7.3.1.1 取穴:足部肾、输尿管、膀胱、额窦、头(大脑)、脑垂体、头颈淋巴腺、腹腔神经丛、生殖腺、前列腺、子宫等对应反射区7.3.1.2 操作方法:可参见ZYYXH/T 166-2010《中医保健技术操作规范 第9部分:足反射区保健按摩》[20]先用热水浴足15min拭干双脚并仰卧,先左脚后右脚操作前术者双手及受术者足部涂擦按摩膏,首先按摩肾、输尿管、膀胱反射区带,然后按足底-足内侧面-足外侧面-足背顺序按摩全足其它各反射区最后依次重复按摩额窦、头(大脑)、脑垂体、头颈淋巴腺、腹腔神经丛、足底部生殖腺、骨盆腔及足跟内外侧的前列腺、子宫和生殖腺等重点反射区7.3.2 干预周期:每周2次,每次约1小时,共干预4个周期7.3.3 注意事项:7.3.3.1 按摩结束后嘱受术者多喝温开水7.3.3.2 按摩力度以受术者能耐受为度,不宜刺激过强。

      7.3.3.3 按摩时双足注意避风保暖,按摩后受术者不宜立刻冷水洗足7.3.3.4 亚健康疲劳状态偏实证候倾向者手法可稍重,偏虚证候倾向者手法可稍轻『推荐』推荐建议:亚健康疲劳状态各证候倾向均可采用足反射区按摩干预[GRADE 1D] [21-24]7.4 毫针刺法毫针刺法是使用毫针刺激穴位,达到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的作用,一般选用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任脉的穴位对于亚健康疲劳状态各证候倾向者均具有调整作用7.4.1 干预方法:7.4.1.1 取穴:局部选穴为主,结合辨证候倾向选穴主穴:足三里、脾俞、三阴交、肾俞、中脘、关元配穴:偏气郁证候倾向: 太冲,合谷;偏湿阻证候倾向: 阴陵泉,丰隆;偏阳虚证候倾向: 百会,命门;偏阴虚证候倾向: 神门,太溪;偏气虚证候倾向: 气海,大椎;偏血虚证候倾向: 心俞,血海7.4.1.2 操作方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