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容器型式安规试验作业指导书.doc
7页深圳培训网 GB、EN、IEC标准电容器型式试验作业指导书修订日期修订单号修订内容摘要页次版次修订审核批准2011/03/30/系统文件新制定4A/0///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批准:审核:编制:GB、EN、IEC标准电容器型式试验作业指导书序号检验项目技 术 要 求检验方法1 外观 产品状况、加工工艺、标志及表面处理应良好,标志在电容器寿命期内应清晰,外壳无明显变形,划痕和污垢, 封口严密,无气孔和凹凸面.目测2标志电容器上应标志以下内容:(a) 制造方名称或缩写名称或商标;(b) 产品类型标志;(c) 额定电容(CN),μF和偏差,%;(d) 额定电压(UN),V;(e) 备用;(f) 额定频率(fN),Hz,(当不是50Hz时);(g) 气候类别;(h) 制造日期(可用代码);(i) 以或SH表示自愈式电容器;(j) 放电器件,若有时应写出全名或以符号表示;(k) 安全防护等级,例如:P0,P1,P2;(l) 认证标志;(m) 灌注材料,说明所使用的液体(干式电容器不标);(n) 运行等级或寿命,放在紧靠电压的位置;(o) 规范(标准)代号。
目测3尺寸外观、引出端和安装件的尺寸应符合图样所标明的尺寸,并考虑允许偏差,同时按GB/T3667.1-2005表5要求检查最小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用游标卡尺、千分尺测试4机械试验引出端强度:(a)试验Ua:拉力 对所有类型的引出端施加的负荷均应为20N,对于外部引出线,其横截面至少为0.5mm2;(b)试验Ub:弯曲(引出端的一半) 仅试验线状引出端,应施加两次连续的弯曲;(c)试验Uc:扭转(引出端的另一半) 仅试验线状引出端,应施加两次连续180°扭转;(d)试验Ud:转矩 仅试验螺纹引出端,按GB/T3667.1-2005表3要求施 加扭矩,丝扣材料应具有足够的耐破坏力的强度;外观检查:以上每项试验Ua、Ub、Uc、Ud结束后对电容器进行外观检查,应无明显损伤用推拉力计、扭力批进行测试序号检验项目技 术 要 求检验方法5振动试验电容器应承受GB/T2423.10的试验Fc:f=10HZ~50Hzα=±0.35mm每一轴向试验持续时间为10个频率循环(三个轴向互成90°),每分钟一个倍频程,试验前后,按GB/T3667.1-2005第2.9规定方法测量电容器的电容,电容不允许有明显的变化;试验后,电容器应能承受GB/T3667.1-2005第2.8规定的引出端与外壳间的电压试验,应不发生介质击穿或闪络;所有试验程序完成后对电容器进行外观检查,应无明显损伤。
用振动测试仪、电容测试仪、耐压测试仪进行测试6紧固螺栓或螺柱(如装有时)紧固电容器器身的带螺栓及附件在使用中应有足够的耐损强度,将4台电容器固定到耐久性试验箱的固定板上,固定板的厚度应为1.5mm±0.1mm,孔径应为底部螺栓直径加0.5mm~1.0mm;耐久性试验开始前,施加GB/T3667.1-2005表3规定的扭矩,耐久性试验结束后,施加表3规定的相应扭矩的一半,试验后不允许有损坏用电容耐久测试仪、扭力批进行测试7密封性试验将电容器放置于最易显露渗漏的位置,在温度比最高允许电容器运行温度高10℃±2℃的环境下,持续足以使电容器各个部位均达到该温度所需的时间,在冷却之前,电容器应在此温度下再保持1h,试验后,电容器应无液体渗漏和外壳变形,允许有液体湿润表面,但不能有滴液在烘箱中进行测试,然后目测8耐久性试验按GB/T3667.1-2005第2.13规定将电容器放置在试验箱内进行试验,将恒温器设置到(tC-15℃),随后以适当的电压和试验周期(见GB/T3667.1-2005附录A和表4规定)将电压施加在电容器上,在最初的24h内,应记录tC与温度记录仪指示之间的差值,并调节恒温器,从而保证每台电容器外壳的温度均为tC ±2℃,其后不再调节恒温器,连续试验直到完成相应的试验时间,试验时间从电容器开始施加电压算起;试验期间,电容器应不发生永久性击穿、开路或闪络,试验结束时,电容器应无明显的成滴的渗漏。
将电容放入设定温度的烘箱内,然后用电容耐久测试仪进行测试9焊接试验仅对引出端设计成用焊接连接的才进行试验,电容器应承受GB2423.28的试验T,试验用焊槽法或焊球法,当不能采用焊槽法和焊球法时,应用A号尺寸烙铁进行试验,试验后,电容不允许有明显的变化,同时对电容器进行外观检查,外观应无明显损伤用焊槽或焊球或烙铁进行焊接测试,测试方法详见GB2423.28的试验T序号检验项目技 术 要 求检验方法10湿热试验试验前应测量电容,本试验按GB/T2423.3的规定进行,应采用标志上标明的严酷等级,试验期间,对试品不施加电压,也不进行测量,在温热周期后,应将电容器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恢复不少于1h,不多于2h,恢复后应产即测量电容,试验后,电容变化应小于0.5%在潮态箱内按标明的严酷等级进行试验后用电容测试仪进行测试11引出端间电压试验电容器应承受GB/T3667.1-2005表2规定的交流电压,试验应在额定频率的实际正弦波电压下进行,也可在50Hz或60Hz下进行试验,试验期间,应不发生闪络或永久性击穿,对于金属化电容器可以发生自愈用电容器极间耐压测试仪进行测试12引出端与外壳间电压试验电容器应能承受施加于引出端(连接在一起)与外壳之间的、频率为尽可能接近额定频率的、有效值为如下规定的实际正弦波交流电压,历时60S,应不发生击穿:2倍额定电压+1000V,但不得低于2000V。
如果电容器外壳为绝缘材料,则试验电压应施加在引出端与金属支架之间(若有时),或加在引出端与紧紧地包在外壳表面的金属箔之间,试验期间电容应不发生介质击穿或闪络用耐压测试仪进行测试13自愈性试验自愈式电容器应具有较好的自愈性能电容器应耐受GB/T3667.1-2005表2试验要求,如果在规定时间内发生的自愈性击穿少于5次,则应以不大于200V/min的速度升高电压,直到自试验开始起发生5次自愈性击穿为止,或者直到电压达到最高值3.5UN为止;随后,电压应降至发生第5次自愈性击穿电压的0.8倍,或电压最高值的0.8倍,并保持10S在此期间,应允许在每台电容器内再发生一次额外的自愈性击穿试验后,电容器应符合以下两项要求:(a) 电容变化<0.5%;(b) RC值≥100S.用电容器极间耐压测试仪进行测试 14破坏试验电容器标志标有P1或P2的进行此项试验a)准备和预处理:将电容器用粗棉布紧紧包扎起来置于温度为tC +10℃的“空气循环”试验箱内,箱内温度偏差应不超过±2℃,在准备作破坏试验时,应在tC +10℃下对试品施加额定电压(UN),历时2h,电容器不允许有开路或短路;(b)直流处理:在直流处理前,应将已通过耐久性试验的5台电容器预热到tC +10℃的温度,已通过GB/T3667.1-2005第2.4.1规定试验的剩余5台电容器应在室温下试验,直流电压应以大约200V/min的速度从零开始向最高值10UN升高,直到发生短路或达到了10UN为止;当直流电压为零或达到10UN时,将电容器在此条件下保持5min;(c)交流破坏试验:然后电容器维持在直流试验温度下,施加1.3UN的交流电压,如果电容器自愈(仍有效)或成为开路,则应将电压保持5min,如5min后电容器仍有效,则应重新进行直流处理,如果电容器成为短路,则应将试验维持8h;用烘箱、直流电源、电容器极间耐压测试仪进行测试序号检验项目技 术 要 求检验方法破坏试验(d)故障评估:试验结束后,每台电容器应满足以下要求:a)逸出的液体材料可以湿润电容器外表面,但不得成滴下落;b)内部带电部件不应接触到标准试验指;c)粗棉布应无明燃烧或烧焦,因为这将表明是否有火焰或着火星从开口处喷出;d)电容器应能耐受GB/T3667.1-2005第2.8的试验,而电压降低到规定值的0.8倍。
15耐热、耐火、耐起痕这些试验不适用于具有引出线的电容器/16球压试验将引出端定位的外部绝缘材料件应具有足够的耐热性能,除陶瓷之外的所有材料,均按GB/T11918-2001的27.3在125℃或tC +40℃(取较高者)下对部件施加球压试验,试验后压痕直径≤2mm用球压测试仪进行测试17灼热丝试验支撑引出端子的外部绝缘材料件应能承受GB/T5169.10和GB/T5169.11和灼热丝试验:灼热丝尖端的温度,对In≤0.5A者为550℃,对In>0.5A者为850℃;样品的任何火焰或炽燃均应在灼热丝撤离后30S内熄灭,并且任何火焰的滴落物不应点燃一块折叠起来的5层织物,该织物水平铺开放在施加灼热丝的样品的下方,距离200mm±5mm用灼热丝测试仪进行测试18起痕试验将带电部件定位的或者与这些引出端接触的电容器的外部绝缘件应为耐起痕材料对相关部件按GB/T4207规定的耐起痕试验在250V下按方法A检验是否合格用漏电起痕测试仪进行测试19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引出端绝缘外表面的爬电距离不能小于GB/T3667.1-2005表5规定的最小值;与引出端连接的外部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或这些带电部件与电容器金属外壳之间的间隙(若有时)应不小于GB/T3667.1-2005表5规定的最小值。
用游标卡尺进行测试20引出端和连接电缆引出端和不可拆开的连接电缆应具有能安全流过电容器电流的导体截面,并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导体的最小横截面积应为0.5mm2,绝缘电缆应与电容器的电压和温度额定值相符目测,横截面积用千分尺测试21接地连接如时电容器的金属外壳拟与地或中性导体相连,则可通过提供未油漆的金属外壳,或通过提供连接端子、接地导体,或与外壳有可靠电气连接的金属架来达到;无论采用何种连接,必须有接地符号“”清楚地标志接地连接目测22放电器件当规定有放电器件时,必须从断开电容器电源的瞬间起在1min内,引出端的电压从额定电压的峰值降至≤50V用万用表测试备注:1. 产品型式试验基本上按上述顺序进行,如果某些试验项的结果与进行该项试验的先后顺序无关,试验顺序可以变动;2. 试验应在无强制对流空气且环境温度为20℃±5℃的场所进行;3. 首样检验、试制新产品、产品在设计、工艺、材料有重大改变时,上述每项都必须检验其余则可以根据客户或送检部门要求检验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