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可编辑)洋务运动与上海钢铁工业的兴起(精华版).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说****
  • 文档编号:234629318
  • 上传时间:2022-01-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7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洋务运动与 ##钢铁工业的兴起##钢铁工业起始于晚清的洋务运动 . 光绪十六年〔 1890 年〕清政府为制造枪炮需要 , 向英国购进 3 吨酸性炼钢平炉 1 座, 在官办的江南制造局建造炼钢厂 . 翌年投产 , 日产钢 10 吨, 开##钢铁工业之先河 . 光绪二十年至二十一年 , 在城南高昌庙地区〔今制造局 路〕辟地 27 亩, 建设新的炼钢厂 , 又购进 15 吨酸性炼钢平炉 1 座, 并陆续购置 1 吨转炉一座 1.5 吨、3 吨电炉各一座 , 直径 400~914 毫米轧钢机 4 套、冷轧机 5 套、卷铁皮机 1 台,2000 吨水压机 1 座等设备 , 生产圆钢、方钢、扁钢、角钢、工字钢、 6~ 18 毫米钢板、枪筒钢、 炮筒钢等 , 供制造枪枝、 快炮、舰艇与其他机件等军需之用 . 投产 5 年产钢 7989 吨, 最高年产量 2056 吨. 因其所产枪炮长期落后 , 抑制了炼钢生产 , 光绪二十四年后 , 钢年产量下降到500~600 吨, 炼钢厂陷入一蹶不振的局面 . 后该厂几经易名 , 独立建制为 ##炼钢厂 , 于抗日战争前夕 , 主要生产设备迁往 ##, 结束了##首家钢铁企业的历史 .辛亥革命后 ,## 民族钢铁工业开始崛起 . 民国 2 年〔 1913 年〕, 民族资本家陆伯鸿受 ##市总商会委托 , 赴美、英、法等国考察钢铁工业. 回国后, 利用其在实业界、 金融界的影响集资合股 , 在浦东周家渡西村〔今上南路 300 号〕创建 ##第一家民营钢铁厂——和兴化铁厂, 向德国购进 10 吨高炉 1 座, 于民国 7 年 8 月 18 日建成投产 , 日产生铁 12 吨左右 , 利润颇丰 , 开工 3 月所获盈利相当于原投入资本. 民国 9 年又从德国购进 20 吨高炉 1 座, 月产生铁 1000 吨左右 ,5 / 5销与 ##的兵工厂、 机器厂、翻砂厂与铁号 . 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西方国家的生铁来华倾销 , 导致和兴化铁厂严重亏损 , 被迫歇业. 民国 11 年, 和兴化铁厂追加资本 , 增地 60 亩进行扩建 , 从德国购进 10 吨酸性炼钢平炉 2 座, 直径 500 毫米轧钢机 1 套, 扩建成炼铁、炼钢和轧钢一体化的钢铁生产企业 , 定名和兴钢铁厂 , 民国 14 年 2 月投产 , 生产硬钢和竹节钢材 , 但又遭西方国家的压价竞争 , 民国 16 年 2 月, 和兴钢铁厂又被迫歇业 .10 多年内 , 和兴厂接连两次遭到沉重打击 , 两起两落 , 陷入了困境 . 民国 22 年, 中兴煤矿公司承租该厂 , 改组为新和兴钢铁厂 , 恢复生产 .##的民营轧钢企业自民国 10 年开始发展起来 . 第一家荣泰管子厂 , 用进口带钢以手工加工方式复制成焊接钢管 , 供本厂制造西式铁床专用 . 由于铁床畅销 , 带动发展了合兴床厂、公兴铁厂、永兴机器厂、祥兴钢管厂等一批复制加工型企业 . 随后, 民族资本家荣锡九等集资创办大通五金钢管制造厂 , 用进口带钢复制加工电线套管, 产品畅销全市 , 并外销南洋地区 , 成为 ##市第一家钢材出口民营企业 , 还带动发展了新成钢管制造厂、 大成钢管制造厂等一批钢管企业 . 永大机器厂、鑫大拉管厂等还用进口无缝钢管通过拉拔复制小规格无缝钢管 . 民国 17 年起, 还涌现了一批以进口带钢复制打包铁皮的专业生产企业 . 经历 10 多年的开拓 ,## 复制钢材行业的门类、品种和产量都获得了发展 .民国 22 年, 留美回国的工程技术人员余铭钰与方文年合股创办了生产铸钢件的民营企业——大鑫钢铁工厂 , 先后设置化铁炉 3座,1 吨转炉 1 座,1 吨电炉 2 座等炼钢装备 , 为机械、造船等工业以与公共汽车公司、铁道部门提供铸钢件、铸铁件 . 受其影响 , 机械行业的大陆机器厂和丰田汽车修理厂也设置电炉生产铸钢件 , 供本厂制造机器配套之用 .民国 26 年八一三事变后 , 日军侵占 ##. 日军为侵华军用物资需要 ,先后强占了新和兴钢铁厂、中华制铁厂、大鑫钢铁工厂、兴业制 铁厂等一批钢铁企业 , 并扩建新和兴钢铁厂 , 添置线材轧机等 . 民国 27 年, 侵华日军采取 " 以战养战〞政策 , 支持日商在吴淞地区强行占地 50 余亩, 建设日亚钢业株式会社吴淞炼钢厂 , 设 15 吨炼钢平炉 1 座, 冶炼普炭镇静钢 , 生产 100 毫米钢锭 . 日商亚细亚钢业株式会社在黄兴路圈地 50亩, 建设轧钢厂 , 设置 1 套半连续式线材机组, 其所产线材拉丝制成铁丝、刺网等军用物资 . 民国 32 年, 日商将日亚钢业株式会社吴淞炼钢厂、亚细亚钢业株式会社黄兴路轧钢厂以与日本商人在浦东开办的西渡炼铁厂合并组成中华制铁株式会社 , 将炼铁、炼钢和轧钢组成一体 , 统一管理 .日军侵占 ##后, 日本私人资本趁机扩 X. 日商亚细亚钢业厂在原有化铁、拉丝 2 个工场基础上 , 增添电炉与其他相应的配套装备 , 新辟制钉、 镀锌铁丝、 钢丝绳、 拉管以与铸钢、 锻铆等工场 , 发展成为以铸钢为主、兼营金属制品的工厂 . 日商兴亚钢业厂 , 在原有化铁、轧钢等生产设备基础上 , 增添相应的铸造设施 , 从轧制小型钢材发展到生产手榴弹、迫击炮、手枪等武器外壳以与马钉、煤锹和铁镐等产品 , 成为日军的军需工厂 . 日军侵占 ##时期 , 国人也开办了茂兴钢铁厂、中国标准钢品厂、华丰铁厂、大沪钢铁厂和民 生铁厂等钢铁企业 , 但都处于被压制的境地 , 其中茂兴钢铁厂开工仅 2 年多, 就遭日军查封 .民国 34 年抗日战争胜利 , 国民政府接管所有敌伪控管的钢铁企业 , 按财产性质分类处置 , 第一类是被日军强占的企业 , 发还原主经营;第二类是敌伪财产的中小型企业 , 以优惠价格标卖给 " 后方复员工厂〞的资本家 , 尽快恢复和发展生产; 第三类是敌伪财产的大型企业——中华制铁株式会社 , 实行官商合股 , 由国民政府中央信托局出面 , 邀集 ##金融、钢铁工商界著名人士沈熙瑞、余铭钰等 , 于民国 35 年 12 月成立 ##钢铁股份 ##, 采取向国民政府经济部承购形式, 将中华制铁株式会社下属的吴淞炼钢厂列为第一厂 , 黄兴路轧钢厂列为第二厂 , 以与浦东西渡炼铁厂作为官股入股 . 公司总资本法币 250 亿元, 官股约三分之一 , 其余私股由众多钢铁企业投资入股. 民国 36 年, 公司租赁新和兴钢铁厂列为第三厂 , 公司职工900 多人, 成为当时 ##最大的钢铁企业 .抗日战争的胜利 , 激励了 ##民营企业的发展 , 先后开办了大中华轧铁厂, 协昶久记铁厂、南华轧铁厂、荣昌铁厂、勤丰荣记轧钢厂、源顺钢厂、华胜钢厂、利用制铁厂、安远制铁厂、沪江制铁厂、 华东钢铁厂、兴业钢铁厂、亚洲钢品制造厂、兴中铁厂、联一钢料制造厂、东方钢业厂等一批钢铁企业 , 推动了 ##钢铁工业的发展 .但随着国民党统治区经济崩溃 ,## 钢铁企业逐步陷入困境 , 就连官商合股的 ##钢铁股份 ##也无法维持生产 , 不仅欠交客户 1200 多吨钢材, 还拖欠职工工资 . 随着解放战争逼近 ##, 淞沪警备司令部还派兵看守 ##钢铁股份 ##、亚细亚钢业厂、日亚钢业厂和茂兴钢铁厂等, 强行征购钢材用筑碉堡 . 解放前夕 ,## 钢铁企业大多数处于停产歇业的窘境 .旧中国的 ##钢铁工业 , 经历了 60 年兴衰起落曲折发展的道路 , 至1949 年 5 月解放时为止 , 共有冶炼、 热轧钢铁企业 31 家, 冷轧钢、焊接钢管、复制无缝钢管、冷拉型钢等小厂 34 家. 主要冶炼设备有: 10~ 25 吨高炉 3 座,10 ~ 15 吨平炉 3 座、 1~ 3 吨电炉 7 座、1~ 1.5 吨转炉 4 座. 主要轧钢设备有: 直径 178~ 500 毫米轧钢机29 套、复二重式线材轧机 1 套. 冶炼产品主要有: 100 毫米普碳钢锭、12 吨以下铸钢件;钢材品种主要有:线材、竹节钢筋、中小型钢、冷轧带钢、打包铁皮、气焊管、冷拉复制钢管与棒材、元钉、鱼尾板等 . 全行业职工共 4000 人. 全行业年产钢的能力 3 万吨,钢材 7~9 万吨,1949 年##解放当年钢产量仅 5233 吨, 钢材 15040吨. 远低于抗战前的水平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