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名观看公孙龙的语言学思想.doc
3页从正名观看公孙龙的语言学思想 从正名观看公孙龙的语言学思想 战论文联盟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动乱的时期,当时社会体制改革导致了名实关系的混乱,在思想文化方面那么出现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盛况,名学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名家在当时是一个独立的流派,其目的是为了正名,使天下归于有道,到达社会有治公孙龙作为先秦名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恐怕是遭到当时以及后世学者误解得最多的,原因何在呢?是因为他们从中国古代主流哲学的立场出发,没有看到公孙龙的思想是以语言学为支撑点的 关于公孙龙的正名观研究,有的学者从现代符号学、语词符号的角度来阐释,有的从认识论、逻辑学角度等来阐述,已经获得了不小的成果,本文试图从纯粹的语言学角度对公孙龙的正名观做一个新的诠释与讨论 一、白马非马 白马非马的原因在于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这里的命,即命名,是人给客观事物命的名,这个客观事物不是物自体,而是经过人的精神意识内化之后的,物自体本身是不可以讨论的,人们讨论的只能是经过人的大脑内化之后的物,是人们对物的认识和指认马是用来给形体命名的,白是用来给颜色命名的,给颜色命名并不是给形体命名,所以说,白马不是马。
客是从客观事实的角度出发,而公孙龙那么巧妙地从语言事实的角度来解答在这里,白马和马是两个词,而非两个客观实体白马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合成词,它由一个表颜色的单纯词和一个表形体的单纯词构成的;马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单纯词,它是由一个表形体的单纯词构成此时,这两个词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两个语素结合之后和结合之前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在白马这个词中,白没有独立于白马的价值,马也没有独立于白马的价值不同的符号因其细微的差异而造成意义的不同,不同的意义应对不同的客观存在物,不同的客观存在物因其符号的差异而得以区别开来,才可以顺利地表达客观世界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使白马乃马也,是所求一也因此,白马非马就很明确了 马未与白为马,白未与马为白,合马与白,复名白马是相与以不相与为名,未可故曰:白马非马未可在这里,未与可以看作是单纯词的标志,是没有和其他语素结合,马没有和白结合是马,白没有和马结合是白,此时的马和白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单纯词合马与白,复名白马,在这里,复名可以看作是合成词的标志,是两个语素构成的一个词,把马和白结合起来,作为一个复合词,称作白马是相与以不相与为名,未可在这里,相与和不相与是语言学概念词,是指语素之间互相结合的才能和没有互相结合的才能,互相结合,即白马,没有互相结合,即白或马。
相与和不相与是不一样的,否那么就会造成名实混乱 二、二无一 在通变论中,主要阐述了二无一的思想整体围绕在由两个语素构成的合成词中,它的构成成分(单纯词〕有没有独立于合成词的价值和意义,在构成合成词的二中,能不能用其中一个语素来称谓其整体 二无一、二无左、二无右,在由两个语素构成的整体意义中,不包含其中任何一个语素的价值和意义二可以理解为?白马论?中的白马、黄马、黑马等右不可谓二乎、左不可谓二乎,构成整体的各个语素不可以用来称谓其整体因此,只有左和右两个语素结合起来才可以称为整体,作为整体的局部已经没有了整体的价值和意义,同样,作为局部的整体也没有了局部的价值和意义 青以白非黄,白以青非碧,青和白的组合不是黄,白和青的组合不是碧青这个语素和白这个语素,不能构成以白为中心或者以青为中心的词,青白是结合关系君臣的位置犹如白马的位置,而不是青白、白青的关系君是主,臣是辅,马是主,白是辅黄其马也,其与类乎,黄和马是一类,是正举;碧和鸡是一类,是乱举,乱举会引起名实混乱 举这样的例子,用颜色象征君臣之间的地位,黄色是正色,象征君臣各居其位,这样名实相符,国家才能强盛;碧色是杂色,象征君臣相争,这样名实不符,国家就会混乱。
三、名实观 ?名实论?是公孙龙思想体系的根底,是研究其他篇目的根本根据,正名理论作为他论辩的总结和 思想的归宿,从理论上作了高度的概括,本身就有较高的创见性其正名理论的核心是夫名实,谓也,语言的命名和称谓必须使一定的名对应于、专限于相对应某一详细事物的实,否那么会造成名实混乱和称谓的不当 天地与其所产焉,物也公孙龙首先提出了物的概念,这里的物是物自体,是没有进入人的大脑的自在之物,它本身是不可以被认识和讨论的紧接着提出了实的概念,物以物其所物而不过焉,实也,万物作为物并以其为之物而不超越,因为它是一种详细而实在的东西实以实其所实而不旷焉,位也,实作为实在的东西并以其所详细实在的性质存在而不出现空缺,那是因为它恰当地处于自己应处的位置上这里的实在之物是进入大脑之后所处的位置以及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关系,外部世界的关系是不容变更的,只有成为人的精神意识内容之后才可以变更出其所位非位,位其所位焉,正也,只有处于它所应处的位置上,这才是正确的位置所以人在赋予客观事物以语言的命名时,对于万物的称谓要和大脑之中的实存之物相符,白马就是白马,马就是马,假如白马是马的话,就会出现出其所为非位的情况出现,这样是名实不符的情况,就会引起混乱,因此要正名实。
名实关系的本质在于论文联盟称谓,因此要审其名实,慎其所谓,应当遵守唯乎其彼此一个事物应该用一个名称来称谓,不同的事物应该用不同的名称来称谓在不同的语言符号系统中,对于同一对象可用不通的符号去称谓,但在同一个语言符号系统中,同一符号只能称谓一样的对象,否那么,人们就无法借助名称符号去区别事物,从而到达交流思想的目的 四、结语 由此可见,在先秦时代已经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学思想及语言学家,公孙龙从语言学角度为我们阐述了他的正名观,他关注语言本身,对现代意义上的语言学研究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尤其是在当时的社会,他的语言学思想是独一无二的,尽管他的思想是独立于当时的政治之外的,但是就其语言理论自身来说,其成就是伟大的所以说,他是一个超越其时代的语言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