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与教育.doc
3页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与教育【原文出处】家庭教育【作者】潘月娟[正文】 数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数、量、形和关系是数学的四大内容,我们介绍 幼儿在数、量、形和关系方面的发展特点,并提出相关的教育建议 0岁〜3岁 对数的认识3岁前的幼儿对数量已有笼统的感知,他们能区分明显的多和少当你左手拿2块糖,右手拿3块糖,让幼儿 选时,2岁的孩子己知道拿较多的糖果在成人的影响下,3岁左右的幼儿逐步学会说出个别数词,并能凭借 记忆,按一定顺序背出5〃以内的数字名称但这时幼儿只是曰头上的唱数,还不能真正理解数的含义,即使 他能逐一点数实物,也说不出这些实物有多少[幼儿园教案网]对最的认识幼儿对物体最的认识主要靠感知,带有很大的局限性,缺乏分化、不精确3岁前的幼 儿基本认识不到物体量的差异对形的认识3岁前的幼儿可以认识简单的三角形、四边形、圆形对关系的认识数学以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为对象,是对事物关系的抽象在数学中,关系到处皆是 在这里我们只谈排序和样式.问题排序利样式.都是关系的体现,也是对关系的运用排序是指事物依据一定的 逻辑关系按一定顺序排列出来样式是指有规则性的图案、声音或事件等的重夏出现。
重复出现的单位就是样 式的核心,构成这一核心的各个部分称为元素"那么根据核心和元素的特点,样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重复样 式,如树叶一小石头一铅笔、树叶一小石头一铅笔和增样式,如口 3岁以下的幼儿 完全没有排序能力,但他们会找出最大的与最小的物体,3岁〜5岁 对数的认识3岁〜5岁的幼儿在点数实物后能说出总数,并能按成人说出的数取相应数量的物体这时的幼儿逐步认识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如2比3小,3比2大,3是由2和1组成等 如果给幼儿提供可以操作的实物材料,幼儿还能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这些都说明幼儿2在较低水平上形成了 数概念对量的认识4岁左右的幼儿一般能正确区分物体的大小差异,也能用一些简单的词语来表示相应的 量,如我抱着大娃娃",并且感知物体大小的准确性有所提高,能判断差别不太明显的一组物体中最大的或最 小的物体但是,这一年龄的幼儿还不能认识其他量的差异,也不会用词语来表示他们对于高矮、粗细、长 短、宽窄、厚薄等量的差别,往往都笼统地说成大"、小〃对形的认识3岁〜4岁的幼儿能正确地认识和区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且对椭圆形、长方形、半 圆形等具有一定的匹配能力能根据成人提供的范例找出与之相同的图形。
4岁〜5岁的幼儿能正确认识基 本图形,且能逐步理解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能逐步做到图形守恒,能不受图形大小、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 地辨认出图形能对相似的平面图形加以比较,理解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对关系的认识3岁〜5岁幼儿的排序能力仍然较低,一般是任意排放物体.5岁〜6岁 对数的认识5岁以后的幼儿能认识到数不因实物的变化而改变,形成了数的守恒",但这种认识局限于10以内的数"他们能够脱离实物的支持,进行小数目的抽象运算并学会100以内 的数数这一阶段的儿童己在较高水平上形成了数的概念,并开始从表象向抽象的数运算过渡对量的认识5岁左右的幼儿感知量的精确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能区分和排列不同大小的物体,能 较为精确地认识和区分物体的高矮、粗细、长短、厚薄等,并学会用相应的词语来表示虽然此时幼儿能判断 相等量,但尚缺乏对物体量守恒〃的认识如果将等量的水倒在乂高乂细和又矮乂粗的两个杯子里,他们很难判断两个杯子里的水是否•样多5岁〜6岁的幼儿能正确地认识并用相应的词语描述物体的量的各种特 征同时对量的相对性有了较好的了解他们也逐渐能在逻辑的基础上理解量的可逆性和传递性关系对形的认识5岁〜6岁的幼儿基本上能够理解图形的典型特征,并在头脑中形成某种图形的标准样 式〃,从而进行正确的判断,同时能进一步理解图形之间的夏杂关系。
另外,国外有研究资料表明,5岁〜6 岁儿童可以在一定的抽象水平上概括图形之间的关系这一阶段儿童还能认识一些基本的立体图形,如球体、 立方体、圆柱体等,并能正确地命名对关系的认识5岁〜6岁幼儿虽可按长度或大小将物体排序,但却不是一种整体思考、有系统的排 序,而是在尝试错误中完成排序任务幼儿时期较为容易掌握重夏类型的样式,掌握增K类型的样式相对较 难教育建议 数〃的教育原则1.在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数数,了解数之间的关系如在等公交车 的时候,可以与孩子一起数过往车辆2.为幼儿提供颜色、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过程 中认识数操作时,家长可做提问,如你在这上面放了儿块枳木〃量"的教育原则1.运用感官感知和比较物体的最"如让幼儿认识物体的轻重,可以先出示两样形状一 样、材料一样、大小不同的物体,然后出示两块材料一样、形状和大小不一样的物体,让幼儿感知和比 较2.利用儿歌和游戏,教授幼儿一定的量词,引导幼儿学会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形〃的教育原则1.儿童认识形体是在充分感知形体,获得有关形体的感性经验基础上,再配合说出 词,认识图形的因此,家长一定要让儿童看一看,摸一摸,逐步抽象出形体的基本特征,并学会用正确的语 言表述。
2.设计游戏活动,引导幼儿比较不同形体,巩固对形体的认识,如奇妙的口袋、匹配、分类等 等3.通过分割和拼合,儿童能感知形体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己知形体的认识,如传统的七巧板游戏和 折纸游戏关系〃的教育原则1 .开展排序和样式活动幼儿的样式活动可以分成儿个层次来进行,先是模仿,然 后再让幼儿接着成人所提供的样式继续往下排,最后让幼儿创造自己的样式2.以生活情境为素材,让幼儿 自然地感知并很好地理解样式与排序3,对于同样一个样式,不同的人可能发现不同的规律,从而给出不同 的解释鼓励幼儿用不同方式解决问题,让幼儿的思路具有流畅性与扩散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