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绿色交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都市.doc
9页用绿色交通建立可持续开展的现代化都市 摘要:作为现代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交通运输系统对于维持宏观经济的安康开展,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合理控制生态环境污染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建立有效的交通系统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总是需要和土地使用、城市规划和其他许多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在一起全盘考虑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人口的膨胀和不断恶化的环境使现代交通系统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在这样的形势下有效的解决交通问题从而获得持续的经济开展就成为每个国家的管理者们所必须面对的课题 关键词:绿色交通持续开展现代化都市 一、引言作为现代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交通运输系统对于维持宏观经济的安康开展,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合理控制生态环境污染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建立有效的交通系统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总是需要和土地使用、城市规划和其他许多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在一起全盘考虑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人口的膨胀和不断恶化的环境使现代交通系统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在这样的形势下有效的解决交通问题从而获得持续的经济开展就成为每个国家的管理者们所必须面对的课题 众所周知,亚洲相当一局部开展中国家在上世纪中叶以后经历了高速但是无方案的经济开展。
时至今日,过度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以及私人汽车的盲目普及使得这些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由于城市规划、土地使用和交通规划的脱节,这些国家的大城市交通状况拥挤不堪,管理混乱,污染严重,很大程度上桎梏了经济的成长,并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然而,新加坡作为偏居亚洲一隅的城邦小国,以区区680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和不到420万的人口,却以其健全兴旺的交通路网和运输系统,前瞻性的交通管理与调节战略,有方案的土地使用和城市扩展政策,成为世界出名的"花园城市",为大多数亚洲开展中国家建立了现代都市开展的典范虽然新加坡在国情上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它的成功却包含了普遍性的开展经历当今中国大陆的许多大城市正进入高速扩展的阶段,亟待寻求适当的战略以防止重蹈其他开展中国家都市建立的覆辙,而新加坡形式无疑值得仔细借鉴和学习 本文在简单回忆新加坡城市和交通规划开展历史的根底上,系统介绍和分析它如何利用合理的策略来克制现代都市开展中有限资源与持续开展之间的根本矛盾本文将重点强调整合的土地使用和交通规划政策,公共运输为主体的交通开展〔transitrienteddevelpents,tqs〕以及交通需求控制策略一言以蔽之,希望新加坡的开展经历能为中国大陆持续、平衡的城市开展和交通建立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历史回忆近代新加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19年thasstanfrdraffles为东印度公司在马六甲海峡的咽喉要道建立的为转口贸易效劳的殖民地此后,新加坡一直作为大英帝国在亚洲贸易和殖民的心脏而存在,直到二战爆发后被日本占领1965年8月9日,新加坡与马来西亚联邦正式分家,现代意义上的新加坡共和国从此诞生 在thasstanfrdraffles的要求下,jaksn为新加坡制定了第一份都市开展方案,这是寻求新加坡有方案持续开展的最初尝试然而,到二战以前,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仅仅局限与对私人开展的控制并仍有相当程度的随意性直到1967年,在结合国开展组织〔undp〕的帮助下制定的国家暨城市开展工程〔stateandityplanningprjet,sp〕开场以后,现代的城市和交通规划才真正在新加坡启动sp在1971年完毕并产生了一系列咨询性质的概念方案〔neptplan〕以指导都市开展,根本上,这些概念方案提供了一个长期的兼顾交通和其他相关土地使用的方案最终,概念规划转化为国家总体规划〔asterplan〕,具备法律效力并由国家开展部以立法形式推动执行30年来的理论证明国家总体规划体系使新加坡有效的防止了都市过度开展和根底建立投资缺乏的问题,是新加坡获得安康持续开展的有力保证。
三、交通系统的开展目的与挑战交通系统的规划是城市规划的有机组成局部,在国家主体规划的框架之下,新加坡交通系统开展的根本目的可以概括为:建立整合、高效、经济的道路交通网络,并使之持续满足国家的需要规划并管理新加坡的道路交通系统,在确保环境质量的前提下,优化利用现有交通资源和保证公共交通的通畅 1.拟定并施行相关政策以鼓励通勤者选择最合适的交通方式在慎重而科学的研究和评估后,提供选择和施行必要的管制和调控 然而,新加坡的交通系统开展不可防止的受到狭小国土面积的制约1965年建国初期,新加坡的土地面积仅有580平方公里虽然30年的填海造地使总面积增加到680平方公里〔其中约12%用于交通〕,土地使用的紧张状况却远远没有缓和另一方面,在土地缓慢增长的同时,人口、车辆、出行人数以及平均出行时间都有了显著的增加其中车辆占有率从1981年的15人/辆增加为2000年9人/辆,出行率从1981年的260万人次/天增加为2000年的900万人次/天,而同期的土地面积仅增加60平方公里显然,新加坡的特殊地理条件决定了不可能通过扩大城市面积来适应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只有通过充分发挥现有土地与交通资源的潜力,合理控制交通需求的增长,才有可能用有限的资源保证道路交通战略根本目的的实现。
基于这一考虑,新加坡的交通开展策略主要建立在以下4个支柱之上:2.整合土地使用和交通规划以充分进步土地利用的效率,减少路网建立的盲目性和冗余度建立完好有效的道路交通网络,包括普通道路、城市快速路、地铁系统、轻轨系统等迄今新加坡已建成总长3000公里,以城市快速路为主干、普通道路为支线的道路交通路网系统道路交通网络的效率将通过使用先进的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transprtatinsystes,its〕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3.开展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交通系统 与使用私人汽车相比,公共交通系统节约道路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调节都市开展,因此成为现代都市实现可持续开展的自然选择尤其是在新加坡这样一个各种资源都极度缺乏的城邦国家,汽车化的道路是注定走不通的,唯一可行的解决方案就是公共交通通过交通需求管理限制私人汽车和中心商业区〔entralbusinessdistrit,bd〕道路资源的使用,促使出行人选择公共交通系统,从而到达节约资源,进步效率的目的本文将在以下详细介绍整合的土地使用和交通规划、公共交通系统、交通需求管理以及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 四、土地使用与交通规划的整合根本上,任何城市交通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效劳于人和货物商品在城市不同地区之间的运输。
因此,城市地区功能的划分、不同地区的连接方式都直接决定着交通系统的特征这就使得交通规划必然是城市规划、土地使用与交通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简言之,土地使用的方式产生了人类活动在城市不同地区的分布并最终导致了运输需求因此,在城市开展的初期就利用土地使用规定城市地区功能从而有方案的引导将来的运输是保证交通系统持续开展和快捷高效的根本措施 新加坡的绝大局部土地均属国有,对土地使用控制相当严格所有土地被划分为927个小区,在每一区内进展详细的土地规划按照宏观功能划分,新加坡的土地使用分为以下5类:工业用地经过30年的开展,新加坡工业用地的形式以及工业开展政策已经成熟工业用地分为5种类型,包括特殊工业用地〔适于重工业和航空工业〕,普通工业用地〔适于普通工业和轻工业〕,标准工厂用地〔适于分散和半分散的工厂和车间〕,多层工厂用地〔适于轻工业和无污染工业〕以及高科技园区用地 空白用地空白用地主要用于为区域内的居民和出行者提供游览和休闲的活动空间对空白用地进展专门规划是与建立清洁环保的新加坡这一根本国策相适应的 居住用地通过规划将居民集中到不同区域,在每个区域内建立完好的配套效劳措施同时推行微型居住区方案〔ir-zningplan〕,尽量减小单一居住区规模以便于控制区域内建筑类型、密度、功能以及防止在不同区域间引入不必要的交通流量。
交通用地交通用地以城市地下铁路系统用地为优先考虑,反映了与公共交通为导向的交通系统的一致性 中心商业区〔entralbusinessdistrit,bd〕用地中心商业区以开展金融和商业为主,兼顾艺术和历史元素以寻求综合的开展,同时采取措施降低此区域内的居住人口 除了利用土地使用政策 ,新加坡也通过整合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来管理交通需求实际上,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是由都市重建开展局〔urbanredevelpentauthrity,ura〕和陆路交通管理局〔landtransprtauthrity,lta〕这两个不同部门所分别承当的在进展指定区域的规划时,都市重建开展局负责进展包括交通在内的总体设计在此设计完成以后,陆路交通管理局对此设计中的交通规划局部进展评估和测试,通过数学模型和大型仿真软件模拟将来交通状况以确定交通设计的容量和分布是否合理,并将信息反应回都市重建开展局,完成或者重新修改总体设计这种运作机制上的耦合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系统整合的要求然而,从更根本的层面上讲,由于这种机制导致系统不同局部之间的联络过分松散,即整合不是自动发生在系统内部而是被动从外界承受,必然限制了系统的整合程度和运作效率。
从研究角度看,使用统一的数学模型整合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是更值得探究的方向近年来,这些整合模型的数学建构、求解算法乃至仿真计算都在美国和欧洲的学术界进展了广泛深化的讨论,获得了相当的进展然而,这些研究中的绝大局部只具有学术意义,离在规划理论中采用还有一定的间隔 因此,这一问题本身仍是交通规划学界中的热门课题中国大陆由于有数量众多的城市正在高速开展,在研究这一课题方面具备天然的试验方面的优势 五、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80年代以来,可持续开展战略已经逐步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所谓可持续开展,即在满足当前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子孙在将来追求自身需要的才能就城市而言,实现可持续开展战略的根本环节是自我调节成长和最小化废弃物很明显,在北美和亚洲的许多城市正在进展或已经完成的汽车化〔以私人汽车作为交通的主要方式〕是与可持续开展战略的目的背道而驰的,因为它增加城市中机动车辆的数量,占用过多道路资源,浪费能源并且造成更多污染,长远而言必然恶化城市生态环境,降低整体生活质量因此,建立一个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都市交通体系是解决汽车化引起的问题、最终实现可持续开展的内在要求正是在这一思想的驱动下,新加坡防止了由于经济开展引起的汽车化,开发出一套快捷高效的公共运输体系。
新加坡的公共运输网络由以下4局部组成:城市捷运系统〔assrapidtransit,rt〕rt是新加坡公交系统的主干,根本覆盖全国主要地区,总长86公里,设48站,拥有载客量为1,200人/辆的机车共90辆rt承当了连接主要地区间频繁交通干线上的大局部客流,保证了整个交通系统宏观运行的效率和稳定 城市轻轨系统〔lightrailtransit,lrt〕lrt是rt的补充和拓展,主要用于连接捷运站与主要居住区和商业区,从而实现真正的门对门交通新加坡目前已建成的武吉班让轻轨系统,全长7.8公里,共13站,连接武吉班让和蔡厝港捷运站整个系统全自动操纵,使用无人驾驶机车,在降低本钱的同时进步了运行效率从每个轻轨车站到附近的公寓最大步行间隔 不超过400米,大大降低了出行者的总体交通时间 公共汽车系统公共汽车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承当区域内部和相邻区域间的近间隔 交通所有公共汽车均采用自动公交车费卡计费,进步了运行效率,该卡同时也可用于地铁和轻轨交通另外,公共汽车中转站用电子公告板提供公交信息效劳〔如下一班车的到达时间〕,方便乘客进展线路和交通方式选择 出租汽车系统出租汽车系统用于填补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间的空白,是形成完好的公交系统所不可或缺的局部。
新加坡共有出租车约18,000辆,分属。





